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插钢(糖尿病足cli)
呵护双脚,远离糖尿病足
老人们血液循环不好,容易有手脚发凉的情况。但是,如果糖友一只脚凉,另一只脚不凉,则要留心是否患上糖尿病足。糖尿病足如果不及时治疗,可导致下肢坏死,最终需截肢。据统计,住院的Ⅰ型糖尿病患者和Ⅱ型糖尿病患者中,分别有2.6%和5.2%合并糖尿病足。
常 钢
指导专家
广东省中医院血管介入科主任、主任医师
出诊时间:周三上午、周五上午
出诊地点:广州市大德路111号
记者 李楠 通讯员 宋莉萍
足部疼痛、发凉是早期信号
广东省中医院血管介入科主任常钢提醒,并非双足有了创面才叫糖尿病足,当患者处于程度最轻的零级糖尿病足时,双足既没有创面也没有溃疡。所以,糖尿病患者必须辨明糖尿病足的早期症状。
常钢介绍,间歇性跛行是糖尿病足的早期信号,即患者走路时,足部持续疼痛难以忍受,不得不停下来休息一会,而休息之后又能继续走一会,但不久又会疼痛,必须停下来休息。
脚部发凉是另一个早期信号。如果糖尿病人发现自己的足部发凉、麻木、发紫,这就是足部血供不好的表现。
此外,足背动脉的搏动消失或减弱,这也是足部血供不好的表现。患者可以自己把把这根“足脉”,其位置在足背中部大脚趾和第二脚趾之间。“同样,其中一只脚的足背动脉更弱,值得警惕。”常钢称。
足部运动可预防
预防糖尿病足,患者除了要积极控制好血糖外,每天坚持小腿和足部运动30~60分钟,可以改善下肢血液循环,预防足部病变。糖友可尝试一些足部的运动方式,如行走运动、提脚跟——脚尖运动、弯膝——下蹲运动、甩腿运动等。
此外,糖尿病患者要注意足部保暖,要经常用温水泡脚。预防足部皮肤的损伤,外出时不要穿凉鞋,穿新鞋时,第一天不超过半小时,检查足部有没有被挤压或摩擦。
葡萄叶排石、紫草膏愈足……援疆专家开“药方”
“大漠谒胡杨,古道风霜。丝绸路上话沧桑。举臂虬枝生傲骨,万代流芳。旷野守边疆,久旱云翔。金沙烈焰顶骄阳。瀚海悲风萧瑟处,信念如钢。”这首《浪淘沙·赞胡杨》,是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援疆专家庄扬名到和田亲眼见证荒漠中挺拔而立的胡杨后有感而作。
庄扬名拍摄胡杨林
“活三千年不死,死三千年不倒,倒三千年不朽。无论是当地同胞还是援疆团队,都像胡杨一样,在艰苦中拼搏向上。”谈到写这首词的感触,庄扬名如是说道。
庄扬名与沙漠胡杨合影
庄扬名是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第一批帮扶团队中的一员,2024年8月15日,他带领团队从北京来到和田,在和田县人民医院担任副院长、内分泌科主任、和田地区维吾尔医医院院长助理等职务。
参加院内多学科讨论,并为患者制定下一步诊疗方案
“用中医药解决当地人的病痛,是最直接的信任建立方式。”“老百姓认疗效,更认信任。”庄扬名带领团队将同仁堂的诊疗经验与和田实际结合,开创了“中医 维吾尔医 西医”的三维诊疗模式。
为患者进行穴位电针治疗、按摩、中药等中医治疗
“十米之内必有解药,和田的沙土中埋着无数宝藏。”他研读《维吾尔医药百科全书》,将葡萄叶、铁线蕨等本土植物创新应用于排石疗法。维吾尔医药“胡挖”常用于治疗妇科结节,他将其拓展至甲状腺结节领域,成功让一名4A类高危结节患者转为良性。针对当地高发的肾结石,他结合“葡萄叶排石”验方与中医理论,用廉价易得的本地药材解决问题。针对糖尿病足患者,他用自制的紫草膏结合西医清创,让溃烂的糖尿病足从内部愈合,避免截肢,“改良后紫草膏,还能成为治疗训练伤、褥疮的‘特效药’”。
义诊
“中医立竿见影的疗效,是对信任最好的回答。”面对患者腰部受伤,CT显示无骨折却疼痛难忍,他利用中医手法五分钟为患者正骨,当场缓解疼痛,实现“五分钟康复”。对左下肢疼痛、肿胀,长时间活动受限的患有严重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他精细制定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逐渐恢复了活动能力。
为患者进行中医治疗
“真正的融合是互相成就。”庄扬名在日常的观察与研究中发现,和田当地饮食中暗藏健康密码:洋葱调节代谢、羊肝补维生素A、黄萝卜富含叶黄素……他举例道,“‘洋葱’‘恰玛古’富含硒元素和芥子油,恰好化解牛羊肉饮食引发的代谢问题;‘恰玛古’可以化解牛羊肉的燥热,羊肝配着羊油吃有助于维生素吸收,这和中医‘药食同源’不谋而合。”
义诊
“人才培养是提升医疗质量,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针对当地医务人员职业规划存在空白的情况,庄扬名主动开设了培训课堂,从职称晋升到技术规范等各个方面,他都毫无保留地倾囊相授。在实践过程中,他通过“师带徒”“传帮带”的方式,传授自己的医疗经验和技术,在他的悉心带教下,近40名学生如今都已能够独当一面,“他们就是和田医疗的未来,看着他们成长,我特别欣慰。”
多学科讨论,并为患者制定下一步诊疗方案
义诊
义诊
此外,庄扬名还深入塔克拉玛干沙漠寻找野生肉苁蓉,泡制药酒验证药效;积极推动和田广藿香、野生核桃等药材纳入同仁堂产业链;更计划将90余种维吾尔医药制剂进行深度开发,打造“新药转化”样板。同时,他还积极促成北京同仁堂在和田县设立文化研学基地,让“货真价实、精益求精”的同仁堂文化能够深深地扎根在这片土地。
在沙漠行走中的庄扬名
春节过后,庄扬名再次返疆,当飞机落地的那一刻,他竟生出一种“归家”般的踏实感觉,“这里已然成为了我的第二故乡。”从最初的些许陌生,到如今对这片土地满是眷恋,庄扬名和无数援疆人一样,用自己的仁心仁术,精心浇灌着这片土地,让胡杨精神与杏林春暖的美好画面,在丝绸之路上长久延续下去。
(和田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冉江林)
延期了200多天,这位“钢铁”护士今天出嫁
长江日报-长江网10月18日讯(记者李杏)10月18日4:30,天还未亮,在汉川老家待嫁的龙飘早早起床洗漱、化妆。穿着红色秀禾服的她,笑得合不拢嘴。
(图为10月18日上午,龙飘早早起床洗漱、化妆。记者胡冬冬 摄)
这一天,是她结婚的日子,新郎周小龙将把她接回老家鄂州完婚。这场婚礼,相比原计划,已整整迟到了200多天。
相恋两年半
原打算今年3月结婚
龙飘是武汉钢铁公司第二职工医院糖尿病足病科的护士长;她的丈夫名叫周小龙,从事汽车软件设计。
两人相恋于2018年。那时,龙飘在青山工作,周小龙在光谷,两人相距近30公里。
为见龙飘一面,周小龙每天下班后,坐公交再转地铁,8点多赶到青山,和龙飘吃完饭,又坐一个半小时公交、地铁回光谷。
看他这样辛苦,龙飘不忍心,笑着跟他说:“我们可以少见几次面嘛。”周小龙严肃地说:“不行,必须见。”
这样的日子,周小龙坚持了近两年。
2019年,两人见了父母,决定结婚,双方父母挑选了2020年3月29日这个良辰吉日为他们举行婚礼。去民政局领证的日期,预约在2020年2月2日。
疫情发生,她逆行出诊登门入户
他说:“我等你”
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婚礼计划。
1月23日,龙飘申请加入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一线。她打电话告诉周小龙:“春节肯定回不去了,车票已退。”
当时,周小龙刚回鄂州,无法回汉。每天,他等龙飘下班与她打视频电话。“有时是晚上8点,有时是凌晨2点,但只要我下班,他的视频就来了。”
龙飘回忆,当时,三次写申请,因没有呼吸内科的工作经验,她未被选中进隔离病区。而科室的患者群里,越来越多的糖足病人和瘫痪老人及家属求助,他们有的要更换尿管胃管,有的需要为伤口消毒清疮、换药包扎。
“我们能不能登门服务?”科室主任王秀红和龙飘、李军一起商量,护士赵晓玲、李郑、刘欣、矫慧、王敏也闻讯赶来,大家决定照常登门服务。
(图为王秀红和龙飘身着防疫装备,来到随州街一家养老院为一位老人做治疗。记者胡冬冬 摄)
2月17日中午,正在值班的龙飘接到随州街一家养老院的电话,称有老人的留置尿管堵塞,急需专业的医护人员处理。龙飘立刻和同事矫慧带上防护装备和医用物料出发,为老人更换置尿管。
(图为龙飘身着防疫装备,上门给病患做治疗。记者胡冬冬 摄)
两天后,养老院告知糖尿病足病科,更换置尿管的老人刚刚查出核酸阳性,已经送往定点医院。龙飘的心里咯噔一下,“还是有点怕”。
得知这一情况后,钢二医院立即安排龙飘、矫慧二人隔离并为她们做了免费核酸和肺部CT检测。
结果显示均为阴性,龙飘悬着的心终于放下。远在鄂州的周小龙却紧张得睡不着觉,他心疼地说:“错过了2月2日,我们就在5月20日领证结婚吧,我会等你,我就要娶你。”
(图为王秀红和龙飘身着防疫装备,上门给病患做治疗。记者胡冬冬 摄)
计划再次被打乱
两人再次取消婚期
3月10日,龙飘如愿被选中进入缓冲隔离病区工作。
龙飘照顾的第一位病人,是一位87岁的老爷爷,刚从ICU重症病房治愈出来。“起初,我们以为老人听不见,因为无论你和他说什么,他只是看着你,什么也不说。”
龙飘说,每次她接班后,总是习惯性地在他床边说说话,“和他唠唠嗑、喂他吃饭、为他翻身、处理大小便……”
一天,她接班后,像往常一样边喂食物边问他今天的情况,老爷子突然开口说话:“姑娘,你还没吃饭吧,这个给你吃。”“我当时惊讶了,也很开心,老爷爷终于跟我说话了!”
此后,老人状态一天比一天好,让龙飘“很有成就感”。
4月24日,钢二医院工会组织全院医护人员体检,龙飘的CT、核酸检测结果正常。
5月10日,龙飘结束缓冲隔离病区的工作,需隔离14天进行医学观察。龙飘和周小龙商量:“婚礼再推一推吧。”得知龙飘的担忧,已返岗复工的周小龙赶到青山,宽慰她:“我只要你没事就行。”
为了不耽误工作
她主动再推婚期
6月10日,周小龙带着龙飘出门散心,路过硚口区民政局,他掏出藏了一个多月的户口本、身份证,说“择日不如撞日,我们就把证领了吧。”
领取结婚证后,双方父母商量,将婚期定在端午节——6月25日。不巧的是,6月25日龙飘刚好被排了班。为了不耽误工作,龙飘和周小龙及家人商量后,决定再将婚期缓一缓。
(图为10月14日下午5点多,龙飘下班回家后,与爱人周小龙视频通话,晚上她就要回老家汉川准备婚礼。记者胡冬冬 摄)
终于,今天
他们结婚了!
(图为10月18日上午,龙飘坐上婚车,告别父母。记者胡冬冬 摄)
18日凌晨3:50,周小龙急不可待从老家鄂州出发,驱车两个多小时,抵达龙飘的老家汉川。8:00,迎亲队伍闯过伴娘设置的“关卡”,周小龙终于见到至爱之人。
上午10:57,周小龙迎娶龙飘回到老家——鄂州市鄂城区樊口街得胜村周家湾。两人走过红地毯,接受着亲朋好友的祝福。
(图为10月18日上午11时,龙飘与周小龙顺利到达鄂州老家。记者胡冬冬 摄)
“今天,我和飘飘结婚了,往后余生,有她亦有我”。周小龙告诉记者。
【编辑:张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