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钜夫治糖尿病(薛钜夫讲伤寒)
择中书院:发展中医药事业,要充分发挥现代科技的力量
给大家推荐,为什么我敢承担这个任务呢?因为我做了20年的西安医院的临床医生,又在信息所做了两年的所长,又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做了10年的社长、总编辑,在人民卫生出版社又做了8年的社长、总编辑,其实对于书的问题我还有一点发言权。
坦诚的说,我天推荐的这个书,我觉得中医的发展,一个好的机遇已经到来了。从建党100周年就专门提出中医发展,在二十大里边又提到了传承创新。
其实中医过去的发展过程中,我们用西医的方法来研究中医,这条中西医结合的路子,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并重,这是一条很好的路子。但是我觉得在中医的研究上,不应该只有这一条路子。就是像大家说的条条大路通罗马,在研究的过程中,也可以拓宽一些思路。
中医现代化、科技化、智能化
刚才屠局说到了,用现代科技的方法来研究中医,这也是一条路子嘛。我们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要否定另一件事情,多条路子同时并举,最后用实践是检验真理,哪条路子更好,哪条路子就可以首选。比如现在我在做什么呢?在咱们中宣部,拿到了一个中医药知识整理与挖掘,出版创新重点实验室。这个实验室,我在这里面就搞了一个古今历代名医智库。
这个智库怎么办?就是我在中医药出版社的时候,亲自主编了《唐宋金元名医全书大成》《明清名医全书大成》《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百年是1900年到2000年,这样的名医100名。
然后又策划了《唐宋金元名医全书大成》,我把这200名历代的大家公认的200名的名老中医,从他们的学术思想到他们的临床经验,都进入到我的智库,用人工智能大数据来整理这个智库。
现在我跟南京大学计算机系在合作做这个智库,现在已经做到3.0版本,同时又做我们中医。刚才屠局也提到了中医的智能化,远程诊疗网络医院已经完全做好了。
再一个线下连锁诊所已经开张了,所以我愿意来参加这样的活动,而且智库形成以后,完全可以给我们基层医生进行使用。这个智库的主要目的,就是为基层医生为年轻医生服务。让年轻的中医医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从事中医的发展与研究。
我愿意参加我们书院以后的活动,也愿意用我们现在做的事情,参与我们书院里面的活动。也希望我们的基层医生,在智库形成以后,要不断的学习怎么样使用智库。
为了中医的发展,我们从方方面面齐聚各种力量,使中医有一个历史上没有见到的更好的一个发展。正是我们现在的春天,中医不说是春天。我们要有春天的这种气息,要有春天的这种发芽生根的活力,把中医事业搞得更好。
张昆,择中书院创始人,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特约研究员,首届金方弟子班学员,施今墨对药与验方传承研修班学员,薛钜夫糖尿病专科研修班首期学员,传统文化高级讲师。
2003年开始侍诊38军军医李建祥先生,先后跟师就职于北京万古堂中医药研究所、北京万顺堂中医门诊部、北京安禄祥福利医院、北京上善医院、北京匠门书画院。主编《李建祥医方鉴赏》。
二十余年的侍诊和学习,跟师临床上诊疗各种内外妇儿疑难杂症、慢性病、脾胃病、糖尿病、皮肤病、美容等各个领域,专注于健康教育和中医文化研学与推广,尤其对备孕、胎教及妇儿保健、糖尿病和慢性病调养均有很深研究和积累。以传播、发展中医文化与身心健康为使命。创办西安本立堂国学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杏园长安中医文化研究所。
作者:择中书院
来源:金方书院
择中书院:一个民族的文明和善良,藏在对弱者的态度里
形聚而神生
我们和西方人很多不一样,希望大家学中医的时候,一定要懂这些基本的东西。比如我们追求真理,我们更看效果,中国人叫求用大于求真。中医的药物成分是不清楚的,药理作用不清楚,但是有效我都用。
我买过一本美国的内科书,再看一下中国的内科书,很奇怪,美国的内科书诊断不清楚,他是没治疗的。中国的内科书只要有这个病,没有西药有中药,没有中药有针灸,没有针灸有按摩,他一定有办法来解决。
2020年武汉抗疫的时候,世界卫生组织对中国的很多行为表示怀疑,比如封城,比如戴口罩,比如中医。老外都是怀疑的,为什么?没有科学实验,他不知道科学有四个元素,我就要讲什么叫科学。
你的发明创造如果符合以往的定律叫科学,不符合做实验叫科学,如果做实验还不符合,你必须是数学推导的,如果这些都不符合,我告诉你应该是高概率现象。中医就是几千年不断思索获得的高概率现象。比如屠呦呦青蒿素,实际上就是高概率现象的结果,这4个都是科学。
求用大于求真,中医要懂得。中国的形神观和西方是不一样的,四川汶川地震的时候,有一个英国的记者发现一个照片,一个四川的农民他的妻子死了,他妻子绑在背后用摩托车骑回家。这西方不理解的,西方认为人死了灵魂就走了,这个躯体和桌子板凳一样是没有生命的,这是西方的观点。但中国不这么看,中医讲形藏神,形体就是有灵魂,中医认为把形体背回家,灵魂就回家了,形藏神。
我曾经在德国和一个西方的伦理学家辩论,他说中国的那个堕胎的问题,我说你不了解中国文化,基督教认为精子和卵子一结合就有了灵魂。我说中国不是这样,荀子有句话叫形聚而神圣。女同志怀怀孕,胎儿完整了才有灵魂,叫形聚而神生。
情理分离与情理合一
西方叫情理分离,我们叫情理合一。中国人做事把情看得很重,西方是把情理分开的。希腊、古罗马有辩论广场,男人们喜欢辩论,然后他们发明了罗伯特议事规则。你看欧洲的议会开会,他们很冷静,几乎不太动手的。
亚洲人东方人没有这个传统,我们是情理不分的。日本韩国,包括台湾所谓的议会开会,一定要动手,一定要打架,一定要扯脖子,一定要情绪激动,这是两种文化。
中国人看病,拜托你们输液先抒情。我也告诉中国很多男同胞,有些男人不懂事,喜欢在家里面和老婆谈论真理。我说不对,第一家里面不能讨论真理,第二一定要记住,老婆永远是对的,那叫真理。老婆根本不能讲理,只能讲情,患者也一样。不懂这个中国文化,会出个毛病。这都是我们要读懂这个中国文化。
同样我们的强弱观是不一样的。当你是个弱者的时候,是个年轻人,是个没有地位的人,看到强者你追求平等。当你成为强者的时候,你很容易维护不平等。我们有句话叫唯有读书高,有句话是吃尽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当你成为人上人,你就开始维护不平等。
只有毛泽东这些共产党人,有了权还在追求平等,很伟大。我带过一个部长看病,在协和这个高干门诊,正在看的时候,进来另外一个部级干部,这个部级干部不是部委的,是企业的部级。这个部长说,袁教授他怎么在这看病呢?我说他也是部级啊,我没想到这个部长说的话,他那个部级和我这个部级一样吗。
成为强者之后,你会追求什么。共产党最伟大的事,毛主席看到江西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病,老人家一晚上睡不着觉,写了一首诗叫《送瘟神》。谁会同情弱者?记住一个民族的文明,一个人的善良,藏在你对弱者的态度里面,要明白这个基本的道理。
张昆,择中书院创始人,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特约研究员,首届金方弟子班学员,施今墨对药与验方传承研修班学员,薛钜夫糖尿病专科研修班首期学员,传统文化高级讲师。
2003年开始侍诊38军军医李建祥先生,先后跟师就职于北京万古堂中医药研究所、北京万顺堂中医门诊部、北京安禄祥福利医院、北京上善医院、北京匠门书画院。主编《李建祥医方鉴赏》。
二十余年的侍诊和学习,跟师临床上诊疗各种内外妇儿疑难杂症、慢性病、脾胃病、糖尿病、皮肤病、美容等各个领域,专注于健康教育和中医文化研学与推广,尤其对备孕、胎教及妇儿保健、糖尿病和慢性病调养均有很深研究和积累。以传播、发展中医文化与身心健康为使命。创办西安本立堂国学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杏园长安中医文化研究所。
作者:择中书院
来源:金方书院
回顾:研究糖尿病60年,名中医祝谌予总结控糖方法,值得借鉴
内容资料来源:
[1]张振.祝谌予治疗糖尿病的辨证方[J].家庭中医药,2021,28(11):52-54.
[2]梁晓春.祝谌予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经验[J].北京中医药,2019,38(09):876-878.DOI:10.16025/j.1674-1307.2019.09.008.
[3]祝肇刚,薛钜夫,庞博,等.海纳百川治学,分型辨证诊疗,无私奉献育人——中西医结合大家祝谌予[J].环球中医药,2024,17(11):2262-2266.
祝谌予是我国著名的中医学家、教育家、主任医师。他师从“京城四大名医”施今墨,行医60余年载,尤其擅长诊治各种内科疾病,对于糖尿病的中医疗法有着独到且深入的见解。祝谌予在吸收前人诊疗经验的同时,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病例,为糖尿病诊疗方案的完善做出出了开创性的贡献,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被赞誉为“中国糖尿病治疗第一人”。
1975 年,祝谌予在协和医院中医科工作时,就开始专注于研究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专题研究,并且设置了专题门诊,将糖尿病分为了阴虚火旺型、阴虚型、气阴两虚型、血瘀型等七个辨证论治类型。他倡导将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的方式,来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以更好的提高患者疗效。祝谌予促进了我国中医药事业的极大发展,他的研究成果与临床经验,提高了中医药的国际医学界地位,是我国糖尿病诊疗领域当之无愧的开拓者与奠基人。
在祝谌予多年的临床工作中,有这样一位中年女性患者,让他印象十分深刻。周女士47岁,是一家报社的编辑。1993 年 5月初,周女士开始经常感到口渴,浑身疲惫乏力,总是想喝水,有时候半夜还会被喉咙的干灼感惊醒,背上还经常出汗,只有喝点凉水润嗓,这才能睡着,她以为是天气过于炎热导致的,刚开始并未放在心上。
随着时间推移,周女士精力明显下降了许多,吃饭也没用胃口,频繁的要上厕所小便,稍微做点体力活动就感觉心慌手抖,额头上出汗严重,人也一下子消瘦了许多。她本身体型偏胖,起初还为自己瘦了感到高兴,也没有多想。
直到7月23日,周女士在单位校对文稿时,忽然感觉一阵眩晕感袭来,胸口像是被堵住了似的,不仅呼吸不畅,心脏跳动也很剧烈。她脸色发白,浑身大汗淋漓,眼前的视野瞬间陷入了模糊,周遭景象都有些看不清了。
周女士以为自己是看久了文字,有些眼花了,于是赶紧揉了揉眼睛,可是片刻功夫后,她的右眼看东西依旧处于朦朦胧胧的状态,就像是蒙了一层雾似的,怎么也看不清。周女士是从事文字工作的,这可让她吓坏了,她怀疑自己眼睛出了大问题,于是赶紧打电话给丈夫,让他送自己去医院看病。很快,周女士的丈夫就匆忙赶了过来,将人送去了最近的一家医院。
经过生化、血常规、眼科检查等项目,结果提示:空腹血糖数值高达15.12mmol/ L,尿糖( ),视网膜可见灰白色的软性渗出,且合并有出血斑、微血管瘤,最终周女士被诊断:2型糖尿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Ⅲ期,属于中度的病变程度。
在临床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主要分为两类、六期,分别是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前三个早期病变阶段,和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后三个阶段。医生告诉周女士,随着病程的加深与进展,当血糖控制不佳时,甚至有可能导致视网膜上出现纤维增殖,进一步影响视力的清晰度,严重时可导致视网膜脱离,甚至失明的发生。
听到这个消息,夫妻俩都吓了一大跳。周女士脸色苍白,连忙问医生自己这个病要怎么治才好?医生告诉周女士,目前主要以控制原发病为主,也就是要将血糖降下来,并且结合药物与生活方式改变等综合方式,来延缓病情进展。
从这以后,周女士就开始长期服用降糖药,并且开始有意的控制自己的饮食,有空就去锻炼身体。起初一段时间内,她的血糖确实有所下降,头晕眼花的情况也有了些许改善。然而好景不长,不到一年多的时间里,周女士的视力下降越来越明显,血糖也渐渐地开始不稳起来,并且出现了皮肤麻木和刺痛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表现,连走路都觉得费力起来。
等到次年6月,周女士再次前往医院复查时,检查结果提示:右眼底可见条状出血,视网膜呈增殖性玻璃体病变,左眼也出现明显病变,最终被诊断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Ⅳ期。得知这个结果,周女士双肩发颤,简直不敢置信,明明她都已经做到低糖饮食、遵医嘱服用降糖药、坚持体育锻炼了,为什么就是控制不住病情的发展呢?这样下去岂不是随时都有可能失明?
周女士越想越惶恐,她开始四处寻找这方面的专家,最后在几经周转之下,托人转介绍找到了祝谌予教授。祝教授医者仁心,很快就为周女士进行诊治,他发现周女士脉弦细舌淡、苔薄白,脉弦细,属于瘀阻目络、气阴两伤和肝肾不足的病理类型,很快为其对症开方,并且注重肝肾的滋补。
仅仅2 个月后,周女士的血糖波动就稳定了下来,右眼视物清晰了许多,左眼则完全恢复了从前的视力水平。三个月后,周女士再次回医院进行眼科复查时,发现双眼视力都恢复如常,空腹血糖也降到了 6.02mmol/ L,完全属于是正常值范围了。后来,周女士还特意给祝谌予教授送去了一面锦旗。
糖尿病自古以来便有,隶属于中医“消渴”的范畴。“消”指的是消谷易饥,“渴”则是饮不解渴的意思,也就是糖尿病典型的“ 三多一少”的症状。在长期为糖尿病患者诊治的过程中,祝谌予教授进行了大量的临床实践与研究,总结出了一套独特的降糖方案。
随着我国慢性病患者群体的日益庞大,祝谌予教授意识到只有让人们自身树立健康管理意识,才能从根本上遏制糖尿病的发展。各大报社与媒体纷纷派出记者,前往采访祝谌予教授,就此询问道:“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简单的方法来帮助降血糖呢?”
对此,祝谌予教授表示:“在临床中,有很多患者在患上糖尿病后,都只知道坚持运动、不碰烟酒,却独独忽略了一个小细节,正是这些细节一点点将自己的身体带入了绝境,回去之后只要听我的话,保证你的血糖稳定无虞......”
祝谌予教授所指的细节正是辨证论治、注重滋养培本,糖尿病的基本病机与燥热、阴虚等因素有关,大多是由于肺、脾、肾三脏阴液亏虚导致。而人体内环境只有处于阴阳五行平衡的情况下,五脏六腑才能正常发挥生理功能,各个脏器各自其职。而一旦阴液亏虚到较为严重的水平时,会引发虚火上扰、虚阳上亢等情况。
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当存在气血双虚的情况时,需要注重综合调养。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适量使用黄芪、元参、丹参泡茶饮,有助于滋阴降火,起到生津止渴的作用。此外,还需要注重脾胃的养护,适量食用葛根、山药、玉米、薏米、扁豆、红枣、胡萝卜等食物炖汤煮粥,有助于健脾祛湿,促进气阴两调。当人体津液气血充足了,水土精微物质就可以顺利被器官组织吸收,而血糖就自然会稳定降下来。
需要注意的是,祝谌予教授重点强调,中医讲究一人一方,由于不同患者体质与病情各异,要根据自身情况,咨询专业中医师的建议,进行辨证论治。而在饮食方面,可以从脾胃肾的调养为主,坚持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此外,除了合理饮食,减少各种肥厚甘腻食物的摄入外,还需要保持情绪通畅,坚持适量的体育锻炼,比如气功、八段锦、太极拳等传统养生功法,有助于从内外两方面,综合进行体质的调理,来促进身体新陈代谢,帮助调节气血,疏通瘀堵不畅的经络,提高机体内部胰岛素的敏感性,帮助调节脏腑功能,促进血糖稳定。
(注:《回顾:研究糖尿病60年,名中医祝谌予总结控糖方法,值得借鉴》人名均为化名,部分图片为网图;文章禁止转载、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