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可吃的东西(糖尿病吃的东西是什么)
糖尿病患者可以放心吃的,22种健康食材
经常有糖尿病患者咨询饮食和用药的问题。
用药的问题其实不好回答,因为降糖方案讲究的是个体化,并不是简单了解一点情况就能给出最佳方案的。
不过,对于糖尿病饮食,我倒是写过很多。今天就把对糖尿病人可能有益的食物做一个总结,并简短地写一下推荐的理由。
不过,要提醒大家的是,有些食物含有的一些活性成分只是“可能”对改善血糖有益,证据大多来源于动物实验,对人体有效的证据尚不充分。大家酌情选择吧。
我们来看看是哪些吧。
1、杏仁
杏仁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和微量元素镁,有些研究认为杏仁可以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
2、肉桂
肉桂含有“羟基查尔酮”,这种物质对改善空腹血糖和降低胰岛素分泌高峰可能有益。
3、大蒜
有研究表明大蒜可以降低胆固醇、改善血糖,不过目前的研究尚不清楚具体是大蒜中的哪种成分起到了效果。
4、橄榄油
大家知道,橄榄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是一种优质的食用油。其实,橄榄油对血糖也有一定的益处,研究发现,经常摄入适量橄榄油可以减少血糖波动。
5、燕麦米
燕麦米属于“全谷物”,升糖指数低,并且含有丰富的水溶性维生素和B族维生素。研究表明每天食用适量的燕麦可减少糖尿病前期风险30%。
6、大豆
大豆富含植物蛋白,是非常好的肉类替代品。并且豆类的升糖指数低,富含膳食纤维,可改善餐后血糖。
7、扁豆
扁豆升糖指数低,并且富含维生素B、铁、膳食纤维和植物蛋白,对糖尿病人有多种益处。
8、苦瓜
苦瓜富含多种营养成分,膳食纤维含量也很高。膳食纤维有延缓血糖升高的作用。
药理学研究发现,苦瓜中所含的“苦瓜皂苷”可能有促进胰岛素分泌的作用,对改善血糖有潜在的益处。
9、西红柿
西红柿的升糖指数低,富含维生素C和番茄红素,番茄红素是一种抗氧化剂具有抗炎、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好的胆固醇)和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坏的胆固醇)。
10、西兰花
曾有报道,吃西兰花可逆转糖尿病对心血管的损害。西兰花中富含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K、叶酸、钾和纤维素。
11、魔芋
魔芋升糖指数低,并且含大量的“葡萄甘露聚糖”。虽然带了个“糖”字,但是这种物质却不会升高血糖,反而能延缓肠道吸收其它食物分解产生的葡萄糖,降低餐后血糖升高的速度。
12、菠菜
菠菜属于绿叶蔬菜,是纤维素的主要来源。并且富含维生素B、钙、铁和维生素C,经常食用能帮助患者改善餐后血糖。
13、秋葵
秋葵的黏液中含有丰富的“果胶”和“黏蛋白”,这两种物质不易被肠道分解,虽然不能直接“降糖”,却能减缓糖分吸收。
秋葵还含有丰富的类胡萝卜素。动物实验发现,这种物质可以改善试验动物胰岛素的分泌。
14、甘蓝
甘蓝里含有纤维素、抗氧化物质、钙、维生素K、维生素C和铁以及其他营养成分,因此可帮助延缓食物的消化吸收,是糖尿病患者饮食计划非常好的搭配。
15、洋葱
洋葱中有种成分的化学结构和磺脲类降糖药“甲苯磺丁脲”十分相似。有研究发现,这种成分对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可能有促进作用。
另外,洋葱中的“前列腺素A”和“硫胺基酸”两种物质对血管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对预防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可能有一定的效果。
16、甜椒
又叫灯笼椒,含有花青甘可减缓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吸收,有利于血糖控制。含有的抗氧化物质也有助于降低糖尿病相关并发症风险。
17、苹果
苹果里富含纤维素、维生素C和多种抗氧化物质。
苹果含有果糖,但这种糖和巧克力、饼干中的糖不一样,美国临床营养杂志曾指出,用果糖替代葡萄糖可减少餐后血糖和胰岛素的升高。
18、柑橘类
柑橘类也富含维生素C、抗氧化剂、纤维素,其中抗氧化剂具有抗炎作用,因此非常适合糖尿病患者。
19、西梅
西梅的纤维素含量高,升糖指数也比较低,对血糖影响小。
20、浆果
浆果是一类水果的总称,比如草莓、蓝莓、山莓等。浆果的升糖指数都低,并且富含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可推荐糖尿病患者食用。
21、绿茶
绿茶含有大量的抗氧化物,具有抗炎作用。有研究甚至表明绿茶有抗糖尿病和癌症的作用。
22、三文鱼
三文鱼富含“DHA”。DHA是一种脂肪酸 ,对大脑和视网膜的功能有重要作用,如果长期缺乏,会影响脑部和视神经发育。
这种物质人体自身无法合成,只能通过食物获取,眼底病变的糖友应该经常补充。
总共是22种,相信能够满足大家的日常需要了吧。
哪些食物适合糖尿病人吃?这10大健康食材,糖友放心吃!
前两天,我们为糖尿病病友整理了一份“忌口清单”:糖尿病人不能吃什么?糖友忌口清单,一定要收藏!
有糖友表示: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糖友还能吃什么?
糖尿病病友能吃的东西,那可太多了!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10种食材,升血糖慢,营养价值高,糖友可以放心吃。
北豆腐、南豆腐、豆浆、豆腐干等
1.豆制品
豆制品,蛋白质和钙含量丰富,有助于糖友的骨骼健康和肌肉合成。
豆制品含有大豆膳食纤维、大豆异黄酮及大豆低聚糖等多种天然功能活性成分,可以延缓葡萄糖的吸收速度,降低血脂,调节血压,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推荐量:糖友每天可以吃20~25克大豆制成的豆制品,相当于300~360克豆浆(1杯)或60~70克左右北豆腐(成人手掌心大小)。
※ 豆类互换公式:50克大豆=145克北豆腐=280南豆腐=730克豆浆=110克豆腐干=350克内酯豆腐=80克豆腐丝=105克素鸡
红豆、绿豆、鹰嘴豆、芸豆、蚕豆等
2.杂豆
杂豆指红豆、绿豆、芸豆等除大豆外的豆类。
与大豆相比,杂豆的蛋白质低于大豆,碳水化合物高于大豆,含50%~60%的淀粉,所以杂豆要当成主食看待。
不过,杂豆的碳水化合物消化速度低于全谷类食品,升糖指数通常低于40,对血糖影响小。
而且杂豆中B族维生素比谷物高,还含有多种矿物质,饱腹感也很强,非常适合糖友吃。
推荐量:糖友每天可以吃50克左右的杂豆,跟大米搭配做成杂豆饭或杂豆粥,可以降低主食的升糖能力。
香菇、平菇、茶树菇、黑木耳、银耳、紫菜等
4.菌藻
菌藻类食物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维生素、钾和植物化学物,能量低、升血糖慢,有助于控制血糖和血脂。
经阳光照射过的干蘑菇,还含有较丰富的维生素D,有助于促进钙的吸收。
推荐量:糖友每天可以吃50~100克左右的鲜菌菇,约相当于5~10克干品。
油菜、菠菜、空心菜、油麦菜、苋菜、生菜等
4.绿叶菜
绿叶蔬菜是控制血糖的“明星食物”,一般颜色越深,营养价值越高。
绿叶蔬菜的升糖指数低、能量低,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含量丰富,同时富含多种植物化学物,对降糖、降压、降脂十分有利。
推荐量:糖友餐餐都应有蔬菜,每天应达500克(1斤),其中深色蔬菜(包含绿叶蔬菜)占一半以上。
黄瓜、丝瓜、冬瓜、苦瓜、番茄、青椒等
5.瓜茄
瓜茄类蔬菜的维生素C和类胡萝卜素含量较高,且含有较丰富的膳食纤维和各种微量元素,有助于调节血糖和血脂。
瓜茄类蔬菜的含糖量和能量都较低,对血糖和体重影响不大,而且饱腹感强,特别适合胃口大的超重糖友。
推荐量:糖友每天可以吃150-200克茄瓜类蔬菜,约占每天蔬菜总量的1/3。
鲜奶、原味酸奶等
6.奶
奶类中含有丰富的钙和优质蛋白质,有助于骨骼健康和肌肉合成;酸奶还有助于调节肠道菌群,提高免疫力。
推荐量:糖友每天可以喝300毫升左右的液态奶。伴有血脂异常或超重的糖友,尽量选择低脂或脱脂牛奶。
鸡蛋、鸭蛋、鹌鹑蛋等
7.蛋
蛋类价格低廉、营养丰富,拥有“全营养食品”的美誉,是平民的养生佳品。
蛋类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脂肪酸、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每天吃一个鸡蛋有助于控制血糖和身体健康。
推荐量:糖友每天可以吃50克蛋类,约相当于1个中等大小的鸡蛋或5中等大小的鹌鹑蛋。
黄花鱼、鲈鱼、三文鱼、带鱼、鲫鱼、草鱼等
8.鱼
鱼类,尤其是深海鱼类,优质蛋白质含量高,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和镁元素,有助于稳定血糖,调节血脂,保护心血管,减少糖尿病并发症。
糖友吃鱼,最好清蒸、清炖,这样既可以保证蛋白质的鲜美,又不会增加过多油脂的摄入。
推荐量:糖友每周最好吃2次鱼,或每周吃300~500克鱼。
对虾、河虾、海白虾、北极甜虾、斑节虾等。
9.虾
虾的营养价值高,富含优质蛋白,脂肪含量仅为1%左右,钙、硒、钾、镁等矿物质含量丰富。
适量吃虾,有助于保护心血管系统,减少血液中胆固醇含量,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推荐量:鱼虾的营养价值相似,可以互换,如手掌心大小的1块鱼肉(60~90克)可以替换成5只海虾(100~130克)。
荞麦、燕麦、薏米、青稞、藜麦等
10.全谷物
全谷物,是未经过精细加工的谷物,保留了丰富的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和各种矿物质。
用全谷物代替大米、白面等精制谷物,能延缓餐后血糖升高,降低胆固醇水平,预防中风,改善心血管功能,减轻体重,调节血压,还能增加饱腹感。
推荐量:主食定量,粗细搭配,全谷物应占主食的1/3~1/2。
适合糖友吃的食物有很多,如果你不确定某种食物对血糖的影响,可以在吃之前和吃后1小时各测一次血糖,如果发现前后血糖值相差不超过2.2mmol/L,那就说明这种食物在这个分量下对你的血糖影响不大。
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的六大食物
糖尿病患者的食物既要能提供优质均衡的营养,又要有助于血糖控制。这几类食物不仅适合糖尿病患者,对于健康人群来说,也可以多多食用,快收藏起来吧
第一全谷类:比如燕麦、玉米、糙米等代替精米更有助于糖尿病人的血糖控制。
第二红薯类:比如白薯、山芋、红薯等可以用来替代部分细粮主食,有助于保持平稳的餐后血糖。
第三豆类:比如大豆、红小豆、扁豆等豆类食物,它们不仅有富含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和优质植物性蛋白,还可以延缓动脉硬化的发展。
第四深色蔬菜:比如菠菜、油菜、还有胡萝卜、红椒等,要知道深色蔬菜比浅色蔬菜营养更为丰富。
第五牛奶、原味酸奶:能帮助预防或推迟骨质疏松发生的年龄。另外,奶制品是低升糖指数的食物,不会引起血糖剧烈波动。
第六鱼:鱼肉含碳水化合物很少,搭配在食谱里有助于血糖控制,但尽量选用清蒸、水煮等烹饪方法。
大家记住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