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会引起心梗(糖尿病会引起心衰竭吗)

大夫健康之家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与心梗:致命的“亲密关系”,你了解多少?

“糖尿病离心梗,真的只差一次放纵!”这绝非危言耸听。39岁的赵先生,从确诊糖尿病到突发心梗,仅仅用了5年。失明、肾衰、全身血管如同报废,人生瞬间崩塌。据三甲医院的最新数据显示,70%的糖尿病患者最终都死于心脑血管疾病。今天,就带大家深度剖析糖尿病与心梗之间那令人胆寒的致命联系,一定要转发,说不定能挽救一条生命!

糖尿病到心梗:步步惊心的“死亡进程”

血管腐蚀期(确诊1 - 3年)

一旦被确诊糖尿病,高血糖就如同“硫酸”一般,开始日夜不停地侵蚀血管内皮。这可不是夸张,动脉粥样硬化的速度比正常人快3倍!在这个阶段,身体会发出一些信号:手脚时常感到麻木、冰凉,这是微循环出现障碍的表现;眼底出血,这是视网膜病变的预警;还有尿泡沫增多,这是早期肾损伤的信号。如果这些信号被忽视,病情就会进一步发展。

血管堵塞期(确诊5 - 8年)

当糖尿病病程进入5 - 8年,冠状动脉斑块开始疯狂生长,血管狭窄程度超过50%!研究表明,糖尿病患病5年以上,心梗风险会飙升10倍。更可怕的是,50%的糖尿病患者会发生“无痛性心梗”,往往发病就是猝死,让人防不胜防。这个阶段,患者的心脏就像一颗随时可能引爆的炸弹。

全身崩溃期(确诊10年以上)

糖尿病确诊10年以上,心脏血管弥漫性病变,连支架都难以施展。曾经有一位山东男子,透析2年后突发心梗,血管钙化得像“钢筋”。这个阶段,除了心梗风险极高,还常伴随肾衰竭,需要每周进行3次透析;失明,视网膜脱落导致;下肢坏死,截肢率升高8倍。患者的生活质量急剧下降,生命也岌岌可危。

三大夺命特性,让糖尿病患者更易猝死

症状隐匿

自主神经受损使得糖尿病患者痛觉迟钝,38%的患者在心梗发作时仅仅感觉恶心、头晕,很难联想到是心梗发作,导致错过最佳救治时机。

病变广泛

非糖尿病患者心梗多为单支血管阻塞,而糖尿病患者常常是3支血管全病变,连支架都无处可放,治疗难度极大。

并发症叠加

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形成了“死亡三角”,心肌细胞在这样的酸中毒环境中快速坏死,大大增加了猝死风险。

身体发出这些信号,立刻查心脏!

• 夜间呛醒、枕头汗湿,这可能是迷走神经异常。

• 牙痛、左肩痛持续20分钟,这可能是心绞痛放射痛。

• 快走100米就喘,这是心功能下降的表现。

• 双腿水肿,躺平呼吸困难,这是心衰前兆。

守住最后防线!医生给出4大保命策略

血糖防线

空腹血糖一旦超过7mmol/L,心梗风险就会翻倍。所以目标要控制在空腹4.4 - 7.0,餐后小于10。可以借助动态血糖仪,配合低碳水食谱(私信发送“食谱”免费领)。

血管防线

每年查1次冠脉CTA,一旦发现血管狭窄超过50%,立即干预。日常饮食中多吃“血管清道夫”,比如深海鱼(富含Ω - 3)、纳豆(能溶解血栓)。

血压血脂防线

血压超过130/80,死亡率会升高56%,目标要控制在130/80以下。他汀类药物需终身服用,既能降脂又能稳定斑块。

生活方式革命

戒掉红烧肉、烟酒、熬夜这些不良习惯;每天快走40分钟,提升心肌供血;补充镁和辅酶Q10,增强心肌活力。

请记住:确诊糖尿病的第一天,就要像保护心脏一样控糖!一旦出现持续胸痛伴濒死感、意识模糊且冷汗浸透衣物、血压骤降至90/60以下的情况,立即拨打120。

别让无知缩短生命距离!转发提醒身边的糖尿病人群,现在点击【关注】,获取更多健康知识,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糖尿病##心梗##奕健行##预防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真正致命的是三大并发症,5点很重要,需注意

甜咸成了网友的争议点,牵扯到这两种口味的美食,势必会引发一番争论,但结果往往不了了之。很多人喜欢甜食,就是因为吃了它会感觉非常开心,有一种满足感油然而生。

这是因为甜味食物会刺激体内多巴胺分泌,从而改善了人的心情。但如果身体过于“甜”,可不是一件好事儿,当心糖尿病找上自己。

糖尿病和摄入糖分过高有直接关系,很多患糖尿病的人看起来和常人无异,但背地里的辛酸只有自己知道。不仅不能敞开吃自己喜欢的食物,而且还得严格服用药物控制血糖增长,严重的糖尿病甚至需要注射胰岛素维持健康。

之所以血糖需要严格控制,和糖尿病的并发症分不开关系!糖尿病视网膜征、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神经障碍,这三类并发症称为糖尿病三剑客,之所以说糖尿病的并发症可怕,是因为这类并发症出现之后是不可逆转的,甚至还有截肢的风险!

糖尿病容易引发血管的病变,而视网膜正是布满毛细血管的部位之一,所以最容易中招,严重情况下甚至会有失明的危险。而糖尿病也会持续对肾脏造成损伤,甚至引发肾功能障碍、尿毒症等疾病出现,糖尿病在成年人失明以及接受透析的原因中都站在了第一位。

糖尿病还会持续对神经造成破坏,严重情况下还会引发下肢组织的坏死,甚至需要截肢,尤其是糖尿病足出现的几率非常高。另外糖尿病还会加速血管动脉硬化,糖尿病患者死于心梗的几率是正常人的两倍之多。

所以预防并发症很重要,以下几点需注意:

1、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对糖尿病进行治疗,特别是服用药物的剂量需注意,不要自己随意增加或减少,将血糖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2、如果糖尿病人出现了血脂异常,也需要及时的进行调理。长期改善自己的饮食很有必要,减少高胆固醇的食物摄入,在必要的情况下需要服用降血脂药物。

3、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对降低血糖有一定帮助,而且还能降体重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避免并发症的出现。

4、糖尿病患者的饮食一定要有规律,以粗粮为主、细粮为辅搭配食用,对于甜食的摄入绝对需要控制,如果感觉自己离不开甜味,可以其他味剂替代,比如低聚果糖就是不错的选择。

5、糖尿病人需定期对眼底、肾功能、伸进功能、足部进行检查,避免并发症出现而不自知。

一旦糖尿病人发现自己出现了并发症迹象,需要立刻就医,按照医生的指导来进行调理。而想要避免并发症找上自己,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将血糖完全合理的控制好。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老糖友长期高血糖的背后,心梗正在悄然发生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4月4日讯 糖尿病作为一种全身性代谢紊乱性疾病,不仅会影响身体血糖代谢外,还会影响蛋白质和脂代谢。随着病程的发展,会发生血管和神经不同程度的病变而引发的各器官并发症。最近,老糖友刘先生发现患上冠心病。专家提醒,糖友们在管理血糖时,应警惕无痛性心梗。

60岁的刘先生患上糖尿病、高血压已经10多年。10年前,他还曾患脑梗,当时恢复得还不错。不过,他饮食一直不规律,从年轻时就爱喝两杯,养成每餐一杯酒的习惯,近几年为了控制血糖、血压,他减少了每日饮酒量,将一日三餐酒改成一日两餐酒。平时,他偶尔会监测血糖、血压,血糖经常都会偏高一点,但血压基本正常,倒也没有特别不舒服的感觉。

最近一两周,刘先生经常觉得疲劳,浑身没劲,前天在家查了血糖,结果血糖值又偏高了。因为有些不放心,4日,刘先生到武汉市东湖医院就诊。副主任医师管雅文接诊后为刘先生进行心电图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发现他不仅血糖高,而且血脂也高,大血管有斑块,心肌指标异常,患上了冠心病,还有心肌梗死的风险。

医生为患者检查身体。

“我从来没有心慌、胸闷,也没有心疼不舒服的感觉,怎么就要心肌梗死了?”面对刘先生的疑问,管雅文解释,这种没有明显冠心病症状的无痛性心梗与长期血糖高水平状态密不可分。糖尿病患者如果长期高血糖,会累及大血管病变导致其狭窄堵塞,同时自主神经和感觉神经的异常会导致患者疼痛感缺失,痛阈升高。发生心肌缺血缺氧时,患者可能因自觉没有心悸疼痛不适症状而忽略,造成严重后果。

“无痛性心肌梗死患者可能没有心绞痛或明显的心肌缺血表现,但还是会有其他容易被忽视的症状,如运动耐量下降,活动后乏力等。”管雅文建议,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等都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高危因素,定期复查体检是预防的关键。

管雅文强调,糖尿病患者要预防心梗或脑梗,应积极控制血糖,保持糖化血红蛋白在7%以内,血压不高于130/80mmhg,低密度脂蛋白小于2.6mmol/l,有心梗脑梗病史的糖友要低于1.8mmol/l,同时保持规律的作息,避免熬夜,戒烟限酒,饮食运动不落下,控制体重,如有胸闷胸痛等不适症状,及时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长江日报记者毛茵 通讯员吴萍 涂丹)

【编辑:余丽娜】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59222222。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kin0207@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