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糖尿病能吃红豆吗(妊娠糖尿病能吃西梅吗)
健康科普 | 妊娠糖尿病饮食怎么吃,你真的会吗?
很多孕妇在怀孕之后容易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身体健康方面可能会出现一些异常的状况,比如有一些甜蜜的伤害可能会出现,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妊娠糖尿病。很多孕妇在妊娠期间血糖控制不佳,会被诊断成妊娠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形成之后,在积极正规治疗的同时,日常饮食方面也务必要加强注意。尤其是饮食调理至关重要,那么妊娠糖尿病饮食指导有哪些呢?
一、基本饮食规律指导原则:
1. 合理安排餐次:定时、定量进餐,少食多餐(每日三大餐三小餐)。
2. 饮食禁忌:忌甜食,宜清淡,少油、少盐。
3. 烹调方法:食物煮的时间不宜过长,大米和粗粮不要细作(避免糊、烂)。
不宜选用:煎、炸、熏、烤、腌制等烹调方法,红烧、糖醋的少食。
宜多选用:蒸、煮、拌、煨、烧、炖、爆炒等烹调方法。
4. 食物选择:多选低GI(血糖生成指数)食物,少选高GI 食物。
二、高糖及低糖饮食的识别:
血糖生成指数较高的食物:(尽量避免或少选择食用)
谷薯类:精制食物类(小麦粉面条、富强粉馒头、大米粥、糯米粥)、烙饼、油条、马铃薯泥。
蔬菜及水果:南瓜、胡萝卜等:甜水果(西瓜、荔枝、龙眼、凤梨、枣等):
即食食品:精白面包、苏打饼干等即食食品。
血糖生成指数较低的食物:(可多选择食用)
谷薯类:粗粮类(大麦、小麦、燕麦、荞麦、黑米)、绿豆、红豆、马铃薯
粉条、藕粉、苕粉、魔芋、玉米等。
奶类:牛奶、低脂奶粉
豆类:黄豆及豆制品、黑豆、豌豆、四季豆、扁豆等。
蔬菜:叶菜、瓜茄类、菇类、西红柿、绿豆芽、海带等
水果类:柚子、樱桃、草莓、李子、梨、杏、柑、桃、猕猴桃、苹果等。
混合类膳食:饺子、包子、馄饨、馒头 菜(如芹菜炒蛋)、米饭 菜(如鱼)。
三、饮食的指导的细化:
1、尽量减少宴席参加;
2、培养良好饮食习惯,定时定量进餐,不饥不过饱;
3、牢记每日进食品种及数量,不要随意增减,同时家有称重器,根据体重,指导饮食品种及数量;
4、合理配餐,把饮食划分分类来看: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类,便于更改饮食;
5、体重上升明显,需要限定总热量食物时,多选用血糖指数低食品,高膳食纤维的绿色叶子蔬菜等;
6、饮食总体相对清淡,控制脂肪及油量的适当摄入,注重烹调方式的选择:蒸>煮>拌>烧>炖>爆炒煎>炸>熏>烤>腌制,红烧、糖醋的少食。
7、尽量避免单双糖的摄入,少吃甜食。
8、水果根据情况食用,慎吃或不吃高糖水果,低糖水果注意量,可以换着多品种摄入低糖水果,晚餐后低糖水果慎摄入,可以在15:00前摄入。
9、当进食含淀粉高的主食时(相对于内含糖高的),如根茎类食物,如土豆、地瓜、芋头、莲藕等作蔬菜时,应从全天主食中减去相应适量的主食量。
10、注意优质蛋白的摄入:没腿的优于两腿的,两腿的优于四腿的,如鱼虾>鸡鸭>牛羊>猪肉。
黄豆、红豆、绿豆、黑豆,豆豆不同,糖尿病人该如何选择?
参考文献:
中国营养学会. (2022).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2023).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 (2022). 糖尿病患者膳食营养管理手册.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2023). 糖尿病饮食治疗标准.
Jenkins, D.J., et al. (2021). 豆类食品对血糖控制的影响. 糖尿病研究与临床实践,172: 108656.
Li, S.S., et al. (2022). 不同豆类食品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和血脂的影响. 中华糖尿病杂志,14(3): 156-163.
糖尿病成为现代人的健康杀手,饮食调整是控制病情的重要一环。豆类食品在中国人的饮食中占据重要位置,黄豆、红豆、绿豆、黑豆各有特色,糖尿病患者该如何科学选择?今天就来聊聊这些"豆"门道。
我国糖尿病患者已超1.4亿,成为名副其实的"糖尿病大国"。许多人确诊后第一反应是:"不能吃这个,不能吃那个",饮食变得小心翼翼。豆类作为优质植物蛋白来源,常被推荐给糖尿病患者,可豆类种类繁多,效果差异也大。
不同豆类有什么营养特点?它们对血糖影响如何?糖尿病患者该怎么吃?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深入探讨。
豆类食品是植物蛋白的宝库,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还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糖尿病患者选择豆类食品可获得多重健康益处。
黄豆是豆类中的"明星选手"。每100克黄豆含蛋白质36-40克,脂肪18-20克,碳水化合物24-30克。黄豆富含大豆异黄酮,这种物质有助调节血糖,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大豆蛋白可降低胆固醇,减少心血管并发症风险。黄豆的升糖指数(GI)较低,约为15-30,不会引起血糖急剧波动。
糖尿病患者每周可食用2-3次黄豆制品。煮熟的黄豆、豆腐、豆浆都是不错的选择。特别推荐发酵豆制品如豆豉、纳豆,发酵过程产生的多肽和生物活性物质对调节血糖更有益。
红豆营养同样出色,每100克含蛋白质20-25克,碳水化合物55-60克,脂肪仅0.8克。红豆含有丰富的钾、镁、铁等矿物质,钾元素有助平衡电解质,适合血压偏高的糖尿病患者。红豆中的皂苷具有降血糖作用,花青素有助改善微血管功能。
红豆GI值约为40-50,属于中等GI食物。糖尿病患者可每周食用1-2次红豆,推荐与粗粮搭配,如红豆薏米粥,既能增加饱腹感,又能稳定血糖波动。红豆煮前最好浸泡4-6小时,可减少烹调时间,保留更多营养素。
绿豆是夏季消暑佳品,每100克含蛋白质23-24克,碳水化合物55-60克,脂肪仅1.2克。绿豆中的黄酮类物质和多酚具有抗氧化作用,可减轻糖尿病并发症风险。绿豆中的淀粉多为抗性淀粉,不易被消化吸收,血糖反应温和。
绿豆GI值约为25-30,是低GI食物。糖尿病患者可将绿豆作为夏季常备食材,每周食用2-3次。绿豆汤无需添加糖分,清热解毒;绿豆芽富含维生素C和叶酸,生食或快炒都不错。
黑豆被誉为"肾之谷",每100克含蛋白质35-40克,碳水化合物34-36克,脂肪15-18克。黑豆含有花青素等多种抗氧化物质,可保护血管内皮功能,降低糖尿病肾病风险。黑豆皮富含膳食纤维,能延缓葡萄糖吸收,平稳血糖。
黑豆GI值约为20-30,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选择。糖尿病患者可每周食用2-3次黑豆,煮粥、炖汤或制作黑豆浆均可。黑豆与红枣、枸杞搭配,营养更全面,但注意控制红枣用量避免血糖升高过快。
虽然豆类对糖尿病患者有诸多好处,食用时仍有几点需关注:
豆类虽好,也要适量。一般建议每天豆类摄入量控制在30-50克(干重)。过量摄入会增加热量和碳水化合物负担,不利血糖控制。
烹调方式影响血糖反应。糖尿病患者应选择煮、蒸、炖等烹调方式,少用油炸、爆炒。添加油脂或糖分的豆制品如甜豆浆、油炸豆腐不宜多吃。
豆类中含有植酸、胰蛋白酶抑制剂等抗营养因子。浸泡和充分烹调可减少这些物质。干豆最好提前浸泡8-12小时,再煮至完全熟透。
豆类与药物可能相互作用。服用某些降糖药(如阿卡波糖)的患者,同时大量食用豆类可能引起胃肠不适。服用优降糖(格列本脲)等促胰岛素分泌药物时,空腹食用大量豆类可能增加低血糖风险。
不同类型糖尿病患者豆类选择略有差异。1型糖尿病患者应精确计算豆类中的碳水化合物,纳入胰岛素剂量计算。2型糖尿病患者,特别是伴有肥胖者,可选择蛋白质高、碳水化合物相对低的黄豆和黑豆。肾功能不全的糖尿病患者应控制豆类总量,避免蛋白质和钾摄入过多。
日常生活中,如何合理搭配豆类?
早餐可喝一杯无糖豆浆,搭配全麦面包;午餐在蔬菜中加入少量豆腐或毛豆;晚餐可用粗粮与豆类做成杂粮饭。三餐搭配合理,既稳定血糖又保证营养均衡。
糖尿病患者食用豆类时,记得监测餐后血糖反应。不同个体对豆类的反应可能存在差异,找到适合自己的种类和食用量。
四季食豆有讲究。春季适合食用绿豆芽,嫩脆可口;夏季多喝绿豆汤,清热解暑;秋季可多吃黄豆制品,滋阴润燥;冬季黑豆煲汤,温补肾阳。四季轮换,营养更均衡。
豆类可制作糖尿病友好零食。如无糖豆腐干、自制脱皮黑豆(控制油盐),比精制碳水零食更健康,也更能稳定血糖。
老年糖尿病患者可多选择易消化的豆制品,如豆腐脑、豆浆;年轻糖尿病患者运动前可适量食用豆类,提供持久能量,避免运动中低血糖。
除了单纯使用豆类,还可将豆类融入传统饮食模式中。如地中海饮食模式中强调豆类摄入,研究表明这种饮食模式可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和心血管健康。
特殊情况下,豆类食用需注意。胃肠功能弱的糖尿病患者,可选择豆制品而非整粒豆类;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糖尿病患者,不宜过量食用黄豆;有痛风的糖尿病患者,豆类适量,搭配足够水分。
豆类中的"三剑客"——膳食纤维、抗性淀粉和植物性蛋白是稳定血糖的重要因素。膳食纤维可延缓胃排空,减缓葡萄糖吸收;抗性淀粉不被小肠消化,进入大肠发酵产生短链脂肪酸,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植物性蛋白消化缓慢,有助延缓血糖反应。
糖尿病的饮食管理不只是简单避免糖分,而是理解食物对血糖的综合影响。豆类食品正是这种全面考量的典范——既能提供优质营养,又对血糖影响温和。
面对琳琅满目的豆类选择,糖尿病患者不必束手束脚。了解各种豆类特性,合理选择,科学烹调,四季轮换,与其他食物搭配均衡,豆类可成为糖尿病饮食的有力助手。
从治疗到预防,从文献到餐桌,科学饮食是糖尿病管理的重要环节。健康生活方式是对抗慢性疾病的最佳良药,糖尿病患者通过选择合适的豆类食品,融入整体膳食模式,可以活出健康、丰富的生活。
生命在于平衡,饮食亦然。善用豆类资源,既是传统智慧的体现,也是现代营养学的印证。希望每位糖尿病患者都能在豆香四溢中找到健康之道,掌握生活主动权。
糖友饮食指南——红豆,绿豆,黄豆,黑豆,不是想吃就能吃
豆类食物是我们生活中很常见的食物,红豆,绿豆,黄豆,黑豆等豆类食物对于身体都有好处,而且只要烹饪的方法对的话,豆类食物老人、小孩都咬得动,大部分的人在家没事就会煮点豆子来吃,或者早餐榨点豆浆,做点豆腐脑什么来吃吃喝喝的。
但是对于糖尿病人而言,同样是豆,红豆、绿豆、黄豆、黑豆有什么区别?
希望您看完这篇文章后,不要再随便乱吃了的!
红豆,在老百姓的印象中,又被称为消肿豆。
红豆最大的功效就是能够清热解毒、利尿消肿,一般来说我们都会在夏天喝绿豆粥,但是其实夏天的时候很多人会出现水肿的症状,这种情况下喝一碗红豆粥其实效果也是非常不错的。
红豆富含B族维生素,而B族维生素与辅酶功能密切相关,缺乏时可引起糖代谢紊乱,加重糖尿病病情。
红豆富含膳食纤维,并有较多的维生素E及钾、镁、磷、锌、硒等,因此,糖尿病患者常吃红豆,对稳定血糖有益,是糖尿病患者补充营养,强身健体的理想食材之一。
但优唐健康糖尿病管理团队爱心提示您:
红小豆富钾含量高,肾功能不全者不宜食用过多;同时红小豆升糖指数较低,食用后血糖上升速度较慢,但红豆属于高淀粉类食物,食用过量对控制血糖不利,因此糖尿病患者食用时要控制好量。
另外红豆选购、贮存、烹饪要点要注意选购的时候,以颗粒饱满、颜色均匀且有光泽者为宜。另外不宜加入碱煮熟,否则会破坏红豆中所含的维生素及其他营养成分,降低红豆的营养价值。
绿豆,在老百姓的印象中又叫清热豆。
很多人会在夏天喝绿豆粥,就是因为绿豆具有消暑解渴的功效。
而除了能够解暑气之外,有的人吃多了油炸辛辣食品,体内会上火,这个时候一碗清凉的绿豆粥也能够很好的祛除体内的火气。
绿豆中的淀粉含有相当数量不易被人体消化吸收的低聚糖,所以其提供的热量要比其他谷物低,对于需要控制热量摄入的肥胖者来说,绿豆是比较理想的食物。
绿豆中含有的球蛋白和多糖,能促进胆固醇分解,减少小肠对胆固醇的吸收,对糖尿病并发高血脂等患者有益。
绿豆清凉解毒,对热性体质及易患疮毒者尤为适宜,但正在吃中药的人不要多喝绿豆汤;
但优唐健康糖尿病管理团队爱心提示您:
绿豆性寒,脾胃虚弱者及患慢性胃肠炎,慢性肝炎,甲状腺功能低下者慎食。
绿豆在选购、贮存、烹饪要点要注意选购的时候,以气味清香,颗粒饱满,具有光泽者为宜。豆色黯淡,大小不均者不宜选购。另外绿豆适宜装在干燥的器皿中,并搁置在通风阴凉处保存。
黄豆,在老百姓的印象中,是降脂豆。
因为黄豆最大的功效就是降血脂以及降低胆固醇,还能够有效的降低患上心血管疾病的可能。黄豆中含有大量与胰岛素相关的营养素,可促进糖类代谢,强化胰岛素的作用。
糖尿病患者常食黄豆,可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血中葡萄糖浓度,进而达到稳定血糖的作用。
黄豆中所含的蛋白质及植物固醇,可降低血中胆固醇的含量,有效预防糖尿病并发高脂血症。
但优唐健康糖尿病管理团队爱心提示您:
生黄豆含有不利于健康的胰蛋白酶抑制剂,所以黄豆不易生食,夹生的大豆也不宜吃。
胃寒者和容易腹泻,腹胀的脾虚者及常出现遗精的肾亏者,也不宜多食黄豆。
黄豆在选购、贮存、烹饪要点要注意选购的时候,注意要把黄豆晒干,用塑料袋或干燥的空瓶子装好,置于阴凉干燥处。
未经浸泡的黄豆不宜干炒,否则不仅会造成大量维生素的流失,还会妨碍机体对蛋白质的吸收。
黑豆,在老百姓的记忆中又叫补肾豆。
因为中医中认为黑色入肾,而现代科学研究确实证明多吃黑豆对于肾脏有好处。
再加上黑豆含有花青素,能够有效的防止衰老,也是非常适合中老年人吃的豆类。
黑豆含有植物固醇,而植物固醇有抑制人体吸收胆固醇,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的作用,糖尿病患者常食黑豆,能软化血管,降低并发高血脂症和心血管疾病的概率。
黑豆含有蛋白质,膳食纤维,矿物质和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物质,是糖尿病患者,高脂血症患者补充营养,强健身体的食品。
但优唐健康糖尿病管理团队爱心提示您:
黑豆炒熟后,热性大,多吃容易导致上火。黑豆食用过多会导致腹胀,因此肠胃不好的人要少吃。
黑豆在选购、贮存、烹饪要点要注意选购的时候,以颗粒饱满者为佳,并宜放置在阴凉干燥处保存。
另外黑豆在烹饪前,要先浸泡2-3个小时,这样比较容易熟透,在烹饪过程中也更容易入味。
——END——
责任编辑:辣梅子辣
△ 欢迎关注【糖尿病管理团队】头条号,与20万 糖友一起管好糖尿病!
个人健康是美德,传播健康是功德~
※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不妨点赞、转发、收藏一下哦~
※ 想获得更多糖尿病知识可查看我的历史文章,或者在评论区或私信中留言咨询~
※ 另外也欢迎加入我们的糖友圈,与更多糖友一起与“糖”智慧共舞,一起打倒"糖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