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可以吃蒲公英吗(糖尿病可以吃蒲地蓝口服液吗)
糖尿病与蒲公英
每到春夏季节,我们经常可以在草地或路边看到蒲公英,但很少有人知道,不起眼的蒲公英是一种药食两用的植物。蒲公英别名黄花地丁、婆婆丁、华花郎等,是菊科蒲公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于我国华北地区。蒲公英头状花序,种子上有白色冠毛结成的绒球,花开后随风飘到新的地方孕育新生命。《本草纲目》中记载,蒲公英具有“乌须发,壮筋骨”的作用。
近年来,中草药提取物的研究为糖尿病新药的研究提供了不少新的思路。现代医学也表明,蒲公英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等功效,以及抑菌、抗炎、抗氧化、抗肿瘤、调血脂、降血糖、抗血栓、改善微循环等药理作用,对于皮肤瘙痒、热毒重的糖尿病患者, 有止痒活血之效。
有研究表明,蒲公英多糖在体外可抑制蛋白酪氨酸磷酸酶 1B和α-糖苷酶活性。α-糖苷酶是食物中淀粉、寡糖和双糖水解为单糖的必需酶,而只有单糖才可从肠道吸收入血。α-糖苷酶活性被抑制,因此减少葡萄糖在肠道的生成,调节糖代谢,从而促进糖原合成,抑制糖原分解。
同样的,研究者用蒲公英水提取物对糖尿病大鼠连续给药7天,结果发现可降低大鼠餐后血糖水平。而正葡萄糖钳夹实验显示,蒲公英水提取物对大鼠血清胰岛素和GIR均无影响,表明其在不升高胰岛素、不增加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的前提下降低大鼠餐后血糖,推测蒲公英水提取物降血糖作用可能是减少了肠道吸收葡萄糖入血的缘故,进而,研究者将Caco-2细胞培养在Transwell聚碳酸酯膜上,考察蒲公英水提取物是否具有抑制麦芽糖水解和 (或) 抑制葡萄糖转运的作用,结果显示,蒲公英水提取物降低正常大鼠和STZ致糖尿病大鼠餐后血糖的作用与抑制小肠内麦芽糖水解和葡萄糖吸收有关。
由于蒲公英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改善微循环等作用,蒲公英也常被用于糖尿病足的中医治疗。
蒲公英的嫩苗营养价值较高,吃法也很多,用开水焯烫后,可以炒食、凉拌或做汤。食用蒲公英的最佳时间是每年初春的四五月份,将新鲜的蒲公英摘取下来制作成干茶,平时直接泡水喝。
蒲公英性寒,体质寒的患者不能食用蒲公英,这类患者的身体不易发热,体质相对较差,若是再食用寒性的蒲公英可能出现一系列副作用,同时,对蒲公英过敏的患者也不适合食用蒲公英。
蒲公英改善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效果和机制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糖友们可在咨询医生后,酌情食用,切不可盲目自行食用。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不妨点赞、转发、收藏一下哦~
想要获得更多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知识可在评论区或私信中进行咨询~
资料来源:转自文糖医
适合糖友吃的5种野菜,这个春天不要错过
春天,是从舌尖上开始的。
俗话说,春天宁可无肉,不可无野菜。
市场上卖的绿叶菜多是大棚菜,在我看来不如野菜纯天然,有“春天的味道”。每年春天,我都会吃5种野菜,味道鲜美,对糖尿病病友还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1.婆婆丁(蒲公英)
据说蒲公英的根冻不死,暖风一吹,就发芽了。
蒲公英是药食同源的食物,可以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块,保护视力(维生素A的含量约是胡萝卜的1.4倍[1],维生素A可以保护视力)。研究发现,蒲公英的提取物可以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降低血糖水平[2]。
焯水后可以炒、蒸、凉拌、做馅、蘸酱,晒干的蒲公英可以泡茶喝。
2.迷迷蒿(麦蒿、播娘蒿)
麦蒿随小麦一起生长,是麦田里的“顽固性野草”,北方农人少有不认识的,很多人不知道它能吃。
麦蒿中的活性物质对心血管、血压、血脂有好处[3]。麦蒿籽是一味中药材,学名南葶苈子,长得像菜籽一样,可以榨油吃。
蒸麦蒿
麦蒿的味道很独特,清香中带着点苦(比苦瓜淡),焯水后可以炒着吃,凉拌吃,做菜饼吃……麦蒿做蒸菜最好吃。
来一碗北方的限定美食--蒸麦蒿
①麦蒿洗净焯水,切段,加入少许面粉和食用油(让每一根菜叶上不干不湿的刚好挂薄薄一层面),入锅蒸,水开后蒸15分钟。
②出锅后用筷子打散,淋入香油、蒜泥、十三香、盐等调味,搅拌均匀,又松散又鲜嫩又清香的北方蒸麦蒿就做好啦。
还可以把蒸好的麦蒿用鸡蛋、香葱、蒜、辣椒爆炒一下,蒸菜上的薄薄一层面都香脆入味,那叫一个香,一顿能干一大盘。
注意:蒸麦蒿当主食吃,能量较一般主食低,更有利于餐后血糖控制。
3.曲曲菜(苦菜、苣荬菜)
苣荬菜是早春特供的神仙美食。
营养丰富,可以清热、解毒、止咳、保护视力(维生素A的含量比胡萝卜高[1])。有研究发现,苣荬菜煮水有利于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水平[4]。
苣荬菜焯水后可以蒸、煮、炒、凉拌、蘸酱,晒干后还可以泡茶、煮水。
苣荬菜味道有点苦,一般人吃不惯,吃惯的人每年不来一盘都觉得少点什么。
4.荠荠菜(荠菜)
荠菜是我们最常吃的野菜,最大的特点,就是鲜。
荠菜含有丰富的谷氨酸(味精的主要成分就是谷氨酸钠--谷氨酸的钠盐),是“天然的味精”。
荠菜富含多种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C等)和矿物质(钙、铁、钾等),以及膳食纤维(1.7%[1])。研究发现,荠菜的提取物能抑制2型糖尿病小鼠血管损伤[5]。
荠菜焯水后可以炒着吃,蒸着吃,凉拌着吃……做馅是最好吃的,不管是包包子,包饺子,还是包馄饨,都能鲜掉眉毛。
吃下荠菜就像是吃了整个春天。
5.附地菜(伏地菜)
附地菜是报春使者。
小小的,不起眼,与大地一同苏醒,悄悄点缀在荠菜、蒲公英等野菜野草之间。
附地菜可以温中健胃,消肿止痛。
附地菜的味道很寡淡,却特别能衬托出鸡蛋的鲜味。
温馨提示
1.野菜是春天里一道特殊的美食,不能代替药物治疗。
2.花坛边、路边、农田周围、矿厂附近的野菜不要采,有污染风险。
3.不认识或辨识不清的野菜不要采。
文章来源:糖尿病之友杂志
文章仅供科普,具体诊治及用药须基于医生处方并遵医嘱进行。
血压、血糖、血脂、尿酸标准对照表,请为家人多看一眼!
“请问您有什么忌口吗?”
不吃葱蒜、不吃辣……
在餐厅点菜被问忌口时
我们总是习惯于从口味偏好来做出提醒
但如果你的
血压、血脂、血糖、血尿酸
这四个衡量身体状况最基本的指标
已经起飞了
那就得认真考虑后再回答了
那么问题来了
四项指标的标准到底是什么呢?
超标后分别又对应哪些忌口食物呢?
血压
低了供血不足,
高了伤害血管器官
血压过低,会使身体各部分的营养、氧气供应不足,产生眩晕、无力,甚至晕厥,同时也会增加卒中风险;血压过高,过高的压力会伤害各个器官组织,包括血管、心脏肾脏等,也会增加卒中风险。
人的血压不是一直稳定不变,在一天之内会有所变化,在一生之中有所变化,而且男性和女性的血压也会有所区别,所以就很需要这张表来做参考。
血压测值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情绪激动、紧张、运动、气温等,单一一次测量不能作为诊断结果;
50岁以后或者有心脑血管病史的,建议每天按时测量血压并记录;
此对照表为一般对照表,若有其他疾病,如糖尿病、肾病等,以临床医生建议为准。
高血压患者忌口清单
味精
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如果平时钠的含量已经达到阈值,再多吃味精,显然会增高钠的摄入量,从而不利于高血压的控制。
冷饮
摄入大量冷饮,会突然刺激肠胃,使得全身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加重病情,并容易诱发脑出血。
浓茶
红茶中所含的茶碱最高,可以引起大脑兴奋、不安、失眠、心悸等不适,从而使血压上升。
酒
饮酒可使心率增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还可促使钙盐、胆固醇等沉积于血管壁,加速动脉硬化。
血糖
低了供能不足,
高了伤害器官
低血糖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危害,轻者引起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痴呆、昏迷,直至危及生命。部分患者诱发脑血管意外,心律失常及心肌梗塞。
高血糖还会引起大血管病变。糖尿病性大血管病变是指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基底动脉、肾动脉及周围动脉等动脉粥样硬化。其中,动脉粥样硬化症病情较重、病死率高。约70%~80%糖尿病患者死于糖尿病性大血管病变。
同样,血糖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进食、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血糖也会有所变化,所以会有空腹血糖、餐后血糖两个数值作为参考。
轻度糖尿病:7.0~8.4mmoi/L;
中度糖尿病:8.4~10.1mmoi/L;
重度糖尿病:大于10.11mmoi/L;
孕妇空腹不超过5.1mmol/L。
除血糖外,糖尿病的诊断通常还需要配合糖耐量检测;有糖尿病史的,建议定期检测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最好也可以定期检测静脉血糖。
糖尿病患者忌口清单
火龙果
每100克火龙果肉含有7.83克的葡萄糖。所以,糖尿病患者要慎吃。
野菜
糖尿病患者体质大多较虚,不适宜吃过多寒凉食物。而市面上常见的荠菜、马齿苋、马兰头、菊花脑、蒲公英等野菜,性质基本都偏寒凉,所以糖尿病患者要慎吃。
酒
饮酒会干扰体内糖、脂、蛋白质代谢;饮酒影响降糖药分解与排泄,易引起血糖波动;而且大量饮酒损害胰腺。所以,糖尿病患者最好不饮酒或少饮酒。
花生、瓜子等坚果类
由于坚果类食物含有较多的脂肪,属于高热量食品,如果随意吃,不按食物交换份方法减去相应主食量或进食过多,都会导致血糖、血脂增高。
菜籽油
菜籽油中的芥酸含量达到31%~55%,可使心脏内积聚脂肪颗粒,引起血管壁增厚和心肌脂肪沉积,对心脏造成更多危害,特别对于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的患者更要少吃。
血脂
低了营养不良,
高了营养过剩
血脂是血浆中的中性脂肪(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和类脂(磷脂、糖脂、固醇、类固醇)的总称。
一般血常规检查中检测的血脂主要是以下四种:
总胆固醇:增加常见于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传染性肝炎、门脉性肝硬化、某些慢性胰腺炎、自发性高胆固醇血症。减少见于严重贫血、急性感染、甲状腺机能亢进、脂肪痢、肺结核、先天性血清脂蛋白缺乏及营养不良。
甘油三酯:增高见于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糖尿病、肾病综合征、胆道梗阻、甲状腺功能减退、急性胰腺炎、糖原累积症、原发性甘油三酯增多症。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好”胆固醇):减少提示易患冠心病;增高提示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坏”胆固醇):增多提示易患动脉粥样硬化所导致的冠心病、脑血管病。
高血脂患者忌口清单
仅胆固醇高:
1. 忌吃或少吃含胆固醇的食物,如动物内脏、蛋黄、白肉、蚌、田螺、鲍鱼、墨鱼等。
2. 适当吃:对于一些胆固醇含量并不高的食物,如瘦猪肉、牛肉、鸡肉、鱼等,可适量吃一些,以补充营养。
仅甘油三酯高:
①碳水化合物要严格控制,尽量少吃或不吃,因为碳水化合物可以在体内转换为甘油三酯;
②戒酒,因为长期血液中酒精浓度高可促使甘油三酯含量上升。
③偶尔吃:蛋黄、蟹黄等含胆固醇较多的动物性脂肪可适当放宽一点,偶尔吃点也可以。
血胆固醇和甘油三酯都高:
既要限制高胆固醇食物,又要降低体重,还要戒酒。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尿酸
高了引起
高尿酸血症、痛风
尿酸是人类嘌呤化合物的终末代谢产物。
临床上,当血尿酸超过390微摩尔/升,就可诊断为高尿酸血症。
临床资料显示,大多数的痛风病人的尿酸值都是超过420微摩尔/升。
高尿酸患者忌口清单
高果糖食物
痛风患者要少吃甜度比较高的水果,尤其是果糖含量较高的水果。因为血液中的果糖含量上升,会导致血尿酸和尿液中的尿酸含量迅速增加。
调味料
蚝油、鲍鱼汁、海鲜酱、香菇酱、浓缩鸡汁等食品调味料的嘌呤含量也很高。快速的血尿酸升高则会导致痛风的发作。
咖啡、浓茶
浓茶水、咖啡等饮料本身不会增加嘌呤的含量,但它们有兴奋自主神经的作用,加重痛风,也可能会诱使痛风急性发作。
啤酒
都知道痛风患者不能喝啤酒,因为啤酒中有嘌呤。酒精对痛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酒精会促进嘌呤吸收。另外,酒精可增进尿酸排泄,增加痛风或高尿酸风险。
种子类食物
花菜、菠菜、菌类及植物的种子、干果等嘌呤含量亦不可小觑,仍因控制摄入量。
内脏和鱼类
痛风性关节炎无论急性发作期还是慢性期,需要注意患者应长期控制嘌呤含量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沙丁鱼、凤尾鱼、鲭鱼、小虾等。这些都是痛风病患者不能吃的食物,所以一定要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