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青少年型糖尿病视频(青少年型糖尿病是多基因遗传病吗)

中国青年网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盯上青少年 15岁男孩爱喝碳酸饮料患病

糖尿病悄然盯上青少年 15岁男孩爱喝碳酸饮料患病住院

(时刻新闻记者 易征洋 通讯员 秦璐)11月14日是第九届“联合国糖尿病日”。当天,长沙市中心医院在本院和北院同开两场糖尿病讲座与义诊活动,各邀请了200名“糖尿病病友之家”的糖友一同参与,活动形式多样,健康讲座、“糖尿病病友”体验比赛、交流表演、免费义诊、专家咨询,“应有尽有”。

多吃“稳糖菜”能让血糖保持良好状态

在长沙市中心医院本院二楼多功能厅举办糖尿病大型专家讲座上,该院内分泌科主任、主任医师邵挥戈向病友们介绍了《糖尿病的药物治疗》,特别是胰岛素的注射治疗。邵挥戈提醒病友,胰岛素并不是注射得越多,血糖就会降得快。如果注射过量,极易引起低血糖反应,出现心悸、头晕、乏力、出汗等不适,严重者可诱发心肌梗死,危及生命。并且血糖下降过快,还可能导致脑水肿,引起意识障碍甚至昏迷。因此胰岛素的使用一定要科学、规范,并定期至内分泌科门诊复查、依血糖情况调整药物剂量。

与此同时长沙市中心医院北院的“糖尿病日”活动环节中,糖尿病病友们正在展示一道道精心研究的美味佳肴——“稳糖菜”。病友王爹一边围着围裙挥舞着锅铲一边得意地说“我吃了这些菜,加上运动,降糖药物减少了,血糖也稳定了,有三年没有住院啦”。长沙市中心医院北院内二科主任、主任医师周焕发表示,对于糖尿病来说,饮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治疗环节。我们希望通过展示病友们喜欢的“稳糖菜”,教会病友们重视糖尿病饮食,在日常生活“管住嘴、迈开腿,共同管理好血糖”。比如荞麦就是个“全能冠军”,调解胰岛素活性功能,加速胰岛素分泌,减轻餐后血糖猛然增高;苦瓜堪称“植物胰岛素”,不仅有类似胰岛素的作用,而且能有效刺激胰岛素的释放;苹果含果胶预防胆固醇增高,减少血糖含量,含可溶性维生素,可调节机体血糖水平,预防血糖骤升骤降;燕麦含糖量低,含有水溶性维生素,利于控制血糖浓度,含有抗氧化成分,及时清理血液中的“垃圾”,降低血液中的血糖;乌鸡刺激机体胰岛素的分泌,降低血糖;另外还有黑木耳、豆笋、芹等。

15岁少年爱喝碳酸饮料 糖尿病“悄然”找上门

在本院的义诊活动现场,出现了不少年轻人,也是前来参加活动的糖尿病病友。长沙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主任医师邵挥戈表示,现在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患上了糖尿病,主要原因是因为不良的生活习惯引起的。上周,内分泌科收治了一名15岁的少年患者,名叫吴洪波(化名),是个高个小胖。平日里就爱喝碳酸饮料。

上周,吴洪波的父母回家看望他,吴父发现他一天到晚总说口很干,喝多少饮料和水也不解渴,晚上还老是跑厕所。孩子的奶奶还说这段时间吴洪波瘦了10斤。两天后,吴洪波出现呕吐不止、全身乏力的状况。本以为是受了凉,于是吴父带他到附近的诊所就诊。检查发现,吴洪波的血糖已经高到直接让血糖仪“爆表”,测不出值。诊所医生建议将他送到上级医院检查。在长沙市中心医院急诊科,吴洪波的尿常规检查显示“尿糖” 3,“尿酮” 2,快速血酮6.7mmol/L,比正常人高出了10倍(正常人血酮0.6mmol/L),被诊断为糖尿病性的酮症酸中毒,目前正在入院治疗。

邵挥戈介绍,人的胰腺分泌胰岛素,通过抑制肝脏葡萄糖的产生,刺激内脏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以及促进骨骼肌等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继而降低血糖。2型糖尿病患者大多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从而血糖升高,我们称之为胰岛素抵抗。而肥胖与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密切相关。该患者长期大量饮用高糖饮料,体重高达180斤,明显肥胖,这是其患2型糖尿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喜欢喝饮料,市场上售卖的饮料几乎不含任何蛋白质,糖分却很高,不仅影响食欲,长时间饮用还会让孩子体重增加,容易引发糖尿病。”邵挥戈建议,青少年预防糖尿病,父母要起到好的监督作用,特别是在饮食和运动方面。应减少孩子高脂肪、高热量的饮食摄入,切忌以甜饮料代替水喝,增加日常的运动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效控制体重,避免肥胖。

18岁男生患糖尿病6年!出现这些症状,当心变成“小糖人”

成年人患糖尿病大家都不陌生,但其实青少年也有糖尿病患者,近年来,2型糖尿病在儿童和青少年中的发病率有增多的趋势。随着中高考结束和暑假来临,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接诊了多名学生,其中一些病例就是肥胖或者超重的青少年糖尿病患者。

18岁的小方是今年的高考生,之前偏爱高油高糖食物,6年前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大概五六年前,经常会出现口干的情况 ,体重也跌得比较厉害,还有频繁夜尿。是属于肥胖,之前暴饮暴食,喜欢吃油炸或者甜食。”

通过注射胰岛素和药物治疗,再加上积极控制体重,目前小方的血糖保持稳定。小方说自己现在保持运动,控制饮食,目前体重160斤,每周减重4-5斤,目标体重140斤。

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王运林表示,“小方目前在逆转的过程中,后期他的胰岛培养细胞功能会恢复3-5倍。他到两三个月之后,体重恢复到正常的状态。他胰岛素敏感性也会好很多。”

王运林表示,近期接诊了7、8个青少年糖尿病的患者,每年都有18岁以下的“小胖糖”病例。糖尿病的主要症状是“三多一少”,指的是多饮多尿多食,体重突然减轻,当出现这些表征时就要多留意了。

医生介绍,青少年肥胖率的上升是糖尿病发病率增加的一个关键因素,不良的饮食习惯、加上缺乏运动、学业压力大等都影响到血糖调控。青少年和家长,要重视糖尿病的预防和早期发现,而通过积极治疗和生活方式的调整,青少年糖尿病是有可能实现逆转的。

并且一定要多加留意青少年的体重,保持健康的体重对于预防2型糖尿病具有明显作用。

有一个简单的计算标准体重的方式,标准体重=身高(cm)-105,例如身高是170,标准体重则为65kg,上下浮动5%到10%。另外,血糖指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通常普通人的空腹血糖正常值为3.9-6.1mmol/L。

文图/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李丹

视频/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先伟豪

折磨青少年的糖尿病是啥?解密“治不好”的1型糖尿病

“深读君,5岁的孩子也会有糖尿病?”

“深读君,听说糖尿病还分型?啥是1型糖尿病?”

想搞清楚疾病知识,还得靠深读君,深读君C位出道,DISS糖尿病!

1型糖尿病,最详细实用的内容来啦!

糖尿病是一大类疾病的总称。

根据病因可分为4种类型: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

接下来,深读君带你进重点——1型糖尿病

医书上说,1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β细胞破坏胰岛素绝对不足引起的一种糖尿病。

数据走一波!

1型糖尿病占全部糖尿病的比例不超过5%,多于儿童青少年时期起病。

有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儿童青少年糖尿病患者中,1型糖尿病所占比例约为80%~90%,人数超过110 万。

按照目前的趋势,预计每年还会新增超过10万个1型糖尿病患者。

1型糖尿病都有哪些症状?

“天呐!我一个能吃、能睡,爱阳光的多肉,居然得糖尿病了?”

早期1型糖尿病无症状,多在体检时发现。

1型糖尿病大多在20岁前发病,通常在几天到几周内迅速起病。

发病时,可能会突然出现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即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

“我去,一直在喝水,好像不管喝多少水,还是口渴!”

多饮,容易口渴、喝水增加,是1型糖尿病的典型症状。

“吃不饱,一天吃五六顿饭还觉得饿。”

多食,容易饿、吃得多,也是1型糖尿病的典型症状。

“才尿完,屁股还没坐热,又想尿了!”

多尿,尿的次数多,尿的总量多,是1型糖尿病的典型症状。

“上个月新买的裤子,裤腰又大了一圈。”

消瘦、乏力也是1型糖尿病的常见症状。严重者体重可下降数十斤。

“一阵呕吐,眼前一黑,醒来就已经躺在医院了。”

1型糖尿病病情严重时,可能会发生酮症酸中毒

具体表现为呼吸中有烂苹果味, 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有血压下降、昏迷等情况。

1型糖尿病有哪些危害?

深读君掰着手指一算,1型糖尿病的危害基本分两类,一是作践血管,二是感染

作践血管

高血糖会引起血管性病变,导致血管变窄发生硬化,甚至堵塞

如果血管变窄,就会影响供血,长期供血不足组织器官可就会发生病变了。

比如,糖足、糖网、糖肾等,都属于这类并发症。

如果血管变硬,就增加了血管破裂的风险。要是搞到爆血管,那可能就是脑淤血、眼底出血等并发症了。

如果血管发生堵塞,要命的问题就来了。要是心脑血管被堵,可能会引起心梗、脑梗,甚至猝死

感染

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皮肤感染、肺炎、泌尿系统感染等。

深读君说一个极端的例子,糖尿病患者想要做手术,要先控制好血糖,不然,容易发生感染,搞不好手术创口都没法愈合。

1型糖尿病能治好吗?

1型糖尿病无法治愈,唯一的治疗措施,是通过注射胰岛素,将血糖维持在目标范围内。

配合饮食管理运动疗法,1型糖尿病患者也是可以正常生活哒!

“深读君,2型糖尿病又是啥样呢?”

作为医学科普界的百事通,深读君向来有问必答!

关于2型糖尿病的那些事儿,深读君下集就带你去扒洋葱!关注《深读视频》,记得点赞加转发哟!么么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