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能吃杂粮煎饼吗(糖尿病能吃杂粮粥吗)

医者真言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大可放心吃的4种杂粮饼,建议常吃

糖尿病人的饮食,还是比较费心思的,吃多了,没吃好,担心血糖飙升,吃少了,肚子饿,营养可能也跟不上。

特别是在主食上,很多糖尿病友都是比较纠结的,不知道吃什么好,今天跟大家分享几名老糖人自制的杂粮饼做法,希望能够丰富您的饮食!

1、杂粮煎饼

准备原料,50g杂粮面(35g杂粮面--豌豆面、莜麦面、荞面,15g白面)、一个鸡蛋、菜丝(西葫芦丝、胡萝卜丝、香菜韭菜葱末)、少许瘦肉、生菜、香菇酱。

把鸡蛋、菜(除了生菜)都放入面碗中,加少许水,用筷子搅拌均匀倒入饼铛中。

盖盖炕熟,再翻面炕一下。

再放点瘦肉、香菇酱、生菜、尖椒酱(自己做的),然后卷起来装盘。好大一个饼,味道很好!

今天喝的也是自己用免滤豆浆机打得黑芝麻糊(紫米,少量大米,核桃仁,芝麻)。

注意:因为是杂粮煎饼中杂粮面多,菜又多,最好放一个鸡蛋,水也不能放多了,否则炕出的饼不成型。

2、鸭肉粗粮卷饼

这个饼的做法很简单。

首先将玉米面和白面,按照2:1的比例混合好,发酵一会儿。我在中间放了少许的盐和鸡蛋,这样可以让口味更加好一点。然后将香菇与蒜用搅碎机打碎,配一豆豉和酱,用炸完面皮的油锅熬制成酱,可根据自己的口味加入少许的盐,辣椒。

我喜欢蒜香味的。买回来的饺子皮切成长条,稍稍油煎以后备用,买回来的烤鸭切成条状,洗好生菜备用。

然后使用电饼铛。将调至糊状的面粉,浇到电饼铛上。保持均匀,熟了以后,就可以吃。备好的材料依次摆入里边,卷好以后使用,方法简单。我自己一般吃个七八分饱,做法也很简单。

3、土豆鸡蛋饼

土豆跟鸡蛋都是比较适合糖尿病友的食物,今天我准备做土豆鸡蛋饼,分享给大家。

材料:土豆、鸡蛋、葱花

做法:取个较大的碗,装少量清水,土豆洗净去皮,直接刨入碗中,(这样可防止土豆变色,如果立即操作,也可省略此步),调入盐、孜然粉、胡椒粉拌匀。

磕入鸡蛋搅拌均匀,加入3大勺面粉拌匀,最后加入葱花拌匀。

在平底锅稍微预热后刷上一层薄油,改中小火,下入少许土豆鸡蛋糊铺平锅底。(厚薄按自己喜欢而定),大约2分钟左右,饼底部已熟,晃动锅,饼会离开锅底,翻面继续煎熟即可。

4、南瓜青菜饼

南瓜跟青菜都是很常见的蔬菜,经过我的研究,也可以用来做饼,我最常做的是下面3个配方。

50克普通南瓜(蒸熟)、35克中筋面粉、20克水、5-10克油麦菜

50克普通南瓜(生)、50克中筋面粉、60克水、5-10克油麦菜

50克栗面南瓜(生)、30克中筋面粉、75克水、5-10克油麦菜

其中,南瓜、面粉、水搅成泥,加入切碎的菜叶,不粘锅热锅凉油,全程小火,一面滑动后,翻面,烙熟。加入了蔬菜碎后,更好促进肠道蠕动,利于排便。再搭配个鸡蛋,就是很营养的早餐了哦。

不过,南瓜跟面粉的升糖指数都很高,所以,糖尿病人在食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控制好量哦。

糖友们不敢吃主食,推荐这7种主食,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需了解

糖尿病属于全身代谢紊乱性疾病,患者体内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等物质代谢会发生紊乱,很容易引起一系列并发症

所以患者除了积极治疗之外,必须做好饮食方面的调理,比如所有高糖食物一概不许摄入。

此外,富含淀粉的食物也应控制总摄入量。而在各类主食当中,就含有大量的淀粉成分,所以有很多糖尿病患者不敢吃主食。

那么,糖尿病患者真的不能吃主食吗?

可以确切地说,糖尿病患者必须吃主食。主食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能够为患者提供较多的能量

如果糖尿病患者不吃主食的话,很容易引起营养不良现象,极易引起一些并发症的出现。比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对健康危害非常大。

但在主食的选择上,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注意。有些主食一旦过多摄入,会影响到血糖值的稳定。

下面,为大家推荐几种最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的主食,有助于血糖值的稳定。

一、粗粮窝头

可以使用玉米面、黄豆面、荞麦面高粱面等各种粗粮面,适当搭配少量白面做成粗粮窝头食用。

这类主食的淀粉含量少,而且膳食纤维成分比较多,可以提升患者的代谢功能

二、杂豆米饭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中,应适当增加豆类食物的摄入,那么患者可以用各种杂豆搭配上一些大米做成杂豆饭食用。

既可以为患者提供较多的植物蛋白、膳食纤维等物质,还有助于代谢功能的提高。

三、燕麦食品

患者用粗燕麦搭配少量的面粉做成一些燕麦食品食用,比如燕麦饼、燕麦棒等。这类食物既有着提升消化、代谢功能的作用,还可以稳定血糖、血脂血压值

四、杂粮面面条

可以使用一些杂粮面搭配上少量的白面,做成杂粮面条食用。在食用之前,最好将面条过水,能够减少淀粉的摄入量。

但注意一定不要将面条煮的过软,否则,极有可能会出现餐后血糖升高现象。

五、煮玉米

玉米是一种升糖指数较低的粗粮,比较适合糖尿病人群食用。而且含有较多的膳食纤维,还可以提高胃肠道蠕动速度,加速体内糖分胆固醇代谢速度。

六、蔬菜素包

糖尿病患者不可以吃过多高油、高盐食物,一日三餐应增加蔬菜的摄入,那么糖尿病患者就可以适当做一些蔬菜素包食用。

既不会影响血糖值,还可以促使胆固醇的代谢,有着稳定血糖、血脂、血压值的作用。

七、杂粮煎饼

各种杂粮煎饼的含糖量非常,但含有大量的纤维素成分。还富含碳水化合物,可以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一定的能量支持。

总而言之,糖尿病人群每天必须适当吃一些主食,否则会导致体能快速下降,极有可能会引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并发症的出现。

尤其是以上几类主食,非常适合糖尿病人群食用,不会影响血糖值,还有着稳定血脂、血压值,以及提升代谢、消化等功能的作用。

但不管是哪一类主食,都应该严格控制总摄入量。并且要适当搭配一些蔬菜和少量的鱼肉、瘦肉

糖尿病还不知道主食怎么吃?满满干货一一告诉你

众所周知,人一旦患上糖尿病,为了健康,就要在“吃”上更加留心。

糖尿病患者怎么吃水果

↓↓↓

糖尿病也想吃水果?做到这几点就可以!

糖尿病患者怎么做菜

↓↓↓

糖尿病食谱真有这么难?这几招一学就会!

当然,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影响血糖的关键——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更是需要一百个注意。

然而,我们平时日常生活中所吃的“主食”,无外乎大米、面条、馒头等。这些东西的主要组成物质是淀粉,而淀粉又是碳水化合物最主要的形式之一。所以吃这些“主食”,对于糖尿病患者想要平稳地控制血糖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吃过之后很容易让血糖迅速升高。

但是,同样又很多患者表示,在吃饭的时候,不吃上一碗“大米”、“面条”,即便吃再多菜,也总觉得胃里面“空落落”的,好像什么都没吃一般。

所以,主食不吃不行,关键在于,吃什么和怎么吃?

糖尿病适合吃什么主食?

糙米

比起吃一整碗“白米饭”这种精细加工米,糙米 大米的做成的杂粮饭,才是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更有利的主食。

因为糙米中所含有的营养物质远远高于精白米面,而且其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能够促进患者肠道的蠕动,预防便秘的同时还能调节血糖、血脂。

玉米

玉米种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对预防心脏病有着很大的作用。而且玉米的GI值较低,更适合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平稳。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吃玉米的时候尽量以新鲜的甜玉米为主,而不是加工后的玉米面、玉米糊等。因为新鲜甜玉米的的GI值为55,加工过的玉米因为相比之下更容易被吸收,所以GI值会升高到70以上。

荞麦面

荞麦经过加工后的粉状食物就是荞麦面了,可以用来做成面条、馒头等不同的主食。

荞麦面中含有20多种氨基酸,具有非常高的营养价值。其中含有的人体所需的8种必需氨基酸能够促进胰岛素的形成,自然也就能够起到帮助糖尿病患者降低血糖、维持血糖平稳的作用。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全谷物杂粮类、薯类、豆类等食物,都能够替代米面成为糖尿病患者的主食。

总而言之,要遵循一个准则:血糖为大。无论吃什么,都要选择对血糖影响小的主食。一般而言,越天然、加工程度越低、越“粗”的食物,越有利于控制血糖。比如说,比超市卖的即食免煮燕麦片比整颗需要煮制之后才能够使用的燕麦片更容易使血糖升高。

糖尿病主食怎么吃?

除了依旧在“量”上有所控制之外,主食怎么吃才能更好地控制血糖,还有一些别的“小窍门”。

吃干饭不吃稀饭

稀饭里面的米,经过反复熬煮、糊化,在进入胃肠道后,会比完整的米粒更容易被人体所吸收,也就意味着,稀饭比干饭更容易让人的血糖迅速升高。

无论是任何类型的主食,煮的越久、越稀、越黏稠,都会比干饭升高血糖更快。

吃硬不吃软

相信大家身边有很多人“吃软不吃硬”,但是对于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来说,更应该“吃硬不吃软”。

同样的主食,选择硬一些的窝头就比绵软的馒头对血糖控制更有利。因为越硬的主食,在摄入时就需要更长时间的咀嚼、消化和吸收,给了身体一个“缓冲”作用,血糖就不至于一下子升得太高,对身体的糖毒性就更小。

所以,在选择主食时,在胃肠道消化能力允许的范围内,更建议选择烧饼、煎饼、窝头等偏硬、需要长时间咀嚼的食物。

吃慢不吃快

常常有患者会错误的认为“吃得越快越利于维持血糖”,但其实这样的想法是彻头彻尾的错误!

事实上,进食速度过快,会让机体加大对胰岛的压力,“逼迫”胰岛素加速加量分泌,就会更加损伤原本就不太好的胰岛功能。

而且进食速度过快,往往胰岛素分泌“跟不上”,就会导致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变成糖再血液里“无家可归”,从而血糖迅速地升高。

但需要注意的是,每顿饭的时间建议在20-30分钟左右最佳,如果进食速度过慢,不仅会影响到生活质量,更容易“一不小心”吃太多哦!

总而言之,糖尿病主食门道多,不能一言以蔽之。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血糖控制不同、生活喜好不同,对主食的选择自然也不尽相同。相信,只要多加尝试,每一位糖尿病患者都能在控制血糖的同时,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主食食谱”!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