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妊娠糖尿病指尖血标准(妊娠糖尿病指尖血糖正常值)

营养师宋明月 0
文章目录:

孕妈藏!正确测血糖5步法,你get到了吗?

高血糖可以导致婴儿早产,并且有可能导致婴儿的出生缺陷。

如果你能把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的话,你的孩子患出生缺陷的风险将会大大降低。

妊娠期间血糖控制目标:糖化血红蛋白在6%-6.5%,空腹血糖<5.3mmol/L,餐后一小时血糖<7.8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6.7mmol/L。

注意哦,这是妊娠糖尿病的血糖控制目标,不是诊断标准,孕妈们控糖看这个指标就可以了。

妊娠糖的孕妇,平时建议监测空腹和餐后2小时血糖就可以了。具体如何测血糖呢?

具体步骤如下:

(1)洗手

测血糖前先用水及肥皂洗手,这不只是为了卫生(当然卫生也很重要),而是为了确保你的手指头上没有残留的糖分,譬如之前碰过葡萄糖片、糖果或水果,没洗干净你可能会测出很高的血糖值。

如果你的手是冷的,可以先搓一搓,然后用温水洗手。

(2)消毒

用酒精棉球或者酒精消毒片进行擦拭,方向由内而外。

(3)晾干

注意在晾干期间千万不要用嘴吹干,避免污染。

(4)采血

这里我们建议用第二滴血测血糖更为准确。

采血可以选择指尖侧边,痛觉会比较轻。不建议刺大拇指及右手食指(如果你用左手,就避开左手的食指),因为你大部分的时间都用这两只手指触摸,刺过的隔天你可能还会感到疼痛。

(5)棉球按压止血

在这里,和大家强调一点:为了了解家里血糖仪的准确性,我们可以在去医院产检测空腹血糖的同时带上自己的血糖仪测一个指尖血血糖,看看差距是否大,如果偏差大于15%,就建议校准血糖仪,否则您日常监测的血糖数据误差比较大,很难了解您真正的血糖情况。

孕期担心血糖高 这样自测少烦恼

女性在怀孕期间容易血糖升高,不仅对自身健康造成一定影响,还会对胎儿的发育带来不利影响,比如巨大胎儿、胎儿畸形或者胎动消失等。所以一定要将血糖控制在正常的范围之内,那如何自测血糖?血糖高了该怎么办?

为什么女性孕期容易血糖高

重庆嘉华妇产医院妇产医生丁小琴表示,女性怀孕后因为胎儿的不断发育,为了供给胎儿足够的营养,胎盘升高血糖的激素(如孕激素、生乳素、雌激素等)分泌量会不断增加,到32-34周达到高峰。

机体为了维持正常的糖代谢,降低血糖的激素(胰岛素)会大大上升,当孕妇的胰岛功能潜在不足不能分泌足够的胰岛素时,就会出现血糖升高的情况,也就是“妊娠糖尿病”。当女性妊娠结束后,随着胎盘所分泌的抗胰岛素激素的消退,血糖又会恢复到正常水平。

孕妇在家怎么自测血糖

可以自行购买血糖仪,通过测量“指尖血”自测血糖值。如果孕妇空腹血糖不超过5.1mmol/L,餐后1小时不超过10.0mmol/L或餐后2小时不超过8.5mmol/L,就属于正常范围,无需担心。

孕期血糖高该怎么办

控制饮食

很多准妈妈到后期体重增长过快,就容易造成孕期肥胖,孕期肥胖自然会导致血糖超标,建议采取少食多餐的原则,按体型调整食物结构比例及热量。

忌口高糖零食和水果

孕妇血糖高更要避免巧克力、糕点、甜品、糖果等甜食,高糖水果也要忌口,像鲜枣、菠萝蜜、榴莲之类尽可能不要吃。

定期到院检查

整个孕期不光在家自测血糖值,还应到正规医院检查,一直到指标下降顺利生产之后才停止。

只有妈妈健康,肚子里的宝宝才能健康,孕妈妈们平时要注意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做到生活规律,平衡膳食,适当运动。(重庆嘉华妇产医院 供稿)

(注:此文属于人民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糖尿病人注意了,新的血糖控制指标可以预测并发症,看看你达标没

你的血糖控制得怎么样?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

“挺好的,就是有时候吃了饭之后测的血糖有点高”

——这是用血糖仪测指尖血的。

“控制得可好了,我上周检查的糖化血红蛋白6.8!”

——这是比较重视血糖控制,定期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

“一天只有14个小时血糖是在目标范围内的,控制血糖还要继续努力啊。”

——这是正在做持续葡萄糖监测(CGM)的。

—————————————————分割线———————————————————

血糖仪测指尖血又叫做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是评估血糖长期控制得好不好的“金标准”。

这两个都是糖友们熟悉的血糖监测方法,但是:

持续葡萄糖监测又是什么?

什么是血糖目标范围?

为什么14个小时还不够?

测这个有什么用?

此刻的你心中是不是和我一样充满了上面的疑问?按奈不住查资料的手,我带着最新血糖监测指标来给大家科普了!

什么是持续葡萄糖监测?

CGM组成

和可以测心率的运动手表,戴上后实时查看心率情况一样, 持续葡萄糖监测(CGM) 是通过植入皮下的探针来监测血糖数值,可以在配套的手机应用上持续实时监测血糖的变化情况,得到的血糖数据是连续的。

根据返回血糖数据的时效,持续葡萄糖监测可以分为回顾性CGM、实时CGM和扫描式CGM,连续监测血糖的时间最长可达14天,实现无痛测血糖。

24小时血糖波动情况

目前《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 020年版)》建议的CGM适用情况主要有:

1、1型糖尿病。

2、需要胰岛素强化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

3、自我血糖监测同时降糖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有以下情况:

(1)无法解释的严重低血糖或反复低血糖,无症状性低血糖、夜间低血糖;

(2)无法解释的高血糖,特別是空腹高血糖;

(3)血糖波动大;

(4)出于对低血糖的恐惧,刻意保持高血糖状态的患者。

4、妊娠期糖尿病,或糖尿病患者妊娠期间。

什么是血糖目标范围?

血糖达标范围正确的名字是:葡萄糖目标范围时间(TIR),是一天内葡萄糖在目标范围内的时间或其所占的百分比。

这个概念最先在2017年的糖尿病先进技术及治疗大会中被提出,2019年形成《TIR国际共识》,并在2020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DA)《糖尿病医学诊疗标准》被正式推荐用于糖尿病评估管理。同时,《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也提到应该把TIR纳入血糖控制目标

目前《葡萄糖目标范围内时间国际共识》默认的葡萄糖目标范围在3.9~10.0mmol/L,TIR的控制目标为>70%。也就是说一天内,血糖在3.9~10.0mmol/L之间的时间应该不低于16.8小时。这就是为什么第三位患者说14个小时达标时间不够,仍需努力。

不同人群的TIR控制目标

TIR预测糖尿病并发症风险

目前已经有不少研究发现,通过CGM得出的TIR可以预测未来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

1、对于微血管病变,有研究表明TIR每下降10%,微量白蛋白尿的发生风险增加40%,视网膜病变发生或进展的风险增加64%;

2、对于大血管病变,TIR每增加10%,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异常风险降低6.4%;

3、对于周围神经病变,较高的TIR与较好的外周神经功能独立相关。

国内CGM上市产品介绍

目前我国CGM行业市场参与者较少。根据NMPA显示,目前进口厂家中,仅有2家(雅培和美敦力)的3个产品获NMPA批准在中国正式上市。而在国产厂家中,也只有5家公司的CGM产品获批。

CGM产品

虽然CGM有无痛、实时监测、预测并发症风险,实现患者个性化、精细化血糖管理等优点,但偏高的价格限制了它在糖尿病患者中的普及。不过,随着国内对CGM技术研发和产品上市,有望降低CGM售价,造福更多糖尿病患者。

参考文献: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

李建婷, 逄曙光. 糖尿病管理新策略:葡萄糖目标范围内时间[J]. 中国综合临床, 2020, 36(06):501-505.

陈莉明. 技术引领科研,循证助力指南:血糖监测研究新进展[J].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0, 12(01):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