中医健康网

护理论文糖尿病题目(护理论文糖尿病方面)

中国江苏网 0
文章目录:

用温情与专业诠释护理价值——记启东市人民医院糖尿病护理专科小组

众所周知,糖尿病长期控制不佳会引起心、眼、肾等慢性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家庭负担,加强糖尿病患者管理急不可待。2012年,启东市人民医院糖尿病护理专科小组成立。糖尿病护理专科护士说:糖尿病除了遗传因素,健康的生活方式很重要,我们要不厌其烦健康科普教育,日复一日,看似平凡,功在千秋。

糖尿病专科护士,会诊给出饮食建议

俗话说:“365行,行行出状元”。专科小组自成立以来多次院内会诊,给出最多的建议就是饮食配比。记得,神经内科一位老奶奶,因为中风后无法进食,靠胃管鼻饲1天6次,血糖控制很不稳定,家属很焦急。接到会诊通知后,专科护理小组结合病情给予正确的饮食和糖尿病知识指导,建议三餐正餐定量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蔬菜合理搭配,两餐之间加餐以菜汤、蒸蛋等不含主食的食物,经过调理,患者血糖值逐渐控制平稳。用专科护士的话说:“每天重复科普,就像僧人在传经送道,能帮助一人都是好的。”

互联网助力糖尿病专科护理团队

糖尿病管理关乎生活的每个细节,为了方便解答糖尿病病人的疑惑,护理专科小组建立了“糖友微信群”,24小时在线解答怎么吃?怎么运动?怎么打胰岛素针?怎么测血糖值?等等问题,解决了病人来回奔波医院之苦,变成了病人身边的“家庭医生”。微信群里学习气氛浓厚,经常有人提问,互相讨论,彼此鼓励,真正建立起了“糖友之家”。

2018年,医院获批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MMC),借此契机,糖尿病护理专科护士在门诊二楼开设糖尿病护理教育门诊,每周一至周六上午开诊。依托MMC中心打通线上线下就诊平台,使启东患者的治疗接轨国内前沿,实现“一个中心、一站式服务、一个标准”,为所有纳入中心管理的糖尿病患者持续性规范化管理,享受专业的指导,快速检测,系统的数据分析,规范化的疾病诊疗及长期跟踪随访,让2500多名糖尿病患者受益。

做好专科护理,让病人实实在在获益

9年来,专科护理小组普及并发症预防知识;自我管理的注意事项;低血糖、酮症酸中毒等并发症的早期识别及处理;纠正了不规范的胰岛素注射步骤;教会无痛的动态血糖监测;术后饮食管理;特殊患者的血糖控制案例分享等知识,让糖友们看到了希望,提高了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实实在在受益。

创新举措和经验积累获得同行认可,2019年举办江苏省继续教育培训班《MMC模式下县域糖尿病管理新进展》,2020年在江苏省医院协会组织的品管圈比赛中,糖尿病专科护理小组凭借《提高MMC管理模式下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率》获三等奖好成绩。近年来,获批南通市科技局科研立项一项,实用新型专利一项,发表糖尿病相关论文数篇。

创出护理专科特色是糖尿病护理专科护士的追求,满足启东3万糖友的护理需求是糖尿病护理专科护士的使命。她们用温情与专业诠释护理价值,用实践证明护理在生命健康全周期管理中的意义。

糖尿病个案管理护理工作室的构建与运行效果评价

构建糖尿病个案管理护理工作室并评价其运行效果,为探索糖尿病高级护理实践模式提供参考依据。

编者按

2019年国际糖尿病联盟报告显示,我国糖尿病人数居全球第一,患病总人数高达 1 亿以上。目前糖尿病尚无根治方法,患者的规范化治疗和管理对血糖控制至关重要。《“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中提出了到 2030 年基本实现糖尿病患者管理干预全覆盖的战略目标。由于糖尿病患者人群基数大,需要接受的治疗和健康教育内容多、管理时间长,且糖尿病患者依从性不佳 ;糖尿病相关循证意见不断更新,从事糖尿病管理相关工作的护士糖尿病管理水平存在差异等原因,需要医护人员尤其是护士不断接受科学培训及考核管理,以对糖尿病患者用同质化、专业化的方法进行持续管理。本期特别策划对我国糖尿病专科护士的现状及发展、胰岛素注射部位选择的临床实践、新冠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多学科协作血糖管理模式、糖尿病个案管理护理工作室的构建与运行及住院糖尿病患者低血糖预测模型的研究进展进行报道,以期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解决糖尿病患者管理中现存的问题,同时探索适合我国的糖尿病护理模式,为广大护理工作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患者的自我管理及规范治疗对血糖控制至关重要,所以专业人员提供的整合性医疗护理服务十分必要。护理工作室为患者提供科学化、系统化、专业化护理服务,并在护理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专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

《北京市改善医疗服务规范服务行为2019年行动计划》要求北京市市属医院应在前期专科护理门诊的基础上细化诊疗内容、优化就诊流程、提升服务质量、加强人才培养、推动学科发展,建成一批以护理专家姓名命名的护理工作室,为患者提供优质品牌护理服务。

本院在此背景下构建了糖尿病个案管理护理工作室,获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首批认定授牌,经过2年的运行实践,在患者服务、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等方面均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糖尿病个案管理护理工作室的构建

(1)护理工作室团队的组建及职责分工

组建以糖尿病个案管理师为主导的护理工作室多学科协作团队:共有7名成员,包括1名工作室领军人、2名内分泌科医生、1名专职糖尿病个案管理师、1名营养师、2名糖尿病专科护士。具体选聘标准及职责分工见下图。

(2)医院支持措施

护理工作室得到医院4方面的支持措施。①政策支持 ;②人才培养支持;③工作室场地及设备支持;④信息化建设支持。具体内容见下图。

(3)制定护理工作室管理制度

护理部制定个案管理师岗位管理制度,包括“个案管理师考核办法” 等,对个案管理师岗位进行规范管理;护理工作室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包括“糖尿病个案管理护理工作室团队成员岗位职责” “糖尿病个案管理护理工作室工作计划” “糖尿病个案管理收案、结案标准” “糖尿病个案管理标准作业流程” “糖尿病个案管理细则”。

2 糖尿病个案管理护理工作室的运行及评价

(1)护理工作室的预约及就诊流程

个案管理师在护理工作室出诊时间固定且于固定时间在医联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出诊。患者可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实名制预约挂号,也可以通过门诊医师开具的转介医嘱单进行转诊,对于复诊患者,个案管理信息系统按计划发送复诊提醒,患者收到提醒可致电个案管理师预约复诊。医联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患者如病情需要向上转诊,可由社区工作人员联系个案管理师。

(2)护理工作室服务内容及程序

糖尿病个案管理,包括收案、管案、结案等流程。糖尿病个案管理师对医师转介、符合收案标准的糖尿病患者进行收案,收案标准及流程见下图。糖尿病个案管理师按照制定的个案管理计划,主导追踪管案,管案周期为1年。管案满1年后,经团队评估患者自我管理及指标控制均达到目标,由个案管理师办理结案,转入每年随访队列。

糖尿病护理咨询。通过开设糖尿病个案管理门诊为糖尿病患者提供护理咨询服务。

(3)个案管理评价指标及测量方法

个案管理评价包括结构面、过程面和结果面3方面指标。指标具体内容及测量方法见下图。

(4)糖尿病同伴支持

每周二上午9:00-10:00在护理工作室诊室举办小组教育讲座,以“糖尿病看图对话”的形式开展讨论参与式教育,每次10人左右。成立病友会,每月举办系列活动,建立糖友会微信群,为糖尿病患者搭建同伴支持与医护患沟通交流平台,分享控糖经验。

(5)糖尿病科普传播

创建“个案管理师微科普”微信公众号及视频号,由护理工作室团队成员撰写糖尿病科普推文、录制科普短视频并发布。定期举办线上科普直播及线下社区科普义诊活动。

3 糖尿病个案管理护理工作室的运行效果

(1)护理工作室糖尿病患者服务量

自2019年护理工作室运行后,患者服务量逐年增加,2020年和 2019年相比,门诊量增长28.3%,收案量增长47.4%,服务人次增长29.0%,累计为621例糖尿病患者建立个案管理档案,见下图表 1。

(2)护理工作室糖尿病个案管理效果

个案管理过程面指标中,2020年留治率较2019年提高, 转院率、失联率及中断率均较2019年下降(P<0.05),见表2。结果面指标中,HbA1c检测率、HbA1c控制良好率均提高,HbA1c控制不良率下降,患者满意度提高(P<0.05),见表 3。

(3)护理工作室人才培养、教学成果与科研产出

通过护理工作室搭建的平台,在工作室领军人的学科引领下,本工作室培养中华护理学会糖尿病专科护士师资2名,“中国糖尿病教育者培训项目”认证糖尿病教育者2名,糖尿病“看图对话”高级辅导员2名,胰岛素泵师师资1名;接收来自全国各地的糖尿病个案管理师临床实践培训学员42名,为医联体社区卫生机构培养慢性病管理个案管理人才6名。承办多项国家级、市级继续教育项目,积极推广糖尿病个案管理实践经验。团队科研能力均显著提升,获批多项院级、校级科研基金项目,累计发表核心期刊论文4篇、国内外会议口头交流及壁报论文11篇,其中3篇会议论文获优秀论文奖,申请专利1项,主编专著1部,参与编写指南 / 共识2篇,提升了我院在糖尿病专科护理及个案管理领域的学术影响力。

4

讨论

(1)糖尿病个案管理护理工作室符合患者需求,有效提升了医疗质量

护理工作室运行后,患者服务量显著增加,服务人次由2019年的5873人次增长到2020年的7576人次,增长了29.0%,患者满意度提高。可见糖尿病患者对专业化的护理服务需求迫切,而糖尿病个案管理护理工作室能满足患者多元化、多层次的需求。对护理工作室621例纳入个案管理的糖尿病患者各项质量评价指标分析显示,患者留治率提高,转院率、失联率及中断率下降,患者HbA1c检测率、HbA1c控制良好率均提高,HbA1c控制不良率下降,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2)糖尿病个案管理护理工作室助力人才培养,带动学科发展

护理工作室在满足患者健康需求的同时,也为专科护理人才培养、科研创新搭建了良好的平台,进一步体现护理工作的专业性和独立性,使护理人员向能力型、研究型、专家型转化,有助于推动护理学科发展。

(3)糖尿病个案管理护理工作室面临的挑战与展望

护理工作室的建立是护理专业化发展的一个标志,代表着护理工作内涵的延伸,但作为新兴事物,我国护理工作室还处于探索阶段,在护理工作室开设及运行过程中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具体见下图。

现附上全文照片,以飨读者:

为临床护士和护理管理者提供实用的科研成果、高质量的学术文章,始终是《中国护理管理》杂志社全体成员努力的方向。《中国护理管理》每期定价26元,订阅全年杂志仅312元!

识别下方小程序码,跳转至中国护理管理"微店"付款订购《中国护理管理》杂志。

文章来源

《中国护理管理》2021年第8期特别策划:糖尿病患者护理管理

Sci.Fun论文选题推荐 | 临床医学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临床医学专业它致力于培养具备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医疗预防的基本技能;能在医疗卫生单位、医学科研等部门从事医疗及预防、医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临床医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以供参考!

1、阳离子-氯离子联合转运蛋白抑制剂在大鼠术后疼痛模型中的镇痛作用研究
2、心电信号特征识别及其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3、脂联素对脓毒症大鼠的肺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4、胶体金免疫层析和实时荧光PCR在分枝杆菌快速检测与鉴定中的应用研究
5、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Th17细胞重建与IRF8调控Th17细胞分化机制的初步研究
6、肝非高斯扩散加权成像的可行性及可重复性研究
7、放射治疗计划的自动优化及再优化关键技术研究
8、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在乳腺病变中的应用研究
9、现场传染病诊断关键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10、循环miRNA作为冠脉不稳定斑块生物标志物及其机制的研究
11、超声心动图右心室功能指标和血浆N端脑利钠肽前体的相关性研究
12、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焦虑与神经营养因子关系研究
13、致病微生物新型检测方法及预防体系应用研究
14、社区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健康教育材料的编制与应用
15、脓毒症ARDS病程不同时期肺泡巨噬细胞源性蛋白质组学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16、Sirt1通过血红素氧化酶-1调控脓毒症内皮细胞自噬对凋亡的影响
17、痴呆症家庭照顾者面临的挑战及对痴呆症照顾服务的期望
18、基于蛋白质组学策略的脓毒症生物标志物研究
19、抑郁认知易感者脑结构及静息态脑功能的磁共振成像研究
20、低流行区农村孕产妇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综合服务利用研究
21、纳米CT造影剂的制备与影像学应用
22、感染性休克时心脏和微循环的功能变化及馐芴遄柚图恋难鞫ρв?
23、医学情境下基因检测的伦理学探究
24、腹部手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护理管理方案的行动研究
25、荧光方法监测药物/基因传输及其在氟离子检测方面的应用
26、金属氧化物光子晶体电极的制备及其对葡萄糖的光电化学传感特性研究
27、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与脓毒症的诊断及指导抗生素治疗的临床研究
28、鲍曼不动杆菌替加环素耐药机制研究
29、护理工作量与质量综合评价体系的研究
30、高分辨率CT图像的肺部病变计算机辅助诊断研究
31、烧伤患者早期心理干预模式的构建与验证的研究
32、上海市大型综合性医院监护病房护理人力资源分层配置模型研究
33、慢性病患儿家庭管理方式及家庭干预效果研究
34、CT图像中肺部疾病的计算机辅助诊断方法研究
35、老年慢性疼痛心理因素的质性研究
36、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及影响因素研究
37、护理学学科体系构建的探索性研究
38、无创血糖检测中的近红外血流容积光谱基本问题研究
39、心胸外科成年择期大手术患者分级心理护理模式的探讨
40、仿人型假手多运动模式的肌电控制研究
41、479例妇女产后抑郁情况及社会心理影响因素分析研究
42、患者参与患者安全的感知及理论框架的扎根理论研究
43、意外创伤者的创伤后成长及其干预模式研究
44、癌症患者临终阶段生存质量研究
45、孕妇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46、ICU机械通气病人重症监护体验研究
47、脑卒中患者延续护理方案的建立和效果评价
48、基于磁共振成像的脑连接方法学及应用研究
49、高血压治疗依从性量表和态度与信念量表的编制及重庆市常模的建立
50、山西省老年痴呆疾病影响因素分析及卫生服务研究
51、全国血液透析病例信息登记系统的建立及血液透析患者贫血治疗情况分析
52、应用多模态磁共振成像对注意功能神经基础的研究
53、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居家护理方案的制定和应用研究
54、金樱子对实验性糖尿病肾病抗氧化和抗炎作用机制研究
55、护理硕士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及择业观研究
56、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临床株W61耐药与播散机制的基因组学研究
57、上海市慢性病自我管理实施效果及可持续性发展研究
58、基于微流控芯片的免疫反应快速检测系统研究
59、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循证护理认知与实践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60、超声造影在乳腺癌诊断及疗效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61、基于磁共振成像的脑网络技术及临床应用研究
62、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吉林省城市社区护理绩效评价研究
63、多酸基荧光检测微球的制备及布鲁氏菌检测方法的研究
64、IL-35在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中的作用研究
65、磁共振ESWAN序列对脑微出血检测及定量测量的研究
66、中英临终关怀比较研究
67、基于多种分析技术的代谢组学方法研究与应用
68、语言功能脑区与运动性失语静息态功能连接的功能磁共振研究
69、电针耳迷走神经治疗抑郁症临床观察及其机理的fMRI脑功能成像研究
70、重度抑郁症患者静息态脑功能网络分析及大鼠脑磁共振解剖图像模板的制作
71、无先兆偏头痛患者大脑结构与功能异常的磁共振影像学研究
72、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大脑结构和功能异常研究
73、基于磁共振成像的无先兆偏头痛患者大脑静息状态异常模式研究
74、甲状腺结节的超声弹性成像研究
75、全脑定量结构MRI和DTI对阿尔茨海默病的实验和临床研究
76、肿瘤住院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
77、NF-闎信号通路在间充质干细胞调节巨噬细胞治疗烧伤脓毒症的作用研究
78、基因突变与基因多态性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白血病复发中的作用与机制研究
79、三级综合医院神经内科患者分类及护理人力配置研究
80、产科母婴同室病房责任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模型的研究
81、标准化大鼠CLP脓毒症模型的建立及甲磺酸苦柯胺B对其的保护作用与机制研究
82、晚期癌症患者生命意义干预方案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83、大肠杆菌质粒介导喹诺酮耐药机制研究
84、提高慢性腰背痛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护理干预研究
85、非标记型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的构建及其在蛋白质检测中的应用
86、PBT静电纺/溶喷复合滤材的制备及其在血液过滤中的应用
87、Sirt1在脓毒血症继发的急性肺和肾损伤中的保护作用
88、综合医院临床护士胜任力研究
89、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内GABA含量的磁共振波谱研究
90、X线、CT和乳腺磁共振在乳腺癌诊断和保乳术前评估的序贯应用研究
91、从理论到实践:老年慢病延续护理网络平台的构建
92、血液净化技术治疗脓毒症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93、肾移植出院受者自我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94、老年家庭护理需求与服务内容的研究
95、护士职业承诺水平及离职影响因素研究
96、成都地区三甲医院护士职业价值观调查与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
97、护理干预对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自我功效和依从行为影响的研究
98、老年痴呆患者照顾者照顾感受的研究
99、综合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研究
100、护士离职意愿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
101、肠造口患者自我效能感水平横断面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02、优质护理服务住院患者满意度指标体系的研究
103、乳腺X线影像的计算机辅助诊断新方法研究
104、近红外光谱技术在人体血糖无创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105、护士工作应激源量表的编制及常模的建立
106、护理管理中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与研究
107、长沙市临床护士工作满意度及离职意愿研究
108、心率变异性在汽车司机驾驶疲劳监测中应用的研究
109、医院护理人员病人安全文化评价的研究
110、肾移植术后自我管理项目的构建及应用研究
111、职业探索阶段本科学历护理专业人员工作价值观与专业承诺的调查研究
112、ICU护士工作满意度及离职倾向的影响因素及作用过程
113、城市社区老年人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现状调查分析与对策
114、护士职业认同水平及其与工作压力、职业倦怠的相关研究
115、辽宁省5所三级甲等医院护士核心能力现状调查与分析
116、中文版Jefferson同理心量表编制及护理人员同理心现状的调查研究
117、一级护理质量评价标准的构建研究
118、临床护理人员共情能力测评量表的初步研制
119、护士工作满意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120、杰弗逊共情量表(JSE-HP)在护士中的应用研究
121、美国专科护士培养模式的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
122、冠心病自我管理量表开发及健康教育研究
123、北京市三甲综合医院护士工作满意度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124、糖尿病授权中文简化量表的修订及初步应用研究
125、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126、晚期癌症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研究与对策
127、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影响因素分析及品管圈干预的效果探讨
128、以奥马哈系统为框架的老年慢性病营养不良患者延续护理模式构建与应用
129、住院患者对优质护理的认知、需求及满意度调查
130、构建护士岗位培训效果评估指标体系的初步研究
131、肿瘤患者PICC致静脉血栓相关因素及凝血指标变化分析
132、社区老年慢性疼痛患者社会支持、自我效能与生活质量的关系研究
133、饮食运动指导对孕前超重肥胖孕妇妊娠期糖尿病预防效果的研究
134、脑卒中患者连续康复护理模式的构建
135、护理风险管理在提高患者安全目标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136、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延续性护理干预对疾病复发影响的研究
137、我国临终关怀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138、失能老人的长期护理需求研究及用具设计
139、膀胱癌患者延续护理服务框架的构建
140、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患者依从性影响的研究
141、临终关怀的伦理审视
142、大学生健康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143、“医养结合”模式下老年长期护理等级划分临床实践研究
144、长春6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护士核心能力的现状调查及培训策略研究
145、系统化培训对低年资护士危急症护理核心能力的干预效果研究
146、出院计划模式在青年脑卒中患者连续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147、北京市养老机构现况调查及对策研究
148、老年人心理健康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49、延续性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健康行为的影响
150、艾滋病临床护理实践指南的构建研究
151、郑州市医养结合模式下护理人力配置状况研究
152、癌症患者护理专业性社会支持需求量表的编制及应用
153、PDCA循环法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154、延续性护理对冠脉介入术后患者自我管理、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155、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康复训练方案的构建及实证研究
156、脊髓损伤患者照顾者照顾负担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157、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58、老年护理敏感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其在老年糖尿病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
159、乳腺癌癌性疲乏病人出院后延续性干预模式研究
160、基于移动网络的老年慢病院前救护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161、胸心外科病种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162、护士职业压力、应对方式与工作满意度的研究
163、四川省三甲综合性医院护理人员工作特征与工作满意度的调查研究
164、临床护理专家认证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
165、太原市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护士工作满意度调查分析
166、我国实施延续护理的系统评价
167、基于德尔菲法的PPH治疗痔病中西医结合护理路径研究
168、优质护理服务质量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及应用
169、优质护理服务病房责任护士工作分析研究
170、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171、帕金森病患者的脑结构及功能多模态磁共振成像研究
172、医务社工介入临终关怀服务的实践研究
173、糖尿病饮食教育的Meta分析
174、基于能级进阶模式的沈阳地区三甲医院护士分层培训需求及对策研究
175、某中等职业卫生学校护理专业学生手机依赖与睡眠质量关系研究
176、基于功能磁共振成像的脑网络研究
177、基于移动平台的急救决策支持系统研发与应用研究
178、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血友病护理研究
179、上海市癌症病人连续性照护模式的构建
180、北京市护士护理不良事件报告意向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