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虚火旺易得糖尿病(阴虚火旺型糖尿病是二型糖尿病吗?)
“阴虚内热”诱发血糖升高?中医名方:清热养阴,阻断糖尿病
关于疾病,要想阻止疾病的发展,就需要及时干预,中医的阻断主要是改善体内微循环,调理的是气血平衡,解决的是根本问题,看起来是舍近求远,其实是追根溯源,直达病灶,今天就来讲讲:糖尿病的阻断。
之前有接诊过一位患有糖尿病史6年的患者,患者女,53岁,不仅有糖尿病,还患有高血压,一直在吃降糖,降压药,血压控制的还算可以,但是血糖波动比较大,好不容易控制一点,稍微不注意,指标又上去了,生活质量也逐渐下降,平常经常头疼头晕,脑眼昏胀,口干口渴,还容易出汗。
查看他的舌苔,舌质红,苔黄厚腻,脉弦细。
从中医角度来看,她的情况属于你“阴虚内热”,血压,血糖都受此影响,而血压也是因为阴津受损,肝阴不足,阴不敛阳,从而形成肝阴上亢的趋势,患者就会头晕,眼睛也会发胀。治则需要以滋阴降火为主,于是根据他的情况给他开了一个药方:
用药:钩藤,花粉,天冬,麦冬,知母,黄芩,五味子,参须,葛根,天麻。
服药15天后,口干口渴症状消失,血糖相对稳定,但是没有到理想阶段。
后续继续加减两次,再继续服用一个月,诸症悉平,情况基本稳定,血糖一直稳定。
注意:中医辩证论治,每人情况不同,所用药量也不同,如需用药,请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阴虚火旺型糖尿病,送你4味药,清热生津,止渴降糖
有一类糖尿病的患者,常感觉口干咽燥,手足心热、心烦不寐,反复口腔溃疡等,这类的患者我们称之为阴虚火旺型糖尿病。
即所谓的“阴虚火旺”,是因为体内阴气被过多的损耗,人体的平衡被打破,阴气无力制约阳气,从而使人体处于一种阳气相对旺盛的虚热状态。
那对于阴虚火旺型糖尿病患者,中医有一个常用的小药方,名为白虎汤。
组成:石膏(包煎),知母,文甘,粳米。
做法:上药放入砂锅中,加3碗水,大火烧开,转小火煎成1碗。
用法∶每天晚饭后1剂,7日为1个疗程。
此方基础仅4味药材,石膏和知母专清胃热,可除烦止渴;甘草和粳米具有益气生津、滋阴补气、养胃和中的功效。四味药搭配,一清一补,起到清热生津、缓解口干、止渴降糖的作用,适合肺胃郁热、阴虚火旺型糖尿病患者。
对症加减可加入人参,称为人参白虎汤,补气效果更强,适合胃气虚的人。
阴虚火旺型糖友常并发便秘及失眠,除了药物调理,日常调养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在饮食方面应以清淡为主,少油、少辣、少烟酒,可多吃滋阴降火的食物,如百合、桑葚、银耳、菠菜、荸荠、冬瓜、山药等。还可以增强锻炼,适当运动也可以缓解阴虚火旺的症状的。
#健康科普大赛##中医养生##关注糖尿病#
糖尿病,1个名方,改善阴虚内火,恢复胰岛功能
大家好,我是中医李医生
有一类糖尿病的患者,常感觉口干咽燥,手足心热、心烦不寐,反复口腔溃疡等,这类的患者我们称之为阴虚火旺型糖尿病。
分享给大家一个临床的案例:张女士,50 岁,患糖尿病 3 年。就诊时,患者口干舌燥,每日饮水量达 3000ml 以上,多食易饥,体重逐渐减轻,近半年来消瘦了 5 公斤。同时,患者心烦失眠,夜间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经过西医检查,空腹血糖为 10.5mmol/L,餐后 2 小时血糖为 15.2mmol/L,胰岛素分泌功能有所下降。
中医辨证为阴虚内火型糖尿病。
给予玉女煎加减治疗:石膏,熟地,麦冬,知母,牛膝,加用玄参以增强滋阴清热之力,五味子以收敛止汗、安神。
患者服用 14 剂后,口干舌燥、心烦失眠等症状明显减轻,饮水量减少至每日 2000ml 左右,夜间盗汗消失。继续服用 28 剂后,复查空腹血糖为 7.2mmol/L,餐后 2 小时血糖为 10.8mmol/L,体重也停止下降并有缓慢回升趋势。经过 3 个月的持续调理,患者血糖基本稳定在正常范围偏高值,胰岛素分泌功能也有所改善,精神状态良好。
中医认为,人体阴阳平衡是健康的基础。阴虚则阳亢,就会产生内火。
在糖尿病患者中,阴虚内火的表现常常可见口干舌燥、多饮、多食、消瘦、心烦失眠、舌红少苔、脉细数等症状。这是因为阴虚不能制阳,虚火内生,灼伤津液,导致体内津液亏耗,而胰岛功能的失调在中医看来也与这种体内阴阳失衡有着密切的联系。
阴液亏损,脏腑失于濡养,胰岛细胞功能也会受到影响,从而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和调节血糖的能力。
玉女煎具有清胃热,滋肾阴的功效。通过清胃热来消除内火,滋肾阴来改善阴虚的状态。
当然阴虚火旺型的糖尿病,除了药物调理,日常调养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在饮食方面应以清淡为主,少油、少辣、少烟酒,可多吃滋阴降火的食物,如百合、桑葚、银耳、菠菜、荸荠、冬瓜、山药等。还可以增强锻炼,适当运动也可以缓解阴虚火旺的症状的。
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这种对机体阴阳平衡的调节,有助于改善胰岛细胞的生存环境,促进胰岛功能的恢复,从而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产生积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