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虾糖尿病能吃吗(北极虾含糖吗)
医生提醒:这3种海鲜,有助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特别适合糖友吃
2型糖尿病患者得心脏病或中风的风险,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倍。
所以,患者需要采取对整体健康和心血管健康都有益的饮食方式。
比如吃海鲜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海鲜不仅营养价值高,而且味道好,还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维生素D和硒、钙、磷等矿物质。
以下3种海鲜,糖尿病患者可以优先选择:
本文特邀审核专家:
01
深海富脂鱼
例如:鲑鱼、罗非鱼、鳕鱼、鳟鱼、沙丁鱼、金枪鱼等。
深海富脂鱼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这种健康的脂肪酸有助于降低患上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如心脏病、心力衰竭和脑卒中。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和美国糖尿病协会(ADA)都推荐糖尿病患者应适量吃鱼。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荐,每周最好吃鱼2次或300~500克。
02
海虾
例如:对虾、罗氏虾、海白虾、北极甜虾、黑虎虾等。
与鱼肉相比,虾的胆固醇含量比较低,不含饱和脂肪,高血压、高血脂、心脑血管疾病等患者也可以吃。
而且海虾的热量也很低,5只海虾(100~130克)产生的热量仅相当于1块鱼肉(60~90克)。
美国塔夫兹大学医学中心的营养学家发表在《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上的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结果显示:
虽然来自膳食的胆固醇升高会增加患心脏病的风险,但如果把虾与瘦肉或其他植物来源的蛋白质搭配着食用,就是健康的选择[1]。
03
扇贝
例如:虾贻贝、箱形贝、栉孔贝、海湾贝和日月贝等。
扇贝是欧米伽-3脂肪酸和多种矿物质(如、硒、锌、磷、镁、钾、钙和铁)的优质来源,这种多不饱和脂肪酸有多种健康益处,如减轻炎症、改善心脏健康(通过降低甘油三酯和血压水平)和促进大脑健康。
因此,扇贝的营养成分使其成为一种均衡的食物,适合糖尿病患者适量食用。
健康的成年人一般每天吃50~100克左右,也就是大约5~8个左右的扇贝是比较合适的,既能解馋、补充营养,又不会因为吃太多而引起身体上的不适。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糖尿病患者合并高尿酸血症或痛风发作,则不建议吃海鲜和海产品,因为这类食物可能会导致尿酸水平升高以及痛风发作。
因此,糖尿病患者首先要做好血糖管理,如果血糖控制较为理想,血脂、血压以及尿酸水平均在正常的情况下,可以适量吃海鱼、海虾和扇贝。
最后提醒大家
相比于海产品,《指南》更强调整体膳食模式,即食物和(或)其组成的大量营养素、维生素和矿物质组合更为健康,与2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降低有关。
《指南》强调膳食模式而非单一的膳食成分,对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预防更有意义。
简单来讲,与单一食物相比,食物的合理搭配更重要。
作者:刘莉 北京市顺义区空港医院 主治医师
参考文献:
1.Samantha Berger et al, Dietary cholesterol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Am J Clin Nutr. 2015 Aug;102(2):276-94.
糖友这样吃,血糖更易达标!
得了糖尿病,吃哪些食物比较好?吃什么血糖更容易达标?
这里有一个简单的方法:
记住「8选8不选」原则。
01
谷豆类
谷豆选:
✔ 全谷物:苦荞麦、燕麦、薏苡仁、藜麦等。
✔ 杂豆:红豆、绿豆、鹰嘴豆、蚕豆等。
✔ 大豆及豆制品:大豆、北豆腐、南豆腐、豆浆、豆腐干等。
谷豆不选:
高度加工的淀粉类食物,如白米饭,白面粉做的馒头,经过深加工处理的即食燕麦片、即食玉米片等。
推荐量
主食粗细搭配,粗杂粮应占主食的1/3-1/2。
平均每天吃20-25克大豆,相当于300-360克豆浆(1杯)或60-70克左右北豆腐(成人手掌心大小)。
02
蔬菜
蔬菜选:
✔ 绿叶蔬菜:油菜、菠菜、空心菜、油麦菜、乌塌菜、小白菜、茼蒿、苦菊、生菜等。
✔ “彩色”蔬菜:深绿色如西兰花,红色或橙色如西红柿、红辣椒,紫色如茄子、红苋菜等。
蔬菜不选:
添加大量钠(或盐)的蔬菜罐头,用大量油脂或酱汁烹制的蔬菜,泡菜、咸菜、酸菜等腌制蔬菜。
注意,土豆、山药、芋头、玉米粒等是主食,不是蔬菜。
推荐量
餐餐都应有蔬菜,每天应达500克(1斤),其中深色蔬菜(包含绿叶蔬菜、“彩色”蔬菜)应占一半以上。
03
肉蛋
肉蛋选:
✔ 鱼虾等:金枪鱼、黄花鱼、河鳗、鲈鱼、三文鱼、鳕鱼、带鱼、鲤鱼、鲫鱼、草鱼、对虾、罗氏虾、河虾、海白虾、北极甜虾、黑虎虾、斑节虾等。
✔ 禽肉:如鸡胸肉、鸡翅、鸡腿等。
✔ 蛋类:鸡蛋、鹌鹑蛋等。
肉蛋不选:
炸鸡、肥肉、家禽的皮、咸鱼等。
推荐量
每周摄入禽畜肉300-500克,一餐肉类的量不要超过100克(生重)。每周推荐吃2次鱼,或每周吃300-500克鱼。
04
油
油脂选:
✔ 原味坚果。
✔ 菜籽油、葡萄籽油、橄榄油等植物油。
油不选:
固体人造黄油、蔬菜起酥油、椰子油、棕榈油等。
推荐量
每天25-30克食用油;坚果的油脂和热量较高,每周吃50-70克即可。
05
水果
水果选:
✔新鲜的低糖水果:柚子、小叶橘、苹果、樱桃、梨、草莓等。
水果不选:
高糖或高淀粉水果(如香蕉、人参果等)、水果罐头、果酱、蜜饯等。
推荐量
每天吃水果的总量要控制在200克左右。
注意,血糖控制稳定(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0mmol/L,糖化血红蛋白<7.0%)的情况下,再吃水果。
06
零食
零食选:
✔ 豆腐干、豆腐干、水煮鸡蛋、西红柿、苹果、黄瓜、柚子、酱牛肉、牛奶或酸奶、原味坚果等。
零食不选:
油炸糕点、中式糕点、蛋糕、饼干、糖果、蛋挞和布丁等。
推荐量
每天加餐的量只能占全天总能量的1/10左右,大约相当于1个拳头大小的苹果 100克原味酸奶 2个核桃。
07
奶
奶选:
✔ 纯牛奶:低脂奶、脱脂奶。
✔ 酸奶:原味酸奶、低糖酸奶。
奶不选:
鲜奶油、高脂奶酪、固体人造黄油、含奶饮料等。
推荐量
糖友每天喝300毫升液态奶或相当量奶制品,约相当于3小杯酸奶(100克/杯),牛奶、酸奶搭配着喝。
08
水
水选:
✔ 茶:红茶、绿茶、白茶、茉莉花茶、菊花茶、乌龙茶、大麦茶、荞麦茶等。
✔ 咖啡:无糖咖啡。
✔ 水:柠檬水、白开水等。
水不选:
奶茶,加奶油或糖的咖啡,白酒、啤酒等酒类及含酒精饮料,含糖饮料,能量饮料,果汁饮料等。
推荐量
每天至少喝1500毫升水,不喝烫水或烫茶(超65℃) ,不喝浓茶。
还要提醒你:吃饭这件事,不能光看某个食物有多好,更重要的是要确保饮食的多样性和合理搭配。这样才能在控制好血糖的同时,满足身体所需的各种营养。
不只糖友需要注意,其他人也一样。
转发分享给家人朋友,一起吃好每顿饭!
吃了它后,他竟进ICU换血保命!假期吃喝,格外注意这事
国庆假期,
是美食与欢聚的盛宴。
无论是街头巷尾的小吃摊,
还是高档餐厅的美味佳肴,
都成为了我们舌尖上的享受。
不过,大家千万注意了,
在享受美食的同时,
安全卫生问题也不容忽视。
不然,
稍不注意,
就有可能摊上大事!
前段时间,来自广州的王同学,与同学吃了顿烧烤后,突然出现发热、腹泻的症状,一周后,开始感到四肢无力,难以行走,急忙前往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番禺中心医院就诊。
王同学当晚便出现了呼吸困难,不得不进行气管插管。
通过检查,医生发现王同学右下肢肌力仅为2级,左下肢肌力仅有1级,双上肢肌力也只有4级,咳嗽和吞咽功能明显减退,病情进展快,随时可能累及呼吸肌,导致呼吸衰竭甚至呼吸骤停。
最终,根据王同学起病特点、临床表现以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医生诊断其为吉兰-巴雷综合征。
通过“拉链法”治疗(即血浆置换后,注射免疫球蛋白,循环治疗5次),王同学的病情逐渐好转,双手肌力恢复至正常水平,双下肢也能逐渐抬离床面,最终,顺利转出重症病房。
事后,医生表示,吉兰-巴雷综合征大部分有前驱感染病史(胃肠道或呼吸道感染),本案例即为进食不洁食物,引起腹泻,激发免疫反应。
也就是说,王同学之所以病重进ICU,和其吃了不洁食物有关。
而这并非个例!近年来,因食用不洁食物、有意或无意生吃食物、或喝生水、暴饮暴食等不良习惯而出事的人不在少数,几乎网上随便一搜,我们就能看到许多市民因其出事。
16岁女孩反复流鼻血,入院一查,医生从她的鼻腔里取出了一条6cm长的蚂蟥。医生表示,女孩长期喜欢在河沟里面玩耍、游泳,且有直接饮用生水的习惯,很可能是这些生活习惯导致蚂蟥进入体内。
福建宁德,36岁的连先生在聚餐时“胡吃海喝”,突发左腹部疼痛,到宁德市医院就诊后,被诊断为急性重症高脂血症胰腺炎。经血液灌流术、血浆置换术,医生从连先生体内引出许多“牛奶血”。不久,连先生顺利出院。
事后,医生表示,连先生的血脂如此之高,可能与他患糖尿病,体内的脂代谢异常有关。
此外,长期喜食油腻食物、饮酒、暴饮暴食等不良饮食习惯,也起到助推作用。
浙江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曾公布了一起病例:14岁男孩晓俊几乎满口蛀牙,几颗特别严重的牙齿已引起牙髓及根尖周炎症,有两颗不得不拔除。由于未成年人无法种牙,晓俊只能暂时用上活动假牙。
医生问诊后得知,晓俊经常把零花钱省下来买零食吃,尤其爱喝各种饮料。有时候,一天一口水都不喝,饮料却要连干三瓶,且其还不爱刷牙,即便刷牙,也是敷衍了事。
对此,医生表示,长期持续饮用碳酸、磷酸饮料,容易引起牙釉质脱钙,进而形成牙面的广泛龋坏。
30岁小伙长期生吃三文鱼、甜虾……导致胃不舒服,医生从胃里取出10厘米长虫!
郑重提醒广大市民朋友,食品安全关乎健康,其重要性不容忽视。
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当下正值十一黄金周,小编希望大家都能和孩子一起格外注意食品卫生安全,并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注意个人卫生。就餐前要洗手,确保手部卫生。
外出就餐时,应选择有卫生许可证、环境整洁、餐具消毒到位的餐饮店。
不喝生水!不吃生食!如不吃半生不熟的牛排、不吃生鱼、生肉等食物!
不食用不干净及来源不明的食物。
不吃“野味”。如不吃不认识的野果和野味、不吃野生动物等。
不吃过期的食品,不吃“三无”食品,不吃变质食品。如购买食物时,要仔细检查食物的新鲜度和保质期,避免购买变质或过期食物。
另外,大家在假期里吃吃喝喝,万一不幸发生食物中毒,千万别慌,要智慧应对↓↓↓
什么是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是指人食用了被细菌、病毒、毒素污染的食物或含有毒素的动植物后引起的急性、亚急性疾病。其症状通常包括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如何预防食物中毒?
· 选择新鲜食材:购买食材时要选择新鲜的,避免购买过期或变质的食物。
· 彻底清洗:食材在烹饪前要彻底清洗干净,去除表面的污垢和细菌。
· 充分加热:烹饪时要确保食物充分加热,以杀死可能存在的细菌和病毒。
· 合理储存:食物要储存在适当的温度和湿度下,避免细菌滋生。
· 注意餐具卫生:餐具要定期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发生食物中毒怎么办?
如果不幸发生食物中毒,应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物,并尽快就医。在就医前,可以尝试催吐或服用一些解毒药物来缓解症状。但请注意,这些措施并不能完全替代专业医疗救治。因此,在发生食物中毒时,一定要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详细情况。
综合广州日报、北晚在线、长沙晚报
来源: 重庆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