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被男朋友分手(糖尿病男朋友选择分手)
“男朋友确诊2型糖尿病后,他们都劝我分手。”
文章来源:城市画报官方微信号:城市画报(微信号:cityzine)
最近,杨天真在微博分享了她做切胃手术的始末。她表示做手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快速降低血糖。
去年年底,32岁的视频博主“毒角show”因饮食作息不规律被确诊2型糖尿病;今年6月,电竞选手Uzi23岁患上2型糖尿病宣布退役。糖尿病,猝不及防地杀到了年轻朋友们面前。
糖尿病是一种与胰岛素有关的疾病。2 型糖尿病患者,胰腺会分泌大量胰岛素,但机体细胞无法对胰岛素做出正常反应。糖尿病无法治愈,治疗目标是尽可能维持血糖水平接近正常。
《默沙东诊疗手册》
不仅如此,最近网上甚至开始蔓延一种“恐糖”情绪,在男女朋友谈婚论嫁之时尤为严重。知乎上一个“糖尿病男友可以嫁吗”的问题,被浏览172w次。
△微博上有人对类似问题的反应是:“赶紧分了吧,快跑,一辈子治不好的。”
城画君找到一位25岁的哈尔滨女孩@从昨天开始爱咖喱,她男朋友去年6月被确诊了2型糖尿病,以下是他们14个月的共同“控糖”故事。
/规律生活一年凭什么是我确诊糖尿病?19年6月底,我男朋友确诊了2型糖尿病。他25岁,183cm,94kg,没有家族遗传史,没有并发症。
在那之前,他一直有胃炎,伴有尿酸高,隔三差五就要请假休息。为了调养身体,我俩18年6月一起从北京辞职回老家哈尔滨。一整年间,他都严格贯彻“早睡早起、不外食、顿顿吃青菜、每天一万步”的规律生活。
那天去医院,我们只是打算复查尿酸。医生看了一眼化验单,却问我们是不是有糖尿病?我俩当时就愣住了:没有啊。
来不及震惊,我们赶紧冲到内分泌科室,医生让我们饭后2小时测一次餐后血糖。我记得测出来是12 ,医生说,已经可以确定是糖尿病了。
但我们根本不相信,尤其是我男朋友。他特别委屈,觉得自己“管住嘴,迈开腿”整整一年,为什么还会得糖尿病?第二天我们再找了一家医院,空腹抽血、查血常规,隔天做糖耐量测试,喝了8支糖水、两瓶矿泉水。医生的诊断是2型糖尿病,并反复问他三四次:你能不能做到减肥?
我男朋友是个很敏感、很惜命的人。他说,能。医生告诉我们,很多人刚开始都是这么说的,但是实际上都做不到。
△糖尿病人需认真遵守饮食医嘱。
/饭碗换成茶盏麻辣烫点餐原则:“多菜少面”确诊的头三个月,我们只能用“兵荒马乱”四个字来形容。
对饮食从来没有深入研究过,我们第一时间买了电饭煲、食物称等必备厨具。北漂时期,我们曾长期过着压力加倍、快乐加倍的无规律生活——
经常晚上11点出来买东西压马路到凌晨1点,或者9、10点钟下班去吃拉面、铁板烧、炒粉,还有便利店的关东煮;周末睡到下午才醒,工作日的早饭常常不存在的,一般都和午饭一起吃。
我们偶尔也会做饭改善伙食。像红烧肉、酸菜白肉,男朋友一个人能吃三碗大米饭。
但确诊之后,饮食习惯彻底扭转,医生说怎么吃就得怎么吃。每顿都一定要有合适比例的碳水、蛋白质、和青菜,吃七八分饱。我在范志红老师微博下天天学怎么做油煮菜、杂粮饭、凉拌黄瓜丝,用食物称严格称重,调料通常是一点点油加一点点薄盐鸡精和薄盐生抽。
“控糖”绝对不等于“戒糖”,而在于“均衡”。
△从左到右依次是:八分熟水煮蛋配酱油麻油、薄盐生抽鸡精麻油和醋拌的日常凉菜、水煮青菜。
每天我在市场成捆成捆地买油麦菜、菠菜、茼蒿、西兰花,我快吃吐了,菜摊阿姨也已经认得我了。我们家饭碗也从4.5寸换成只比茶盏大一点点,两个人一天吃200g(生重)米,一顿饭不到拳头大小。
以前我一抬头,他半碗饭就下去了,现在一筷子只夹几粒米,慢慢嚼。
△饭量随着餐具逐渐“缩水”。
如果外出吃饭,我们会吃火锅或烤肉;吃麻辣烫会跟老板强调“多菜少面”,特别有原则;奶茶炸鸡披萨也与他无关了,与我,偶尔还能有一点关系。
在这样有意克制的饮食方式下,我男朋友第一个月就瘦了十几斤,三个月总共瘦了四五十斤,我也跟着瘦了十几斤。他的血糖相对稳定,医生说可以停药了,不用一天测6次血糖,继续通过运动和饮食来控制。
我们问医生,这是不是好了?医生说,并没有,只能算现在还可以。
一个必须接受的事实是:从确诊的一刻开始,他就是一个无法痊愈的患者。
/因“糖”分手可以理解但没有人一生不得病现在距离确诊已经过去14个月,除了饮食比较清淡,我们的日常与常人无异。但我也明显感觉到,2型糖尿病一直在为我们的生活做“减法”。
即使睡懒觉,我们也一定会吃早饭。周末早上八九点上厕所的功夫,我会把面包拿过来一人吃一片,吃完继续睡。变着法地规律,回笼觉也要规律。
我也清楚,糖尿病人不得不克制,其实他们都馋得要命。年初小区刚解封时,我新买了一个空气炸锅,用半成品的炸鸡块搁空气炸锅加工一下,看他吃得特别特别开心。
△我们去超市,他站在梦龙的冷柜旁感受快乐。现在每次去大润发,他都要去这个冷柜旁站一会,相当激动。
焦虑和压力也无时无刻不在暗涌。比如偶尔一次餐后血糖飙得厉害,他会沮丧,疑心是不是碳水又吃多了;他的腿、眼睛忽然不舒服,第一反应是“会不会是并发症”。作为陪伴者,我一直开导他,不能只看一餐的数值,为了长期的血糖稳定,每餐都一定要吃够分量。
但其实他刚开始接受这个病、频繁焦虑的那段时期,我也差点崩溃。
微博上有人私信过我类似“男友确诊糖尿病,要不要分手”的问题。我认为确实需要认真考虑。在我看来,现在因为疾病放弃一段感情,等到年老也会因疾病放手。我对放弃的人充分理解,但没有人一辈子不得病。
他确诊以来,我们都没有想过要分开,我也不认为陪伴照顾他就多么崇高。我考虑的,只是在好好认识2型糖尿病的基础上,学会如何控制它,与它长期相处。
△连续购买的麦片订单,再好吃的麦片都要吃“吐”了。
对于我们来说,不知道何时到来的并发症,是没有办法治愈的烦恼、无法掌控的潜在危险。唯一确定的就是:你不可以不规律地生活了。
目前我们已经同居,并把60岁设为“并发症降临也没关系”的年龄界限。60岁之前得并发症,我会觉得特别可惜,但到了60岁,生理年龄上可能已经进入老人状态,那个时候至少他有“资格”去得一些病了。
●
●
●
比起2型糖尿病本身,由于社会上对2型糖尿病的误解,给许多患者带来了身体之外的压力和抑郁,甚至认为自己异于常人的“耻感”。
城画君向广东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赖水青医生咨询了大家最关心的问题,让患者和患者伴侣消除不必要的顾虑。
广东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赖水青医生
城市画报:2型糖尿病近年来有年轻化趋势,很多20 岁的青年也患上了此病,据您观察他们在生活习惯上都有哪些共同的特征?
赖医生:第一,缺乏运动,久坐不动;第二,饮食不规律,肥胖伴随而来。对于年轻的2型糖尿病患者,肥胖是2型糖尿病最主要促发的因素;第三,工作压力大,经常熬夜加班。精神压力、作息不规律,熬夜加班等长期的精神应激,会刺激机体分泌糖皮质激素等升糖激素,诱发血糖升高。
城市画报:糖尿病对于年轻患者日常工作、结婚生子等有怎样的影响,2型糖尿病是否会遗传给下一代?
赖医生:2型糖尿病在不合并严重并发症的早期阶段,对日常上班影响甚小。但如果长期不控制血糖,严重并发症将对生活产生较大的影响。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如果妊娠前使用口服降糖药物控制血糖,由于绝大部分口服降糖药物在妊娠期的安全性尚未得到证实,在妊娠期可能需要过渡为胰岛素控制血糖。
2型糖尿病的最终病因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在遗传倾向性的基础上,环境因素作用导致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因此2型糖尿病有一定的遗传倾向,但是如果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降低下一代发生2型糖尿病的风险。
城市画报:如果伴侣患上2型糖尿病,您建议大家给予他们哪些具体行动上的支持?
赖医生:第一,多沟通、多开导、多理解。患者会有对2型糖尿病的恐惧和不知所措、自我封闭,讳疾忌医。陪伴他们到正规医院就医,全面评估,充分认识2型糖尿病和了解自己的病情,可以使患者更为坦然勇敢地面对病情。
第二,督促患者坚持适当运动、饮食规律和监测血糖。2型糖尿病治疗的五架马车其中包括饮食、运动、监测、教育和药物。其中饮食、运动和血糖监测在血糖控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三,家中和外出时常备饼干、面包等快速纠正低血糖的食物。糖尿病患者在过度运动或者饮食不规律等情况下,可能会发生低血糖,表现为乏力、头晕、大汗等,平时尽量坚持规律饮食,运动时注意避免过度。
△以往不爱运动的@湖小周周,如今常常用椭圆机进行锻炼。
以上专业建议,读完请记得转发给你身边最关心的人,以及那些出现了过度“恐糖”情绪的人。正如29岁、控糖两年半的@湖小周周 说:
也许有人,健康的人,会觉得我们这一生过得毫无质量,但“克制的人生”也没那么难,我们能挺过来。
#讲讲#
你身边有2型糖尿病的朋友吗?
评论区等你来唠
本文编辑
溏心
实习生
陈泽强
*感谢广东省人民医院对本文的支持*
更多信息及杂志购买请关注城市画报官方微信号:城市画报(微信号:cityzine)
男友得了糖尿病,我要不要分手?
兰姐,你好。
我最近很纠结,内心反复拉扯,不知道该怎么办,希望您能给我一些建议。
我和男友交往快两年了,感情一直很好,他性格温和,对我特别宠爱,平时会细心照顾我的感受,也愿意陪我做任何事情。我一直觉得,自己遇到了一个难得的好男人,甚至已经开始憧憬和他结婚的未来。
可是,几个月前,他突然查出了糖尿病,而且还是二型糖尿病。医生说情况还算可控,但需要长期控制饮食、锻炼,甚至可能以后都要吃药。
刚开始我没觉得什么,觉得只要好好调理就行。但随着时间推移,我的担忧越来越多。比如:
- 他现在年轻,身体还撑得住,可是以后呢?会不会并发各种疾病?
- 他的家族里也有糖尿病史,万一以后孩子也遗传了怎么办?
- 他的饮食限制很多,很多以前我们一起喜欢吃的东西,他现在都要忌口,未来的生活会不会变得特别麻烦?
- 说实话,我心里也有点害怕,怕以后要照顾一个需要长期调理的人,我能承担得了吗?
我真的很矛盾,一方面,我知道他是个好男人,我舍不得离开;另一方面,我又害怕未来的种种不确定性,害怕自己以后会后悔。
兰姐,我这样是不是太现实、太自私了?如果您是我,您会怎么选?
——一个被现实绊住的女孩
兰姐回信:
宝贝,先深呼吸,给自己一点时间,这种纠结很正常。
你不是冷血,也不是自私,你只是在面对一个关系一生幸福的重大决定,所以才会犹豫。任何人在你这个位置上,都会反复思考,害怕未来的困难。这没什么可羞耻的,因为婚姻不是单纯的爱情游戏,而是生活,是责任,是现实。
所以,不管你最终怎么决定,都不需要责怪自己。我们不做“道德绑架”,而是理性地分析你现在的处境,看看你究竟该怎么选。
1. 先搞清楚:糖尿病到底有多严重?
糖尿病分很多种,你男友的是二型糖尿病,从医学上来说,这种病确实需要长期管理,但它并不等于“绝症”。很多人靠饮食、运动和药物,就能很好地控制血糖,活得和普通人一样。
你可以问自己几个问题:
- 他的糖尿病控制得怎么样?医生的建议是什么?
- 他的生活习惯能配合管理吗?还是比较放纵、不重视健康?
- 你自己对“和一个需要长期管理健康的人生活”有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如果他是个自律的人,能好好照顾自己,那你们未来的生活未必有你想象得那么艰难。但如果他是个生活不规律、不愿意改变饮食和生活习惯的人,那确实要考虑长期的影响。
2. 你害怕的,是真正的病情,还是未知的未来?
有时候,我们害怕的不是疾病本身,而是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你怕的是:
- 生活会不会变得“麻烦”:比如饮食受限、需要照顾他、以后可能要面对并发症。
- 遗传问题:未来孩子会不会受影响?
- 自己能不能坚持一辈子:如果现在就开始犹豫,未来会不会后悔?
但我要提醒你,这些问题,不只是糖尿病才会带来的。
- 任何人都有生病的可能
- 你现在担心糖尿病,但婚后几十年,谁能保证自己不会生病?哪怕你换一个男朋友,未来他可能得的是心脏病、高血压,甚至癌症……这些都是未知的。
- 婚姻本来就需要面对现实的困难
- 结婚不是为了享受,而是一起扛过风风雨雨。你到底害怕的是这场婚姻变得辛苦,还是害怕自己要付出太多?
如果只是因为怕“生活麻烦”而分手,那你未来可能很难找到一个“完全没有麻烦”的人。因为现实是:所有人的人生,都会有这样那样的不可控因素。
3. 你是因为爱犹豫,还是因为不够爱?
真正的爱情,其实有很强的包容度。如果你是真的深爱他,你的第一反应应该是“我要怎么和他一起面对”,而不是“我要不要离开”。
但如果你的内心深处,其实并没有那么强烈的爱情,而更多的是“他对我很好,我觉得应该和他在一起”,那这个时候生病这件事,可能会成为你思考“我是不是真的爱他”的一个契机。
所以,你要问自己:
- 如果没有糖尿病这个问题,你会100%想和他走一辈子吗?
- 你害怕的是疾病,还是对他本身的感情其实就没那么坚定?
如果你本来就对这段感情有疑虑,那糖尿病只是个“导火索”,但如果你真的很爱他,那这场考验,或许反而能让你们的感情更深。
4. 你该怎么选?
如果你愿意接受他的病情,愿意一起面对未来:
- 你们可以多去了解糖尿病,找专业医生咨询,看看到底影响有多大。
- 你可以和他一起建立更健康的生活方式,让这件事变成你们共同努力的目标,而不是负担。
- 你要确认,他是个愿意自律、愿意照顾自己的人,而不是把所有压力都丢给你。
如果你真的接受不了,觉得自己无法承担:
- 那你可以选择放手。分手并不是罪过,你的人生是你自己的,你有权利选择一个让自己更安心的未来。
- 但请坦诚地告诉他你的真实想法,不要找别的借口,既然决定离开,就体面地告别,不要拖延、不要犹豫。
5. 你的幸福,只有你自己能决定
宝贝,无论你怎么选,都不要觉得自己是个“坏人”。你有权利为自己的人生做决定,没有谁能逼你去承担一个你无法接受的责任。
但同样的,你要想清楚,你想要的到底是什么样的婚姻?你能接受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如果你愿意陪他一起面对困难,那你们的感情会更深更稳;如果你觉得自己无法承受,那就趁早离开,别让彼此都受更大的伤害。
不管怎么选,你都要记住,做自己的主人,不要活在别人的期待里。
希望你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答案。
——兰姐
糖尿病让我三次被分手?十年挣扎,我终于学会爱自己
29岁,糖尿病10年,相亲桌上我第5次被问“这病会遗传吗?”
——那一刻,我再次感受到,糖尿病像一道无形的墙,横亘在我和爱情之间。
这十年,疾病不仅改变了我的身体,更在我的情感之路上留下了深深浅浅的伤痕。
直到人生中第一次住院使我醒悟,从此迎来了完全不一样的人生。
在这里,我整理出来我的感悟和治愈方案,希望可以帮有相同经历的糖友走出困境。
第一次被分手:因为糖尿病,他父母逼我们分开
回想起 2019 年,那时候我以为自己遇到了真命天子。我们谈了整整三年,感情一直不错,到了谈婚论嫁见家长的阶段。
然而,当对方父母知道我患有1型糖尿病后,态度坚决,说什么也不同意我们结婚。
那一刻,三年的感情仿佛如泡沫般脆弱,轻易地就破碎了。
我不怪他,在父母的强烈反对下,他也显得那么无力。
但是我也很痛苦,暴饮暴食,熬夜痛苦,血糖一度飙到14mmol/L,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一年。
第二次恋爱:我坦白病情,他却转身离开
2023 年,我鼓起勇气再次踏入爱情,本以为坦诚相待就能换来真心。
可当我向对方坦白自己的病情后,还是没能逃脱被分手的命运。
每一次真心的付出,换来的却是这样残酷的结局,我的心被伤得千疮百孔。
情绪差到了极点,体重骤降,血糖飙升到17mmol/L,只能住院治疗。
当时我真的很悲观。觉得自己一事无成,还被这摆脱不掉的疾病纠缠着。
在医院的那段日子,我想了很多。生活是属于自己的,我不能再这样消沉下去。
出院那天,我对自己说:去他的糖尿病!我要活出个人样!
我给自己投资报名了私教课,跟着教练健康饮食和运动,坚持了整整一年,同时也没有忘记按时测量血糖和服药。
在汗水的挥洒中,我感受到了自己的力量,我的状态肉眼可见的变好了,空腹血糖也稳定控制在6mmol/L左右。
我去了没去过的城市旅游,去看不同的风景,感受不同的生活。
我的朋友圈不再是枯燥的抱怨生活无趣,吐槽老天不公,而是不同城市的风景见闻,运动打卡,这些都可以作为我好好生活的凭证。
相亲再失败?我决定:先爱自己,再等爱情
今年过年,家人安排了相亲,我其实心里明白可能又是同样的结果,但还是抱着一丝希望去了。
果不其然,对方在得知我有糖尿病后,从一开始的积极主动变得话少了很多。
不同的是,对方觉得很可惜,因为我看起来既健康又自律,用对方的原话讲,我真的是个外貌出众并且有有趣灵魂的人。
有遗传倾向的疾病(其实糖尿病并不遗传,父母有糖尿病,子女并不一定会得糖尿病)可能真的是部分人不能接受的底线吧,但我已经不在意了。
现在的我,心态完全转变了。婚姻,就顺其自然吧,我相信总会遇到那个对的人,他会接受完整的我,包括我的疾病。
在这之前,我要好好爱自己,过好当下的每一天,当爱情来了我再和大家分享。
在这里,我也希望看到我文章的糖友,不要因为患病而自卑,好好经营自己的生活,心态和身体是密不可分的,我就是心态转变后,迎接了完全不一样的自己。
同时,健康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也非常重要,如果有需要,我后面可以分享教练给我定制的控糖餐~
健康是一种习惯,在我养成这种习惯后,我就不再觉得糖友这个身份是一件很严重的事了,我已经连续一年多保持健康的血糖,且偶尔还奖励一点甜食!
身体和人生一样,都是把控在我们自己手中的,请大家都振作起来,做自己人生的主角,好好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