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不能吃的豆类(糖尿病不能吃的食物列表清单)
糖尿病不能吃豆制品?不想血糖上升,这7种豆制品少碰!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糖尿病患者能不能吃豆制品?这个问题常常在门诊中被反复提及。不少人觉得豆制品高蛋白低糖分,是糖尿病患者的天然“好朋友”;也有人担心,豆制品可能含糖量高,吃了会导致血糖飙升。
真相究竟如何?医生的回答可能颠覆你对“健康食物”的认知:糖尿病患者可以适量摄入豆制品,但某些特定类型的豆制品却要敬而远之,稍不注意就可能让血糖失控。今天,我们就来揭晓这7种豆制品的“真面目”。
豆奶:糖分含量暗藏玄机豆奶看似是健康饮品,但不少市售豆奶为了迎合大众口味,会额外添加大量糖分。一盒普通的甜味豆奶,其糖含量可能高达10克以上,相当于两块方糖。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这样的糖分摄入无疑是“雪上加霜”。即便是无糖豆奶,也应仔细查看配料表,确认其中是否含有其他隐形糖分,如麦芽糊精或果葡糖浆。
医生建议,糖尿病患者喝豆奶时,尽量选择无糖原味豆奶,并控制饮用量。每日饮用不宜超过200毫升,且需搭配其他低升糖指数的食物,避免血糖波动过大。
豆腐干:高盐高油的隐患豆腐干是许多人的日常小零食,但其加工过程中通常会加入大量盐分和调味料,有些还会经过油炸处理。
盐分过高会导致体内水钠潴留,增加高血压风险,而高油脂则可能影响血糖控制。一些市场上售卖的五香豆腐干,100克的钠含量甚至超过1000毫克,相当于一天盐摄入量的一半。
医生提醒,糖尿病患者尽量避免食用过度加工的豆腐干。如果特别喜欢,可以选择低盐自制豆腐干,用少量酱油或香料调味,避免油炸和过多盐分添加。
素鸡:不是真的“素”,含糖量惊人素鸡因其口感鲜嫩,深受素食者和糖尿病患者喜爱,但很多人不知道,素鸡在加工过程中通常会加入大量糖分和淀粉,目的是改善口感和增加粘性。一些商家为了让素鸡更加鲜美,还会添加酱油、蜂蜜等调料,进一步抬高血糖指数。
医生建议,糖尿病患者在选择素鸡时,务必查看成分表,尽量避免淀粉含量过高的产品。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自己动手制作素鸡,省去不必要的添加剂,吃得更安心。
豆花:糖浆是血糖的“催化剂”豆花是许多人小时候的记忆,尤其是在早餐摊上,一碗热乎乎的豆花配甜蜜的糖浆,是冬天的温暖慰藉。然而,这碗看似清淡的豆花,其中的糖浆才是真正的“血糖炸弹”。
一份豆花中的糖浆含量往往超过15克,而这些精制糖会被身体迅速吸收,引发血糖短时间内迅速升高。
医生提醒,糖尿病患者如果特别想吃豆花,可以选择无糖版本,配上一些低升糖指数的调味料,如少量酱油或自制代糖糖浆,既能满足口感需求,又不至于让血糖失控。
腐竹:高脂肪的“隐形炸弹”腐竹是餐桌上的常见菜肴,其口感筋道、营养丰富,深受欢迎。然而,腐竹作为豆制品的一种,其脂肪含量并不低,尤其是经过油炸或炖煮后,热量会进一步飙升。
100克腐竹的脂肪含量高达15克,远超许多传统豆制品。此外,腐竹的升糖指数较高,属于糖尿病患者需要适量控制的食物。
医生建议,糖尿病患者在食用腐竹时,应尽量避免油炸烹饪方式,选择清蒸或凉拌,并控制食用量,每次摄入不宜超过50克,以免对血糖造成过大压力。
豆腐脑:甜咸之争中的健康陷阱在中国南北方,豆腐脑的甜咸之争经久不衰。虽然南方的甜豆腐脑更容易让糖尿病患者“踩雷”,但北方的咸豆腐脑也并非完全健康。
咸豆腐脑中的酱油、卤汁往往含有较高的钠和隐形糖分,长期食用可能对血糖和血压都不利。
医生建议,糖尿病患者可以选择无糖无盐的清淡豆腐脑,搭配少量蒸熟的蔬菜或香菇等配料,既能保留营养,又不会增加血糖负担。
豆腐乳:高盐高糖的“调味雷区”豆腐乳虽然体积小,但其调味成分极为复杂。市面上的豆腐乳为了提升风味,通常会加入盐、糖、酒精和多种发酵调料。
一小块豆腐乳的钠含量可能高达400毫克,糖分含量也不容小觑。对于需要严格控制饮食的糖尿病患者来说,豆腐乳无疑是一个“高风险食物”。
医生建议,糖尿病患者尽量减少豆腐乳的摄入。如果实在想吃,可以选择低盐低糖的豆腐乳,并将其用清水冲洗后再食用,减少钠和糖的摄入量。
小结:糖尿病患者如何健康吃豆制品?糖尿病患者并非不能吃豆制品,但需要明确,并不是所有豆制品都适合糖尿病患者长期食用。
像豆奶、豆腐干、素鸡、豆花、腐竹、豆腐脑和豆腐乳这类加工豆制品,往往因为添加盐分、糖分或其他调料而变成“血糖杀手”。如果想要健康吃豆制品,糖尿病患者可以选择以下方法:
1. 优先选择原材料简单的豆制品,如普通豆腐、毛豆、黄豆等,尽量避免加工过度的产品。
2. 学会看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注意产品中的糖分、钠含量和脂肪含量。
3. 控制食用量,每餐摄入豆制品不宜过量,建议搭配其他低升糖指数的食物一起食用。
4. 科学烹饪,避免油炸、过多盐糖调味,提倡清蒸、凉拌等健康方式。
豆制品是营养丰富的食物来源,但糖尿病患者在选择时需格外谨慎。通过科学选择与合理搭配,可以让豆制品成为糖尿病日常饮食中的好帮手,而不是“血糖的敌人”。
参考资料:
1.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年版)》,中国营养学会
2. 《糖尿病患者饮食管理》,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3. 《加工食品中的隐形糖与健康风险》,《中国食品安全杂志》
4. 世界卫生组织,《非传染性疾病防治指南》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糖尿病不能吃豆制品?不想血糖上升,这5种豆制品少碰!
昨天门诊时,一位患者问我:"李医生,我这种糖尿病患者能不能吃豆制品?"
这位患者最近发现自己的血糖控制不太理想,平时又特别喜欢吃豆腐、豆浆等豆制品。他听说豆制品含有植物雌激素,可能会影响血糖,所以很犹豫要不要继续食用。但又担心完全不吃豆制品会影响营养摄入,特别是蛋白质的补充。
那么,糖尿病患者到底能不能吃豆制品呢?
每天适量食用豆制品对糖尿病患者又有什么影响呢?
答案是可以吃!豆制品富含优质蛋白质、膳食纤维和多种微量元素,营养价值高,且具有较低的血糖生成指数,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是不错的蛋白质来源;但糖尿病患者食用豆制品,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碳水化合物含量
豆制品中含有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虽然比精制谷物的含量低,但仍需要计入每日总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中。糖尿病患者在食用豆制品时应注意控制份量。 - 血糖影响
豆制品中的膳食纤维可以延缓糖分吸收,有助于平稳血糖。但不同加工方式的豆制品,其对血糖的影响也不同。建议患者在食用新的豆制品时,密切监测血糖反应。 - 适量原则
糖尿病患者在食用豆制品时应遵循适量原则。一般来说,每天可以食用1-2份豆制品,相当于150-200克豆腐,或1杯无糖豆浆(约240ml)。 - 加工方式
选择清蒸、凉拌等低油低盐的烹饪方式,避免油炸或添加过多调味料,以免增加不必要的热量和盐分摄入。 - 与其他食物搭配
可以将豆制品与蔬菜、全谷物等一起食用,构成均衡的膳食结构,有助于更好地控制血糖。
饮食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得了糖尿病,这5种豆制品最好要谨慎食用。
- 甜豆浆
市售的甜豆浆通常添加了大量糖分,会导致血糖快速上升。建议选择无糖豆浆,或自制豆浆并控制添加糖的量。 - 油炸豆制品
如油条、炸豆腐等,高温油炸不仅会破坏豆制品中的营养成分,还会增加热量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不利于血糖控制和心血管健康。 - 加工豆制品
如豆腐干、豆腐皮等,在加工过程中可能会添加盐分和防腐剂,不宜过多食用。 - 豆沙馅
常见于各种糕点中,含糖量高,会导致血糖快速上升。 - 豆豉
虽然是发酵豆制品,但通常含盐量较高,不适合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大量食用。
总的来说,豆制品对糖尿病患者而言是有益的食物,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种类和食用方式。建议患者在日常饮食中适量加入豆制品,但同时要注意控制总热量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并保持血糖监测。如果对某些豆制品的影响不确定,可以先少量尝试,观察血糖反应后再决定是否继续食用。
我是内分泌科李隆文主任,专注于糖尿病、甲状腺疾病、肥胖症等内分泌代谢疾病的诊治。如果您对糖尿病饮食还有任何疑问,欢迎来问。
糖尿病患者到底能不能吃大豆制品?豆制品对血糖影响有多大?
大豆制品主要是指豆腐、豆腐皮、豆浆等,是一类营养价值高的食物,主要富含优质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大豆磷脂、大豆低聚糖、B族维生素以及钙、鳞、钾、铁、锌等矿物质。其中必需氨基酸和比例与动物蛋白相似,而且富含谷类蛋白质中缺乏的赖氨酸。除此之外,还含有大豆皂甙、大豆异黄酮、植物固醇等有益健康的生物活性物质。可以说豆制品是《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每天食用的食物。
可是这么好的食物,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很多人还是会有疑问的,到底能不能吃,对血糖有何影响?这都是很多糖友们想要知道的。来看看:
根据《中国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22版)》,植物来源的蛋白质,尤其是大豆蛋白,相较于动物蛋白更有助于降低血脂水平;一般来说,糖尿病合并症状较多,比如糖尿病合并脂代谢紊乱、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以及糖尿病合并神经病变等,而大豆制品中不饱和脂肪酸、植物固醇、类黄酮、大豆磷脂等对改善血脂、血糖以及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都是有利的。
来自RCT研究和前瞻性队列研究7篇文献综合评述:大豆及其制品摄入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2020年发表于Circulation杂志的一篇前瞻性队列研究每周食用400克豆类,与冠心病风险降低14%相关。
诸多的研究都指向豆类中的成分对血脂、血糖和胰岛素反应具有良好的有益作用。
有研究发现胰岛素抵抗会抑制糖尿病患者蛋白质的合成,而蛋白质又是机体中主要功能因子,因此与胰岛素抵抗相关的许多并发症可能与某些蛋白质的合成不良有关。且老年糖尿病患者还容易合并肌肉衰减综合征,而蛋白质又是人体肌肉的重要组成部分,适量的蛋白质,尤其是优质蛋白质的充足摄入,可以增加肌纤维含量,提高肌肉力量水平。鉴于大豆或其制品不仅是植物中优质蛋白质的来源,且有利于心血管疾病,因此,一般的糖尿病患者鼓励吃豆制品!
说到这里,很多糖友还是会疑问,糖尿病肾病怎么办?不是说糖尿病肾病要限制蛋白质的摄入吗?没错,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严重的血管并发症之一,高蛋白饮食会增加肾小球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压,长期会导致肾小球发生慢性损伤、纤维化、系膜细胞增殖,从而导致糖尿病肾病患者蛋白尿增加以及肾功能恶化。因此糖尿病肾病蛋白质的摄入要适量。
那糖尿病肾病蛋白质的摄入量应该是多少呢?根据《肾脏病指南》有显性蛋白尿或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的糖尿病患者蛋白质摄入应控制在每日0.8g/kg体重。且低于0.8并不会改变血糖控制。如果是透析患者,蛋白质的热能消耗可能会增加病死率,可适量提高蛋白质的供给。这当中,其中50%要来自优质蛋白质,减少谷类等植物蛋白的的摄入。
很多人糖友们都认为糖尿病肾病不能吃豆制品,也有的糖尿病肾病患者说,有医生说能吃,有医生说不能吃,那到底是能吃还是不能吃呢?
大豆蛋白虽然是一种植物蛋白,但属于完全蛋白。目前有关大豆蛋白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往往样本量较少,且有不同的结论,但大多数的研究表明,食用大豆蛋白对肾功能没有负面影响,甚至有些临床研究表明糖尿病肾病患者食用大豆蛋白与红肉相比有肾脏保护和减少尿蛋白的作用,这可能是因为采用大豆蛋白代替部分动物蛋白可以缓解肾脏高滤过状态,降低肾小球血流压力有关。
另外,在有关肾脏病人营养治疗的教材中,蛋白质选择上优先推荐牛奶、鸡蛋、瘦猪肉、鱼虾、鸡肉,大豆蛋白也是可以的,
由此可见,糖尿病肾病豆制品也是可以吃的,不过要注意食用的量的限制,每天摄入量相当于15-20克大豆或其相当量的制品。
参考文献:
[1]中国好营养 2020全民营养粥‖蛋白质与糖尿病 [OL] 2020-05-28 15:00
[2]《中国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2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