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分离乳清蛋白(分离乳清 乳糖不耐受)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老人最容易蛋白质不足!教你如何帮长辈吃够量

《中华糖尿病杂志》近期发布了《中国老年糖尿病诊疗指南(2024版)》。用了十七个章节,从老年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流行病学、诊断、分型、预防、教育、管理、用药等多方面,在2021版指南基础上,对老年糖尿病的血糖管理路径进行了进一步细化和优化。

新发布的中老年糖尿病诊疗指南 强调了哪些营养治疗要点?

大家都知道,对于所有年龄段的糖尿病患者而言,“营养治疗”都是治疗基础,应贯穿于糖尿病治疗的全程。这对于实现血糖、血压、血脂控制目标,维持目标体重,以及预防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均具有重要作用。

在本次指南的营养治疗部分,除了再次强调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营养评估和营养风险筛查的重要性,还特别强调了以下几点。

关键点1:营养治疗方案的制订,务必个体化

由于老年人已经在长期生活中形成了自己的饮食习惯(改变起来较为困难),应当基于老人固有的饮食习惯,结合他们改变饮食结构的意愿强烈程度、健康食物的获取能力等做适当调整。

关键点2:监测碳水化合物的“质”与“量”

以延缓血糖升高、减少血糖波动、改善血脂水平为目标,在老年人能力范围内(比如咀嚼能力、胃排空能力、消化能力等等),在进食碳水化合物的同时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不过,指南并没有给出碳水化合物的具体摄入量,因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最佳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尚无定论”。同时提到:胃轻瘫和胃肠功能紊乱的老年患者,需避免过量摄入膳食纤维。

关键点3:关注老年患者三餐中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与蔬菜的进食顺序

将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进食时间延后(也就是放在每一餐的后半段吃),有助于降低餐后血糖的增加幅度,帮助餐后血糖更平稳。

关键点4: 需适度增加蛋白质摄入

保证饮食能量摄入充足,以避免肌肉蛋白分解,且由于老年糖尿病患者肌肉含量较低,需适度增加蛋白质摄入。指南特别建议:以富含亮氨酸等支链氨基酸的优质蛋白质摄入为主(如乳清蛋白)。另外,长期食物摄入不均衡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应注意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本文我们要讨论的重点就是“关键点4”,是关于蛋白质的。蛋白质对于老年人的身体状况来说非常重要!接下来就是需要强调的重要核心内容。

不同身体情况的老年人分别需要多少蛋白质?

健康老年人需每日摄入蛋白质 1.0-1.3克/千克;

合并急慢性疾病的老年患者需每日摄入蛋白质 1.2-1.5克/千克。

合并肌少症或严重营养不良的老年人每日至少摄入蛋白质1.5克/千克。

有糖尿病的老年人,就属于“合并慢性疾病的老年患者”。他们与没有糖尿病的老年人相比,发生营养不良的风险更高,发生肌少症的风险也增高。因此,尤其需要重视饮食蛋白质的摄入量是否达标。除动物蛋白外,也可选择优质的植物蛋白。

在体重达标、能量摄入充足的前提下,一名60千克体重的糖尿病老人需要72-90克蛋白质,一名70千克体重的糖尿病老人需要84-105克蛋白质,以此类推。

蛋白质摄入若都来自肉蛋奶鱼 容易给老年人肾脏增加负担

当我们看到这些克数的时候,一定不要误以为要吃够可以提供这么多克蛋白质的肉蛋奶鱼豆腐!因为:这个克数包括了植物性食物(粮食、蔬菜、水果)所提供的蛋白质!它们至少提供我们全天蛋白质摄入量的1/3以上哦!

如果上述所需蛋白质的克数都来自肉蛋奶鱼豆腐会怎样?——老人的蛋白质摄入量有可能会超标,并给肾脏增加代谢负担(先假设他们能吃进去那么多的动物性食物 豆制品)。

如何学会自己计算食物中的蛋白质含量?

粮谷类:不同品种蛋白质含量差异较大,比如:燕麦米和标准小麦粉的蛋白质含量比普通大米小米多一倍以上。如果采购的粮食外包装上有营养成分表,能一目了然每100克这种谷类的蛋白质含量。如果外包装没有,或者买的散装粮食,可以按照每100克平均6克蛋白质的量来计算。因此,如果老人一天吃了200克生重的主食,就获得了12克左右的来自粮食的蛋白质。

奶类:外包装上都有营养成分表,每100克含2.5-4.0克蛋白质不等。如果老人一天奶制品总量350毫升,一般都能获得不少于10克蛋白质(往往比这个量高)。

鸡蛋:一个整鸡蛋大约提供7克左右蛋白质,蛋清、蛋黄各提供3.5克蛋白质。

瘦肉及水产:猪牛羊鸡鸭鱼虾贝蟹的蛋白质含量略有不同,可以粗略按每100克瘦肉部分提供18-20克蛋白质计算。如果老人一天吃了150克瘦肉或水产(生重),约等于30克蛋白质。

豆制品:内酯豆腐和日本豆腐的蛋白质含量低一些,老豆腐含量高一些,与豆腐的“结实”程度及用料有关。大家可以按平均每100克提供5-6克蛋白质粗略计算。

蔬菜水果:按一天400-500克蔬菜和200-250克水果(都是生重),大致提供总量5-6克蛋白质。

坚果种子类:按照平均每100克提供20克蛋白质计算即可。如果一天吃了30克左右,约获得5-6克蛋白质。

如果按上述食物量完成全天饮食,家里老人可获得约75克蛋白质,这对于体重60千克左右的老人,肯定达标了。而对于70千克体重的老人,如果按上诉各组食物量,额外再加50克生重粮食和150毫升奶制品,也能达标,否则就不够。

年岁较大或患有其他共病的老人吃不够蛋白质该怎么办?

以上是假设老人食欲佳、咀嚼吞咽能力正常、消化功能正常的量。但如果老年人岁数偏大,或患有其他共病,则很有可能通过食物吃不够这些量。在全天饮食能量充足的基础上,如果老人没有能力吃够肉蛋奶鱼豆这些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可以借助蛋白质补充剂。

市面上的蛋白补充剂多以粉状为主,也有少量液态形式的。无论何种质地,建议首选乳清蛋白来源的产品,其次是乳清蛋白 大豆分离蛋白,再然后是大豆分离蛋白或其他植物蛋白来源的产品。

相比而言,乳清蛋白补充剂吸收率及生物利用度更高,大豆及其他植物蛋白的价格更亲民。如果老人的消化道症状较严重、消化吸收困难,也可以选择水解蛋白或小分子肽配方的蛋白质补充剂。不过这类产品价格更高,因此不推荐没有消化问题的老人使用。

关键点1:如何正确选择蛋白质补充剂?

对于普通非水解配方的蛋白质补充剂,大家可以通过对比“配料表”及“营养成分表”来选择。在配料表标注质地相同、蛋白质来源相同的前提下(比如都是来自乳清蛋白,且都是粉状),看营养成分表上每100克产品实际含蛋白质的克数,越高表示该产品实际可以提供的蛋白质的量越多。

例如,产品A中每100克产品含75克蛋白质,而产品B中每100克产品含85克蛋白质,那就选B。当然,也要对比价格,选择自己认为性价比更合理的。

以大豆、豌豆、粮食等为蛋白质来源的蛋白粉,总体上价格会更亲民,但蛋白质的含量和吸收率会比乳清蛋白来源的略低一些,大家可以量入为出选择。

还有个小知识点:没有蛋白质含量100%的蛋白粉,所以,在折合成实际吃进肚的蛋白质的量的时候,需要自己手动计算。

关键点2:如何正确使用蛋白质补充剂?

根据前面提供的天然食物所含蛋白质的量,可以大致计算出家中老人经由天然食物摄入的蛋白质的量。如果没有满足需要量,缺多少就额外服用多少蛋白质补充剂。

比如缺10克蛋白质,那就额外补充12-15克蛋白质粉。可以加入粥、谷物糊糊、牛奶、豆浆等流质或半流质食物里。

如果老人同时存在肌少症问题,需要额外服用更多的量,以实现通过全天饮食 蛋白质补充剂达到 1.5克/千克的蛋白质摄入目标。

如有条件,最好能求助医疗机构的营养师,在评估老人饮食及营养风险后,给出具体的饮食及营养补充剂使用方案,会更为稳妥。

文/刘遂谦(科普工作者、临床营养师、中国营养学会会员)

来源: 北京青年报

饭前喝杯它,控病又降糖

近日,一项发表于《英国医学杂志—开放糖尿病研究与护理》的研究表明,饭前饮用少量乳清蛋白有助于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

在这项研究中,18名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在早餐、午餐和晚餐前10分钟饮用一杯含15克蛋白质的100毫升饮料,之后仍继续服用他们的糖尿病处方药。

这种预先调制的含有低剂量乳清蛋白的饮料在饮食管理上有很大潜力。

为了比较乳清蛋白的潜在益处,这些参与者还在一周内饮用不含蛋白质的对照饮料,以便相互比较。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研究人员还对参与者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日常生活观察。

“这是一种方便、美味的小型预制饮料,人们可以随身携带,并坚持在饭前饮用。”负责血糖监测及分析数据的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博士生Kieran Smith说。

连续血糖监测结果显示,饭前服用乳清蛋白补充剂时,参与者的血糖水平可以得到更好的控制。

与无蛋白摄入的那一周相比,他们每日处于正常血糖水平的时间平均多两小时。

此外,他们每日血糖水平比不摄入任何含蛋白质补充剂时低0.6 mmol/L。

纽卡斯尔大学人类营养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Daniel West说:“之前在实验室进行的短时间研究显示了这种饮食干预的潜力,这是首次对人们的正常生活进行监测。”

“我们认为乳清蛋白有两种作用方式。第一,减缓食物通过消化系统的速度;第二,刺激一些重要激素的分泌,防止血糖升高。” West说,随着世界各地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多,研究食品补充剂等药物替代品的潜力变得更加重要。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研究小组计划进一步探索非医疗干预措施的好处,在更大范围内进行长达6个月的研究。

他们还计划研究替代蛋白质,比如来自豌豆、真菌和土豆等植物来源的蛋白质,为一部分人的饮食需求提供更多选择。

(科普中国)

糖尿病患者的营养补剂选择指南!医生推荐这6类补剂科学稳糖

作为一名专注糖尿病领域多年的医生,我每天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糖尿病患者。他们中有的一听到“营养补剂”就摇头,担心会升高血糖;有的则盲目跟风,吃了一堆昂贵的保健品,结果血糖没控制住,还吃出了其他问题。今天,我就结合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多年临床经验,来给大家好好讲讲,糖尿病患者到底该怎么选营养补剂。

一、糖尿病患者必须了解的6种营养补剂

膳食纤维:肠道的守护者,血糖的调节者

膳食纤维堪称控糖护肠的“天然屏障”,能延缓葡萄糖的吸收,从而降低餐后血糖峰值。研究表明,每天摄入30g膳食纤维,糖化血红蛋白能降低0.5% 。燕麦片、魔芋粉、菊粉都是补充膳食纤维的优质选择,冲泡简单,适合日常食用。

优质蛋白:肌肉的“建筑师”,身体修复的关键

蛋白质是维持肌肉、修复组织的重要物质。对于糖尿病患者,尤其是合并消瘦或肌肉量减少的人,补充优质蛋白非常必要。乳清蛋白粉和大豆分离蛋白都是不错的选择。不过,肾功能异常的患者要注意控制蛋白摄入量,以免加重肾脏负担。

Omega-3脂肪酸:心血管的忠诚卫士

糖尿病患者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较高,而Omega-3脂肪酸可以有效降低这种风险。每周吃两次富含Omega-3的鱼类,心血管疾病风险能降低26% 。如果不喜欢吃鱼,也可以选择深海鱼油、亚麻籽油等补剂,为心血管健康保驾护航。

维生素D 钙:骨骼与免疫的双重保障

有研究数据显示,50%的糖尿病患者存在维生素D缺乏的情况。补充维生素D和钙,不仅有助于维持骨骼健康,还能提升胰岛素敏感性。维生素D3滴剂搭配低糖钙片,是糖友补钙的黄金组合。

镁元素:改善胰岛素抵抗的幕后英雄

镁元素在改善胰岛素抵抗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每日补充250mg镁,8周后空腹血糖会显著下降 。甘氨酸镁和绿叶蔬菜提取物都是补充镁元素的优质来源。

天然植物活性成分:辅助降糖的秘密武器

苦瓜提取物、蜂胶、桑叶茶等天然植物活性成分,具有辅助降糖的功效。比如苦瓜中的苦瓜苷,能激活AMPK通路,促进葡萄糖代谢 。这些天然补剂温和安全,适合长期食用。

二、使用营养补剂的黄金法则

能食补,不药补

优先从天然食物中获取营养,全谷物、深海鱼、坚果都是很好的选择。当无法从食物中获取足够营养时,再考虑补剂。

因人而异,精准补充

根据血糖水平、并发症情况选择补剂。比如,肾病患者要避免高蛋白补剂,而有神经病变的患者可优先选择α-硫辛酸。

定期监测,动态调整

服用新补剂后,连续3天监测空腹及餐后血糖,每3个月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和肝肾功能,根据指标调整补剂方案。

三、补剂“黑名单”,千万别踩雷

蜂蜜制品

升糖指数高达73,会引起血糖的大幅波动,糖友们一定要远离。

含糖麦芽糊精补剂

很多廉价蛋白粉中含有这种成分,看到成分表中有“麦芽糖浆”,就要提高警惕。

高浓度葡萄糖口服液

这东西只有在低血糖急救时才能使用,平时千万不能喝。

四、不同类型糖尿病患者的补剂搭配方案

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

早餐:5g膳食纤维粉 10g乳清蛋白,增加饱腹感,控制体重。

午餐:1粒苦瓜胶囊,辅助降糖。

晚餐:1粒深海鱼油,保护心血管。

糖尿病肾病患者

早餐:低蛋白米糊 维生素D滴剂,补充营养的同时减轻肾脏负担。

午餐:用5ml亚麻籽油拌菜,补充Omega-3脂肪酸。

晚餐:1粒钙镁片,维持骨骼和神经功能。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

早餐:300mgα-硫辛酸,改善神经病变。

午餐:1片维生素B族,营养神经。

晚餐:1粒蜂胶软胶囊,增强免疫力。

五、提醒:补剂不是万能药

任何补剂都不能替代降糖药或胰岛素。营养补剂只是糖尿病综合管理的一部分,一定要在医生或临床营养师的指导下,制定个性化的补充方案。

糖尿病患者选择营养补剂,就像给身体定制一套精密的保养计划。只有选对了,才能真正起到控糖、预防并发症的作用。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帮到各位糖友,让大家都能科学补剂,健康生活!#营养补剂##糖尿病##奕健行##血糖##糖尿病肾病##预防糖尿病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