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脚趾头痒(糖尿病脚趾头痒要警惕)

糖尿病之友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患者皮肤瘙痒,看是否这6种疾病惹的祸,如何防治你得知道

糖尿病患者因血糖控制不佳,抵抗力低,很容易发生皮肤真菌感染,以皮肤瘙痒症状最为明显,同时手部和足部还存在不同程度的皮肤干燥、脱屑、严重者还有小水疱,部分患者有灰指(趾)甲等。

真菌感染是导致糖尿病患者皮肤瘙痒的主要原因,日常生活中,糖尿病患者应如何预防和治疗呢?

导致皮肤真菌感染的6种疾病

1.手癣

发生在手掌、手指掌面,表现为皮肤干燥、脱屑,严重时有小水疱或皮肤开裂伴出血,有瘙痒感或疼痛感,可通过接触传染。

手癣感染的重要诱因有双手长期浸水、摩擦受伤、接触洗涤剂和刺激性溶剂等。

对策

适当清洁双手,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涤剂,手部皮肤干燥时涂护手霜,维持手部皮肤正常抵抗力,必要时口服抗真菌药物。

2.脚癣

发生在脚掌、足趾间,足背发生较少,表现为皮肤干燥、脱屑,有时可见圆形小干疱、严重时出现小水疱或足跟皮肤皲裂,足趾间皮肤发红,有严重瘙痒感,表皮破损会有疼痛感,合并有神经病变的糖尿病患者不一定有这些感觉。

可通过接触传染,脚癣感染的重要诱因是不注意个人卫生,在卫生不合格的公共场所洗脚,用碱性的肥皂洗脚导致皮肤过分干燥而降低皮肤抵抗力等。

对策

不去公共场所洗脚,洗脚用具单独使用,每天洗脚后先用干毛巾擦干足及足趾间,每天更换袜子,鞋子每晚通风、晾干,有条件者多准备几双透气的鞋子换着穿。

皮肤干燥的患者应注意在足部皮肤涂抹润肤霜,特别是足跟,避免皲裂。有神经病变的病友要每天查看足部及足趾间,发现问题,及时就医处理,以免延误病情。

3.股癣

发生于腹股沟、大腿内侧上部及外阴部,夏季温热潮湿,容易发病,男性多汗者、肥胖者多见。

开始出现为小片红斑,有脱屑,并逐渐扩展向四周蔓延,其上有丘疹、水疱、结痂,常有瘙痒感。可通过接触传播。

对策

经常更换内衣,保持皮肤清洁,不要穿别人的内衣、内裤,新衣服清洗后再穿,不用别人的洗浴用品。

4.体癣

发生在人体躯干,腰背部最常见,是由致病性真菌侵犯人体表面的角质层引起的很轻的炎症反应,有红斑、丘疹、水疱、脱屑等表现。接触传染。

对策

注意个人卫生,有手癣、脚癣等真菌感染时避免搔抓,避免没洗手又抓身上其他部位引起自身感染。

5.头癣

发生在头部,是头皮和头发的浅部真菌感染,分为黄癣、白癣和黑点癣三种。

好发于儿童,传染性强,主要通过被污染的理发工具传染,也可通过接触患癣的猫、狗等家畜感染。

对策

避免与患病的病人及家畜接触。

6.灰指甲

又称甲癣,发生在手指甲和脚趾甲,表现为指甲增厚、变色,表面凹凸不平,脆、易碎,甲床分层、甲板翘起、甲板萎缩、甲板脱落、钩状甲等,还可引起甲沟炎。

对策

保持个人卫生,手足发生真菌感染及时治疗,预防灰指甲的发生;一旦患上,顽固难治,必须坚持疗程治疗,不要拖延。

糖尿病患者需要注意的9个生活细节

糖尿病合并皮肤病患者日常生活中除了注意控制好血糖、加强个人卫生外还需注意以下9点:

1.控制饮食,适当运动,保持理想体重。只有管理好了体重,控制肥胖,才能防止身体折皱处因汗水、油脂等积聚,不给真菌繁殖留下合适的环境。

2.控制好血糖,皮肤表面糖分过高是细菌繁殖的基础,只有很好的控制好血糖,才能防止各种细菌在皮肤上造成感染。在选择降血糖药物时,应避免使用引起皮肤过敏的药物,避免皮肤因搔抓而破损,继发皮肤细菌感染。

3.饮食注意:忌食鱼、虾、蟹之类的海鲜产品,禁食辣椒、生姜、大葱、浓茶、咖啡、酒等刺激性食物,少吃动物内脏,多进食新鲜蔬菜、水果,水果宜选择血糖生成指数低者。

4.避免摩擦:穿宽松、透气性强、柔软的衣裤,避免穿衣料过硬的衣服,防止衣物摩擦刺激患处皮肤。

5.洗浴注意:水温合适,不能用热水烫洗,皮肤干燥的患者减少洗澡,洗澡时只用清水淋浴即可,不要过分搓擦皮肤,皮脂分泌多的患者可适当多洗澡,但要避免使用碱性大的肥皂,家里的洗浴盆和毛巾专人专用

6.忌搔抓:经常搔抓皮肤,会让病变皮肤增生、变厚增粗,这样又会加重瘙痒感,结果越抓越痒,越痒越抓,使皮肤问题久治不愈,抓破的皮肤还容易继发细菌感染。

7.勤更换衣物和床单:皮肤病常常有较多渗液,加上经常涂药,容易弄脏衣裤和床单,应及时更换衣物和床单。

8.防传染:皮肤真菌感染都有传染性,但并不是所有接触者都会患病,当患者抵抗力降低时容易被真菌感染,已患皮肤真菌感染患者应自觉遵守消毒隔离制度,避免自身蔓延和交叉感染,按皮肤科医生指导积极按疗程治疗。

9.避免潮湿:潮湿有利于皮肤上真菌的生长,保持皮肤清爽,不要睡湿地,不涉水,避免手、脚浸泡在水里,洗衣服时戴橡胶手套,以免皮肤病转为慢性,长期不愈,甚至症状加重合并感染。

总之,导致糖尿病皮肤瘙痒的原因很多,如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湿疹、尿毒症晩期代谢废物刺激、药物过敏等,而皮肤真菌感染也是常见原因之一。

所以,糖尿病患者一旦出现皮肤瘙痒,应及时去医院看皮肤科和糖尿病科,不要自行用药,防止延误治疗。

作者:刘雅珣 副主任护师湖南省怀化市糖尿病康复协会会员审校:向建平 主任医师作者单位:湖南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国家代谢性疾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怀化分中心

有糖尿病的人要注意了,如果脚部开始发痒要警惕并发症可能出现了

糖尿病引起的足部瘙痒,怎么缓解

糖尿病患者的足部经常出现问题,瘙痒是其中较常见的。糖尿病患者足部瘙痒的典型原因是皮肤干燥、真菌感染和血液循环不良。不论原因是什么,糖尿病患者都可以通过几个简单步骤来缓解瘙痒。

方法一:滋润干燥的皮肤

01

检查皮肤是否干燥、皲裂

很多情况下,足部瘙痒的根源是皮肤过度干燥。检查自己的足部,看看皮肤是否有剥落或皲裂,搓搓是否感觉粗糙。若存在这些症状,表明皮肤过度干燥,可能是导致瘙痒的原因[1]。

如果足部皮肤皲裂以至于出血,请立即就医。因为这可能导致糖尿病患者发生更为严重的感染。

02

避免抓挠足部

虽然这可能让人忍不住,但抓挠足部会造成更大的伤害。皮肤在干燥的情况下更容易皲裂,如果抓挠得太用力,可能会划伤自己。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即使很小的伤口也容易发生感染[2]。

如果忍不住一直抓挠,而且足部有伤口,请立即就医。

03

每天用温水洗脚

保持双足清洁有助于避免皮肤干燥。洗脚时,只用温水,因为热水会刺激皮肤,导致进一步的瘙痒。洗脚前一定要用手试水温,如果因为水太热而无法将手放在水里,要么等水温降下来,要么把控制水温的开关调小[3]。

一般来说,使用的水温应与新生儿使用的一样。

清洗时,使用柔软的海绵或毛巾。不要用力揉搓足部,以免引起进一步的刺激。

04

洗脚时使用低过敏和无香味的肥皂

香水、香料、染料和刺激性的肥皂都会引起皮肤反应。洗脚时,只使用对皮肤温和的低过敏和无香味的肥皂[4]。

不要洗泡泡浴。这些化学物质会使皮肤更加干燥。

如果在购买护肤品时需要指导,请咨询医生。

05

洗脚后用毛巾擦干

用毛巾轻轻吸干水分,确保足部完全干燥。不要摩擦足部,因为这会刺激皮肤。在皮肤干燥之前不要穿袜子,因为这会锁住水分,特别是在潮湿的天气[4]。

记得擦干脚趾间的水分,此处潮湿会引起真菌感染。

06

每天在足部涂抹温和的保湿霜

保湿霜有助于防止皮肤干燥、发痒。洗脚后使用无香味的保湿霜,防止皮肤干燥。请遵循产品包装上的使用说明[3]。

不要在脚趾间涂抹任何乳霜,多余的水分会促进真菌生长。

07

穿专为糖尿病患者设计的袜子

这些袜子采用了额外的缓冲和吸湿材料,能让足部保持干燥,防止皮肤受到刺激[3]。

如果不穿专门的袜子,需确保每天都换干净且干燥的袜子。

08

每天饮用推荐量的水

保持水分,有助于保持皮肤湿润和健康。每天经常喝水,可以防止皮肤干燥和皲裂[4]。

推荐男性每日饮水3.7升、女性每日饮水2.7升,以此作为每日饮水量的指导[5]。

方法二:治疗真菌感染

01

寻找提示有感染的皮疹或肿块

糖尿病会使足部容易受到细菌或真菌感染,从而引起瘙痒。检查足部是否有红色斑块,可能是凸起或凹凸不平的。皮肤起水泡也是真菌感染的一种症状。如果这些症状出现在足部,瘙痒可能是由某种感染引起的[1]。

记得检查脚趾之间。一些真菌感染如足癣,主要生长在脚趾之间。

提示:皮疹伴随肿胀、皮肤干燥和可能的鳞屑,可能是由静脉功能不全引起的,这意味着下肢静脉不能正常工作。去看医生,以确保没有问题。

02

如果认为有真菌感染,请联系医生

大多数真菌感染无害,只会引起瘙痒,但糖尿病患者有进一步感染的风险。如果检查足部,发现有真菌感染的迹象,如红皮或水泡,立即就医,医生会提供最好的建议[2]。

如果反复出现真菌感染,这可能是血糖失控或未确诊糖尿病恶化的迹象。控制好血糖有助于预防这些感染。

03

足部涂抹抗真菌药膏

如果医生检查足部后,诊断有真菌感染,下一步可能是告知患者在该区域涂抹抗真菌药膏。医生可能会推荐一种非处方药,或者处方一种药效更强的药[1]。

遵循医嘱,正确使用药膏。

常见使用说明包括彻底清洗并擦干足部,然后将药膏涂抹在患处,每天两次。

04

保持室内低湿度

真菌感染通常在潮湿环境中生长。如果居住在潮湿地区,出汗或洗澡的话,皮肤会保持湿润。可以使用除湿器来降低室内湿度,这可以防止真菌感染,并阻止现有真菌传播[6]。

如果不能一直保持室内低湿度,至少在洗澡时打开除湿器,或者只在湿度低时洗澡。如果湿度很高,身体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变干,而这可能会促进真菌生长。

05

在足底使用止汗剂

如果糖尿病患者有足部出汗问题,可能更容易受到真菌感染。为了预防出现该问题,可以在足底涂抹止汗剂,但要确保使用的产品是无香味和低过敏的[3]。

在做这些之前,请咨询医生,因为止汗剂可能会与足部使用的其他产品发生相互作用。

06

每天穿干净的袜子

真菌感染会残留在袜子里,患者重新穿上会再次感染。可以通过每天穿干净且干燥的袜子来避免这种可能性。再次穿之前,一定要把袜子彻底洗干净[3]。

专为糖尿病患者设计的袜子也可能有助于预防真菌感染。这些袜子是用吸湿材料做的,可以让足部保持干燥。

方法三:改善足部血液循环

01

检查足部是否有血液循环不良的症状

瘙痒有时是由血液循环不良引起的,这是糖尿病患者的一个常见问题。如果瘙痒伴有以下任何症状,血液循环不良可能是原因[7]:

足部或小腿呈淡蓝色;

麻木或刺痛;

足部触感发凉;

小腿在运动时疼痛,休息时缓解。

警告:某些情况下,血液循环不良可能是外周动脉疾病的征兆。糖尿病是外周动脉疾病的一个风险因素,患者就诊时必须告诉医生自己正在经历的事情,这样才能得到治疗。

02

每周5天至少进行30分钟的体力活动

若血液循环不良是足部瘙痒的原因,可采取一些措施来改善血液循环,其中之一是保持活跃。久坐不动时,血液流动会变得缓慢。建议每天进行30分钟的体力活动,可以使更多血液流向足部,帮助缓解瘙痒[8]。

可以在一天中把运动分成几组完成。例如,早上散步10分钟,晚上跑步20分钟[9]。

不必为了实现目标而精疲力尽。每天散步几分钟是一种完美运动。

如果有一段时间没有运动,可以从少量重新开始。每天散步5分钟,坚持一周,然后每周增加5分钟。

03

建保持血糖水平在正常范围

血糖异常会导致血液循环不良。尽力控制糖尿病症状,保持正常的血糖水平。正常血糖范围通常为4~9 mmol/L或HbA1c低于5.7%,这取决于患者的糖尿病类型[10]。

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用药和每天均衡饮食来维持正常血糖范围,还应避免摄入含糖食物和苏打水等饮料。

也要限制酒精摄入。可以与医生谈谈饮酒问题,因为这也会影响血糖。

04

保持健康的胆固醇水平

高胆固醇也可抑制机体血液循环。咨询医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胆固醇水平。如果胆固醇偏高,采取措施达到并维持正常水平,以改善血液循环[11]。

可以通过少吃饱和脂肪、多吃不饱和脂肪以及规律运动来降低胆固醇水平。

医生也可能会处方一些降低胆固醇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