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糖尿病足联盟(国际糖尿病联盟2020年数据统计)
医学专家聚中原话“糖足”
本报讯(记者 常 娟 王 平)12月20日~21日,第九届中原糖尿病足与创面论坛暨中国微循环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糖尿病足年会暨第十四届平顶山血管论坛在平顶山举办,来自全国各地主攻糖尿病足、慢性创面等疾病的医务人员及血管外科专家参会,聚焦疾病诊疗前沿和热点,相互学习,交流经验,助推中原糖尿病足与创面防治迈向新台阶。
本次大会邀请全国首届名中医崔公让,国际医学保肢协会副主席、中国区主席王江宁,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中原糖尿病足与创面联盟主席王兵,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周围血管科主任鞠上等27位专家授课,邀请31位点评讨论专家,11位大赛评委对青年医师创面病例大赛、护理创面病例大赛及授课专家的授课内容进行讨论点评,并设立崔公让学术思想传承论坛,分享名师专案,学术氛围浓厚。
据大会执行主席、平顶山市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周围血管病医院院长马立人介绍,糖尿病是我国的高发病、多发病,而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因为患者糖尿病病程长,长期血糖控制差,多合并大血管、微血管病变,例如合并脑梗塞、冠心病、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严重的感染及长久的足部疼痛刺激,会使心脑肾合并症加重,在治疗过程中矛盾重重,困难及问题此起彼伏。糖尿病足的综合治疗需要全身与局部结合、内外科融合、中西医协同。因此,2016年,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平顶山市中医院等发起创立中原糖尿病足与创面论坛,以构建一流的外周血管疾病专业交流平台为特色,采取病例大赛、现场讨论、特色分论坛等多种形式,分享前沿的科研新成果,交流一线临床的新经验,致力于通过实现中原地区血管、创面疾病诊疗工作的技术化、专业化、规范化,提高全省血管、创面疾病诊疗团队的整体实力与中原地位,更好地服务于中原患者。
由于中原糖尿病足与创面论坛的影响,2017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平顶山市中医院等省内23家医院倡导成立中原糖尿病足联盟,共商治疗糖尿病足大计。截至目前,该联盟已发展至100余家,覆盖全省糖尿病足学科、护理团队、基层医院等,已经形成为立足中原、辐射全省及全国的极具影响力的专科联盟之一。
此次大会对推进中原糖尿病足联盟建设先进个人及推进科学进步奖的相关个人进行了表彰,对青年医师及护理病例大赛获奖个人进行了颁奖。周口市人民医院、太康县中西医结合医院、信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南阳南石医院、中牟县中医院、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零医院、南阳医专第一附属医院、辉县市中医院等7家医院进入中原糖尿病足与创面联盟单位。
中国糖尿病足联盟省级糖尿病足中心建设项目在厦启动
中新网厦门6月26日电 (杨伏山 张舒姗 许靖熠)第七届海西糖尿病足研讨会26日在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举办。会上,厦大附属中山医院启动中国糖尿病足联盟省级糖尿病足中心建设项目。
中国糖尿病足联盟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牵头,联合全国糖尿病足防治领域医护工作者及医院成立的医联体,致力于推动糖尿病足的诊断、治疗、预防、护理、康复相关研究,加强多学科专业协作和学术交流,提升中国糖尿病足防治专业水平。
第七届海西糖尿病足研讨会26日在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举办。 杨伏山 摄
有关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糖尿病患者已达1亿人,糖尿病足作为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是目前糖尿病患者截肢的主要原因,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中国官方提出《“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等部署,进一步加强糖尿病等慢病管理。
主办方称,该联盟将提高建设中心区域智慧医疗建设,利用5G信息化集成模式,将治疗系统化,精细化,提高患者就医便利程度。
本次研讨会由厦门市医学会和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管外科联合举办,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学术讲座、病例讨论、圆桌论坛等多种交流方式,中华医学会糖尿病足与外周动脉疾病学组组长、中国糖尿病足联盟副主委冉兴无,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蔡建春,厦门市卫健委医政医管处4级调研员(主持工作)陈兰等为大会致辞。
本次会议邀请了中国内地血管外科、内分泌科、骨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等糖尿病足相关多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并广泛邀请厦门周边医院及社区医务工作者参加,聚焦糖尿病足诊疗决策,在血管介入技巧、创面修复、伤口护理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并特别开展社区医护的规范化培训,纵向提高糖尿病足多级医疗机构联合治疗模式。
研讨会主办方之一、厦大附属中山医院血管外科主任黄小进接受记者采访。 杨伏山 摄
与会专家认为,为有效预防和控制糖尿病足的高危因素、降低发病率,规范及时治疗糖尿病足十分重要;而多学科融合有助于推动糖尿病足的规范化治疗,进而减少截肢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据了解,本次研讨会是厦大附属中山医院血管外科第七次主办糖尿病足研讨会。成立于2007年的厦大附属中山医院血管外科是福建省第一个独立学科设置的血管外科,长期致力于主动脉及外周血管疾病的诊治,2020年,该科跻身全国糖尿病足慢性创面修复基地示范单位。
该血管外科主任黄小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在患者还没出现溃疡的糖尿病足,我们称之为高危足。对这类患者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可以将患者远期的截肢率大大降低。
他认为,对糖尿病患者群体、尤其是农村基层患者群体进行广泛的糖尿病足科普和筛查非常重要,防胜于治,“糖尿病足并非急性发病,从溃疡坏死到最后需要截肢的地步,发展有一个过程,如何提高早期诊断率一直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我们临床上糖尿病足致截肢的患者,约1/3的糖尿病患者在患病后面临糖尿病足截肢风险,这类患者很多都在农村基层。”黄小进介绍说,上述中心的成立,对辐射周边基层,打造基层医疗机构预警模式将有深远的意义。
此前,为响应“健康中国”的行动号召,提高糖尿病足的早期诊断率,该院血管外科团队经常深入社区、县级医院开展义诊宣教活动,致力糖尿病足的早期筛查工作。本次研讨会创新开设的圆桌论坛,以社区医院和县级医院的医护人员为主体,共同分享讨论、致力提高糖尿病足在基层医疗机构的早期诊断率,将糖尿病足诊治的重点更多从治疗前移到预防环节。(完)
来源: 中国新闻网
打破区域限制促进医疗资源共享!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糖尿病足专病联盟成立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交汇点讯 6月22日,记者从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获悉,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糖尿病足专病联盟合作项目云签约暨启动仪式近日在吴江举行。联盟各成员单位将有效整合糖尿病足病相关资源,为整体提高糖尿病足病的医疗水平和分级诊疗发挥积极作用,让示范区的老百姓享受到更优质的服务。
开展示范区糖尿病足专病联盟建设是执委会2022年重点工作之一。近期,在执委会的指导和江苏省卫健委协调下,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糖尿病足专病联盟合作项目云签约暨启动仪式在吴江举行。示范区执委会、江苏省卫健委、吴江区和苏州市卫健委有关负责同志通过线上或线下形式参加启动仪式。
此次成立的示范区糖尿病足专病联盟将依托东部战区空军医院,以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江苏盛泽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嘉善县第一人民医院和嘉善县中医医院为成员单位,致力于打造具有规范诊疗、上下联动为一体的糖尿病足专病联盟,进一步打破区域限制,促进医疗资源共享更加深入,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让老百姓真正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资源。
据悉,糖尿病足专病联盟启动后,将重点围绕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构建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学术研究、技术交流和运营管理等领域一体化交流合作平台;二是建立糖尿病足专病分级诊疗转诊信息系统,畅通双向转诊绿色通道,为患者提供分级、连续、优质、高效的专病诊疗服务;三是构建示范区糖尿病足专病联盟联席会议机制,实现跨区域医疗技术合作的常态化。
下一步,示范区糖尿病足专病联盟将通过在联盟内部建立规范化诊疗体系和专业化培训体系,提高优质医疗资源可及性和医疗服务整体效率,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逐步推广至示范区内专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设有内分泌科的乡镇卫生院,从而提高糖尿病足专病防治的整体诊疗水平。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许海燕
编辑: 李晞
本文来自【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