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高血压的书(糖尿病高血压的人吃什么食物)
得了高血压、糖尿病,这样报销,药费省50%
投稿电话:010-84221520
投稿邮箱:tougao@zgylbx.com
文章转载:010-84222990
关注
┃来源:中国家庭医生杂志2019年12月上(第23期)
不久前,47岁的陈姨被查出糖尿病。
她很忧心,糖尿病得长期服药,每颗药都是钱啊!家里不宽裕,只靠老公的工资支撑,本来已经捉襟见肘。
其实,不必过分忧虑。国家前不久出台了医保新政,以后,像陈姨的药费,能报销一半以上。
医保新政
2019年9月16日,国家医保局、财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药监局印发了《关于完善城乡居民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保障机制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宣布,今后城乡居民高血压、糖尿病参保患者,用药保障范围为国家基本医保用药目录范围内的降血压和降血糖药品;
以二级及以下定点基层医疗机构为依托,看门诊开降压药、降糖药,可进行医保报销,政策范围内支付比例达到50%以上。
新政解读1:
只要是选定的定点医院,门诊就能报销
患者在选定的定点医疗机构挂号就诊后,交药费时,系统便会自动按照比例核算,减去医保报销的部分,患者只需支付自费部分。
而且,不管是去一级医院如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医院,还是二级医院如区级、县级人民医院,只要是选定的定点医疗机构,都可报销。
新政解读2:
降压药、降糖药的费用,至少能报销一半!
具体来说,能省多少钱?
各地对降压药、降糖药的报销标准,可能有差异。
广州,是全国率先实行高血压、糖尿病门诊报销超过一半的城市之一。该市的报销情况,颇有参考性。
为此,记者咨询了广州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保办付宏炜主任,她从事医保工作近20年。
以广州为例:
普通门诊,报销比例最高达80%
老人居民医保每月不限额,每年限额600元
●在定点的基层医院就诊(社区医院)→职工医保可报销80%
居民医保(老年人,非从业人员)60%
居民医保(未成年人、在校学生)可报销80%
●由基层医院,转诊到定点的二/三级医院→职工医保可报销55%
居民医保(老年人,非从业人员)不可报销
居民医保(未成年人、在校学生)可报销50%
●由非基层医院转诊→职工医保可报销45%
居民医保(未成年人、在校学生)可报销40%
如果使用到《药品目录》中的乙类药品,职工医保先自付5%,居民医保先自付15%。
* 报销费用有限额。其中,职工医保限额为300元/月,老年人、非从业人员为600元/年,居民医保中的未成年人、在校学生为1000元/年。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全国各地可能在报销比例和额度上略有差异,但是方法是近似的,不同身份的参保人会有不同的报销比例和额度,具体情况可以拨打12333咨询您本地的情况。
算一算:新政能帮陈姨省多少钱
陈姨服用的是某国产降糖药,属于《药品目录》中的甲类药,价格为30元/盒左右,一盒吃一周。算下来,每个月吃药要花120元左右。
按广州市的门诊用药报销规则,陈姨以居民医保身份去社区医院买药,可以报销60%。
也就是说,每个月的药费,陈阿姨自己只要出48元就行了。从全国各地来看,居民医保的参保人在“两病”的开销上,将都可以节省一半以上的药费。
新政解读3:
可同时在普通门诊和“一类门特”就医
在很多地区,目前已经施行“一类门诊特定病种”(以前也叫“门诊慢性病种”)。只要办理了一类门特,买降压药、降糖药,就能报销相应的药费。
从报销流程来说,普通门诊更简便,照常挂号就诊,就能享受相应的报销比例。
一类门特则有“准入条件”。主诊医生根据参保人病情填写申请表,再由副主任医师以上级别的医生签名确认后,在医保系统进行网上申请,医保审核通过后参保人持《广州市医疗保险门诊特定病种申请书》就诊。
同样,“一类门特”报销也是限额的。职工医保每个月最多报销200元,居民医保则是50元/月。
付宏炜主任表示,参保人可以根据病情需要,同时进行一类门特就医和在选定的定点医院进行普通门诊就医。
以广州市为例:
“门特”报销比例达85%,最低限额为50元/月
基层医院就诊(社区医院)→可报销85%
二级、三级医院就诊→可报销65%
*职工医保每个月最多报销200元,居民医保则是50元/月。
对于“一类门特”,或者叫做“门诊慢性病”的认定,全国大部分地区的认证方法都类似,但报销额度全国不一样,还是建议您拨打12333或者直接去社保中心、医保中心咨询工作人员。
算一算:走“门特”报销,陈阿姨能省多少钱
陈阿姨每个月的降糖药费用为120元左右。若她符合“门特”的标准并进行报销,买一个月的降糖药,她的居民医保可以报销50元,自费70元左右。
新政解读4:
以后买药,不用频频跑医院
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有的原本一次最多只能开一周或一个月的药量。
对此,《意见》还提出,要完善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长期处方制度”。就是说,医生可以根据参保人的实际情况,一次开更长时间的药量。
如此一来,年纪较大、腿脚不便的患者,就不用频频跑医院了。
目前,上海、浙江等地已经开始实行长期处方制度,申请也很简单。
只要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提出,并填写“门诊特定病种连续处方申请知情同意书”,然后由签约的家庭医生进行评估,符合相关条件,即可获得长期处方。
著名作家二月河去世,留下500万字经典“帝王系列”
据河南日报报道,12.15著名作家二月河于今日凌晨病逝于北京。
世有情痴、武痴、钱痴、藏痴、书痴、画痴、歌痴、佛痴、棋痴、舞痴、琴痴、艺痴……无疑,二月河当属文痴。
痴读
二月河幼时调皮捣蛋,不爱学习,被老师讨厌,常讥他为“饭桶”、“废物”。有智吃智,无智吃力。当兵进入大山腹中挖洞建国防工程,或深入地底挖煤运煤,这时才幡然醒悟。繁重劳动了一天,战友们呼呼大睡,他躺在被窝里手电筒照着,专心致志地研究《史记》和《资治通鉴》。塞北挖煤中间休息时,他掏出随身带的《红楼梦》或《三国演义》,躺在煤堆上,借着头顶的矿灯光,津津有味地研读。就像一只饥饿的羊,到了一片草地,见什么草都狠狠地拼命吃。他当了10年兵,也整整苦读了10年书。
转业回乡,他更加苦读痴读。因看书入迷,他曾一脚踢在石头上,趾甲破裂,鲜血直流,也曾头撞路边树,惹得行人笑其“神经病”;更多次被不耐烦的书店店员夺书赶走,被管理员遗忘反锁在图书馆中。他的观念里面没有垃圾书,算命、面相、杂耍的书,他都相信开卷有益。
痴集
为了自己的清帝创作,他大量搜集资料,什么《清人笔记小说大观》、《清朝野史大观》、《清稗类钞》……连清人当初的日记统统都搜集。他在废旧公司收的破烂里觅,在朋友家里搜,在图书馆的角落里捡,地下掉的一张纸,一本旧台历,只要觉得上头有有用的文字,都高兴地收起来。出外游玩,看到庙宇碑刻楹联,荒野坟茔墓志铭等,都要研究一番,随时抄录。
二月河对清初时期政治、经济、文化有了全方位的掌握,对皇家大内生活知识尤精,诸如宫廷礼仪、典章制度、食膳规律、嫔妃进御、皇帝一年360天,什么时节穿什么衣服,他都清楚。知道诸如县府道台对待上级、下级、同僚、亲友、一般人分别是什么程式。他对清代社会民情风俗明晰在心,银两的如何兑现,成色的鉴别,纯度10%到99%的银子怎么识别,他都知道。包括琴棋书画、吟风弄月、酒肆勾栏、说唱卖艺、抽赌狎妓,当时知识分子的生活现状和精神追求,官厅与民居卧室怎么布局,甚至当时一斤豆腐、一斤菜、一斤米多少钱也了如指掌。这样,他才能妙笔如花,写出吸引读者并符合历史事实的细节场面。
痴思
二月河善于思考,有自己独到的思想。当时他的《康熙大帝》第一卷《夺宫》初稿刚出,编辑要求他一定把康熙的阴险毒辣、残忍暴虐写足。按照传统观念,康熙皇帝是封建君主、地主阶级的总代言人,根本不允许作为一个正面人物来描写和颂扬。二月河能够跳出时代的束缚,站在人类大历史中去思考,坚持了自己的创作理念:康熙雄才大略,为中国历史做出过大贡献。二月河说:“我写康熙大帝,就要把这个‘大’字写足。”书出版后争议四起,就是现在仍闻批判声。
过去雍正在人们心目中阴狠冷峻,睚眦必报,暴虐杀戮,抄家抄得文武大臣人人自危,逼死生身母亲,兄弟们也或杀或黜或圈……二月河耐心细致地搜集阅读了《清史稿》、清人笔记和故宫档案史料等大量文献,发现雍正13年间留下一千多万言政务批语、谕旨等,如此勤政千年罕见;再看其政绩,康熙晚年库银七百万两,至雍正骤增到五千多万两,这是“振数百年之颓风”、刷新吏治的功效。整治贪官污吏赃银入库,不但给乾隆的“十全武功”、“极盛之世”垫下厚实家底,也留下了一个不错的吏治环境……二月河得出一个石破天惊的结论:雍正是个少有的勤、正、善、公,体恤为民的好皇帝,令人心仪敬佩。《雍正皇帝》横空出世后,被誉为50年不遇甚至百年不遇的佳作。
痴写
二月河至今习惯手写,数百万字全是一笔一画秃笔写就。初创作时没钱买空调电扇,就在桌子下放个水桶,两条腿放进去,既清凉驱暑又可防蚊虫叮咬。冬天冷得受不了,就狠劲搓搓手,或把开水倒在毛巾上捂住手暖一暖。或者烧上蜂窝煤炉,放在跟前,冷极了就烤烤手,几次煤气中毒差点去见马克思。他白天上班,利用晚上时间写作,20年如一日,没偷懒睡过一天安稳觉。写到凌晨3点钟,他实在瞌睡熬不住,就猛抽几口烟,然后用火红的烟头照着手腕“吱吱”烫去,烫得一串激灵,以驱赶疲惫,清醒头脑,接着继续伏案写作。
2000年,二月河脑栓塞中风,抢救过来后仍半身不遂。紧接着,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接踵而来。脑中风病人最需要的是静养,医生当时就对他说,如果再复发,就不可逆转了。此时《乾隆皇帝》还没有结稿,心急如焚的二月河不计后果,常常是刚拔针头,就要求写作。妻子赵菊荣只好拿一块木板,放在被子上,让他当书桌。一天下来,二月河全身都麻木得没有知觉了,赵菊荣只得用冷热毛巾交替给他做冷敷热敷。如此年余,《乾隆皇帝》的最后一卷作品终于杀青。惊心动魄的“拼命创落霞”才告一段落。
痴写不改,连官也不当。那年,河南省委组织部准备调他到省文联当常务副主席,进党组主持工作,享受厅级待遇。如此好事,他却不就。他认为自己的身体健康不是很好,不愿意南阳郑州两头跑,而且他不喜“开会,公干”。他老老实实回答:二月河不是当官料,只能写小说。组织部领导请他再次考虑时,他诚实朴素地说:副主席可以让别人来干,二月河却只有一个。
近年来,他先后推出了《二月河语》、《密云不雨》、《佛像前的沉吟》等散文随笔集,在文坛引起持续反响。
“……假如这世上有人曾经和我同路跋涉过人生,他就能告诉你,我其实原本是个痴人……”二月河幽幽说。
作者 | 路漫漫
来源 | 《人民日报海外版》
糖尿病+高血压,有一个基础方
小编导读
糖尿病和高血压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两种病,现多见于临床。若单独而论,这两种病也时常让人觉得棘手,治疗起来有一定难度。若两种病合并起来,那岂不是难上加难?虽说有难度,但不要怕,总会有解决办法。我们就来看看于世家教授是怎么对付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吧。
01 病因病机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基本病机是肝肾阴虚,病性为本虚标实。本虚以阴虚为主,兼有气虚、阳虚;标实为痰浊、血瘀、热邪等交互为患。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口干多饮、多食、消瘦、眩晕、头痛、心烦易怒、耳鸣、失眠多梦等。
02 辨治经验
在临证治疗中,于世家教授多以平肝潜阳为主,配合补益肝肾、清热泻火之法。方选天麻钩藤饮为主方加减。方中天麻平肝阳,息肝风,善治眩晕;钩藤清肝热,息风止痉;二药相伍以平肝息风。石决明平肝潜阳;山栀、黄芩清热泻火,使肝经之热不致上扰。牛膝引血下行,以利肝阳的平降。益母草的主要作用是活血利水,入心、肝二经,与牛膝配伍既可引血下行,又可使火热之邪从小便排出,而且在《本草汇言》中特别提到益母草能治“血贯瞳仁及头风眼痛”。杜仲、桑寄生补益肝肾,二药配伍牛膝可以加强补肝肾、强筋骨的作用。夜交藤、茯神安神定志,以解失眠多梦之症。诸药配伍,共奏平肝潜阳、补益肝肾、清热泻火之功。临床常用于治疗肝肾阴虚、肝阳偏亢之高血压患者。
于世家教授注重辨病、辨证、辨人施治,治疗时注意个体差异,依据不同患者的自身情况在组方上灵活变通、随症加减。本病以肝阳上亢证为主,兼有其他证时,可随症加减。
如兼有阴虚证,可表现为口燥咽干、五心烦热、失眠、多梦、潮热、盗汗等,口燥咽干者,可加养阴生津之沙参、麦冬、玉竹;失眠多梦者,可加黄精、珍珠母、酸枣仁、远志等。黄精补气养阴、健脾、益肾,且现代药理研究证明黄精不但具有降压作用,还有降低血脂、改善动脉粥样硬化、抗氧化、降低血糖的作用;珍珠母平肝潜阳、安神定惊,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珍珠母亦有降压的作用;酸枣仁有养心益肝、安神之功效;远志有安神益智的作用。潮热盗汗者,可加滋阴潜阳、退热除蒸之鳖甲,凉血除蒸之地骨皮,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之生地黄。
如兼有瘀血阻络证,可表现为四肢麻、凉、痛甚,可加入丹参、赤芍、川芎。丹参有活血通经之功,与原方中的牛膝配合应用,有活血通经、养血安神、引血下行之功,遵从了古人“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赤芍有活血通络之用;川芎行气活血,有“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之意。
如兼有阴阳两虚证,主要表现为腰膝酸软、后背畏寒、四肢欠温、夜尿频数等。因阴阳互根,相互依存,所以病程日久,阴损及阳,治疗不当,过用苦寒伤阳之品,终致阴阳两虚。于世家教授善用巴戟天、菟丝子等温和之品,而不选肉桂、附子等峻补之品,治疗阴阳两虚证时选用枸杞子、山茱萸以滋阴助阳,以期“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而选用巴戟天、菟丝子补阳,则体现了“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
如兼痰湿证,加用泽泻、猪苓、车前子等以利尿祛湿,因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存在很多肥胖的患者,而“肥人多痰湿”。
综上,以天麻钩藤饮为基础方随症加减,以平肝潜阳、清热泻火、益气养阴、滋补肝肾、活血通络、宁心安神等,从而使诸症消失、血压下降。同时,于世家教授认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只重视血压是否达标是不够的,更要注重降压过程中血压是否平稳,从而减少脑卒中等终末事件的发生率。
验案举隅
孙某,男,58岁。因“头晕、头痛1年余”就诊。
患者素体虚弱,3年前诊断为“2型糖尿病”,曾口服消渴丸及二甲双胍(具体用量不详)治疗,后自行停药,亦未监测血糖。近1年来,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头痛,遂来就诊。
入院时症见:口渴多饮,乏力,面红目赤,头晕头痛,失眠多梦。
查体:血压148/95mmHg,双足背动脉搏动尚可,舌红,苔黄,脉弦细。
理化检查:随机血糖12.5mmol/L,糖化血红蛋白8.6%;血常规正常;尿糖阴性;便常规正常;甲状腺功能检查正常;肝、胆、脾彩超无明显异常。
中医诊断:消渴;眩晕(肝肾阴虚,肝阳上亢)。
西医诊断:2型糖尿病;高血压。
治法:平肝潜阳,宁心安神。
处方:天麻30g,钩藤30g,石决明20g,杜仲25g,桑寄生25g,牛膝25g,菊花25g,白芍15g,丹皮15g,珍珠母50g,茯神15g,夜交藤15g。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西药治疗予拜阿司匹林0.1g,每日1次,口服;甘舒霖30R注射液,早10U、晚8U,饭前30分钟,皮下注射。
治疗3天后,头晕头痛、面红目赤症状明显缓解,但仍有两目干涩、腰膝酸软、舌红少津、脉弦细诸症,监测血压、血糖均在正常范围。故原方去珍珠母、茯神、丹皮,加熟地黄15g,黄精40g,枸杞子25g。
继服6剂好转,遂停服中药。
出院后,随访2个月,症状无加重。
按语:本案患者久病体虚,消渴日久出现肝肾阴虚,肝阳上亢,从而导致面红目赤、头晕头痛、舌红苔黄、脉弦细诸症。治疗时于世家教授采用平肝潜阳、宁心安神的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服药3天后,头晕头痛明显缓解,而两目干涩、腰膝酸软、舌红少津之阴虚证明显,故加入黄精、枸杞子、熟地黄补益肝肾,养阴填精。
好书推荐
梁国卿、陈晶、于世家,辽沈糖尿病三位大家治疗糖尿病经验总结——
《益气活血治消渴:辽沈糖尿病三杰经验集》
本书总结了辽沈地区治疗消渴病著名的三位名老中医梁国卿、陈晶、于世家教授的学术经验。梁国卿教授在多年的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学术思想,重视气和脾肾在人体活动中的作用。在糖尿病的治疗中以补脾益气为本,慢性疾病除重视培补脾肾外,还重视益气活血等。基于梁老独特的学术思想,现代医家陈晶教授、于世家教授传承这一理论并加以发挥,在治疗消渴病方面均获得了满意的疗效。本书将三位享誉辽沈地区的名家治疗消渴及杂病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典型病例加以挖掘整理、传播,对现在及今后的临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内容选自《益气活血治消渴——辽沈糖尿病三杰经验集》(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郑曙琴 高天舒 王丽主编),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悦读中医推荐发表。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