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白肺吃什么(糖尿病人肺炎吃什么好)

中医陈玉龙教授 0
文章目录:

出现“白肺”怎么办?别担心,一个中药名方,温肺化饮,帮你解决

最近接诊了很多“白肺”患者,基本上都是感染新冠后长时间高热不退,或者退烧后长期剧烈咳嗽,或者是老年人体质较差,或者是有基础病,等等因素,最终导致肺部出现了感染

当然,以上患者的“白肺”并不是医学术语上的“白肺”。因为医学术语上的“白肺”,是指肺部感染面积达到2/3以上,出现这种情况病情就已经很危急了,必须紧急送医就诊。以上患者的“白肺”,只是肺部出现了炎症,影像学上看到肺部有“白色斑点”出现,面积尚没有达到“重症肺炎”的阶段。

对于“白肺”类问题,其实中医中药早期介入,完全有把握避免其进一步恶化,并将其治愈。

新冠导致的白肺症状,多为剧烈咳嗽、胸闷、呼吸困难、反复低烧、吐黄色或白色粘痰,以及严重的乏力、精神萎靡等症状。针对这些临床表现,中医认为新冠导致的“白肺”,其实是属于“外寒内饮”这样的一个病机,肺中的白色阴影其实就是“痰饮”,治疗应该从温肺化饮的角度出发。

治疗此症,中医有一个很好的方剂,叫做小青龙汤,它能外散风寒、内化痰饮特别适合新冠导致的“白肺”症状。小青龙汤组方:麻黄、芍药、细辛、炙甘草、干姜、桂枝、五味子、半夏。

其中麻黄、桂枝共为君药,两者既能发汗散寒以解表邪,且麻黄又能宣发肺气而平喘咳,桂枝又能化气行水而化肺中痰饮

方中干姜、细辛共为臣药,两者俱为辛温之品,既能温肺以化内饮,又能辛散以解外寒,共助麻黄、桂枝解表散寒、温肺化饮之功。

辛温发散,易耗伤肺气和阴血津液,故方中用五味子敛肺止咳,芍药养血敛阴,二药与辛散之品相配,既增强止咳平喘之功,又防麻桂辛散太过,散收相配,相制相成。

体内痰饮过多,说明脾肺过虚,方用半夏来燥湿化痰、和胃降逆,以阻断生痰之源,避免肺中痰液继续产生。所以方中五味子、芍药、半夏,三者共为佐药。

方中炙甘草益气和中,既能助半夏燥湿化痰以断痰湿之源,又能调和于方中辛散酸收的诸药之间,故其在方中兼佐、使之用。

方中干姜长于温暖脾肺而化饮,细辛长于解表温肺而化饮,五味子长于收敛肺气而止咳,凡寒饮犯肺之咳喘,三药合用,无有不验,是温肺化饮的常用的组合。该方药虽八味,但配伍严谨,既可发表散寒、化饮平喘,又能敛肺兼顾正气。

所以除了用来治疗新冠肺炎这种“外感风寒、内停水饮”的“白肺”之症外,还可以用来调治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以及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肺炎、肺水肿、肺心病等属于寒饮犯肺者,疗效甚佳。

我是中医陈玉龙,新冠白肺问题用中药虽能解决,但也需要及早发现,出现以下五个表现,很可能是白肺信号,大家一定要引起重视

第一、高烧不退或者阳了一星期后,又反复发烧的,无论是低烧还是高烧,一定要注意。

第二、出现了胸闷气短、嘴唇发紫、呼吸急促、鼻翼煽动、呼吸时胸部轮廓起伏明显的症状。

第三、严重的乏力,浑身没劲儿,稍微活动就心慌气短、大喘气、头晕。

第四、顽固的咳嗽咳痰、症状比较严重,且服药后症状不容易缓解的。

第五、感染后意识不清、食欲不振、不爱说话、神情淡漠、嗜睡呕吐。

当出现以上症状后,为了安全起见,建议大家一定要到医院做个肺部CT,及时排查肺部的感染情况。另外,如果平时有慢性肝病、慢性肺病、慢性肾病、糖尿病等基础病的人群,以及年龄超过70岁平时身体就很虚弱的老人,则更需要重视。#头条创作挑战赛#

糖尿病,肺、脾、肾同治!中医这一方,血糖降到6.1!

糖尿病好治吗?不好治!糖尿病能治吗?能治!对于那些患病年限不长,胰岛功能尚可的患者,实现逆转还是较容易的。

在中医典籍中,糖尿病属于"消渴"范畴。"消"主要表现为消瘦,"渴"则指口渴。经过多年临床观察,而"消渴"与肺、脾、肾三脏密切相关。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若脾气虚弱,运化失调,则难以将水谷精微输布全身,因此出现消瘦、乏力等症状。同时,肺主通调水道,脾气不升则津液难以上输于肺,导致口干舌燥。又因肾气亏虚,膀胱气化失司,就会出现小便频繁等症状。

如果脾气不升,很难将真阴输布于肺,须知肺治节,说的是肺脏上可输布津液以润口,下可输布浊液以通调水道,注入膀胱。

脾气不升,津不上承,因此症见口干舌燥,怎么喝水都不解渴,正是说明了身体缺少津液,而不是水。此外津不上承,自然就往下走,又因肾气亏虚,膀胱开阖有失,所以患者多见尿频。

曾接诊过一位患者,李先生,54岁,患2型糖尿病5年。自述一个月以来出现明显乏力,餐后2小时血糖15.2mmol/L。虽长期服用降糖药,但效果不佳。同时伴有口干、尿频、便秘等症状。诊查时见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结合他的症状,我认为这是典型的肺脾肾气虚证。为他开具如下方剂:

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黄芪、当归、陈皮、麦冬、五味子、山茱萸、枸杞子、神曲、炒谷芽。水煎服。

这个方子主要是以四君子汤为基础,补气健脾为主,佐以滋阴润肺,补益肝肾。方中人参、白术、茯苓、甘草补气健脾;黄芪、当归补气养血;麦冬、五味子滋阴润肺;山茱萸、枸杞子补益肝肾;神曲、谷芽和胃消食。诸药配伍,共奏肺脾肾同治之效。

服用15剂后,李先生乏力明显改善,测得血糖降至11.2mmol/L。继续服用15剂后,空腹血糖进一步降至6.1mmol/L,其他症状也明显好转。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为什么这个方子效果这么好?

因为它切实抓住了病机关键。糖尿病不仅仅是单纯的血糖升高,而是一个涉及多个脏腑的复杂证候。只有通过调节肺脾肾三脏功能,才能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当然,每个人的情况不同,用药也要因人而异。建议大家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找到适合自己的调理方案。没有标注具体药量,是因为中医讲究辨证论治,需要根据个人情况调整。

抗新冠“特效药”,对治疗“白肺”有用吗?医学专家说出实情!

随着新冠感染的人数逐渐升高,医院里的重症患者也逐渐增多,近期相信大家经常会看到有人咨询求助:哪里能买到新冠特效药?这里有人病重“白肺”了......

问题来了,对于重症新冠患者,“白肺”了,抗新冠“特效药”能有治疗效果吗?

何谓“白肺”?

所谓“白肺”其实是肺部的影像学颜色改变,通常是病毒性肺炎发展到较严重阶段的表现。肺部由肺泡组成的,肺泡里充满了空气,进行CT或者是X线检查时,它的影像表现应该是黑色区域。但如果肺泡里出现炎症和感染有渗出液和炎性细胞的时候,肺泡就被这些渗出液或者炎性细胞所填充,射线就穿不透,在影像学的表现上就出现了白色区域。如果这些白色区域占到70-80%,就是大家说的“白肺。”

抗新冠“特效药”

目前社交网络上所说的抗新冠“特效药”主要指的是进口辉瑞公司生产的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和国产的阿兹夫定片。这两个药物在临床研究中显示出抗击新冠病毒的一定作用。但是称其为“特效药”还是有点夸张。今天笔者就跟大家聊一聊这两个药。

1)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

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是今年3月份作为特异性抗新冠病毒药物被写入我国新冠诊疗方案的。这个药物是一个组合药物,两种药物是分开包装,一起服用的。其中起到抗新冠作用的是奈玛特韦,它是通过抑制新冠病毒复制的3CL蛋白酶的活性,来发挥作用。

而利托那韦对新冠病毒无效,但是可以通过抑制肝药酶的活性,来增强奈玛特韦的药物浓度,让它可以在体内保留更长的时间,发挥更好的效果。根据发表在柳叶刀杂志的文章显示,该药可以降低80%左右的重症死亡率,住院率降低近60%。听起来好像效果很明显,但是其实这是指相对风险。

阿兹夫定片是在2022年8月被纳入《诊疗指南》用于治疗普通型新冠肺炎成人患者的,它是核苷类抗病毒药物,通过“欺骗”病毒与其结合来抑制病毒复制。目前临床研究显示,阿兹夫定片可以缩短3天病程。阿兹夫定片最早是研发用于抗HIV治疗的,但在诸多抗HIV药物中,阿兹夫定并无竞争优势。

抗新冠“特效药”能对付“白肺”吗?

很遗憾,对于新冠感染已经出现了重症表现,有“白肺”情况的,这两种药物并不能有效改变病情进展,可以说作用不大。原因有:

1)用药的时机并非是“白肺”或重症阶段

以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为例,该药推荐老弱病残,特别是有比较重的基础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呼吸系统疾病和恶性肿瘤等慢病情况的高危患者,一旦确诊为阳性后,应该尽快用药。这是因为新冠病毒进入人体(感染新冠)后,前5天主要问题是病毒在复制,而辉瑞新冠新药Paxlovid正好是能有效抑制病毒复制的药物,因此,说明书上都要求高危人群尽早应用。有观点认为:过了7天,对大多数老弱病残等高危患者来说,基本没有用。

这两个药物都不能用于预防新冠,而且并不是所有新冠患者都适合用,以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为例,来自以色列的研究表明,在40-64岁人群中,它并不能降低住院风险和死亡风险。而是对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可以降低住院和死亡风险。而且并不是发病全程用药都有效,最佳用药试剂是在发病的5天内,对于已经发展为重症的人群,药效也会大打折扣。

2)小心药物副作用和相互作用

而且这两个药物都存在明显药物副作用的风险。而且利托那韦片作为强效肝药酶抑制剂,跟很多药物都存在相互作用,所以一定要在专业医生和药师的指导下用药。

总之,新冠重症病例的增多给广大一线医护和患者家庭带来莫大的压力,但我们不能盲目相信“特效药”,俗话说,好钢如何用在刀刃上,所谓的新冠特效药并不适合居民作为常备药囤在家里,而作为处方药,一定是需要专业医生评估后服用的。

#守护健康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