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能吃佛跳墙吗(糖尿病患者能吃佛手吗)

央视财经 0
文章目录:

烹饪秘籍:糖尿病人也能吃的美味“低糖菜”赶快学起来!

央视财经(《回家吃饭》)今天是放假第二天了,美好的假日是如此短暂。抓紧时间,和美食有个约会吧。今天,饭小二继续为大家提供节日菜谱,还特别为糖尿病人准备两道“低糖菜”,在家动动手,美味碗里来。

麻辣虾球

原料:虾球

辅料:姜丝,蒜末,盐,生抽,老抽,辣椒油,花椒粉,料酒,糖,白酒,鸡精

做法:

1、去除虾头、虾线,拿小牙刷一个一个的刷干净;

2、在一个小碗里倒入盐,生抽,老抽,料酒,糖,拌匀,加水调制成料汁;

3、热锅里放油,等油7分热的时候放入姜、蒜爆香,倒入洗好的虾球爆炒,加入辣椒油,倒入料汁,盖上锅盖焖;

4、等锅里的水快要收干,倒入少许白酒和花椒粉,继续爆炒后,加入鸡精起锅。

香山红叶

原料:牛里脊,鲜花椒,干辣椒,花椒,蒜片

调料:黑椒碎,大料,淀粉,酱油,白葡萄,酒芥,末酱汁

做法:

1、将牛里脊肉切成大块,用酱油、黑胡椒、白葡萄酒腌制;

2、在牛肉块里加鸡蛋清,搅拌至鸡蛋清裹住牛肉,然后加入干淀粉拌匀;

3、热锅烧油,煎制牛肉八成熟后捞出;

4、烹制花椒、八角、鲜花椒、干辣椒;

5、加入黑胡椒碎,倒入牛肉,再加入芥末酱汁、白葡萄酒翻炒均匀。

6、牛肉块装盘,在上面摆放炸熟的青花椒、蒜片即可。

菊花茄子

材料:紫长茄子500克, 淀粉50克, 生粉20克, 番茄酱50,芹菜叶20克, 盐10克, 白糖50克, 醋50克

做法:

1、先将茄子切成段,改成菊花刀,再用盐腌底味;

2、茄子拍淀粉后,放入油锅炸成菊花型捞出;

3、放少许油加入番茄酱,炒出红油,再加少许水、盐、糖、白醋,调和成酸甜口味,勾芡之后浇在茄子上即可。

烧鹅脖

材料:韭菜、胡萝卜、木耳、洋葱、鸡胸肉、鸡蛋、泡打粉、甜面酱、绿豆芽、酱油、盐、鸡精

做法:

1、将胡萝卜切丝,和绿豆芽焯水后过凉,木耳、洋葱等切丝备用;

2、鸡肉切丝,加甜面酱腌制后下锅炒;

3、打好的鸡蛋中加入少量料酒,下锅炒;

4、洋葱、木耳、胡萝卜、绿豆芽下锅,加入盐、鸡精、酱油等料炒制成馅;

5、将鸡蛋摊成鸡蛋饼;

6、将炒好的各种馅,用鸡蛋饼卷成鸡蛋卷,然后下锅炸,出锅摆盘即可。

绍子豆腐

材料:豆腐、猪肉末、辣椒、香葱、姜、酱油、醋

做法:

1、倒油,青椒、姜切末备用

2、油开,倒入姜末煸炒

3、倒入剁辣椒和香葱爆香

4开始放入肉馅炒香再放入豆腐

5、放入酱油和醋

6、放入青椒,出锅

松鼠鳜鱼

材料:鳜鱼、胡萝卜、胡椒粉、料酒、鸡蛋、干粉、松籽、白醋、橙汁、OK汁(西式调料汁)、番茄酱、冰糖片、冰糖、柠檬、豌豆、虾仁

做法:

1、胡萝卜切丝,与柠檬、豌豆、虾仁一起焯水;

2、鳜鱼改刀切片,将鳜鱼片切花刀,加盐、料酒、胡椒粉、蛋黄进行腌制;

3、在腌制的鳜鱼上先拍一层干粉,再拍一次湿粉使鱼粘连在一起;

4、油烧热,将处理好的鳜鱼下锅炸,炸好后捞出;

5、将油再次加热,鳜鱼复炸一次;

6、橙汁两勺、白醋一小碗,OK汁、冰糖、冰糖块、番茄酱混合后下锅熬制酱汁,在熬制的酱汁中加一勺热油,搅拌均匀煮沸即成;

7、将熬制好的酱汁淋到炸好入盘的鳜鱼上,配上胡萝卜、虾仁、豌豆等进行点缀即可。

低糖菜:尖椒豆鼓苦瓜

材料:红尖椒50克 、绿尖椒120克、苦瓜200克、豆豉20克、盐10克、白糖15克、大葱50克、 姜50克、大蒜50克

做法:

1、将苦瓜、红绿尖椒以及葱、姜、蒜切成片;

2、将锅中放入少许油,下入葱、姜、蒜煸炒出香味;

3、下入苦瓜和尖椒煸炒后,放入豆豉和少许盐炒熟即可!

低糖菜:南瓜蒸秋葵

材料:南瓜200克、 秋葵300克、 盐10克、 酱油10克

做法:

1、先将秋葵根部切掉,顺长开刀,一切二;

2、再将南瓜去皮,切成细丝放在秋葵上;

3、最后将南瓜秋葵加一点点盐,旺火上锅蒸3分钟,出锅淋酱油即可食用。

小鸡顿蘑菇

材料:柴鸡一只约1000g、榛蘑100g、粉皮150g

做法 :

1、小鸡斩块,榛蘑温水泡十分钟,放在流动的水里冲干净,再次用温水泡上备用

2、极快过滚水焯一下,捞出冲去浮沫

3、锅内烧热油,下八角,桂皮炸香,下鸡块翻炒2分钟

4、倒入没过鸡块的热水,加入盐,葱姜,酱油,大火烧开转小火炖一小时

5、一小时后倒入榛蘑和泡榛蘑的水,继续炖半小时

6、半小时后加入粉皮,炖20分钟左右即可

南瓜顿鸡汤

材料:鸡肉、鸡油、蘑菇、苦瓜、枸杞、盐、葱、姜、料酒

做法:

1、烧开的水中放入两片姜,将鸡肉放入锅中,加入三勺料酒,焯水后捞出

2、将焯水后的鸡肉,放入另一口烧热的清水锅中炖

3、将鸡油加入锅中,放入姜片、葱段儿,调制好的蘑菇汤倒入锅中

4、苦瓜切圆段,中间去籽后放入锅中和鸡肉同煮

5、将鸡油捞出,加入枸杞,盖上盖儿关小火慢炖

6、出锅盛入碗中即可享受这道美味了。美食与人生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而和一方人日日相伴的,是当地美食。美食可以裹腹,满足饥饿的肠胃;美食可以品味,满足灵魂的渴求;美食可以鉴赏,幻化成一代才子笔下的美文。生于江南物产丰盛之地的郁达夫,用敏感的味觉,尝遍当地美食,留下传世美文。他最爱的,是那口“西施舌”。(下文转自二毛的手工菜)

民国才俊郁达夫好的那口西施舌

郁达夫生在浙江富阳,富春江里的河鲜,稻田里的时蔬,给了郁达夫敏感的味觉和美食基因。他爱吃鳝丝、鳝糊、甲鱼炖火腿等地道的本地美食。富阳山水奠定了郁达夫嗜酒爱吃的习惯,而福建的小吃和大餐则真正把郁达夫送上了美食天堂。

在福州短短三年,郁达夫把他的美食体验化作传世美文《饮食男女在福州》纪录了大大小小的美食,如今读来还让人咽唾沫,估计当时郁达夫是沾着口水写完的。

作为一个浙江人为什么对闽菜如此情有独钟?其实作为吃货,郁达夫爱上闽菜是很自然的。浙江与福建的口味本就有接近的地方,很多食材也想通;而闽菜位列八大菜系,博大精深,有很多独到的烹饪和顶级菜式。

福建是孕育闽菜的宝地,对此郁达夫赞不绝口:“福建菜的所以会这样著名,……第一,当然是由于天然物产的富足。福建全省,东南并海,西北多山,所以山珍海味,一例的都贱如泥沙。听说沿海的居民,不必忧虑饥饿,大海潮回,只消上海滨去走走,就可以拾一篮海货来充作食品。又加以地气温暖,土质腴厚,森林蔬菜,随处都可以培植,随时都可以采撷。一年四季,笋类菜类,常是不断;野菜的味道,吃起来又别处的来得鲜甜。”

闽菜本身即以擅做山珍海味著称,最出名的当然是佛跳墙。以我看来,如果在全国评国菜,佛跳墙肯定是首选之一。闽菜的特点是清鲜,和醇,雍香,不腻,这在佛跳墙中发挥到了极致。佛跳墙选取海鳗、鱿鱼、蛏子、海参、海蚌等海鲜原料,加上猪肉、香菇、木耳等陆上美味,用煨的做法细致入味,成人间绝品。

闽菜起源于闽侯(福州菜中心),融合闽西菜、泉州菜、厦门菜,自成体系。郁达夫最喜欢的是福州菜。在《饮食男女在福州》中,他记述了肉燕、蚌肉、鸭肉面、水饺、贴沙鱼等小吃。最喜欢的,当然是海味。

他写道:“福州海味,在春三二月间,最流行而最肥美的,要算来自长乐的蚌肉,与海滨一带多有的蛎房。”他称蚌肉是“神品”,并推断这是否就是《闽小纪》里所说的西施舌。还举出一个故事来旁证,有一位海军当局者,老母病剧,颇思乡味;远在千里外,欲得一蚌肉,以解死前一刻的渴慕,部长纯孝,就以飞机运蚌肉至都。

面对美食,吃货郁达夫自然不客气,大吃特吃,他自己写道:“我这一回赶上福州,正及蚌肉上市的时候,所以红烧白煮,吃尽了几百个蚌,总算也是此生的豪举,特笔记此,聊志口福。”

实际上,郁达夫吃到的蚌肉并不是西施舌。这也难怪郁达夫,很多人都常把文蛤等蚌类与西施舌弄混。西施舌的最大特征是“壳长约为壳宽的两倍”,西施舌的斧足长似人舌,雪白鲜嫩,绝非文蛤类所能比拟。

对于西施舌这种美食,早在宋代就有记载了,宋人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福州岭口有蛤属,号西施乳,极甘脆。”清代周亮工在《闽小纪》中夸:“闽中海错,西施舌当列为神品。李渔《闲情偶寄》也说:“海错之至美,人所艳羡而不得食者,为闽之西施舌。”

西施舌的常见做法是做汤,闽菜中有“炒西施舌”“油条西施舌”“汆汤西施舌”等菜式。而郁达夫提到的海蚌,迄今也还是闽菜的代表菜,现在叫做鸡汤汆海蚌。做法是将母鸡宰杀净,斩成块,将猪瘦肉切成片,加水,上蒸笼2小时取出,拣去肉片,鸡汤用干净的纱布滤净待用,海蚌洗净,料酒略腌,鸡汤煮热,海蚌肉加入,加白酱油,调味出锅。

从整个操作手法上看,这道菜是特别出彩的,用很烫的鸡汤烫熟海蚌的,最大限度保持了海蚌的鲜味,加上鸡汤的醇厚,入口肯定是极具征服力的。

文本部分图片资料源自网络

糖尿病人有口福了,黑豆加它一起吃,或有助稳定血糖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深夜两点,老王盯着血糖仪上的数字叹了口气——8.9mmol/L。这个月第三次了。他默默放下手里啃了一半的苹果,转头看向厨房角落里那袋被遗忘的黑豆。

或许连他自己都没想到,这颗黑不溜秋的小东西,即将成为他控糖路上的"救场王"。

黑豆:控糖界的"扫地僧"

在五谷杂粮的江湖里,黑豆就像武侠小说里深藏不露的扫地僧。

《中国食物成分表》数据显示,每100克黑豆含有36克膳食纤维,是大米的15倍。这种看似粗糙的"豆界老干部",实则暗藏玄机。

膳食纤维在肠道里就像尽职的交通警察,能拖慢糖分吸收的速度,让血糖不至于像坐过山车般忽上忽下。

更绝的是黑豆皮里藏着的花青素。这种紫色物质堪称"抗糖特工",《营养学报》研究发现,花青素能增强胰岛素敏感性,相当于给疲惫的胰岛细胞来场深度SPA

不过单打独斗终究难成气候,黑豆需要找到它的"黄金搭档"。

神秘CP登场:当老干部遇上叛逆少年

如果把黑豆比作沉稳的老干部,那它的绝配就是来自宁夏的"叛逆少年"——黑枸杞。这对看似八竿子打不着的组合,在实验室里却擦出了神奇火花。

中国中医科学院团队在《中国中药杂志》发表的研究显示,黑枸杞中的枸杞多糖与黑豆蛋白结合后,能产生1 1>2的控糖效应

原理堪比爱情故事:黑豆的膳食纤维负责"拦截"糖分,黑枸杞的活性成分则化身"修复师",悄悄修护受损的胰岛β细胞。

实验用的小白鼠们吃完这对CP组合餐后,血糖曲线明显变得温和,就像暴躁的摇滚青年突然改唱民谣。

厨房里的控糖魔术

想要复刻实验室的魔法?做法简单得令人发指。

取50克泡发黑豆,搭配10克黑枸杞,加水炖煮至豆子开花。讲究点的可以再加点燕麦片,瞬间升级成控糖版"佛跳墙"。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临床观察发现,连续食用这种组合餐3个月的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平均下降1.8mmol/L

但别急着把黑豆当饭吃。营养科医生提醒,每日摄入量控制在30-50克为宜,过量可能引发腹胀。

更绝的吃法是做成黑豆鹰嘴豆泥,蘸蔬菜条当代餐,既控糖又解馋,堪称糖尿病界的"欺骗餐"。

糖友们必须知道的硬核真相

黑豆不能替代药物,它更像血糖管理的"缓冲带"。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曾用"汽车安全带"作比喻:"药物是刹车片,食疗是安全带,两者配合才能安全驾驶"。

警惕"伪杂粮"陷阱。某网红杂粮饼实测升糖指数高达75,堪比白米饭。

选购时要认准配料表前三位都是真杂粮,拒绝淀粉勾兑的"李鬼"。

烹饪方式决定成败。

破壁机打成糊的升糖速度是整粒食用的3倍,就像把缓释片磨成粉直接吞。

当代控糖生存指南

22岁的小美用亲身经历写出血泪教训:每天一杯黑豆黑枸杞豆浆,配合半小时健身环运动,三个月甩掉12斤体重,糖化血红蛋白从7.2%降到6.1%。

她的控糖手账本上写着:"黑豆是武器,自律是铠甲"。

但别指望吃豆就能躺赢。《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强调,食疗必须配合规律监测

建议糖友们准备个"控糖三件套":厨房秤、分餐盘、动态血糖仪,把抽象的健康管理变成看得见的数字游戏。

控糖如逆水行舟

当90后都开始保温杯里泡枸杞的时代,糖友们早已进阶到"保温杯里泡黑豆 枸杞"的2.0版本。控糖不是苦行僧修行,而是寻找与食物和解的智慧。

能笑着吃出来的健康,才是真的稳了。

参考文献:

1. 《中国糖尿病膳食指南(2022)》,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2. 《药食同源中药材在糖尿病防治中的应用研究》,中国中药杂志,2021年第12期

3. 《黑豆活性成分及其降血糖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营养学报,2020年第3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冬季食补佳品每天吃一条海参

海洋里共有900多种的海参,其中可以食用的大约有40多种左右吧。早在三国时期,吴国莹的《临海水土异物志》对海参就有记载,那时人们不识海参的“庐山真面目”,给它起了个很俗气的名字叫做“土肉”,也只会用火烤海参吃。不过后来古人还是渐渐咂摸出了海参的滋味,到了明、清年代,海参成了宴席上的美味佳肴,打那以后,海参身价倍增。

经过现代科学研究,海参确实与众不同,它体内含有有机活性因子和矿物质,如刺参黏多糖、牛黄酸、维生素B1、钙、磷、铁等50多种营养成分,而且这些成分的组成含量均衡合理,有抗癌、防老化等功效,但海参不是药物,只是滋补品.所以不要认为吃了几次海参就会强壮身体.东北地区有入冬进九吃海参的说法,就是冬天入九后每天吃一支,一直吃九九八十一天。

渔民捕到海参第一件事,就是赶紧用盐和矾把它加工起来,才能保存住,不然就会化成了一滩水 。海参非常神奇,在浩瀚的大海中,它渺小得实在是微不足道,从模样上来说,它长得很丑,没有眼睛,没有抗敌的任何锐利武器,虽然从不离开大海,却根本不会游泳,只靠管足和肌肉在海底蠕动,爬行一小时还不到3米远。而不可思议的是,在弱肉强食的海洋中竟生生不息了几亿年,而且很有“人”缘,天敌很少,令人叫绝!

图:獐子岛渔民捕捞海参(摄于獐子岛集团的马牙湾)

海参特别顽强,如果不幸被折断三截,只要不被吃掉,海参都会默默忍受,自我修复。在3个月~7个月的时间里,它把创伤修复后,每一段又长成为一个完整的海参。有的海参还有自切本领,当海参感到外界环境不适宜时,能将自身切成数段,以后每段又可长成新体。碰到危险或是受到刺激的时候,它们会把内脏吐出来,迷惑敌人,自己溜之大吉,过60天后,新的内脏又会长出来。

海参是以海底有机物质和微小动物为食物,在深至150米海底的深处,都有海参出没。因为海底可食的东西少得可怜,每天它们要吞大量泥沙,所以生长得特别缓慢,有人说这正是它珍贵的原因之一。喜欢生活在平静、偏僻的海湾和海藻丛生的地方。穴居在泥沙中或蜷缩在礁石缝中,一生都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一只成品野生海参要生长5年左右。捕捞季节大多是农历节气大雪开始。

海参的生命力很强,从0℃~28℃的温度中都能坦然处之,甚至放在冰水中也无所谓,一旦冰块融化仍安然无恙。到了夏天水温达到20℃以上时它们就沉到深海,栖息在安全的礁石下,进行不吃不动3个月之久的夏眠。即使在缺氧的地方,海参也能生存,把海参埋在泥沙中数天,绝对不会因此窒息而死。但是最适宜生长的水温是12度左右,大连几个海岛优质的水域是海参良好的生活环境,也是我们国家野生海参的主要产地,海上常常风云突变,碰到暴风骤雨来临的天气,海参就躲到石缝里藏起来,当渔民发现海底的海参不见了时,就知道风暴就要来了,会立即收网起锚返航。

1.葱烧海参

大葱是温通阳气的养生佐料,作为调料品,大葱的主要功能是去除荤、腥、膻等油腻厚味及菜肴中的异味,并产生特殊的香味, 利用大葱提炼出来的葱素增强纤维蛋白溶解性和降低血脂。因此这道菜品中海参和大葱的合用,其营养搭配合理,滋补作用也相辅相成,是不可多得的“美味”与“功效”合一的佳品。

2.佛跳墙

佛跳墙是福建名菜,材料丰富,味道甘醇鲜美,香气相当浓烈,菜名有“连僧人都忍不住要跳墙过来吃”的寓意,好吃程度可想而知, 主料海参、鲍鱼等几十种原料煨于一坛,既有共同的荤味,又保持各自的特色。吃起来软嫩柔润,浓郁荤香,又荤而不腻;各料互为渗透,味中有味。同时营养价值极高,具有补气养血、清肺润肠、防治虚寒等功效。

3. 小米炖辽参,中国烹饪自古便有“重养,重味,重理”这一说法,而辽参恰倒好处的诠释了这“三重”,而养生更成为现代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主题。只食辽参未免太过单调, 推荐“小米炖辽参”。精选辽参用老鸡、筒骨、龙骨、凤爪、干贝等熬煮的高汤煨至软糯,使得辽参完全吸收了高汤的鲜味。再放入煮熟的小米中煲熟,金灿灿的小米粥搭配辽参,更是显得低调而高贵,慢慢咀嚼,海参嫩滑且富有弹性又带有小米的清香,且营养更加丰富,具有养胃解油的功效,堪称养生佳品。

4.海参蘸大酱(沈阳君悦酒店总厨推荐)

不可思议的吃法吧,海参蘸大酱所用大酱由新鲜大豆制成,农家风味浓郁,纯天然营养食品,清凉爽口。改变传统烹饪方法,刺身方式吃更利于吸收,也受到食客们的青睐。

普通消费者如何挑选海参呢?

这次请沈阳君悦酒店行政副总厨陈啸龙先生介绍海参的挑选方法:

1.看、2.摸、3.掂量、4.尝。

看:颜色要自然,再好的海参颜色也不会完全一样,如果刺针和肉身一样颜色,八成就是染色的了。

摸:再干燥的也有弹性,特别扎手没有弹性,不是盐干就是糖干的。主要看刺的质量而不是数量,刺的多少并不能决定海参营养价值的大小,海参刺粗壮挺拔,感觉很有力量的一般是野生的;反之则是养殖参。

掂量:分量要适中,不能沉不能轻。

尝:发好的参,口感要软滑

海参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刺参、乌参和梅花参。其中刺参又分为普通刺参、中级刺参、珍品刺参。区别方法在于普通刺参一盘是四排刺,刺不规则,分布乱;中级刺参一般也是四排刺,但刺与刺之间排列整齐,刺尖长;珍品刺参一般五排刺,刺与刺之间排列整齐,尖长。

挑选秘籍

1.形体完整,整齐。同一档次的海参应该形体划一切完整。

2.干燥。海参含水不能超过15%,含水多了不但价格不合理,而且还容易变质。

3.腹中无砂。很多海参腹中被填了很多砂子,挑选时应该注意。

4.形体标准。海参以形大肉厚皮薄为高档品。

高血压

海参50克泡开洗净,入锅加冰糖,水适量,炖烂,每日早晨空腹食用,每日1次。

治冠心病

先把水发海参250克洗净,切成丁块,然后把糯米100克淘净,与海参一起放入锅内加水煮熟,放冰糖200克,拌匀后分次服食。

治糖尿病

海参3个,猪胰1具,鸡蛋1个先放锅内蒸熟,后再加地肤子和向日葵蕊各6克,用水煎液,煮熟服食。食海参、猪胰、鸡蛋,饮汤。每日1剂。10天为一个疗程。

治脑血栓

先将海参4个水发洗净,再把猪蹄2个去毛洗净,同放入锅内加水煮烂食用。老年人动脉硬化、体弱、便秘者也可食用。

治神经衰弱

先把海参20~30克水发,洗净切碎,粳米200克淘洗干净,与海参同入锅加水共煮成粥,每日吃粥1~2次,连续食用。

治阳痿

取海参适量,粳米或糯米100克。先将海参浸泡、洗净、切片,加水炖烂后,入粳米(糯米)同煮成粥食用。

海参是温补佳品

大连人吃海参,既当饭,又当药。每年到了入冬时分,从头九第一天开始,到九九最后一天,每天吃一条海参,是大连人冬天最简单、最直接、最家庭式的进补方式。有人说,一天一条海参那还不得吃到流鼻血吗?在大连海参节上,营养学家崔梅告诉我们,海参作为温补佳品,一天一条绝不为过。海参在《本草纲目》中就是作为一种药材出现的,而从食物本身的药性上来说,海参性温、味甘咸,又是黑色物体,补肾效果最佳。作为人体元气的来源——肾补好了,脾的功能也会相应随之提高。作为一种海产品,海参中的营养成分主要是海参肽和海参酸,这两种物质对血尿的代谢绝对不会产生影响,痛风和类风湿的病人也可以放心享用。

海参的吃法多种多样

一般我们吃到的海参都是盐渍海参或是海参干,海参的营养成分多数是水溶性的,在处理加工的过程当中会损失30%的营养成分,在后期的发制过程当中又会损失一部分营养成分。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有一些海参专卖品牌使用急冻技术处理海参,把营养都封起来,把营养流失做到最小,同时我们也建议大家把发制海参的水保留下来,那里面可都是营养。虽然现在市面上餐厅里烹调海参的方法各异,假如是自己在家吃海参,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把海参下到粥里面,这样就可以毫无损失地把整条海参全部摄入到体内了,虽然这种方式看起来毫无新意且有点墨守成规。大连很多海参品牌都推出了即食海参,吃海参像泡一杯茶一样简单,形式上看还真是海参的营养一点都没浪费。

吃海参要注意海参品种

有个说法,叫吃海参“闭着眼睛叫醒耳朵”。闭着眼睛,是告诉你海参的卖相真的不重要,它的刺长不长,样子美不美,其实和它带来的滋补效果关系并不大;叫醒耳朵是要你知道,中国人一般说的海参指的是渤海湾一带的海参,中国的基本就是指辽参了,日本的就是关西和关东参,在这片海域中生长的海参才有我们以上说的那些营养价值。就好像只有长在东北长白山的人参才叫做人参一样,渤海湾的海参也是有“地名保护”的。

现在我们吃到的海参大多是“养殖”的,一般是3年生的,养殖分虾圈参和底播参两种。虾圈参养在浅海,底播参则养在水深40~50米的海域里。说是养殖的,其实也不过是人为介入了海参繁殖的过程,每年人工下苗到海里去,海参吃的是海里的微生物,真不是人想饲养就能饲养得了的,所以基本上还是半野生状态。

图片均为原创,转载请标注辽沈美食。

关注健康、营养、美味

搜狐新闻客户端:辽沈美食

今日头条客户端:辽沈美食

微信公众平台号:辽沈美食

凤凰新闻客户端:辽沈美食

腾讯微博:@辽沈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