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月子能喝汤吗(糖尿病月子能喝豆浆吗)
糖友吃饭时能不能喝汤?饭前喝还是饭后喝?来看看有什么差异
很多人吃饭的时候爱喝汤,因为主食是干的,蔬菜和肉也是干的,如果没有做汤喝,总是感觉有些渴,白开水虽然能解渴,但是没啥滋味,所以还是喝汤舒服点。那么,对于糖友来说,吃饭时能不能喝汤呢?会不会对血糖有什么影响?如果能喝,应该放在饭前还是饭后呢?来看看有什么差异。
同事老吴患糖尿病有6年了,今天就在他身上做一个实验。老吴最爱喝的是西红柿鸡蛋汤,做法很简单,主要材料是一个西红柿两个鸡蛋,配料是一把葱和两片生姜,做了一个人的分量。他还做了一碗杂粮饭,用黑米、大米、糙米做的。
在吃饭之前,老吴先测量了自己的空腹血糖是5.8,然后开始吃饭,这次他打算边吃边喝,看看血糖有什么变化。很快一碗杂粮饭和汤吃完了,过了1个小时他测量血糖,吓了一跳,已经达到10.4了,又过了1个小时,他再次测量,数值降了下来,降到8.4。如果他不喝汤,只是单纯吃一碗杂粮饭,2个小时后血糖值是5.7。喝与不喝,差异还是很大的。
和标准(5.5-7.2)相比,老吴的血糖水平总体偏高,但是考虑到他本身就是糖尿病患者,这数值还算可以。
结论:糖友可以吃饭时喝汤,换句话来说,喝汤可以,关键看你喝什么汤,食物才是影响血糖的根本原因。
糖尿病患者喝汤,记住“3喝、3不喝”
有三种汤可以喝:蔬菜汤、菌菇汤、甜汤
糖友喝蔬菜汤是比较安全的,就像上文老吴喝的西红柿蛋汤、菠菜粉丝汤、萝卜汤等等都是可以喝的,清爽不油腻,还能增加饱腹感,对血糖影响不大,而且多吃蔬菜对肠道和血管也有好处。
菌菇汤非常鲜美,可以在里面加上鸡肉丝,有营养,还能补充蛋白质。但是如果你不仅血糖高还伴随着尿酸高,就要少喝点,防止对尿酸产生影响。
很多人爱吃甜食,但是又不敢吃,其实有的食物本身就带有甜味,只要不添加白砂糖,吃一点没什么大问题,比如说银耳汤、绿豆汤、五红汤、红豆番薯汤等等。冬季来一碗热乎乎的甜汤,补血益气、缓解干燥,真是太惬意了。
有三种汤不建议喝:肉汤、勾芡汤、咸汤
冬天很多家庭喜欢煲汤喝,大骨头、一整只鸡慢慢熬,上面一层油脂,闻起来特别香。这种汤不建议糖友喝,因为油脂很多,会增加摄入的热量,经常喝容易发胖。
外面的餐馆烧汤喜欢勾芡,喝起来浓稠口感好,这种汤也不建议糖友喝,因为勾芡少不了要用淀粉,而淀粉对血糖的影响比较大,尽量少喝。
咸汤有很多种,比如说红烧鱼里面的汤、火锅汤底、味噌汤等等,糖友不仅要控制糖分摄入量,盐分同样需要控制,因为患者的血管已经出现损伤,如果长期高盐饮食,会加重血管病变。一定要严格把控盐量,出锅前加少许即可。
汤,饭前喝还是饭后喝呢?有区别吗?
建议饭前喝,可以在汤里面加入颗粒比较大的蔬菜,一边喝一边吃,增加咀嚼次数,比如说藕片、芹菜、竹笋等粗纤维的蔬菜。饭前喝对血糖的影响比较小,如果放在饭后喝,前面已经有了那么多食物做铺垫,血糖本来就在升高,此时你再喝汤,血糖会升得更高,而且还容易吃撑了。
综上所述,糖友平时吃饭喝一碗汤是可以的,虽然上升速度很快,但是2个小时后会下降,如果你喜欢喝汤,尽量选择蔬菜汤、菌菇汤,对血糖的影响比较小,还要记得放在饭前喝。
糖友喝汤全攻略——喝什么不喝什么
汤类味道鲜美,润肠可口,很多人有喜欢喝汤的习惯,特别是南方人,餐餐要喝靓汤!
糖尿病病人时常会抱怨自己不能喝,因为汤较稀、油,喝了血糖升得快!
糖尿病病人到底可不可以喝汤呢?回答是可以的。而且不仅可以喝汤,且喝汤能够增加胃的容量,增加患者的饱腹感,减少食物的摄入量,帮助控制血糖,有些药食同源的汤还能帮助降血糖,调节体质!我们如何应用好喝汤这个好习惯来帮助我们降血糖呢?今天来跟糖尿病患者细述喝汤全攻略:
餐前喝汤,尤其是喝热汤,既有暖胃的作用,又能够缓解饥饿,避免狼吞虎咽。
喝汤时可就着吃叶菜类蔬菜。举例说,在吃饭之前,先喝小半碗汤,然后吃一碗加半汤匙香油煮熟的小白菜,其中含有小白菜200克。此时才开始正式吃饭。一口青椒香菇炒豆腐干丝,一口炖冬瓜,再配一口米饭。这么吃的好处是:蛋白质得到保障,蔬菜的数量大幅度增加,膳食纤维特别充足,胃里觉得非常饱,主食想多吃都吃不下,下一餐之前根本不觉得饿——自然也就无需刻意控制食量了。
如青菜瘦肉汤、冬瓜汤、苦瓜汤、丝瓜汤、西红柿鸡蛋汤、紫菜鸡蛋汤、萝卜汤、玉米汤等热量低的汤。
如猪蹄汤、浓骨汤、炒菜的汤,火锅汤、羊肉汤、鸡汤等油水太大的汤。油水大的汤要先将浮在汤最上层的油脂撇掉,取下面的汤水,经水稀释后再喝3.不宜选择淀粉类食物较多的汤,如浓面汤、面疙瘩汤、猫耳朵汤等。这类汤相当于面团做的。
勾芡就是在菜肴接近成熟时,将调好的粉汁淋入锅内,使汤汁稠浓,改善菜肴的色泽和味道。此时,食物在勾芡时加强了淀粉糊化作用,进而使食物升糖作用加强,所以,不建议糖尿病患者喝勾芡的汤。比如牛肉羹、玉米羹等。如果要喝,需要适当少吃两口饭。
5. 不宜选择老火汤:肉汤熬得越久营养越高?恰恰相反。汤熬得越久,营养成分并不会被持续熬出来,营养价值反而损失的越厉害。某些肉类久煮后口感会变差,其中的蛋白质还可能变性,难以被机体吸收。而且久煮的肉汤中,亚硝酸盐、嘌呤含量更高,更不利于人体健康。
6、不宜选择浓白汤:有很多人误以为,肉汤煮得越浓白就越有营养,事实上,这类汤汁之所以呈现为乳白色,是因为食材中的脂肪经久煮后乳化了,相当于把脂肪都煮出来了。另外,饭店里各式各样的奶白汤,大多是加入奶精和浓汤宝等调料速成的,含有大量的盐和脂肪,糖友们更要敬而远之。
材料:猪瘦肉350克,黄精30克,黑豆50~80克,陈皮1瓣,食盐适量。做法:(1)黑豆温水浸泡30分钟;猪瘦肉切块,洗净焯水;陈皮浸泡切丝。(2)锅内加水煮沸,放入所有食材,大火烧开转小火煲1小时,调味即可。功效:黑豆能补肾纳气,黄精,滋养脏腑且能益筋骨,搭配健脾促运化的陈皮,整个菜品能调理肺脾肾,同时强筋壮骨,尤其适合气阴两虚、肺脾肾虚损而见咽喉干涩、脾胃欠佳、下肢又常酸软的人群。小贴士:湿热体质人群不作推荐
2、沙参玉竹瘦肉汤材料:(2~3人份)沙参30克,玉竹30克,瘦肉250克做法:(1)瘦肉先焯一下,将以上食材一并入煲,加水适量,大火煮沸。(2)转成小火煲1小时,加盐调味即可。功效:非常适合秋冬季食用,有清心安神、滋阴润燥、养肺止咳、益胃生津的功效。有虚可补,又热可清,有燥可润。其味道鲜美营养高。适用于糖尿病气阴两虚患者。
你可以厌弃它
可它不走
你可以假装忘了它
它却不会忘了与你搞怪
你需要点智慧和它相处
它等待着你的了解
还有你的控制
糖尿病怎么喝汤保健又不升糖?
糖尿病怎么正确喝汤?俗话说“饭前喝汤,苗条又健康;饭后喝汤,越喝越胖”,很多人以为,喝汤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殊不知,只有科学地喝汤,才能既吸收营养,又避免脂肪堆积,特别是一些特殊人群喝汤那更是有讲究。糖尿病患者怎么喝汤正确呢?很多糖尿病患者都觉得,汤里营养多又不含糖,喝了还有饱腹感,能减少其他食物的摄入,是再完美不过的放心食物。
专家也认为,患者可以喝汤,但糖尿病患者喝什么汤很有讲究,像排骨汤、猪蹄汤最好少喝。这种浓汤里油多、盐多,有研究表明,类似的高脂饮食,吃进去后,至少要10个小时才能让油脂在体内完全消耗掉,其中的盐也要五六个小时后才能排出体外,很容易造成血脂、血压升高,对心脑血管、眼睛、肾脏都不利。
即便汤里不含或很少含淀粉,但喝汤可使同时或其后吃的粮食更容易消化吸收,因而同样可以使血糖升高得更快。最好的办法是喝点清淡的蔬菜汤,餐前润滑食道,餐后起到一定的助消化作用,但都需适量。可见糖尿病人喝汤也不是随便的,糖尿病患者最好选择低脂肪食物做汤料,应尽量少用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做汤料,如老母鸡、肥鸭等。即使用它们做汤料,最好在炖汤的过程中将多余的油脂撇出来。而瘦肉、鲜鱼、虾米、去皮的鸡或鸭肉、兔肉、冬瓜、丝瓜、萝卜、魔芋、番茄、紫菜、海带、绿豆芽等,都是很好的低脂肪汤料,不妨多选用一些。
微信公众号tnbtbzc(糖尿病同伴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