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能吃无糖饮料(糖尿病能吃无糖黑巧克力吗)
无糖饮料敞开喝?小心糖尿病找上门!
超市里添加甜味剂的无糖饮料品种很多,对于一些不适合喝甜饮料,但又想吃甜的人群,无糖饮料是不是就可以畅饮了?对此,专家表示,添加甜味剂的无糖饮料也不能喝太多。
不含糖≠无糖
长期喝无糖饮料有哪些危害?
无糖饮料一般指不含蔗糖、白砂糖等传统糖类,但是含有一些代糖品(或称为甜味剂)的饮料,会让舌头认为“好甜”。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母义明表示,胰岛素是人体中唯一可以降低血糖的激素。无糖饮料有很多成分会干扰胰岛素的作用,使胰岛素发生“误判”。
“如果一个人每天都会喝一瓶不含糖的无糖饮料,大约在三到五年之后,就会有内分泌问题,出现肥胖或血糖代谢问题。”
胰岛素分泌出现问题
会带来哪些严重后果?
母义明表示,胰岛素是人体唯一能让血糖被利用掉的激素。“如果一个人缺乏胰岛素,那么摄入的糖就会在血液里,无法进入细胞,作为能量被利用掉,最后只能从尿液中被排出。这种就叫1型糖尿病。”
除此之外还有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占到中国糖尿病患者的90%以上。它发病最主要是后天因素引起的。糖尿病会损伤人体的血管,危害非常严重。
糖尿病有什么前期预兆?
在糖尿病前期,人们可能会感受到一些细微变化,但这些往往容易被忽视。例如,轻微的视力模糊,经常感到疲倦、嗜睡、口渴,凝血功能障碍,频繁小便等。
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建议进行血糖检测,及时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特别是有糖尿病家族史、肥胖、高血压和血脂紊乱者,更是糖尿病的高发人群。
熬夜与糖尿病之间有关联吗?
母义明介绍,人体中升血糖的激素较多,包括儿茶酚胺(肾上腺素等)、糖皮质激素、甲状腺素等,而降血糖的激素只有胰岛素,因此人体的运转就是激素相互平衡和制约的过程。
“夜间一般升血糖激素和胰岛素都不高,血糖在4~5左右。但如果晚上熬夜,升血糖激素就会持续升高,这就会打破平衡,胰岛素本来分泌一点就够了,现在得拼命分泌,两者互相打仗,久而久之胰岛功能衰退,糖尿病就来了。”
如何预防糖尿病?
合理的饮食是预防糖尿病的关键。应选择更为健康、营养均衡的食物。例如,增加膳食纤维和维生素的摄入,如全谷物、蔬菜和水果,同时减少深加工食品和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健康的饮食习惯不仅有助于控制体重,还能改善血糖水平,从而预防糖尿病。
定期进行体育锻炼:运动不仅能帮助我们保持健康的体重,还能提高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保持规律的作息和良好的心理状态:压力是导致糖尿病的一个常见因素,因此学会有效管理压力,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放松技巧,可以帮助我们维持稳定的血糖水平。
定期健康检查:通过定期检查,可及时发现血糖水平的异常变化,从而在糖尿病发展成严重问题之前采取行动。
央视新闻综合CCTV4《健康中国》、科普中国
来源: 安徽交通广播
无糖饮料敞开喝?小心糖尿病找上门
节日的餐桌上,饮料必不可少。超市里添加甜味剂的无糖饮料品种很多,对于一些不适合喝甜饮料,但又想吃甜的人群,无糖饮料是不是就可以畅饮了?对此,专家表示,添加甜味剂的无糖饮料也不能喝太多。
01 不含糖≠无糖
长期喝无糖饮料有哪些危害?
无糖饮料一般指不含蔗糖、白砂糖等传统糖类,但是含有一些代糖品(或称为甜味剂)的饮料,会让舌头认为“好甜”。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母义明表示,胰岛素是人体中唯一可以降低血糖的激素。无糖饮料有很多成分会干扰胰岛素的作用,使胰岛素发生“误判”。
“无糖饮料含有的代糖品会让舌头认为“甜”,却不是糖,胰岛素误认为跟糖有一定的关系,就会出现紊乱,不该分泌的时候分泌,该分泌的时候不分泌,血糖也开始乱套了。如果一个人每天都会喝一瓶不含糖的无糖饮料,大约在三到五年之后,就会有内分泌问题,出现肥胖或血糖代谢问题。”
此外,无糖饮料中的代糖品刺激的是内分泌的中枢——下丘脑。“下丘脑里有让你吃饭和不吃饭的开关,尽管无糖饮料本身几乎没有能量,但它会让你食欲大开,吃完这顿饭,就盼着吃下顿。”
02 胰岛素分泌出现问题
会带来哪些严重后果?
母义明表示,胰岛素是人体唯一能让血糖被利用掉的激素。“如果一个人缺乏胰岛素,那么摄入的糖就会在血液里,无法进入细胞,作为能量被利用掉,最后只能从尿液中被排出。这种就叫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现在被称为1型糖尿病。”
除此之外还有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占到中国糖尿病患者的90%以上。它发病最主要是后天因素引起的。糖尿病会损伤人体的血管,危害非常严重。“人体的每一个脏器都有血管,凡是有血管的地方,就可能有糖尿病的并发症。比如有的人眼睛看不见了,就是视网膜病变。有的人下肢发凉、麻木和疼痛,甚至皮肤破溃,被诊断为糖尿病足,甚至有截肢的风险。最严重的并发症就是心脑大血管病变。”
03 糖尿病有什么前期预兆?
在糖尿病前期,人们可能会感受到一些细微变化,但这些往往容易被忽视。例如,轻微的视力模糊、经常感到疲倦、嗜睡、凝血功能障碍、经常感到口渴、频繁小便、尿黏等。这正是糖尿病前期向我们发出的警告信号。
在这段时间,通过饮食、运动可以降低糖尿病的发病风险。但是忙碌的生活可能会让很多年轻人忽略了这些微妙的身体变化,从而错过了早期干预的最佳时机。
因此,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建议进行血糖检测,及时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特别是有糖尿病家族史、肥胖、高血压和血脂紊乱者,更是糖尿病的高发人群。
04 熬夜与糖尿病之间有关联吗?
母义明介绍,人体中升血糖的激素较多,包括儿茶酚胺(肾上腺素等)、糖皮质激素、甲状腺素等,而降血糖的激素只有胰岛素,因此人体的运转就是激素相互平衡和制约的过程。
“夜间一般升血糖激素和胰岛素都不高,血糖在4~5左右。但如果晚上熬夜,升血糖激素就会持续升高,这就会打破平衡,胰岛素本来分泌一点就够了,现在得拼命分泌,两者互相打仗,久而久之胰岛功能衰退,糖尿病就来了。”
05 如何预防糖尿病?
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管住嘴,迈开腿。不仅能有效预防糖尿病的发生,也能显著降低其并发症的风险。
1
合理的饮食是预防糖尿病的关键
应选择更为健康、营养均衡的食物。例如,增加膳食纤维和维生素的摄入,如全谷物、蔬菜和水果,同时减少深加工食品和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健康的饮食习惯不仅有助于控制体重,还能改善血糖水平,从而预防糖尿病。以下便是推荐的食物:
主食(碳水化合物):粗细搭配,适当增加以下食物,小麦、大麦、黑麦、荞麦、黑米、莜麦、燕麦、青稞、玉米、燕麦片粥、玉米饼;
蔬菜:芦笋、菜花、西兰花、芹菜、黄瓜、茄子、莴笋、生菜、青椒、西红柿、菠菜、豆类、蘑菇;
水果:苹果、梨、桃、李子、橙子、橘子、葡萄;
荤菜:鸡蛋、瘦肉、鱼肉;
零食:坚果、纯巧克力、乳制品。
2
定期进行体育锻炼
运动不仅能帮助我们保持健康的体重,还能提高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3
保持规律的作息和良好的心理状态
压力是导致糖尿病的一个常见因素,因此学会有效管理压力,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放松技巧,可以帮助我们维持稳定的血糖水平。
4
定期健康检查
通过定期检查,可及时发现血糖水平的异常变化,从而在糖尿病发展成严重问题之前采取行动。
无论年龄大小,体重指数>23,伴随有高血压、血脂异常、缺乏运动的生活方式、有多囊卵巢综合征或心脏病病史以及有近亲患糖尿病。应接受初步血糖筛查。如果结果正常,应以后每1~3年筛查一次。
年龄>35岁者,应接受初步血糖筛查。如果结果正常,应以后每年筛查一次。
出现过妊娠期糖尿病的女性,处于糖尿病前期的人群应每年筛查一次。
来源: 央视新闻
无糖饮料就真的好了吗?可能会带来5大健康危害
一般来说,吃的加工糖越少,健康状况就越好 - 这就是为什么选择无糖苏打水似乎是一种明智的选择。无糖饮料真的是一种健康的饮品吗?其实饮用无糖饮料对身体是有损害的。
长期饮用无糖饮料会带来哪些健康风险?
1、可能会增加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
有人会问,精糖不是导致血糖失衡的主要原因吗?如果无糖饮料不含任何糖,怎么会升高血糖水平。研究表明,尽管人造甜味剂不含加工过的糖,但它们实际上可能通过破坏肠道中益生菌的平衡来提高血糖水平。由于这些有益细菌在控制血糖方面发挥作用,消耗它们可能会增加患2型糖尿病的机会。
2、与代谢综合症有关
无糖饮料也与代谢综合征的风险增加有关。在一项研究无糖饮料摄入对人体影响的研究中,每天饮用苏打水的人代谢综合征的风险增加会增加三成以上,而患有2型糖尿病的风险增加六成。这并不是说喝无糖饮料一定是代谢综合症的原因,但它可以确实定期饮酒的风险。当然,代谢综合征还涉及其他因素,如高钠摄入量,吸烟,频繁饮酒和其他生活方式的因素,如高压力和缺乏运动。
3、可能导致心血管疾病
人造甜味剂与代谢综合征有关,这可能导致心血管疾病,但即使不存在代谢综合征,它们也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研究表明,常年饮用无糖饮料的人患心脏病和高血压的风险增加。
4、可能导致肥胖
经常饮用饮料和体重增加之间确实存在联系。研究发现,饮用者的体重指数高于不饮用人工加糖饮料的人。
5、增加对糖的渴望
人造甜味剂可以通过刺激甜味受体和胃肠道中调节饥饿和饱腹感信号的激素来引起对糖的渴望。换句话说,当尝到人造甜味剂的强烈甜味时,消化系统会被欺骗,以为马上要摄入含糖的食物。身体可能会产生对真正糖的渴望,这时候容易摄入含糖量的食物,从而对健康造成损害。
无糖饮料中的人造甜味剂可能会对肠道中的健康细菌产生负面影响,干扰血糖调节,并导致对更多糖的渴望 ,所有这些都会增加肥胖和其他疾病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