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腿神经病变(糖尿病腿神经病变以后会怎么样)
糖尿病人下肢有这些信号要注意得了神经病变,防治方法给您了!
糖尿病已经悄然成为人类的第一大慢病,慢慢的到来,让人防不胜防,但了糖尿病的人,首先的问题就是防并发症,怎么防呢?当然就要提前了解相关知识,今天我们讲一讲糖尿病人周围神经病并的预防知识!
今年59岁的李先生,糖尿病史10余年,期间一直口服二甲双胍治疗,两年前出现双下肢麻、凉、痛,他一直没有太在意,血糖也控制的忽高忽低,半年前症状加重,最后因一次剪指甲而引发了感染,导致了足足大面积溃烂,成了糖尿病足病。
一、糖尿病人为何会出现双下肢麻凉痛?
首先要提醒广大糖尿病友,如果已出现肢麻凉痛,就要注意了这就是所说的糖尿病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为什么会有这种症状发生呢?因为在身体的表层皮肤,充满着神经末梢的感应器,如触觉、温度、痛感等外来的刺激,就会由神经网络把信号传到大脑来诠释。如果把神经比喻成一条电线,那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常常是外层的电线皮破损。这时候就会出现异常的神经感觉,典型的症状是四肢远端的麻木、疼痛、发凉和感觉异!
当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不光会让下肢受损,严重者可累及心血管、消化、呼吸、泌尿生殖系统,还可出现体温调节、泌汗异常及神经内分泌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根据受损神经类型,糖尿病神经病变通常分为四类:
周围神经病变:神经损伤影响周围神经的感知能力,如温度觉和触觉。周围神经病变通常会影响手臂、手、腿、足和足趾,造成疼痛或失去知觉。这是最常见的糖尿病神经病变。
近端神经病变:神经损伤导致髋部、大腿、骨盆和臀部疼痛。肌无力和腿部疼痛也是近端神经病变的常见症状。
局部神经病变:对某一特定神经或神经群的损伤。局部神经病变通常会导致强烈的、突然的肌无力、疼痛和感觉丧失。
自主神经病变:自主神经病变可影响一系列关键的人体机能,如心脏和呼吸频率、胃肠活动、性功能和血压。很多自主神经病变患者无法感知其血糖下降至危险的低水平。
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了还能治好吗?
糖尿病人如果出现早期的下肢发麻或发凉,引起足够的重视并积极治疗,就能逆转,但治疗过程可能需要很长疗程,如果不及时治疗,一不小心碰破了,就引发足病了,这样不但治起来费事,而且还有可能引发截肢的风险。
在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对因治疗,控制血糖的基础上采用
营养神经:常用药有甲钴胺等。
抗氧化应激 :如α-硫辛酸等
改善微循环 :常用药如胰激肽原酶、前列腺素E1、己酮可可碱、山莨菪碱、西洛他唑、活血化瘀类中药等。
醛糖还原酶抑制剂:如依帕司他等。
2、对症止痛治疗 如加巴喷丁、普瑞巴林、阿米替林等。
3、在辨证论治基础上,运用中药汤剂、针灸、中药熏洗等治疗。
4、采用血管介入治疗,或者采用动脉微灌注直治,这两种治疗目前效果最好,见效也最快。
三、得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饮食怎么吃?
饮食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一环,得了糖尿病或相关并发症后,更要加强饮食管理,在饮食上,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要以低盐低脂优质蛋白饮食为原则,主食以疏糖营养馒头为主,副食肉、蛋、奶、油要适量,一日1个鸡蛋、半斤牛奶(脱脂)、100克瘦肉、各种蔬菜500克,烹调食物油25克,以保证机体营养供;
糖尿病人除了饮食,还要注意三餐后的运动,以步行为主,餐后行走30分钟以微微出汗为主,以增强机体抵抗力。
四、糖尿病友得了神经病变后,有哪些注意事项?
正确使用降糖药:无论使用胰岛素还是其它药物治疗,稳定性和监测对保证药物发挥作用至关重要。
减少饮酒:酒精会导致血糖波动,且常常与药物发生相互作用,还含有可导致超重的无营养热量。
如有必要需减肥:超重可导致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血糖升高,还会增加糖尿病神经病变发生概率。
选择健康脂肪:坚果、豆类、植物油、低脂乳制品、瘦肉和家禽产品所含的脂肪可被人体加工、利用和清除。人工或添加脂肪,通常被称为反式脂肪,会被人体储存而非利用,通常会导致高胆固醇和体重增加。
避免摄入过多糖:高度精炼或加工的糖如含高浓度葡萄糖或果糖的甜味剂会导致血糖快速升高和下降。避免血糖过高或过低是合理控制血糖并防止进一步神经损伤的关键。
治疗其他并发症:影响血糖、血压和血流或神经控制的健康状况如心脏、肝脏和肾脏疾病,均可增加糖尿病神经病变发生概率。
运动:规律运动有助于保持血糖稳定,降低胆固醇,改善肌肉效率和耐力,改善血流。建议每周运动150分钟,最好分为5个30分钟来实施。
四、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要怎么预防?
因此我们糖尿病患者应加倍重视,早期预防显得尤为重要。积极控制血糖,维持血糖在理想的范围,同时保证血脂、血压等指标达标,从而减少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发生。对于已经患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患者,应该在保持上述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达标的情况下,针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发病机理应用药物治疗。
版权声明: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
有糖尿病的人,如果有了周围神经病变,要怎么办?
有位患糖尿病的老患者和华子说,感觉自己的手脚发麻,去医院检查,医生说是糖尿病引起了周围神经病变,这是个什么病,以后要怎么治疗呢?
华子说,患糖尿病的人如果血糖控制不好,就有可能造成周围神经损伤,尤其是长期患病的人群,超过10年的糖尿病人,有半数的人会发生周围神经病变,但疾病形成机制现在尚不明确,所以治疗也要从多方面入手。
现在人们还没有弄明白糖尿病引起周围神经病变的确切机制,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与长期严重的高血糖有关。从而导致了微血管病变、DNA损伤、氧化应激损伤、神经炎症、细胞营养障碍等多种反应,最终导致神经细胞不可逆的损伤。
周围神经病变的典型症状,就是在四肢远端出现灼烧、针刺、蚁走、麻木、疼痛等多种感觉异常。同时也有可能累及心血管、消化、泌尿生殖等多个系统,导致心率过快或过缓、血压调节异常、消化不良、排尿异常、性功能障碍等多种症状。
不过此病没有特异性的诊断方式,出现上述症状的糖尿病患者,在排除了血管炎症、脊椎疾病、肾功能不全、甲状腺疾病、感染性疾病、药物不良反应等其他因素影响后,可考虑发生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引起周围神经病变的可能机制中,最主要的是“山梨醇蓄积假说”。人体的血糖(葡萄糖)正常代谢时有两种主要途径,一是进行有氧代谢,最终会生成水和二碳化碳;二是进行无氧代谢,生成乳酸。
但是当血糖过高时,主要代谢途径无法利用全部的葡萄糖,就会使葡萄糖的旁路代谢增多,使葡萄糖在醛糖还原酶的作用下,生成山梨醇。大量的山梨醇蓄积,就会引起周围神经损伤。
所以说,高血糖是导致疾病的直接原因,治疗的关键就是控制好血糖,一般来说,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控制在7%以内,就可以较好地预防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机制不确切,可能有多个危险因素,所以药物治疗也要从多方面入手。
1、改善代谢紊乱:可以使用依帕司他,这是一种醛糖还原酶抑制剂,可以阻止葡萄糖进行旁路代谢,减少山梨醇的生成和蓄积。
2、对抗氧化应激:可以使用硫辛酸,这是一种B族维生素,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可以降低神经组织的脂质氧化,可以抑制蛋白质糖基化,并且也有抑制醛糖还原酶的作用。
3、改善微循环:可以使用胰激肽原酶,可以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障碍,增加对神经组织的营养和氧气供给。
4、促进神经修复:可以使用甲钴胺,促进神经细胞的核酸代谢与蛋白质合成,促进轴突的运输功能与再生。
5、缓解疼痛症状:周围神经病变的主要症状是疼痛,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需要进行止痛治疗。抗抑郁药物、抗神经痛药物、中枢性镇痛药物,都可以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止痛治疗,具体药物选择,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总结一下,长期血糖控制不好的糖尿病人,容易出现周围神经病变,高血糖是引起疾病最主要的原因,控制血糖是治疗的关键。但疾病机理现在并不明确,药物治疗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具体药物的选择与使用,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对用药有疑惑,请咨询医生和药师。我是药师华子,欢迎关注我,分享更多健康知识。
糖尿病患者腿麻,是并发症的出现?3种神经病变,腿麻属于哪种?
糖尿病脚麻,这是大多数糖尿病患者都会有的一种症状。那么糖尿病脚麻是怎么回事呢?是并发症出现了?糖尿病脚麻危险大吗?应该怎么办呢?今天就来为大家一一解答一下~
1、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是最常见的并发症,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的肾脏功能会逐渐破坏,最后会导致肾功能衰竭,危及患者的生命。
1型糖尿病患者一般5年后才会发生糖尿病肾病,2型糖尿病患者在诊断时即可伴有糖尿病肾病。成本效益分析显示在我国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中进行糖尿病肾病筛查可节省医疗费用。
患者除了控制饮食量之外,还应该严格控制食盐、糖、蛋白质的摄入量。
2、眼部并发症
糖尿病眼部并发症是糖尿病当中重要的并发症,患者常常会出现视网膜病变、葡萄膜炎及白内障,严重者可以导致失明。
由于患者的神经不敏感,常常不能及时的感觉到眼部的病变,应该定期的做血糖检测及眼部检查。还应该注意减少眼睛的负担,避免过度的看电视、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
3、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是临床上很常见的并发症。患者的病足会出感染、溃疡、甚至足趾脱落。糖尿病患者应该戒烟,经常检查足部情况,不要过度修剪指甲。一旦开始出现足部损伤,应该及早就医
4、心血管并发症
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患者应该定期体检,注意检查糖化血红蛋白、血糖、胆固醇、血压等。注意坚持低盐低脂饮食,肥胖患者注意减肥,吸烟患者应该戒烟。
糖尿病患者脑血管病的发病几率明显高于常人,比较常见的病变有脑出血、缺血性脑血管病、脑动脉硬化等,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患者应该注意控制饮食,避免高脂高盐饮食,不要一次吃得太饱,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糖尿病的患者,如果出现脚麻,有可能出现了糖尿病神经病变等相关的并发症。此时患者可以完善肌电图等检查,来排查是否患有糖尿病神经病变。
糖尿病神经病变指的是人体长期处于高血糖的状态,损害了人体某处或者多处的神经系统,影响了人的感觉,运动等功能的一种病变。
而且糖尿病神经病变主要分为三大类,分别是周围神经病变,植物神经病变以及中枢神经病变。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周围神经病变以及植物神经病变。例如,如果累及到了感觉神经,就可以出现麻木,痛觉过敏等表现。
糖尿病作为我国目前最常见的一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危害是很大的,在我国患病人群很多已经超过了一个亿,这还不包括糖尿病前期的患者。糖尿病最恐怖的一点就在于各种急性和慢性并发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作为糖尿病最常见的一类慢性并发症,给很多患者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周围神经病变的特点就是肢体的麻木,尤其是脚的麻木尤其显著,这种麻木是对称性,远端性的分布,也就是我们双脚的远端更加的明显。
所以说糖尿病患者如果脚麻一般来讲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可能性就很大,这种情况就需要去医院进行一个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筛查,以及检测神经传导速度来评估是不是达到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标准,如果达到就需要进行一个很规范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这样才能够最大程度的缓解病情。
糖尿病患者在生活中的特殊注意事项- 由于糖尿病患者需要长期使用降糖药物,肝脏不可避免受到损伤。平时一定不要再使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
- 患者除了严格控制饮食外还要注意按时使用降糖药物,不要随意更换药物,不要私自减少用药。
- 患者应当多食用富含纤维的食物,比如绿叶蔬菜、玉米、荞麦等,还可以多吃一些低糖的蔬菜,比如韭菜、茄子、西红柿、西葫芦、南瓜、冬瓜、青椒等。
虽然糖尿病是不能治愈的顽固疾病,但是采取各种降糖措施,把血糖平稳的控制在正常水平,就可以大大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预防糖尿病并发症##健康科普排位赛#
关注@妙手医生健康
参考文献: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