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能吃冒菜吗(糖尿病人的食谱和菜谱)
糖尿病人不能吃什么?糖友忌口清单,一定要收藏!
糖尿病人不能吃什么?
原则上讲,只要控制住量,糖尿病病友没有不能吃的东西。
但有7类食物升血糖能力强,或吃多了容易诱发并发症,糖友能不吃就不吃。
糖果、蛋糕、果汁、奶茶、甘蔗、糖醋里脊等
1.高“糖”食物
高糖食物,尤其是添加了游离糖(游离糖是指添加到食品或饮料中的糖分,比如葡萄糖、蔗糖、果糖等)的食物,能快速升高血糖,糖友要尽量远离。
大枣、甘蔗、荔枝、龙眼、榴莲等含糖量高的水果,糖友也要少吃。
糖醋里脊、糖醋鱼、糖醋排骨、鱼香茄条、鱼香肉丝、鱼香豆腐等,添加了糖的菜肴也要少吃。
面汤、大米稀饭、糯米饭等
2.高碳水食物
大米、白面等精细米面,经过精加工去除了能延缓葡萄糖吸收的膳食纤维,升糖能力强,如果做成面汤、稀饭等,升糖能力堪比糖水,糖友尽量不要吃。
粮食中带“糯”或“黏”字的粮食,如糯米、糯玉米、糯高粱、黏小米等,黏糊糊、糯唧唧的,支链淀粉含量高,容易升高血糖,糖友也要远离。
油饼、油条、薯条、炸花生米等
3.油炸类、油煎类食物
油炸类、油煎类食物不仅营养单一,热量高,升糖快,增加胰岛素抵抗风险,还容易引发体内饱和脂肪酸堆积,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高温油炸产生的杂环胺等物质还可能致癌。
菜肴中带“煸”“水煮”“冒”的菜肴,如干煸豆角、干煸杏鲍菇、水煮鱼、水煮肉片、冒血旺、冒菜等,用油量很大,容易长胖,升高血糖,糖友也要少吃。
香肠、午餐肉、腊肉、果酱、腌菜等
4.深加工的食物
过度加工的“方便”食物,大多添加了让人上瘾的糖、盐和脂肪等物质。
而且大多去掉了很多对人体有用但味道不一定好的膳食纤维和微量元素,还大幅度增加了能量密度(比如花生夹心巧克力),对身体健康非常不利。
不止糖友,血糖正常的人也要少吃各种深加工食物。
肥肉、动物油脂、奶油糕点、酥皮点心等
4.含“坏脂肪”的食物
《中国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22)》明确提到,要限制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
这些食物,不仅可能会伤害胰岛功能、升高血糖,还会增加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的风险。
三高人群要严格限制动物性脂肪,尽量少吃畜肉,多吃鱼肉。
动物脑、肝、肾、肺、肠等动物内脏
6.含胆固醇高的食物
胆固醇是形成动脉粥样斑块的原料,长期大量摄入高胆固醇食物,容易形成动脉粥样斑块,进而发展成为冠心病、脑血管病,甚至发生心肌梗死和脑梗死。
但也不用闻胆固醇色变,例如鸡蛋黄的胆固醇含量也比较高,但每天吃1-2个鸡蛋是完全没问题的。而且研究发现,适量吃鸡蛋有助降低糖尿病和高血压风险,建议糖友每天吃1个鸡蛋。
不过动物内脏,尤其是动物脑,胆固醇和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都非常高,三高人群要尽量远离。
白酒、啤酒、红酒、黄酒等
7.酒精饮料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等糖尿病指南明确表示:不推荐糖友饮酒。
长期过量饮酒,容易导致胰岛素受体受损,加重胰岛素抵抗,还容易损伤肝脏,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更危险的是,还会增加低血糖风险。
因此,不建议糖尿病病友饮酒,有饮酒习惯的糖友应当戒酒。
这份糖尿病饮食忌口清单,建议糖友牢记并收藏起来!
糖尿病,宁愿挨一点饿,也不吃的5种食物,一定要牢记!
糖尿病,宁愿挨一点饿,也不吃的5种食物,一定要牢记!
糖尿病患者切记:当发现血糖升高时,就代表脏腑功能正在经历挑战。这个特殊时期,饮食不当,可能会加剧脏腑负担,影响病情恢复。以下3类食物,宁愿挨一点饿,也不要吃,或者少吃。
以下几种食物少吃或不吃
1. 白面条、疙瘩汤精白面中含有较多的碳水化合物、较少的膳食纤维。用精白面制作的主食本身就容易使血糖含量升高。如果再煮得较烂或有一些面糊的话,对血糖的控制更加不利。
2. 高糖水果
秋天是水果的盛宴,但并非所有水果都适合糖尿病患者。像柿子、葡萄、石榴等,虽然营养丰富,却含有较高的糖分。过量摄入这些高糖水果,易导致血糖急剧升高,不利于病情控制。建议糖友们在选择水果时,优先考虑低糖或中糖品种,如柚子、猕猴桃、苹果(适量),并控制好摄入量,最好安排在两餐之间作为加餐食用。
3. 糯米制品
秋风送爽,不少地方有吃糯米制品的习俗,如糯米糕、汤圆等。然而,糯米食品粘性大,消化时间长,易导致餐后血糖快速上升且持续时间长,因此,糖友应尽量少吃或不吃这类食物,选择粗粮如糙米、燕麦等作为主食,更有利于血糖稳定。
4. 火锅
秋天吃顿热腾腾的火锅,是许多人的最爱。但火锅中的高脂肪肉类、高淀粉蔬菜、以及蘸料中的油脂和盐分,都是糖尿病患者需要警惕的。大量摄入这些食物不仅会增加热量摄入,还可能影响血脂和血压,间接不利于血糖控制。糖友们吃火锅时,应尽量选择清汤锅底,多涮蔬菜、豆制品和瘦肉,并减少蘸料的使用。
5. 油炸类、油煎类食物不仅营养单一,热量高,升糖快,增加胰岛素抵抗风险,还容易引发体内饱和脂肪酸堆积,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
菜肴中带“煸”“水煮”“冒”的菜肴,如干煸豆角、干煸杏鲍菇、水煮鱼、水煮肉片、冒血旺、冒菜等,用油量很大,容易长胖,升高血糖,糖友也要少吃。
(医学科普仅供参考,中医需要专业辨证,一人一方)
#中医##健康##糖尿病#
糖友饮食秘籍 |控制病情=饮食控制+享受美食
New
糖友饮食秘籍
科学饮食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
控制病情=饮食控制 享受美食
饮食控制 ≠ 不能吃不能喝
享受美食 ≠ 大吃大喝
5床老赵的女儿说,每次称五斤面,一半白面,一半荞麦面,掺到一起,蒸25个馒头,让她爸一顿吃一个。这掐指一算,那每个馒头就是2两,掰一半就是1两,这个办法,估计饭量非常的方便和实用,而且杂粮对控制血糖有好处,糖友们可以借鉴一下哟。
总量限制,粗细搭配
营养均衡,荤素搭配
不甜不咸,少油少盐
多干少稀,多硬少软
细嚼慢咽,先喝清汤
后吃蔬菜,再吃瘦肉
主食最后,少食多餐
分餐解饿,减轻负担
小贴士
蛋糕:过生日的时候吃一小块,不要超过掌心大小。
月饼:过节的时候吃一口,手势OK的O那么大。
注意:食用蛋糕点心这种食品后,要减去相应主食的量,节假日以外的其他时间谨慎食用蛋糕点心等食品。
注意:所有肾功能异常的糖友不要食用豆制品(豆腐、腐竹、豆浆等)。
食谱举例(1800千卡/日)
每天简单饮食
1:蔬菜1斤以上
2:2勺油
3:3餐营养均衡,定时定量
4:4种含蛋白食物(一袋牛奶,一个鸡蛋,2两豆制品,2两瘦肉)
5:5谷杂粮半斤左右(薯类也归为主食)
6:不超过6克盐
7:吃饭7分饱
8:每天8杯水
9:戒烟限9(酒)
10:10种水果,达标可吃
水果
水果种类:苹果、橘子、李子、樱桃、杏、柚子、梨、草莓、橙子、猕猴桃等。
要求:空腹血糖小于7mmol/L,餐后血糖小于10mmol/L,两餐之间可吃水果(拳头大的苹果半个)。
血糖不达标者,暂不吃水果,或用大西红柿、大黄瓜代替水果。
外出就餐
尽量选择用蒸、煮、炖、凉拌等方式烹调的食物,减少油的摄入。
避免实用勾芡的食物。
鸡鸭等皮上含有较多油的肉类,去皮后食用。
加工过的不明原材料的食物,不要食用,如肉丸、火腿等。
带馅的食物,谨慎食用。
汤、火锅、冒菜等食物,去掉上边的油,再食用。
较油的菜,用清水涮掉油后,再食用。
吃白米饭,不要吃炒米饭。
糖醋类做法的食物,避免食用。
芝麻酱、沙拉酱等含热量较高,谨慎食用。
注意:节假日外出就餐后,若对饮食的量和食物的升糖情况不明确时,应加强监测血糖。
特殊食品
无糖食品:是在制作的过程中,没有添加蔗糖,但本身也是用粮食或者其他食材制作的,在体内最终会转化为葡萄糖,导致血糖上升。
保健品:保健品不是药,在食用之前应经过专业内分泌科医生的同意,谨记,不能停药,避免引起血糖波动。
烹调方法
适宜:清蒸、煮、拌、汆、焖
减少:炒
避免:红烧、糖醋、油炸、煎
标准餐盘
手掌法则
主食:1顿1个拳头大
水果:两餐之间,拳头大的半个
蛋白质:1顿,掌心大小,小指厚度的瘦肉
饮品推荐:白水、柠檬水、清茶、牛奶、酸奶、豆浆、新鲜蔬菜汁。
含糖饮料平时不可以饮用。
纠正低血糖时可以饮用,大约15克左右即可。例如,血糖小于3.9mmol/L时,喝半瓶加多宝即可。
饮酒会干扰人体糖代谢,影响中枢和周围神经,加重糖尿病并发症。
饮酒注意事项:
1.每天只能选择其中一种:啤酒<400mL、
干葡萄酒<150mL、白酒<45mL
2.每周不超过2次。
3.饮酒后,主食要相应减少。
4.不能空腹饮酒。
需戒酒的糖友:
1.空腹血糖不达标者;
2.近期内经常发生低血糖者;
3.有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者;
4.有脂肪肝或肝功能异常者;
5.血脂异常者;
6.高尿酸及痛风者。
科学饮食是糖友控制血糖的基础,让我们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促进血糖达标。相信每位糖友都可以成为一名细心、认真、自律的美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