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补血喝什么汤(糖尿病人可以喝什么汤最好补血)

吴建平营养师 0
文章目录:

高血压患者的降压剂——菠菜豆腐汤

不要小看“菠菜豆腐汤”,它可是高血压患者朋友很好的饮食,也是我国的一道传统佳肴。在古代,“菠菜豆腐汤”就十分有名。相传当年乾隆南巡过镇江时,有一位农妇献上的就是“菠菜豆腐汤”,乾隆皇帝被色泽所吸引,欣然提名为“金镶白玉嵌,红嘴绿鹦哥”,品尝后更是赞不绝口,赐农妇为皇姑,菜名后来也改为“皇姑菜”。此汤不仅色泽诱人,味道鲜美,其养生保健功效也毫不落后。我们常说:“青菜豆腐保平安”,足见豆腐养生保健的作用。

传统中医认为:常食用“菠菜豆腐汤”,能益气和中,调脾养胃、生津润燥,清热解毒,是补益清热养生佳品,现代医学中,“菠菜豆腐汤”还具有美容的功效。而菠菜被阿拉伯人誉为“蔬菜之王”,它性凉,能滋阴平肝、补血养血、清热泻火、止渴润肠,主治头痛、目眩、高血压、糖尿病、便秘等症,对于肝阳上亢引起的高血压有很好的疗效。

【菠菜豆腐汤】菠菜250克,豆腐250克,水发海米25克,食用油、精盐、味精、酱油、麻油、葱姜丝各适量。1、菠菜洗净切成长段,用热水焯一下;豆腐切成块;2、锅内放油烧至四成热,放入豆腐块,煎至两面呈金黄色(不宜太深);3、加入清汤、海米、精盐、酱油、葱姜丝,汤开撇去浮沫,放入菠菜;4、见汤汁烧开,菠菜变绿色时,放入味精、淋麻油即可。功效:清肝泄火,降压养血。但肠胃虚寒,腹泻者少食。

国家高级营养讲师、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吴建平

新浪微博:@吴建平营养师

糖尿病多年,多数是气阴两虚,当归六黄汤,养阴清热,来了解一下

我国糖尿病目前发病率不低,该病也被称为富贵病,因为这个病是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后,国界越来越富裕之后多起来的。

先看看西医怎么认识和治疗,只想了解中医部分的朋友可以下拉忽略!

现代医学认为是一种代谢疾病,跟遗传有关,糖尿病主要是胰岛功能出现了异常,胰岛是干啥的呢?胰岛可以分泌胰岛素,胰岛素又是干啥的呢?胰岛素就是降血糖的,由于种种原因导致体内血糖降不到正常范围了,就容易得糖尿病了。

胰腺中的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

一型糖尿病是胰岛分泌不了足够的胰岛素。

二型糖尿病是胰岛分泌的胰岛素不能被有效利用,所以要人为的干预。咋办呢?

一型糖尿病只能体外补充胰岛素了,因为自己不能产生了!

二型糖尿病可以自己产生胰岛素,但不能有效利用,所以研制出了好几种增强利用的口服药物,(如促胰岛素分泌剂——二甲双胍类,α-糖苷酶抑制剂类、噻唑烷二酮衍生物、DPP-4酶抑制剂等)大家只要知道是增强胰岛素的利用既可以!

注射胰岛素的病人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胰岛素和降糖药的作用是降血糖,要把血糖控制在一个合理范围,但是每天按时吃药,严重时还要每天挨至少一针是比较痛苦的,如果降糖药应用过量,还存在低血糖的风险,大家注意!低血糖比高血糖更可怕,容易造成人体晕厥,大脑缺氧等严重问题,所以降糖药都是逐渐加量的。

更可怕的是糖尿病的并发症,血糖控制不好,人体长期泡在高渗糖水中就像温水煮青蛙,时间长了,神经,血管都会出问题,神经会出现损伤,表现出现麻木、疼痛等,血管会出现粥样硬化,形成斑块,这些是脑中风和心肌梗死的高发因素。有的严重还会出现烂脚丫(溃烂)严重甚至需要截肢,看到这了,大家知道为何医生总是强调要规律用降糖药了吧!

糖尿病人伤口破溃不容易愈合,日久容易溃烂

流行着这样一种说法,糖尿病不可怕,糖尿病的并发症才可怕。


怎么预防并发症?怎么减少并发症?这里交给大家两个中医方法,大家了解一下!

第一个是解决糖尿病麻木的问题,糖尿病麻木中医是什么认识的呢?又是怎么处理的呢?

中医认为麻木跟气血经络不通关系密切,经络受阻,气血不通,导致出现麻木,常见的阻滞经络导致淤堵的有以下几种情况:

1、气滞血瘀,气滞血瘀导致的经络不通会出现胀痛,刺痛,疼痛夜间加重,看舌苔,舌质紫暗,瘀斑,嘴唇也是紫暗的,这种疼痛用一句话形容就是像针扎一样,这种需要活血祛瘀止痛,打搅可以了解一下血府逐瘀汤颗粒,之前有介绍过,大家可在自行查一下。

2、痰瘀阻滞,这种是今天要说的重点,主要是麻木的表现!

一句话形容就是平时就麻木,四肢末梢明显,干活是更严重!这种也有办法,之前给大家分享过,大家打开链接了解一下。一个通经活络,解除麻木的方子,两味中药打粉,舒经活络,去麻木一个通经活络,解除麻木的方子,两味中药打粉,舒经活络,去麻木 文章

这两味是主药,其他表现要在辩证论治的基础上加减,不能机械的生搬硬套。


接下来说一下今天的正题,糖尿病后期出现阴虚内热,气阴两虚的问题!

最近接连有朋友找我咨询糖尿病的问题,一个是10多年病情,另一个是30多年的病情,二者症状不尽相同,但表现出的都是一派热像:

燥热,睡不着觉,口渴,口干,口苦,颜面潮红,喜欢喝凉水,睡觉出汗,小便黄,总没力气,乏,容易发脾气,舌头很红。

以上的表现是糖尿病后期,出现了一种阴虚内热的状态,糖尿病我们中医叫消渴,因为糖尿病的人饿得快,消化快,总感觉口渴,所以中医称之为消渴。

怎么产生的呢?中医认为由于先天禀赋不足,后者后天饮食没有节制,出现了脾胃受损,脾胃是管消化和代谢的,脾胃为中焦,是人体转化运输的轴,胃为水谷之海,食物经过胃的腐熟,消化,还要运送到脾,脾对水谷转运和吸收,化生水谷精微和气血,脾能升清,把水谷精微和气血送到脏腑、头面等部位去发挥作用,胃降浊把糟粕垃圾送到大小肠再排出体外。

脾胃是人体的轴,有生化和转输作用

脾胃损伤会产生一种脾虚湿盛的状态,这个时候是舌胖大,苔白腻,人比较能吃,大便稀的,大家会有疑问,怎么讲到脾虚湿盛了,不是阴虚内热吗?不要急,脾虚湿盛是糖尿病的前中期情况。

如果失治误治,湿在体内待久了就像沼气池一样,会发酵,发酵产生热量,生成湿热,湿热比较缠绵,不容易好,会逐渐伤及阴液,阴液受损太严重,就出现阴虚内热了。就会出现口干、口苦,盗汗、乏力、燥热等阴虚内热的表现。

要怎么办呢?

给大家分享一个养阴清热,清虚热、除湿热、止汗的方子,叫做当归六黄汤,看一下组成,我们来分析下它的作用。

组成:生地黄、熟地黄、黄芩、黄连、黄柏、黄芪、当归

(为啥叫当归六黄汤?因是由为一个当归,加上留个带黄字的重要组成。)

这个方子出自李东垣的《兰室秘藏》。为便于理解,我们给它分类一下。

第一组:生地、熟地、当归。

生地、熟地、当归可以入肝肾来滋阴养血,阴血充盛水能制火,三个共同组成了君药。

我们看,这里面生地清热凉血滋阴,熟地滋补肾精,当归养血活血,三者都有滋补肝肾的作用,两寒一热,寒热并用,而清热力量更胜温热,这样就能清热不伤阳,肝肾同源,肝血和肾阴属于都属于偏凉润的物质,肝肾同补,滋阴降火,虚火不光要用凉药清火,还得把火潜下来,肝阳上扰动加重了火热,滋补肝肾还可以起到平肝潜阳的作用。

熟地黄滋补作用强于生地黄

生地黄凉血作用更强

第二组:黄芩、黄连、黄柏

汗为心之液,盗汗属于阴虚火旺,心属火,肾属于水,由于水火不能共济,心火太过旺盛,热迫使津液外泄导致,所以用黄连清心泻火,黄芩、黄连、黄柏均属于苦寒之品,苦能坚阴,就是把阴液留在体内的意思。黄芩入上焦,又能清上焦火,黄柏入下焦,能泻下焦热,这三者配合能把人体整个三焦的火都给压下去了。三者是臣药。

黄芩入上焦,清肺火去湿热,还能安胎

黄连入中焦,可以清心火,胃火,还能泻中焦湿热

黄柏入下焦,能清肝肾之火,还能去下焦湿热

最后交上了一味黄芪,黄芪味甘,甘具有补的作用,能够补中焦,补脾胃之气,(参见:补中益气汤)黄芪还有益气固表的作用,能够用于卫表气虚的自汗盗汗,(参见:牡蛎散),糖尿病后期,阴虚内热,卫气不固,不仅自汗,还盗汗,这时候用黄芪益气实卫固表,表气一强盛,汗自然就少了。

黄芪具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脱毒生肌的作用

以上就是一个当归六黄汤的介绍了,既可以滋阴清热, 去除阴虚燥热,口眼干燥,口苦尿黄等热盛的问题,还可以固表止汗,解决阴虚内热出现的自汗盗汗问题,大家学会没有呢?

最后提醒大家,糖尿病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预防并发症出现,减少并发症危害。

跨年喝碗乌鸡汤,滋补气血还可缓解这个糖尿病症状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冬天的脚步渐近,街头巷尾的寒意也逐渐加深。年末将至,许多人开始为新年的到来做准备。而在中国的传统里,跨年不仅是辞旧迎新,更是调养身体、迎接新气象的好时机。这个时候,很多家庭会熬上一锅香浓的乌鸡汤,不仅滋补身体,还能为家人带来一整年的好运。

然而,您可能不知道,这碗看似普通的乌鸡汤,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竟然还有意想不到的帮助。喝一碗乌鸡汤,滋补气血的同时,也能缓解糖尿病患者常见的一个症状——周围神经病变。这个发现,或许能改变一些人的生活。

乌鸡汤的滋补作用

据《本草纲目》记载,乌鸡有“滋阴养血、益气补虚”的功效,被视为药膳中的上品。尤其对气血不足、虚弱的人群,常饮乌鸡汤有助于调理身体。这是因为乌鸡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多种维生素以及矿物质,能够有效增强免疫力,帮助身体恢复元气。

相较于普通鸡肉,乌鸡的营养成分更为丰富,尤其是其中的铁、锌等微量元素,对于改善贫血、增强体质有着显著的作用。气血不足常常表现为面色苍白、手脚冰冷,而这些症状在冬天尤为明显。乌鸡汤可以通过补血养气,帮助身体更好地抵御寒冷,滋养肌肤,改善虚弱体质。

然而,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乌鸡汤的益处不仅仅止于补血养气。糖尿病患者常常伴随着各种并发症,其中一种令人头疼的症状便是周围神经病变,而乌鸡汤竟然可以在这方面有所帮助。

周围神经病变与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主要表现为手脚麻木、刺痛、甚至感觉异常。这种病变是由于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导致神经受到损伤,进而影响神经传导功能。患者常常在夜间感受到严重的不适,甚至影响睡眠和生活质量。

目前,医学界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仍然没有完全有效的药物。很多患者只能依靠控制血糖、补充维生素B族等方式来缓解症状。然而,近年来有一些研究发现,合理的饮食调理,特别是一些传统的药膳食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缓解这种症状。

乌鸡中的特殊成分

乌鸡不仅有高蛋白低脂肪的特点,其含有的黑色素、硒、锌等微量元素也具有独特的生理作用。研究表明,硒是一种强抗氧化剂,能够有效清除体内的自由基,保护细胞免受氧化应激的损伤。而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很大程度上与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有关。

乌鸡中的硒含量较高,能够帮助减少神经细胞的损伤,进而缓解糖尿病引起的神经病变症状。同时,乌鸡中含有的丰富蛋白质和氨基酸也有助于修复受损的神经组织,促进神经再生。这正是为什么乌鸡汤不仅滋补气血,还能对神经病变产生积极影响的原因之一。

食疗对糖尿病康复的意义

在糖尿病的长期治疗中,饮食调理一直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除了控制糖分的摄入,患者还需要通过饮食来补充必要的营养,帮助身体增强自我修复能力。乌鸡汤作为一种高营养、低脂肪的食物,非常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

当然,糖尿病患者在食用乌鸡汤时,仍需注意烹饪方式。建议以清炖为主,尽量少用油盐调味,避免加入过多的高糖、高盐调料。此外,乌鸡汤富含蛋白质,但脂肪含量相对较低,这对需要控制热量摄入的糖尿病患者来说,无疑是一种理想的滋补品。

小故事:张大爷的跨年滋补

张大爷今年65岁,患糖尿病已有十余年。近年来,他常常感到手脚麻木,尤其是夜间时分,刺痛感让他难以入睡。尽管他一直在遵医嘱控制血糖,但周围神经病变的症状却始终折磨着他。

去年冬至前,张大爷的儿子特意从市场上买了一只乌鸡,亲自为父亲熬了一锅乌鸡汤。张大爷一开始并不以为意,只觉得儿子是想为他补补身子。

可是喝了几次乌鸡汤后,张大爷惊讶地发现,夜间的手脚麻木和刺痛感竟有所减轻。他开始自觉每周喝两次乌鸡汤,慢慢地,他的神经病变症状得到了明显的缓解。

医生在复查时也为张大爷的改善感到惊讶,经过详细了解后,医生发现张大爷的饮食调理起到了很大的辅助作用。乌鸡汤中的硒、锌等元素,确实能够帮助减缓神经病变的进程。张大爷从此更加注重自己的饮食搭配,乌鸡汤成了他冬季滋补的必备佳品。

科学依据与食疗结合

乌鸡汤的疗效并非空穴来风。根据《中医药膳大全》中的记载,乌鸡不仅能补益气血,还可以调理肝肾虚弱,改善体质。而现代营养学研究则进一步证实了乌鸡中含有的微量元素,对于神经系统的保护作用。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的高血糖状态,体内的抗氧化能力下降,神经系统容易受到自由基的损伤,乌鸡中的硒等抗氧化成分,正好能够补充这一不足。

因此,在糖尿病的日常调理中,适当加入乌鸡汤,不失为一种可靠的辅助方式。它不仅能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还能通过食疗的方式,帮助患者缓解困扰多年的神经病变症状。

结语

跨年喝上一碗乌鸡汤,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一种对健康的关怀。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这碗汤可能不仅仅是滋补之物,更是缓解病痛、改善生活质量的良方。在新的一年里,不妨为自己和家人熬上一锅乌鸡汤,让健康伴随每一天。

参考文献:

《中医药膳大全》,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