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血项检查准备(糖尿病人血检查项目)
拍牙片、查血项,拔牙前这些准备一个都不可少
在很多人眼中,拔牙是一件不值一提的“小事儿”。其实,看似简单的拔牙,如果操作不慎也会有较大风险。
“术前一定要拍牙片,了解牙齿和神经的相对位置、骨板薄厚,邻近有无重要的解剖学组织等。”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口腔科主治医师曹佳介绍,拔牙风险大致来源于三方面,一是牙齿周围的组织情况,二是患者全身情况,三是拔牙本身。
“松动牙牙根处如果存在肿瘤,倘若拔牙前未了解局部情况,可能加重肿瘤问题;患者全身情况包括血压、血糖情况,以及心血管患者的疾病控制情况。”曹佳解释,拔牙本身的风险主要来源于拔除阻生牙、复杂牙,拔牙过程中需要打麻药、去骨,将牙冠、牙根分开拔出,该过程可能存在术中牙槽骨骨折或牙根骨折、牙根进入上颌窦(该情况相对少见)、拔牙后邻牙松动、面部肿胀、开口受限、出血、感染等风险。
患者拔牙前应充分了解身体状况,并如实与医生沟通,术前应拍牙片,检查血项。曹佳指出,高血压患者(高压160以上)、经期女性、艾滋病阳性、梅毒阳性、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等患者,以及置入心脏支架并服用抗凝药的患者、血糖较高的糖尿病患者、肿瘤患者、服用双膦酸药物的骨质疏松患者等应暂缓手术。
曹佳提醒,拔牙后口内纱布紧咬40分钟,其间勿讲话、勿吐口水,口内有唾液慢慢咽下。2小时后再进食,宜吃温、凉的流食或半流食,勿吃过烫、过硬的食物,不要用拔牙一侧咀嚼。24小时内不要刷牙、不要漱口、不要吮吸伤口。
拔牙后两天内有血腥味、唾液中有少量渗血是正常现象,如果伤口持续大量出血、口内有较大血块,需及时就诊。拔牙后出现面部肿胀为正常反应,48小时内可在面部冷敷,有助于消肿止疼、减轻渗血,肿胀一般在拔牙后3天开始逐渐缓解。拔牙后疼痛可口服止疼药缓解,如果拔牙后3天疼痛没有缓解反而加重,需就诊检查。拔牙后禁烟酒、忌辛辣刺激食物,尽量少运动、多休息。如拔牙后口内有缝线,一般在拔牙后7天拆线。
新京报记者 张兆慧
校对 吴兴发
建议收藏!仅需10分钟,搞懂血常规
大家有个头疼发热去医院看病
多数情况下医生会让你查个“血象”
也就是血常规
为啥要查血常规?
通过血常规能看出来什么呢?
一起来深入了解它!
血常规检查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色素、血小板等等这些血液当中常规细胞的数量和质量的检查。
血象高、血象低,一般指的是白细胞的高和白细胞的低。
但是其实血常规中还有其他的一些项目
快来看看都是啥
01
关于白细胞
血常规报告中第一行就是“白细胞”,英文简称“WBC”,白细胞是体内主要的免疫细胞,当病菌侵入体内时,白细胞能变形穿过毛细血管壁,集中到病菌入侵部位,将病菌包围﹑吞噬。
白细胞增多 (WBC项出现“H”或者“↑”)常见于细菌感染、严重组织损伤、大出血、中毒、白血病等。也有生理性的白细胞升高,常见于月经前、妊娠、分娩、剧烈运动、饮酒、餐后等。
白细胞减少(WBC项出现“L”或者“↓”)常见于病毒感染、血液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脾脏功能亢进等。需要结合临床综合考虑,此时你需要做的就是看医生,以免耽误病情。
另外化验单上还有包括中性粒细胞(N)、淋巴细胞(L)、嗜酸性粒细胞(E)、嗜碱性粒细胞(B)、单核细胞(M)这5种细胞数量,它们都属于白细胞。
中性粒细胞升高常见于一些有细菌感染,即感冒发热的病人,还有一些其他的病人,比如肺炎也是会升高的。
淋巴细胞升高主要见于病毒感染。
单核细胞增高主要见于某些感染,如伤寒、结核、疟疾等;某些血液病,如单核细胞白血病、淋巴瘤、霍奇金病等;急性传染病或急性感染恢复期;
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在出现过敏、哮喘或者寄生虫感染时等症状时会增高。
02
关于红细胞、血红蛋白
血常规的第二行是“红细胞”,即RBC。血红蛋白(又称血色素),红细胞平均体积、红细胞压积、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平均血红蛋白量均是红细胞参数。
红细胞是人体血液中的一种细胞,而血红蛋白是存在于红细胞内的色素蛋白,红细胞的主要生理功能是通过血红蛋白来实现的。所以说,红细胞是血红蛋白的载体,血红蛋白是红细胞的功能单位。
因为血红蛋白可以与氧气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把氧气运输到机体的组织细胞产生能量,供新陈代谢使用。同时血红蛋白又能够把机体产生的二氧化碳运输到肺部排出体外。红细胞数量减少时,血红蛋白浓度就降低,携氧能力下降,病人就会出现贫血的症状。
红细胞、血红蛋白增多(RBC、HGB项出现“H”或者“↑”),常见于甲亢危象、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红细胞增多症等。
红细胞、血红蛋白减少(RBC、HGB项出现“L”或者“↓”)常见于各种贫血。这种情况不用太紧张,去看医生,一起找到贫血的原因即可。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数值均小于正常值,可以诊断为贫血。
03
关于血小板
血小板(PLT)也是血常规中的重要参数,血小板是血液中最小的细胞,可保护毛细血管的完整性,具有止血凝血等功能。PLT的正常值范围为(100-300)×109/L。
血小板增多(PLT项出现“H”或者“↑”)常见于急性感染、失血、溶血、骨折、脾脏切除术后及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血小板减少(PLT项出现“L”或者“↓”)常见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脏功能亢进、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
快快收藏转发至“相亲相爱一家人”和朋友圈吧!
检验开单自助,患者不再找医生!余姚医院“最多跑一次”出新招
“老头子得糖尿病好几年了,平时需要经常跑医院测血糖,以前一大早饿着肚子还要排队等医生开单。现在好了,一到医院,自己在自助机上点几下,开好化验单,直接付费,马上抽血,再也不用饿肚子啦!”
昨日一早,余姚的王大妈陪着老伴来到余姚市妇幼保健院,按前一次的经验,她在自助服务机上点了几下,为患有糖尿病的老伴自助开好了血糖检验单。
患者可在自助服务机上给自己开检验单。这是余姚市卫生服务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推出的一项有力举措。据介绍,此项举措在宁波市开了先河。
许多慢性病患者有过这样的经历,一大早饿着肚子来医院挂号、排队候诊,就为了让医生开个检查单子,测一下空腹血糖、肝功能……十分不方便。针对这一情况,余姚市卫健局积极鼓励各医疗单位大胆创新,解难题破瓶颈。
余姚市妇幼保健院(市二院)通过研究讨论、技术论证、流程设定、风险管控等周密详细的准备工作,历时1个多月,于11月8日率先推出自助开化验单的信息化改造项目。目前,该院门诊一至四楼有40台自助机开放自助检验开单服务,可以自助开单的包括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甲状腺功能、肝功能、肾功能、空腹血糖、白带常规、凝血功能等常规检验项目,其操作简单易懂。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自助开化验单患者,需要了解自己病情,知道要做哪些化验检查,如患者首次就诊,建议先通过医生诊治,如果对自助检验结果有疑虑,仍然需要由医生进行专业解答。
截至昨日,已有91名患者在余姚市妇幼保健院(市二院)享受了此项自助服务,患者对此项服务很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