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艾草泡脚包(糖尿病艾草泡脚的功效和作用及禁忌)

澎湃新闻 0
文章目录:

315暗访|网红足浴包细菌“爆表”,涉北京同仁堂、马应龙等

澎湃新闻影子调查队工作室

在蓝色的铁皮厂房里,墙面、地面、操作台覆盖着厚重的粉尘和泥土,空气中弥漫着艾叶的味道,窗台挂着蜘蛛网……这场景让人一度以为是废弃的工厂。

而这里是一家运营代加工足浴包的生产车间。

“雷允上”十二味草本足浴包委托的生产企业亳州市润源堂药业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粉尘污染严重,药材随意堆放 来源:澎湃新闻

近年来,泡脚逐渐成为热门的养生活动,但足浴包的配方缺味、缺量、霉变等问题频繁引发社会公众关注。加之,我国目前对足浴包产品没有相应标准,导致市场鱼龙混杂。

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前夕,澎湃新闻影子调查队联合“老爸评测”实测电商平台上热销的9款足浴包, 检测结果显示,这9款产品均存在大量真菌,有的被检测出含有大肠菌群、绿脓杆菌,且虚假宣传现象严重,产品包装上标注的味数与实际不符。

中医皮肤科副主任姜文成告诉澎湃新闻,从检测数据来看,这些足浴包的微生物污染问题非常严重,确实可能引发多种皮肤疾病。高浓度细菌可能导致皮肤屏障受损,引发接触性皮炎,甚至继发感染。

今年3月上旬 ,澎湃新闻影子调查队赴热销足浴包主产地安徽亳州、河南南阳溯源暗访调查发现,不少产品的生产车间环境脏乱差,生产没有产品标准、没有消杀工序。更有厂家自曝行业潜规则,承认通过减少药材含量降低成本,用着色剂调制冒充纯中药材的足浴液。

对此,有皮肤科医生建议通过科学方式维护足部健康,而非盲目信任营销宣传的“草本功效”。

南阳一代加工工厂采用机器自动装足浴包 来源:澎湃新闻

生产环境普遍简陋,缺味缺量成行业潜规则

随着泡脚养生的兴起,足浴包也变得炙手可热。

澎湃新闻影子调查队联合“老爸评测”实测电商平台上热销的9款足浴包,其最高销量达200万单。这9款产品分别是:“瑶辰”泡脚药包艾草叶红花生姜花椒中药草本足浴包、“内廷上用”北京同仁堂兴安保健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艾草足浴包、“儒意”泡脚包、“马应龙”艾叶艾草泡脚药包、“七绿”老北京泡脚包、“金泰康”24味足浴包、“姜仙人”新升级草本足浴包、“老北京”24味足浴包、“雷允上”十二味草本足浴包。

但检测结果显示,上述产品均检出大量真菌的问题,有的甚至被检出大肠菌群、绿脓杆菌。另外,产品虚假宣传现象严重,比如宣称36味中药材,实际上只有8味。

影子调查队通过外包装信息梳理发现,足浴包的主要成分是艾草、红花、鸡血藤、益母草等中药材。除“金泰康”足浴包外,其他8款足浴包的主产地在安徽亳州和河南南阳两地。公开资料显示,安徽亳州被誉为“世界中医药之都”,河南南阳卧龙区又是全国艾草产业的发源地。不难看出,这里的工厂有着得天独厚的原材料和价格优势。

为何这些足浴包存在明显的质量问题?3月上旬 ,影子调查队赶赴皖豫两省,对足浴包的生产工厂进行溯源调查。同时,也随机对周边代加工企业进行了调查走访。

足浴包代加工作坊的位置大多处于偏远的村庄,车间由简易的彩钢搭建 来源:澎湃新闻

谯城区华佗镇一个村庄显得格外宁静。“雷允上”十二味草本足浴包委托的生产企业亳州市润源堂药业有限公司便在这个村落中,两间蓝色彩钢大棚在雪中格外明显,但当天没有生产加工。

影子调查队走进生产车间看见,墙面、地面都是粉尘,窗台上挂着蜘蛛网,用绿色麻袋装置的药材,有的已经散落在地上,操作台上还有未装袋的药材、无纺布包。

这一场景一度让人以为这里是废弃工厂。影子调查队以商家身份找到亳州市润源堂药业有限公司李姓负责人,原来这里仍在正常生产,他又向我们透露了足浴包的一些情况。他说:“雷允上(足浴包)一直都是我们做的,合作有四年了。一整袋的供货价基本在8元左右(30克*30包)。”

李姓负责人说,足浴包的生产材料主要根据客户需求进行生产。包装袋由商家提供,原材料以及药材装填则由他们负责。例如,宣称12味中药材的足浴包,实际上只有6到7味中药材。“如果实打实地增加到12味,这个成本他们接受不了。”

李姓负责人提到,他们目前都由人工装填,克重精准,而机器装填却会有2到3克的误差。

除了原材料足浴包,他向影子调查队介绍另一款产品“足浴液”。李姓负责人说,有的商家比较实在,会用纯中药制作,但“走量”的足浴液 “用水加点颜色”就可以了。他进一步解释,用焦糖色的颜料加入水里,跟纯中药制成的液体颜色看不出区别。但摇晃的话,纯中药的足浴液会产生泡沫,而假的就没有。

紧接着,我们又走访了两家生产企业,与第一家企业的生产车间一样,他们同样卫生条件堪忧,一些原材料甚至与废品放在一块,工厂没有生产标准,根据客户要求做即可。

安徽足顺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亦透露,为控制成本、利润问题,“有些东西(药材)就是带过而已,(包装)写上去的并不是非得要放的东西。”

“马应龙”委托的生产企业车间更为隐蔽,与包装上所展示的地址信息并不一致。对方一直以药材灰尘大、要搬新车间为由拒绝访问,在影子调查队与负责人交谈许久后,她才答应带我们去生产车间。这个车间隐蔽在居民楼内,由两三个门面组成,非常简陋。

“你要什么样的价位我都可以做。”安徽九州千草药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直言,客户要求多少味材料,可以保证全都有,但价格贵的药材只会放一点点。

车间简陋、卫生差、缺味、缺量的问题,在河南南阳的生产工厂同样存在。

影子调查队先后前往了南阳市国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南阳华康艾制品有限公司、邓州市映光艾制品有限公司、南阳市御福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南阳一起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五家生产企业探访。

村里留守老人在车间将原材料装进无纺布袋,车间内粉尘严重,工人们自备口罩 来源:澎湃新闻

其中销量高达80多万单的“瑶辰”泡脚药,由南阳市国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代加工。该公司车间负责人透露,“28味的泡脚包实际上只有十五六味中药材,供货价在5元左右。”

“你标多少味都可以,大多数放的还是艾叶,其他都是配角。”南阳华康艾制品有限公司一名工作人员跟影子调查队说,他们为品牌“儒意”代加工足浴包,按照要求进行包装,将样品称重拍照并寄出,若合格了就按这个标准生产。“产品检测由品牌方负责。”她透露,有些货品他们也不做检测,就发货销售了。他们厂只对克重、生产日期、外包装做质检。

在实地探访过程中,品牌“姜仙人”新升级草本足浴包所委托的生产企业为邓州市映光艾制品有限公司,影子调查队根据包装信息提供的地址,未找到实际生产工厂。天眼查显示,该公司在2021年曾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

此外,澎湃新闻在电商平台姜仙人个人护理旗舰店发现,该款产品已显示下架。3月12日,姜仙人个人护理旗舰店客服回复:“暂时没有了,是否重新上架没有具体通知。”

足浴包的原材料之一是老姜,但是碎渣、碎屑特别多 来源:澎湃新闻

无消毒工序细菌超标严重,医生称可能引发多种皮肤疾病

儿童、备孕妇女这类特殊人群,也成了商家销售产品的重点对象。

位于安徽亳州市谯城区牛集镇的亳州市艾悦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代工生产多款足浴包,包括提供备孕成年女性群体使用的足浴包。

影子调查队在上述公司工厂看到,其代工的“美蕴优选”月顺足浴包和“济人药业”好孕足浴包,两款产品包装以孕妇、孕肚形象展示。记者检索“济人药业”好孕足浴包发现,其宣称功效可以“备孕调理”、“调经”、“养巢”、“排卵”等。但影子调查队在车间看到,生产环境灰尘厚重,大部分工人未佩戴口罩和手套,徒手抓药材装袋。那么,在这种环境下生产的足浴包,产品质量是否过关?是否真有这般功效,有待进一步探究。

一款宣称功效可调理备孕、调经的足浴包,天猫多家商家在售卖 来源:澎湃新闻

连日来,影子调查队在皖豫两省实地探访10家足浴包生产工厂。可以看出,当前足浴包的生产没有执行标准、检验标准,生产车间环境脏乱差,原材料存在品质参差不齐、随意存放等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在探访中,这些工厂均表示没有消毒工序。

与此同时,澎湃新闻影子调查队联合“老爸评测”对实探溯源工厂热销的8款足浴包检测结果显示,产品均存在大量真菌,有的被检出含有大肠菌群、绿脓杆菌,且“短斤缺两”现象严重,产品包装上标注的味数与实际不符。

例如,销量高达236万单的“七绿”老北京泡脚包,经检测显示菌落总数6.8x10^4 cfu/g、真菌菌落总数3.5x10^4 cfu/g。另外,它的包装标注了18味中药材,但实际鉴定的药材只有艾叶、桑枝、椒目、女贞子4味。其中椒目、女贞子还不在标示之内,艾叶含较多杂质。

老字号品牌雷允上、马应龙的足浴包也存在类似问题。“雷允上”十二味草本足浴包检测结果显示,菌落总数9.3x10^4 cfu/g、真菌菌落总数5.4x10^4 cfu/g,且检出绿脓杆菌。实际鉴定仅艾叶、干姜、紫苏梗、桑枝、红花、苏木6味中药材;“马应龙”艾叶艾草泡脚药包被检出菌落总数3.0x10^4 cfu/g、真菌菌落总数1.2x10^4 cfu/g以及大肠菌群,实际鉴定药材比宣称少一味,不过艾叶含较多杂质,有小包装内发现少量泥土块。

检测情况。

那么,消费者使用这类足浴包真的安全吗?

3月11日,中医皮肤科副主任姜文成告诉澎湃新闻,从检测数据来看,这些足浴包的微生物污染问题非常严重,确实可能引发多种皮肤疾病。菌落总数超标(高达160,000 CFU/g):远超《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的限值(≤1000 CFU/g)。高浓度细菌可能导致皮肤屏障受损,引发接触性皮炎,甚至继发感染。

姜文成指出,致病菌检出的危害和风险如下:

(1)真菌污染(如85000 CFU/g):足部长期处于温暖潮湿有真菌的环境,可能诱发足癣(脚气)、甲癣(灰指甲)或皮肤念珠菌病。

(2)金黄色葡萄球菌:可能引起脓疱疮、毛囊炎,甚至丹毒、蜂窝组织炎,尤其是皮肤有微小破损时风险更高。

(3)绿脓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可能导致免疫功能低下者发生严重感染,如绿甲综合征。

(4)大肠菌群:虽主要与肠道感染相关,但接触皮肤破损处也可能引发局部感染。

(5)高风险人群:糖尿病患者、免疫力低下者、足部有伤口或湿疹的患者,感染风险显著增加,甚至可能引发全身性感染。

姜文成表示,当前市售足浴包存在严重的卫生隐患,消费者需理性看待“养生功效”,优先关注产品安全性。皮肤作为人体第一道屏障,长期接触污染产品可能引发慢性炎症或感染,得不偿失。建议通过科学方式(如规范清洁、保湿等)维护足部健康,而非盲目依赖营销宣传的“草本功效”。

鱼龙混杂的足浴包市场如何治理?

影子调查队注意到,中药材足浴包的质量问题早已引发关注。

据中国消费者报此前报道,2024年12月3日,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布60款中药植物泡脚包的测评结果。经鉴别,60款热销中药植物泡脚包中,普遍存在缺味、缺量、伪品、杂质替代、质差霉变、混料不均、染色、增重等问题。比如,某款泡脚包宣传配料36味,实际鉴别味数仅为5味;某款泡脚包宣称配料18味,实际鉴别为2味。此外,还有大量伪品染色的情况,比如用大血藤充当鸡血藤、用红花染色充当藏红花等,甚至用烟蒂、塑料、石块、螺蛳壳等杂质直接填充“压秤”。

上海市消保委指出,目前足浴包产品并没有相应标准,导致市场鱼龙混杂,建议确有养生需要的消费者应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购买,避免使用劣质产品伤害身体健康。

湖南金州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律师邢鑫表示,足浴包的细菌超标表明产品不符合卫生标准,属于不合格产品;虚假标注成分构成对消费者的欺诈。目前有《产品质量法》《标准化法》《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对此行为进行规制。若存在菌落超标、虚假标准等行为,生产厂家可能会受到监管部门的行政处罚,严重者可能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邢鑫说,监管部门应做到对目前的法律法规坚决执行,对违法厂家进行罚款、没收、吊销营业执照等处罚、严重者推动刑事立案,追究其刑事责任。同时监管部门也可发挥主观能动性,针对“行业潜规则”发起专项整治行动,对同类企业全面排查,打破违法惯性,对此类企业开展重点检查。也要重视消费者举报与投诉,畅通投诉渠道,开通举报专线,鼓励消费者提供线索。

本期编辑 邢潭

糖友冬日养生秘籍:泡脚有门道,这些要点不能少

冬季泡脚,糖友的养生新选择

当凛冽的寒风呼啸而过,冬天的气息愈发浓郁,很多人都喜欢在睡前泡个热水脚,享受那片刻的温暖与惬意。

糖尿病患者同样也能从泡脚中受益,通过科学合理的泡脚,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足部的血液供应,对于预防糖尿病足等并发症有着积极的意义。不过,糖友们在享受泡脚带来的舒适时,一定要格外注意一些事项,否则稍有不慎,不但无法达到养生的目的,还可能引发严重的后果。

1.泡脚前,先确认足部状况

在准备享受泡脚的温暖之前,糖友们的首要任务是仔细确认自己的足部状况,这是安全泡脚的重要前提。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长期处于较高水平,很容易引发各种并发症,糖尿病足便是其中较为常见且严重的一种。

糖尿病足一旦发生,足部的皮肤和神经会受到损害,伤口愈合能力也会大大下降 ,哪怕是一个小小的伤口,都可能引发难以控制的感染,严重时甚至面临截肢的风险。因此,在泡脚前,一定要认真检查足部,确保没有糖尿病足,足部没有任何伤口或裂口。可以用双手轻轻触摸足部,感受是否有异常的硬块、疼痛点,同时仔细观察足部皮肤的颜色、纹理,查看是否有红肿、水泡、破损等情况。如果发现足部存在任何异常,应立即停止泡脚,并及时咨询医生的建议,接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只有在确认足部健康无虞的情况下,才能开启泡脚养生之旅。

2.水温:严守 40℃警戒线

在泡脚的诸多注意事项中,水温的控制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至关重要,40℃就像是一条不能逾越的警戒线。普通人在泡脚时,常常追求那种滚烫的水温带来的强烈刺激感,认为水温越高,泡脚的效果就越好。然而,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这种想法是极其危险的。

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高血糖的影响,足部神经末梢往往会发生退化,导致对温度的感知变得迟钝。这就意味着,当水温过高时,他们可能无法及时察觉到烫的感觉,不知不觉中就被烫伤了。而一旦足部被烫伤,由于糖尿病患者自身的血糖问题,伤口愈合变得异常困难,细菌很容易趁虚而入,引发感染,进而增加糖尿病足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为了确保安全,糖尿病患者泡脚时,水温最好严格控制在 40℃以内,尽量接近体温,这样既能享受泡脚带来的舒适,又能有效避免因水温过高引发的一系列风险。 可以使用水温计来精确测量水温,或者让家人帮忙感受水温是否合适,切不可仅凭自己的感觉来判断。

3.时长:15 分钟是上限

泡脚时长的把控同样不容忽视,它就像一把双刃剑,合理的时长能带来养生功效,而一旦过长,则可能带来诸多危害。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泡脚时间不宜过久,15 分钟便是一个明确的上限。

糖尿病患者泡脚时,水温通常较低,这是出于安全考虑,避免烫伤。然而,如果泡脚时间过长,原本温暖的泡脚水就可能逐渐变凉,从 “温水泡脚” 变成 “冰水泡脚”。这种情况下,不但无法达到促进血液循环的目的,反而会使全身血管收缩,导致全身冰冷,身体的抵抗力也会随之下降 。而且,即便是能够不断加热水,保持水温恒定,长时间泡脚也会对皮肤造成损害。长时间浸泡在水中,足部皮肤的角质层会吸收大量水分,变得过于柔软,容易破损。一旦皮肤破损,细菌就会乘虚而入,引发感染,增加糖尿病足的发病几率。 有研究表明,泡脚时间超过 15 分钟,糖尿病患者足部皮肤出现破损的风险会显著增加。

可以在泡脚前设置好闹钟,提醒自己时间,避免因沉浸在泡脚的舒适中而忘记时间,从而引发不必要的风险 。

4.泡脚最佳时间:餐后和睡前

泡脚的时间选择同样大有讲究,它就像一把精准的钥匙,只有在正确的时间开启,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养生功效。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最佳的泡脚时间是餐后 1 - 2 小时或者睡前 1 小时

为什么推荐餐后 1 - 2 小时泡脚呢?这是因为经过 1 - 2 小时的消化,食物已经在胃肠道内初步消化,此时身体对胃肠道的血液需求量相对减少。泡脚时,下肢血液循环的加快不会对消化系统造成太大影响,同时还能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帮助身体更好地代谢和吸收营养物质,起到养生保健的作用。

睡前 1 小时泡脚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忙碌了一天后,身体和精神都处于较为疲惫的状态。此时泡个脚,能够使全身的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肌肉得到放松,紧张的神经也能得到舒缓。这不仅有助于缓解一天的疲劳,还能为即将到来的睡眠创造良好的条件,让人更容易进入深度睡眠状态,提高睡眠质量 。睡眠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至关重要,良好的睡眠能够帮助稳定血糖水平,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对病情的控制和恢复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5.泡后护理:细节决定健康

当我们从温暖的泡脚水中抬起双脚时,首先要做的就是用干净、柔软的毛巾将足部仔细擦干,尤其是趾缝间的水分,一定要彻底吸干。因为趾缝间的皮肤较为娇嫩,且环境相对潮湿,若残留水分,很容易滋生细菌和真菌,引发脚气、甲沟炎等感染性疾病。

擦干足部后,要养成仔细检查足部的习惯。认真观察足部皮肤的颜色、质地,查看是否有红肿、水泡、破损、裂口、肿胀等异常情况。哪怕是极其微小的变化,都可能是足部健康出现问题的信号,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如果发现任何异常,应立即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足部皮肤往往比较干燥,这就需要做好保湿护理工作。在擦干足部后,可以涂抹一些无刺激性、不含酒精的保湿乳液或润肤霜,轻轻按摩,让皮肤充分吸收,以保持足部皮肤的水分,防止皮肤干裂。干裂的皮肤就像一道打开的大门,细菌很容易侵入,引发感染。可以选择在晚上睡觉前进行保湿护理,这样经过一夜的吸收,能更好地发挥保湿效果 。不过,在涂抹保湿产品时,要注意避开趾缝,以免趾缝过于潮湿,滋生细菌。

6.泡脚水的选择:清水最佳

在泡脚水的选择上,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清水是最佳的选择。很多人喜欢在泡脚水中加入各种中药材或者药水,认为这样能让泡脚的养生功效更上一层楼。然而,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这种做法却存在诸多弊端。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用来泡脚的中药材种类繁多,像生姜、艾草、当归、桂皮、党参、丹参、川芎、肉桂、泽兰、桑枝、小茴香等等。不少人觉得,在热水中加入这些药材浸泡十几分钟,就能让脚部皮肤吸收中药药性,从而达到美容养颜、治疗疾病等神奇效果。但实际上,这种想法过于理想化。简单的浸泡并不能让中药材充分发挥出药性,因为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很难在短时间内溶解到水中,并被足部皮肤吸收。而且,中药材中可能含有一些对糖尿病患者不利的成分,如部分药材中含有的糖分和淀粉质等,这些成分可能会被皮肤吸收,进而影响血糖水平,增加糖尿病患者的风险。

另外,一些糖尿病患者可能会因为对某些中药材的成分过敏,在泡脚后出现局部瘙痒、红疹等过敏症状。曾经有一位糖尿病患者,在泡脚水中加入了艾草,泡完脚后,脚部皮肤出现了大片的红疹,还伴有剧烈的瘙痒,去医院检查后被诊断为过敏。经过治疗,症状才逐渐缓解。 所以,糖尿病患者如果真的想使用中药泡脚,一定要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根据自己的体质和病情,选用合适的中药材,并采用正确的煎煮方法,这样才能确保安全有效地发挥中药的药性。

除了中药,在泡脚水中添加各种药水也是不可取的。在泡脚时加入药水,很有可能损坏皮肤的表层,破坏皮肤的天然屏障功能,导致脚部肌肤的免疫力下降。而糖尿病患者本身抵抗力就相对较弱,一旦脚部肌肤免疫力下降,细菌就更容易侵入,引发感染,增加糖尿病足等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比如,有些药水中含有化学成分,可能会刺激皮肤,导致皮肤发红、刺痛,甚至出现破损,为细菌的滋生创造了条件。

与加入中药和药水相比,清水泡脚对糖尿病患者来说具有明显的优势。用清水泡脚,足部的情况一目了然,能够及时发现足部是否有异常,如红肿、水泡、破损等。而且,清水不会对皮肤造成任何刺激和伤害,不会破坏皮肤的正常生理功能,能最大程度地保障足部皮肤的健康。所以,强烈推荐糖尿病患者用清水泡脚,简单又安全。

总结:科学泡脚,健康过冬

在寒冷的冬季,泡脚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是一种既简单又有效的养生方式。但这其中的注意事项,每一条都像是为糖友们量身定制的健康防线,缺一不可,容不得半点马虎。从泡脚前对足部状况的细致检查,到严格把控水温、时长和时间,再到泡后的精心护理以及泡脚水的正确选择,每一个环节都紧密相连,共同守护着糖友们的足部健康,预防糖尿病足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希望每一位糖尿病患者都能将这些注意事项牢记于心,在冬季享受泡脚带来的温暖与舒适的同时,也能收获健康。让我们一起科学泡脚,以健康的身体和积极的心态,度过一个温暖、美好的冬天 。

“糖友”泡脚养生 不慎把脚泡烂

指导医生 第910医院内分泌科主治医师 高旭航

■早报记者 杜妮娜

天气渐凉,不少人喜欢睡前用热水泡泡脚,觉得舒坦又健体。然而近日,广东一位成先生就因泡脚方法不当导致双脚起泡溃烂,最后因为感染严重,需要截趾保腿。记者经采访了解到,泉州每年都会有一些糖尿病友因泡脚而“烂脚”的病例。医生提醒,泡脚有讲究,尤其是糖尿病患者,泡得好强身健体,方法不当会出大问题。

“糖友”泡脚成糖尿病足

记者就此采访第910医院内分泌科主治医师高旭航,他表示,泉州每年都会有一些糖尿病友因泡脚而“烂脚”的病例。有一名老年“糖友”用泡脚盆泡脚按摩,结果就用了3天,就发现足背破皮,但患者并没重视,继续泡脚,导致伤口越来越大,开始红肿、溃烂,到医院就诊的时候,被确诊为糖尿病足。

高医生指出,泡脚可以驱除寒冷、促进代谢、利于睡眠等,但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就要慎重啦,泡脚时要多注意水温和卫生。大多数糖尿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足部神经病变和下肢血管病变,对温度并不敏感,很容易被热水烫伤,所以泡脚水在37℃为宜,如果自己无法判断水温,可以让家人帮忙试一下,或者用水温计测量一下。泡脚时间也要控制好,建议每次泡脚不超过15分钟。

另外,不宜使用刺激性药水泡脚。现在市面上推出了很多泡脚的中药,比如艾草、红花、栀子等等,很受大众的喜爱。对于糖尿病人来说,应遵医嘱使用,勿自行选购一些不明成分的药物或刺激性强的药物来泡脚,不然可能会引起糖尿病足提前到来。

哪几类人不适合泡脚

除了糖尿病患者,还有一些人群也并不适合泡脚。

一是心脏不好、血压不稳的人。热水泡脚会导致人体血管扩张,体内的血液会大量地往下肢流动,而向上运输的血液量就会变少,这对于本身有冠状动脉狭窄、堵塞的人来说,可能导致心脏、大脑等重要器官缺血缺氧。而且泡脚时血液循环加快,心率加快,也会随之影响血压 ,所以高血压患者在血压波动较大时不宜泡脚。

二是下肢动脉闭塞者和下肢静脉曲张者。热水泡脚并不能扩张已经出现闭塞的血管,相反地,因其他部位的血管出现扩张,会加重闭塞部位的缺血,让病情雪上加霜。下肢静脉曲张者若用热水泡脚会进一步扩张已经曲张的静脉,从而加重下肢淤血,加重病情,出现越泡越肿的情况。这类患者最好也不要用热水袋暖脚,不要穿过紧的袜子、鞋子,避免久站、久坐。晚上睡觉时可以把脚垫得高一些,改善血液循环以及回流。

三是足癣等皮肤病患者。泡脚的热水并不能杀菌,温度100℃时才能使大部分真菌死亡,泡脚的水温一般非常适宜真菌生长。所以热水泡脚不仅会加重发痒,皮肤有破溃、损伤的话,还易引起继发性细菌感染。

高医生同时提醒,刚吃完饭不要泡脚,这样会使胃肠血液供应减少,导致消化不良;不要临睡泡脚,泡脚后人体大脑供血充足,处于非常活跃的状态,这个时候反而入睡难,因此建议在睡前1小时进行。泡完脚最好进行适当脚部按摩,脚底很多穴位经络是内脏的反射区,每天适当按摩能够刺激穴位疏通经络,强身健体。

来源: 东南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