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会月经推迟吗(糖尿病会月经推迟多久)

心血管专家罗继红 0
文章目录:

血糖高,多是“脾虚”所致,中医名方:健脾化湿,巧妙稳血糖

看到主题的时候,相信已经知道,今天我们要讲的是关于“糖尿病与脾虚夹湿”的关系。

直接进入正题,先给大家讲医案:

该女子姓何,年龄23岁,但已经患糖尿病2年了,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呢,效果一般,可以说是“忽好忽坏”。

于是就决定投中医调理一下看看,初次见该女子的时候,只见身材纤瘦,坐着的时候弯腰弓背,看起来特别的没有力气,乏力,问诊的时候话也不多,说多了就感觉累。

最厉害的是该女子旁边的两个大水壶,自从开始问诊就一直喝水,询问得知,一天喝水差不多有5000ml左右。

主要的症状:食欲不振,嘴巴发甜,腹胀,大便稀,小便多,月经色淡延迟,乏力,困倦。脉沉细,舌苔白润

检测了一下空腹血糖,竟然高达18点多。情况了解得差不多了,见方:

扁豆,茯苓,苍术,藿香,佩兰,莲子肉,陈皮,白术,薏苡仁,桔梗,砂仁,党参,山药。每日一剂,水煎服。

服用月余之后,患者口渴、小便的现象明显减轻,大便也有了成型的趋势,血糖也降到了14点多。

既然有效果,那就继续投用月余,患者再服用30剂,结束后,血糖降至9点多

之后,又根据患者的表现,在原方的基础上进行加减,配上“金匮肾气丸”进行改善,血糖再次检测将至7点多,也逐渐稳定。

一年以后复诊,病情没有再复发,已经稳定。

从症状上来看,该女子血糖出现异常,主要因素是因为“脾虚湿盛”,因为水湿不化,才导致出现糖尿病诸证。

口甜说明水湿困于脾脏,脾之味泛于口。大便稀,是因为湿邪不被运化所致,腹胀,中焦之气升降无权,舌苔白润,是因为水湿泛于舌面

脾,主运化,乃气血生化之源,湿邪困于脾脏的时间越长,脾就不能生化气血,气血不足,人就容易乏力,犯困。

该女子喝水还多,脾又不运化水,就直接变成了尿液排出体外,于是患者的小便就特别的多,同时,身体得不到应有的水分滋养,于是就会口渴,不断喝水,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当脾的运化能力越来越差,以至于身体内的能量无法被正常运用,于是血糖就会开始升高。

缘由清楚了,下面就来看下方子:

扁豆,茯苓,苍术,藿香,佩兰,莲子肉,陈皮,白术,薏苡仁,桔梗,砂仁,党参,山药。

方中的党参、白术、山药、苍术等有利于强健脾气;薏苡仁,茯苓利水渗湿;陈皮理气和中除湿;佩兰、藿香芳香化湿;砂仁理气化湿消胀。桔梗引脾精入口腔,解决口渴。

这就是整个用药的思路,非常简单明了。

因为糖尿病是“代谢类”疾病,代谢也就是中医讲的“运化”,而体内所有器官,掌管运化的就是“脾脏”。

也因此,脾和糖尿病之间可以说有非常密切的关联,尤其是一些“腹型肥胖”的人,通常是糖尿病的高发人群。

好了,今天就说到这里吧,大家如果有相应的问题,一定要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调理,切勿随意用药。

我是@心血管专家罗继红,您身边靠谱的中医师!

大姨妈推迟,竟然查出了癌!出现这些变化千万警惕

前段时间,接诊了一位 28 岁子宫内膜癌的患者,李女士。子宫内膜癌这个病在老年女性比较常见,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为 60 岁,75% 的患者为 50岁 以上的女性。像这种 28 岁就患子宫内膜癌的情况还是比较少见的。

这名患者之所以发现患癌,竟然是因为月经推迟。李女士因为差不多四个月没有来月经了,来医院检查。在进行 B 超检查时发现子宫内膜增厚,而且回声不均匀。

后来通过诊断性刮宫,病理检查结果为子宫内膜癌。

李女士因为患有多囊卵巢,平时月经就不太规律,月经经常推迟也没有太在意,还觉得这样刚好可以省点卫生巾钱。可没想到这次三个多月没来月经,竟然检查出了癌症。

子宫内膜癌,妇科三大恶性肿瘤之一

这是妇科三大恶性肿瘤之一,是子宫内膜的恶性肿瘤。目前关于子宫内膜癌发病的原因还不是十分清楚。

不过子宫内膜癌患者也分为两种类型。

一种是雌激素依赖型,这种主要是在没有孕激素拮抗下的雌激素刺激子宫内膜过度生长所导致的,患者常常伴有肥胖、高血压、糖尿病、不孕、不育、绝经延迟,或者伴有无排卵性疾病、服用激素类药物等原因。像李女士这种多囊卵巢患者发生子宫内膜癌变,就是比较典型的雌激素依赖型子宫内膜癌。

还有一种为非雌激素依赖型子宫内膜癌,这种患者跟雌激素没有关系,虽然所占比例不大,但这种类型的预后会比雌激素依赖型要差。

很多人都是几个月没来月经,发现子宫内膜厚,就得癌了。

那是不是所有的内膜增厚都要小心呢?

其实子宫内膜增厚到发生癌变,并不是一下子就发生的。子宫内膜增厚可以包括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以及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增生属于良性改变,如果长时间不来月经,在雌激素的持续刺激下就可能会发生内膜增生;但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属于癌前病变,如果不及时处理,就有可能会发展为子宫内膜癌。

什么叫子宫内膜厚度?

女性的子宫内膜在不同的时期以及不同的月经时间,厚度都是会不断变化的。在月经初潮前的小女孩,子宫内膜是非常薄的。来了月经以后,子宫内膜就开始出现周期性变化,月经期子宫内膜脱落以后,内膜厚度从 0.5mm 开始慢慢增长,到下次月经前,厚度可以达到 10mm,甚至更厚。

一般情况下,在进行 B 超以后发现,绝经前女性的子宫内膜厚度超过 12mm,或者绝经后的女性子宫内膜厚度超过 5mm,我们就应该提高警惕。

发现子宫内膜增厚怎么办?

绝经前的女性:因为女性在绝经前还会有月经来潮,每次来月经的时候子宫内膜都会脱落,所以当 B 超偶尔发现子宫内膜增厚时,可以等来月经以后再次复查 B 超。如果反复地发现子宫内膜增厚,同时伴有回声不均匀、异常回声、血流增加、子宫内膜与肌层分界不清楚等超声异常表现,或者伴有月经过多、月经淋漓不尽等问题,建议进行诊断性刮宫或者宫腔镜检查。

绝经后女性:因为子宫内膜癌大部分发生于老年女性,所以绝经后女性发现子宫内膜厚度超过5mm,或者停经后再次出现阴道流血,最后能够进行诊断性刮宫或宫腔镜检查,帮助明确诊断,及时发现问题。

子宫内膜增厚,怎么治?

根据术后的病理检查结果,不同年龄的女性,我们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

(1)未绝经的女性

对于这部分女性,如果只是单纯的子宫内膜增生,可以通过药物来调整月经,定期让子宫内膜脱落,避免继续过度生长就可以了。

但如果是出现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甚至是癌变,就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有少数有生育要求的女性,在病变早期,也可以采取保守治疗,通过药物治疗后如果病情控制,可以妊娠,必要的时候可以采取人工辅助生殖的方法来帮助怀孕。

(2)绝经后女性

绝经后女性如果在诊刮后诊断为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或者内膜癌,应该及时手术治疗。

雌激素水平升高,是诱发子宫内膜癌的一大病因。所以对于那么月经不规律的女性一定要提高警惕,避免长时间的闭经造成子宫内膜过度生长,引起癌变。另外,肥胖、不孕、绝经延迟的女性,也属于子宫内膜癌的高发人群,所以平时不仅要注意自己的月经情况,还要注意饮食,最好不要随便吃含有激素的补品和药物。

月经迟迟不来,虽然可能帮你省去很多麻烦,但也可能存在隐患。所以如果月经推迟太久,即使确定没有怀孕,也要及时地去医院检查!

声明:本文版权为禾连健康官方账号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作者:郭医生小课堂

糖尿病的非典型症状

数据表明,我国有将近三分之二的糖尿病患者未被诊断,因此很多患者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和控制,因此早期发现糖尿病尤为重要。众所周知,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多食、多饮、多尿和体重减轻),然而,糖尿病并非全是这幅“模样”。

据统计,有近一半的糖友症状不典型,许多患者以并发症相关症状为突出表现,尤其在老年患者中。

那么,糖尿病早期有哪些易被忽略的“蛛丝马迹”?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非典型症状”呢?

存在这17种情况,需警惕糖尿病

1.餐前低血糖

在2型糖尿病早期,因为患者胰岛素分泌高峰延迟,当餐后血糖升至高峰时,胰岛素分泌尚未达到峰值,等到血糖回落时,胰岛素分泌才达高峰,从而导致下一餐前低血糖,患者往往在餐前有明显的饥饿感,出现“餐前低血糖”。

2.乏力、消瘦

糖尿病人由于自身胰岛素缺乏和/或胰岛素抵抗,致使葡萄糖不能被机体充分利用,由于产能不足,导致身体疲乏无力。

另一方面,由于机体蛋白质分解加速,患者体重往往有明显下降。

3.脖颈、胳肢窝发黑

在某些重度肥胖者的颈部、腋窝、大腿根等处常常会发现皮肤黢黑,怎么洗也去不掉,临床谓之“黑棘皮症”,提示患者有严重的“胰岛素抵抗”及“高胰岛素血症”。“黑棘皮症”也是2型糖尿病的一个早期表现。

4.生过“巨大儿”的女性

女性在怀孕期间如果血糖偏高,胎儿在这种高糖环境下生长发育特别快,出生时体重往往在8斤以上,被称为“巨大儿”。

因此,凡是有巨大儿分娩史的女性,均属于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应定期检查血糖。

5.视物模糊

长期高血糖可引起晶状体增加水分含量,引起光反射变化,导致一过性地看东西模糊、视力下降等。

6.胃肠道不适

糖尿病性植物神经病变常可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患者常表现为腹胀、摄食量少或顽固性便秘,也有少数患者表现为慢性腹泻,或腹泻与便秘交替。这类患者腹泻并不是因为感染,抗生素治疗往往无效。

7.排尿困难及尿潴留

高血糖可损害支配膀胱的植物神经,影响膀胱的收缩及排空,患者表现为小便困难、尿潴留及“张力性尿失禁”。

当男性出现上述症状时,不仅要想到前列腺肥大,还要注意排除糖尿病。

8.异常出汗

糖尿病引起植物神经病变时,可导致患者汗液分泌异常,即便天气不热(尤其是吃饭时)也常常大汗淋漓,特点是上半身出汗多,下半身出汗少或不出汗。

9.直立性低血压

糖尿病性植物神经病变可造成血管收缩功能异常,当患者久坐、久卧后突然站立时,由于血管不能反射性收缩,导致血压下降而引起一过性脑缺血,出现头晕、眼花甚至晕厥。

(省中医院提供)

来源: 海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