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性周围血管病(糖尿病并发症周围血管病变)
糖尿病周围神经性病变,不要急,我告诉你这7点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不要急,我告诉你这7点。
出现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该怎么办?别着急,我告诉你几个方法。
·第一,我们觉得作为糖尿病的患者,既然是糖尿病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首先必须控制好血糖。控制好血糖的时候,这里不单纯要求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更加注重整个血糖波动的幅度,也就是血糖不要忽高忽低,这种情况下对血管内皮神经的损伤反而会更重。
所以建议患者把血糖一定要控制好。当然控制好血糖的时候会根据患者的年龄、并发症以及合并症和预存寿命有不同的参考值进行管理,真正能达到还是因人制宜,因人制定整个血糖的水平。
·第二,一定要控制好血压。因为糖尿病的患者容易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它们是一个姊妹的关系。因为血压控制不好的时候也容易促进动脉的硬化,效果也是整体来说对整个的中微型路面改善是非常不利的。
同时还知道动脉硬化与血脂有一定关系,血脂导致整个下肢动脉硬化了之后,其实就相当于血液循环不好了,血粘度都增加了,这种情况是会影响到下肢微循环的情况,所以还要控制好血压和血脂。
·第三,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时候,很多患者会觉得下肢有麻、凉、痛、下肢乏力、腿抽筋,这种情况下是不是少动一下会好一些?这种情况是错的,应该是适当的要多活动一下,根据自己的情况随时活动。
很多患者说一活动就疼怎么办?疼的时候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或者血管病变的时候,会有一部分患者会出现间歇性跛行,但是适当的运动绝对有利于改善血液循环,它相当于自己用肌肉给自己的血管和神经做了一个锻炼。体外的循环帮助你把微循环改善了之后非常有好处。
·第四点,糖尿病的患者一般容易出现骨衰症,所以钙容易低,骨容易疏松。一般建议患者除了运动之外要多晒太阳,适当的补充维生素D,尤其是维生素D3,尤其是绝经的女性,适当的补充维生素D3之后,很多这些症状都能够改善很多。
这种情况之后一般还是一次补两粒,一天补一次,两到三粒,也就是800到1200单位,每天一次,这样就可以了。
·第五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哪些影响比较大的?生活方式,也就是吸烟,吸烟都知道是有百害而无一利。如果有神经病变,适当的少量喝一点红酒或者要少量喝点白酒,反而因为能够促进血循环,反而是有好处的。但是烟是一点好处没有,它只能会增加并发症的程度和增加动脉硬化的程度,一点好处没有。所以建议患者尽量戒烟。
·第六点,好像出现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时候,还是建议患者使用一些药物来进行治疗。当然这些药物的时候,如果去看西医了,很多西医一定会选择营养神经的药物,就是前面所说的甲钴胺、伊帕茨肽和抗氧化的药物,硫锌酸等等,这些情况中有一定好处。
·第七点,也是比较关注的一点,我觉得中医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问题的时候效果还是非常好的。因为出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时候属于中医的痹症,属于痹症范围的时候主要是气血不畅,但是引起气血不畅的原因可以有气滞、血瘀、寒凝、痰阻等等。
所以这种情况下,会根据中医的情况,这一个患者的情况可以采取补益气血、调和营胃、化瘀,而且通络理气、化痰等等这些方法进行治疗。
总体来说,我们认为它的核心病机在于气血不畅,但是怎么引起气血不畅?第一来说要治本,气血虚的时候尽力补益气血,而气血滞的时候知道是气滞就会理气,是痰阻就会化痰,是血瘀就会活血等等,通过中医治疗它效果还是非常好的。
·第八,也是中医的内容,中医含有针灸、理疗等等,其实中医的针灸对整个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是非常好的。之所以出现麻凉痛,其实主要是经络不通,经络不通的时候采取中医针灸进行治疗的时候,在改善周围神经病变效果非常理想。
还可以采用中药进行外用泡洗等等,通过综合的方法给患者进行辩证治疗的时候,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也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效果还是非常好。
我希望看到的朋友可以在评论区提出些问题,把你的受到的困扰或者你有什么好的办法提给供给大家,如果有困扰的我帮你解决,有好的办法我也要进一步学习,把你的经验分享给更多有需要的同志。
羟苯磺酸钙是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常用药,科学服用注意4点
羟苯磺酸钙是一种临床常用的血管保护剂,主要用于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等疾病,其可以减少血管壁的通透性,降低血液粘稠度,从而改善组织供血,但是羟苯磺酸钙容易导致胃肠道不适,而且非常需要个体化用药,因此如果使用不当容易造成多种不适。
60多岁的钱先生是一家公司的管理人员,平时需要经常外出应酬,再加上他本身不喜欢锻炼,因此很早就患上了2型糖尿病,现在长期注射胰岛素,但是由于没有监测血糖变化,导致他根本不清楚自己的血糖水平。3个多月前,钱先生发现自己的眼睛看东西有点模糊,特别是在光线较暗的情况下比较明显,他以为是干眼症,就买了点眼药水来缓解,但是有一天他突然发现自己左眼看不见东西了,于是连忙呼叫120送到医院。
来到医院后医生通过眼底检查发现钱先生左侧的黄斑区出现明显渗血,这是导致他失明的原因,于是紧急将其收治入院,并且为其进行了血块移除手术,在住院期间发现钱先生的血糖控制较差,于是又为其调整了降糖方案,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钱先生的视力逐渐恢复了,医生嘱咐他已经确诊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于是加上了一种叫做羟苯磺酸钙的药物,嘱咐他规范吃,钱先生看到药物上有个钙字,以为是钙片,但医生解释道羟苯磺酸钙并不是钙片,而是一种保护血管结构,改善供血的药物,是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常用药,但是一定要按照医嘱服药。钱先生回家规律服药一段时间后,视力逐渐恢复。
一、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发病机制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其可以发生在人体任何一个部位,特别是对于下肢动脉和微循环系统的影响较大,会严重影响血管的结构和功能,导致出现血管渗血、破裂、慢性溃疡、坏疽等严重后果,甚至会导致截肢
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其发病原理涉及多个方面。
1、血管内皮损伤
血管内皮细胞是血管壁的内层,负责维持血管的正常功能和结构,但是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会导致血管细胞的蛋白质和脂质非酶糖基化,引发激烈的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进而损伤血管内皮细胞结构。
2、增加血管通透性
高血糖状态下,葡萄糖通过醛糖还原酶转化为山梨糖醇,山梨糖醇会增加血管通透性,促进炎症因子和血管收缩因子的产生,进而导致血液渗出。
3、血管壁重构与硬化
长期高血糖引起的内皮细胞损伤会触发血管壁重构和硬化,具体表现为平滑肌细胞的增生和细胞外基质的积聚,这种重构会导致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进一步限制血液流动。其次,当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后,平滑肌细胞会迁移到内膜,并在增殖过程中合成大量的细胞外基质,导致血管弹性降低,硬化程度增加。
4、血液粘滞度增加
糖尿病患者的血液粘度会出现明显增加,这导致其血流速度减慢,从而导致供血功能进一步下降,并且有诱发形成血栓的风险,这种风险在微血管和毛细血管处最为明显,这也是为什么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多发生于四肢末端、眼部等微血管较多的部位。
5、合并神经病变
糖尿病神经病变与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是互为因果的关系,周围血管疾病会导致神经组织因为缺陷缺氧而导致损伤,神经组织的功能减弱会导致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加重血管病变。
二、苯磺酸钙的作用机制和药理学特点羟苯磺酸钙是临床常用的血管保护药物之一,是临床上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一线药物,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等都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并且安全性较好。
羟苯磺酸钙的作用机制较为复杂,其可以通过多种机制来保护血管的结构和功能。
1、降低血管通透性
羟苯磺酸钙可以稳定血管内皮细胞,减少内皮细胞间的间隙,抑制内皮细胞的脱落,从而显著降低血管壁的通透性,减少血浆成分渗出到组织间隙,减轻水肿、疼痛等多种临床症状,并且可以缓解炎性反应对于血管的损伤。
2、抗氧化作用
羟苯磺酸钙具有显著的抗氧化作用,其可以快速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对血管内皮的损伤,维持血管内皮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3、降低血液粘滞度
羟苯磺酸钙可以降低血液的粘稠度,增加红细胞的变形能力,从而改善微循环,改善组织供血,并且有助于防止血栓形成。
4、抑制血小板聚集
羟苯磺酸钙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其可以通过抑制血小板的活化和聚集,维持血液的正常流动,从而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羟苯磺酸钙口服后起效较快,并且不受饮食影响,因此可以在饭前或饭后服用;其次,羟苯磺酸钙的半衰期为6-12小时,因此每日只需要服用2、3次;最后,羟苯磺酸钙在肝脏中代谢,代谢产物主要通过尿液排出,因此重度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可能需要调整剂量,避免造成肝肾功能损伤。
三、羟苯磺酸钙临床常用于治疗这几种疾病羟苯磺酸钙的临床应用非常广泛,对于多种血管疾病、微循环障碍疾病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一定要注意不同疾病的用法用量不同,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个体化的使用。
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临床表现为视力下降,严重时甚至可以造成失明。临床效研究表明羟苯磺酸钙可以显著减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视网膜水肿,预防和减少视网膜出血,延缓病变的进展,有效保护视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慢性静脉功能不全
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是由于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或静脉壁薄弱,导致静脉回流障碍,引起下肢水肿、疼痛和静脉溃疡。临床研究表明羟苯磺酸钙可以减少静脉壁通透性,减轻下肢水肿,并且可以通过增加静脉张力,促进静脉血液回流,减轻静脉压力,有效防治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3、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研究表明羟苯磺酸钙可以降低肾小球基底膜的通透性,稳定肾小球内皮细胞和抑制内皮细胞的损伤,保护肾脏的结构和功能,从而显著减少尿蛋白排泄,改善肾功能指标,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4、痔疮
痔疮是由于直肠下端和肛门周围的静脉丛扩张、屈曲和充血引起的疾病。临床研究表明羟苯磺酸钙可以有效防止静脉血液渗出,减轻水肿,并且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痔疮引起的疼痛和不适,从而有效改善痔疮患者的生活质量。
5、静脉曲张
静脉曲张是由于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或静脉壁薄弱,导致静脉扩张和屈曲。临床研究表明羟苯磺酸钙通过增加静脉壁的弹性和抵抗力,防止静脉扩张,有效缓解静脉曲张患者的下肢的疼痛和沉重感,减少静脉的扩张和屈曲,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羟苯磺酸钙在临床的应用非常广泛,常规剂量下的安全性也较好,但是其非常需要个体化的用药方案,不同疾病其使用的剂量和疗程不同,再次强调请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服用。
1、注意药物的服用剂量和方法
羟苯磺酸钙有胶囊和片剂两种类型,常规的服用方法为每次250mg ,每日3次或者每次500mg,每日2次,但是不同疾病需要的剂量不同。
严重微血管病变,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等:初始剂量为每次500mg,每日3次,服用一段时间后减少服用剂量为每次500mg,每日2次;
微循环机能不全者,如静脉曲张等:一般为每次250mg,每日3次,疗程大约在1-3个月。
其次,虽然饮食对于羟苯磺酸钙的疗效无明显影响,但是羟苯磺酸钙对于胃肠具有刺激性,因此临床建议在三餐后吞服,不要嚼服。
2、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
部分患者服用羟苯磺酸钙后会出现恶心、胃部烧灼感、食欲下降等短暂的胃肠道反应;其次,长期口服羟苯磺酸钙容易影响肝肾功能,因此长期服用一定要规律监测肝肾功能变化;最后,极少数患者对于羟苯磺酸钙的成分过敏,这类患者不宜使用。
3、注意特殊人群用药
妊娠和哺乳期女性禁用;未成年儿童禁用,安全性未知;老年人建议从小剂量开始使用,逐渐调整药物剂量;甲亢患者慎用,容易诱发甲亢。
4、注意联合用药
羟苯磺酸钙虽然可以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但是其本身并不具有降糖的作用,并且其必须与降糖药物联用才能充分发挥其保护血管的作用,因此在服药的同时一定要结合规范的降糖治疗,在控制好血糖的基础上再进行保护血管的治疗。
五、总结羟苯磺酸钙作为常用的血管保护剂,其对于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慢性静脉病变等都有明显的治疗效果,但是在不同疾病中使用的剂量和方法不同,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服用,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长文创作激励计划#
老父亲糖尿病足及血管堵塞
23年11月13日早晨,妹妹来电,老父亲糖尿病足住院了,当天我从青岛赶回老家淄博照顾老人,到今天为止俩月了,还没出院。
老父亲今年85岁,脚上突然疼,去医院门诊看了,医生说没事,年纪大了的原因,给擦了点药,没想到过了几天伤口破了,隔几天我姐带着他去门诊换换药,前后十几天,最后老父亲疼的白天晚上睡不着了。老母亲想起楼上邻居有相似经历,赶紧去邻居家里打听,联系好医生,第二天医生一看就让住院了。
拍片看到脚上血管疑似堵塞钙化,骨头没事。每天医生换药,打针输液,烤电,慢慢缓解了,以前腿脚冰凉,现在腿部渐渐有了温度,暖和起来了,脚部温度还没起来。
目前用的药是前列地尔,打了俩疗程了,疏通血管效果很好,小拇脚指上的伤口浅,已经愈合,第四脚指处的伤口深,住院的时候已经裸露了骨头,目前还没长肉,换药时迟迟不见血。
医生说再打一个疗程,如果还不行就要考虑做介入手术疏通血管,伤口不愈合,始终是个隐患,总不能长期住院打针,一旦不处理,烂起来很快。
我跟姊妹们商量,手术必要的时候肯定得做,大家都打听一下这个医院做的水平咋样,问问周围邻居朋友,有没有合适的医院介绍,去济南的大医院做也行,我有时间陪同陪护。毕竟85岁的老人了,心脏做过搭桥手术,万一手术做的不好,后果堪忧。
不过,给老父亲治疗的医生,有水平,这俩月,我眼看他治疗好很多人,凡伤口迟迟不愈合的,糖尿病足,烧烫伤,都是他强项。
但愿老父亲再治疗一个疗程,脚上伤口开始见血愈合,愈合过程缓慢也无妨 ,尽量不做手术,愿心想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