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血糖升高的症状(糖尿病血糖升高怎么办)
糖尿病来袭,别只看晕不晕!医生叹气:出现4症状,或是血糖升高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
你是否曾在医院里看到有人因为“晕”而匆匆忙忙赶来就诊?
那时候,很多人都急着问:“怎么会晕呢?是不是血糖低?”
但事实远比这个简单的疑问要复杂得多,糖尿病带来的警示信号可不是只有晕这一种。
作为一名在医院工作了多年的医生,我见过不少糖尿病患者,很多人一开始只是觉得自己有些疲劳,或者觉得口渴多了,甚至觉得没什么大碍。
可你知道吗?当这些症状显现,常常意味着血糖已然开始攀升,甚至可能是糖尿病正悄然对身体发起侵害的信号。
那么,除了晕,糖尿病还可能通过哪些不那么显眼的症状来提醒你呢?
大多数人认为,皮肤干燥、发痒只是因为空气干燥、季节变化带来的正常现象,尤其是秋冬季节,很多人都会感觉皮肤特别干燥。
但你有没有想过,皮肤干燥不仅仅是气候干燥所致,可能背后还藏着血糖升高的迹象?
有一位女性患者,每到冬天,手脚就特别干燥,尤其是膝盖、肘部这些地方,裂纹一条条的,涂了各种护肤霜也没有太大的效果。
刚开始她以为这是因为天气干燥,于是没太在意,后来,皮肤不仅干裂,甚至开始发痒,甚至刮破了皮肤才去医院检查,结果血糖值已经超出了正常范围。
糖尿病的皮肤问题并非大家想象中的那样简单,长期高血糖会影响血液循环,导致皮肤得不到充足的营养和水分,因此容易干燥、瘙痒。
这些症状可能会伴随多年,很多糖尿病患者未曾察觉其与血糖升高的关系,直到皮肤问题愈发严重时,才意识到血糖的影响。
所以,如果你发现自己常年皮肤干燥,尤其是到了冬季,涂再多护肤霜效果依然不好,那就要警惕一下血糖是否出现了问题。
喝水多,还是口渴?频繁跑厕所,白天晚上都要起来?很多人会觉得这种现象是因为水喝多了,或者天气干燥导致的,认为是正常现象,但事实上,口渴和尿频很可能是血糖升高的信号。
曾有一位上班族患者,工作压力令她不堪重负,熬夜加班成了家常便饭,平日里吃的也全是外卖与快餐。
最近,她发现自己总是口渴,喝了很多水却还是渴得很厉害,尤其是晚上睡觉前,总得跑几次厕所,开始她没觉得有什么不对,认为只是生活不规律导致的。
直到有一天,她发现自己体重无缘无故地下降了,晚上也睡不好,感觉非常疲惫,才去医院检查。
检查结果显示她血糖已偏高,这是因为高血糖造成身体通过尿液排泄多余糖分,频繁排尿、大量失水,导致口渴感不断加剧。
糖尿病引发的口渴和尿频是因为,身体的代谢系统在无法正常处理多余糖分时,会通过尿液排出这些糖分,而这会带走大量的水分,导致脱水现象。
因此,频繁的口渴和尿频,不仅仅是天气或者水分过多的问题,而是可能的血糖升高信号。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视力模糊是因为眼睛疲劳,或者年纪渐大导致的正常衰退,但你是否知道,糖尿病也可能会导致视力的改变,甚至严重时引起失明。
曾有一位中年男性患者,他在办公室工作多年,近几年总觉得眼睛视力模糊,尤其是在工作中,长时间盯着电脑屏幕时,眼前就像蒙上一层薄雾。
刚开始他以为是工作压力大、用眼过度,没太重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发现视力问题越来越严重,甚至开始影响到日常生活。
最终,他去医院检查,医生发现他的血糖值已经高得让人担忧,原来,糖尿病会影响眼睛的微血管,导致视网膜的血液供应不足,从而引发视力模糊。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引发视力问题的主要原因,当血糖升高时,血管受损,特别是眼部微血管,容易发生堵塞或者出血,最终影响视力。
这种症状通常发生在糖尿病病程较长的患者身上,但在糖尿病的初期,视力模糊也是不可忽视的信号。
如果你发现自己突然有了视力模糊的情况,或者视物不清,特别是夜晚视力下降明显,这时候就需要警惕糖尿病是否正在影响你的眼睛。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体验:休息了很久,照理说应该恢复精力,但仍然感到异常疲劳,甚至连一些简单的活动都会觉得很累?
这种症状经常被大家误以为是工作压力大、生活不规律导致的,实际它也可能是糖尿病的早期症状。
我接诊过一位年轻的工程师,工作强度大,熬夜加班是家常便饭,日常饮食只能依靠外卖,生活方式极不规律。
最近,他觉得自己经常感到非常疲劳,虽然休息得不错,但体力总是恢复得很慢,甚至在做些轻松的家务时,也觉得力不从心。
他以为自己是因为工作压力大,体力过度消耗才导致疲劳,直到去医院做了检查,才知道血糖已经偏高。
疲劳感是糖尿病的一个常见症状,原因在于高血糖影响了身体的能量代谢,血糖水平过高时,身体无法有效利用葡萄糖,导致细胞无法获得足够的能量,从而出现疲劳。
无论休息多长时间,疲劳感依旧无法消除,甚至做一些轻微的运动也会感到体力不支,长期下去,这种感觉会影响到生活和工作。
如果你发现自己经常感到疲劳,尤其是运动后恢复慢,体力明显下降,这可能是糖尿病的早期信号。
这些看似简单的症状,实际上可能是糖尿病早期的警告信号。
要想有效预防糖尿病的出现与恶化,熟知那些容易被忽视的早期症状,并定期监测血糖,这一举措极为关键。
倘若察觉到自身存在相似症状,千万别耽搁,赶紧前往医院就诊,别让糖尿病有机可乘,损害你的健康。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糖尿病的症状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1]吴霜,2型糖尿病合并肝损伤及其运动干预研究进展,第二届陕西省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专题九),2024-06-18
糖尿病人注意:夜间有四个症状,说明血糖已经很高了,要尽快控制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参考文献: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1, 13(4): 315-409.
杨文英, 纪立农. 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临床意义. 中国糖尿病杂志, 2022, 14(2): 89-93.
李光伟, 翁建平. 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 中华内科杂志, 2023, 62(1): 12-18.
赵志刚, 姬秋和. 夜间高血糖的诊断与管理.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22, 42(5): 401-405.
中国糖尿病护理及教育学会. 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指南. 中华护理杂志, 2021, 56(3): 337-345.
糖尿病是现在很常见的代谢性疾病,我国现有糖尿病患者超过1.4亿人。很多糖友认为,只要按时吃药打针就没事了,其实不然。血糖的控制是一个全天候的工作,特别是晚上睡觉时,很多人会忽视血糖的变化。夜间高血糖如果不及时发现和处理,对身体的伤害可不小。
夜间高血糖是糖尿病患者常见但容易被忽视的问题。白天我们能感觉到自己的不适,可夜间睡着了,高血糖的症状就容易被忽略。
有些糖友早上起来测血糖发现偏高,还以为是早餐前正常现象,却不知这可能是夜间持续高血糖的表现。睡觉时有这四个症状,要警惕血糖高了:
频繁起夜小便。大家都知道三多一少是糖尿病的典型症状,其中"尿多"就是高血糖的重要表现。当血糖升高到超过肾脏的重吸收阈值(大约10mmol/L)时,多余的葡萄糖会随尿液排出体外,这就是糖尿。葡萄糖在尿液中会产生渗透性利尿作用,导致尿量增多。
糖友要留意,如果你晚上睡觉老是起来上厕所,次数比平时明显增多,而且不是因为喝水多,那就要注意了。
正常人晚上可能起来一次或者不起夜,如果你一晚上要起来3次以上,又没有前列腺问题或其他泌尿系统疾病,很可能是血糖高导致的。
口渴难忍。夜间睡觉时突然感到特别口渴,甚至干得要命,不得不起床喝水,这可能是高血糖的信号。高血糖会导致体内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的口渴中枢,产生强烈的口渴感。
有些糖友会发现,晚上睡前放一杯水在床头,早上起来就空了;或者晚上睡觉时嘴唇干裂,舌头发麻,这些都是血糖高的表现。要知道,正常人睡眠时新陈代谢减慢,一般不会出现强烈口渴感。
盗汗、热感明显。夜间出汗本身可能有多种原因,如室温过高、被子太厚等。但糖尿病患者的夜间盗汗往往伴随着明显的热感,尤其是上半身大汗淋漓,而且不是围绝经期女性或其他内分泌疾病导致的。
这种情况下,身体在试图通过排汗来降低体温,部分原因是高血糖引起的代谢异常。不少糖友描述这种感觉是"像蒸笼一样热",明明室温不高,却感觉身体发热出汗。
睡眠质量差、易醒、头痛。高血糖会影响大脑功能,导致睡眠浅、易醒、多梦。有些糖友反映晚上睡得不踏实,总是半夜醒来,醒后还伴有头痛、头晕、心慌等不适。早上起床后感觉疲惫,就像没睡一样。
这是因为高血糖会导致脑细胞代谢紊乱,影响神经传导功能。有研究显示,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睡眠质量明显低于血糖控制良好的患者。
知道了这些症状,我们该怎么办呢?测一测,心里有数。建议有条件的糖友偶尔测一下夜间血糖,特别是半夜2-3点这个时间段,这是夜间血糖最容易波动的时间点。
如果发现血糖持续超过10mmol/L,就需要调整治疗方案了。现在有不少糖友用动态血糖监测,可以实时了解血糖变化,很方便。
控制晚餐和睡前加餐。晚餐吃得太多、太晚或者睡前加餐不当,都可能导致夜间血糖升高。晚餐最好在睡前3小时完成,避免高糖、高脂食物。如果睡前需要加餐,可以选择低糖低脂的食物,如一小块全麦面包、一杯牛奶等。
运动有讲究。适量的运动有助于控制血糖,但剧烈运动后反而可能导致血糖升高。建议晚饭后进行30分钟左右的轻度运动,如散步、太极等,但不要在睡前1小时内进行,以免影响睡眠。调整药物用药时间。有些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需要根据夜间血糖情况调整剂量和用药时间。
比如,有些中长效胰岛素可能需要在睡前注射,以覆盖夜间血糖;而一些降糖药如二甲双胍,可能需要调整晚上服用的时间。这些调整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要自行更改。
保持良好的睡眠环境。良好的睡眠有助于稳定血糖。保持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避免睡前使用电子产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应对紧急高血糖。如果夜间发现血糖特别高(如超过16.7mmol/L),且伴有明显不适症状,可能需要紧急处理。胰岛素使用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补充速效胰岛素;非胰岛素使用者则应当立即就医。糖尿病的管理是一个全天候的工作,夜间血糖管理同样重要。
及时发现夜间高血糖的信号,采取针对性措施,才能更好地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每个糖友的情况不同,最好的方法是定期复诊,与医生一起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记住,糖尿病控制是一场马拉松,不是短跑。持之以恒,才能赢得健康。夜间高血糖虽然容易被忽视,但只要我们留心这些信号,就能及时发现问题,让血糖管理更全面、更有效。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章开头已标注文献来源。本文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寻求线下医师帮助。别忘了点赞转发给家人朋友,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高血糖有哪些症状?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高血糖是糖尿病的主要表现之一,它会对身体造成多种不适症状。以下是高血糖可能出现的几个症状:
1、口渴和频繁尿尿,高血糖导致血液中的糖分浓度升高,身体为了稀释血糖,会增加尿量,从而引起口渴和频繁尿尿。
2、疲劳无力,高血糖会干扰身体对糖分的利用,导致能量供应不足,使人感到疲劳无力。
3、视力模糊,高血糖可能影响眼睛的晶状体,导致视力模糊。
4、皮肤感染,高血糖会降低身体抵抗力,使皮肤容易发生感染。
5、手脚麻木或刺痛,长期高血糖会导致神经受损,引起手脚麻木或刺痛。
而导致高血糖的原因主要包括:
1、不良的饮食习惯:过多的糖分摄入、高脂肪饮食、缺乏膳食纤维等都会导致血糖水平升高。
2、缺乏运动:运动不足会影响身体对糖分的利用,增加血糖水平。
3、肥胖:体重过重或肥胖会增加身体对胰岛素的抵抗,从而导致血糖升高。
4、精神压力:长期的精神压力和情绪波动会影响身体的激素水平,可能导致血糖升高。
5、遗传因素:家族中有糖尿病病史的人,患高血糖的风险较高。
我是中医周丽珍,如果你有高血糖的征兆或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检查和治疗。
#心脑血管##中医周丽珍主任##中医##高血糖##文章首发挑战赛##我要上微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