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肾亏虚型糖尿病(脾虚,肾虚会引起糖尿病吗)
血糖居高不下?多半是“脾肾两虚”,这张方健脾益气、养阴生津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很多人深受其困扰,特别是有些人对于糖尿病的认知比较少,对于糖尿病有种莫名的恐惧,久而久之,就很容易导致焦虑,对糖尿病治疗产生不利的影响。
有这样一位患者让我印象非常深刻,她是独自一人前来的,看起来有70多岁,满头白发,精神看起来也不太好。于是我便细细询问起来,经过了解以后,才知道患者今年才62岁,患糖尿病已经3年了,因为血糖一直没有控制好,自己感觉全身没有力气,提不起精神来,口渴多饮,每日小便10几次,对生活造成了很大影响,再加上子女工作比较忙,又没有老伴陪伴,自从被确诊“2型糖尿病”以后,经常处于焦虑和惶恐中,感觉自己一下就老了很多。
听到她说到这里,我问她除了乏力、口干口渴、多饮尿频以外,还有其他症状吗?才了解到患者还很爱出汗,稍微动一下就开始出汗,大便溏薄、腰酸失眠,最近一年体重下降明显,观其舌脉,舌质淡暗,边有齿痕,舌苔白。查其空腹血糖11.9mmol/L,当时给她辨证为脾肾两虚证。
为什么说她是脾肾两虚呢?在中医学中有脾主肌肉、脾主四肢、肾主水的说法,脾主要负责运化水谷精微物质,肾能够调节人体津液的代谢,如果脾虚了,机体就会失养,从而导致消瘦,这也就是“脾虚致消”的理论;如果肾虚了,就会导致津液下行,大量津液流失,会导致口渴多饮多尿的症状。
再加上患者在患病以后,一直处于焦虑的状态,这也是导致血糖一直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在临床上,这样的患者并不在少数,这也是我为啥提倡“身心同治”的原因。正如朱丹溪所说:“人身诸疾,多生于郁”。中医学上,肝为木,脾为土,一来木旺克土,二来郁久化火,损伤津液,导致病情反反复复,很久都不能痊愈。
所以,对于这类患者应以健脾益气为主,辅以调节情志,处以健脾降糖饮加减,方见:生黄芪,天花粉,太子参,熟地黄,怀山药,白术,金樱子,生龙骨(先煎),生牡蛎(先煎),葛根,黄精,薏苡仁,川芎。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温服,连服15剂。
15天后前来复诊,自述症状都有好转,特别是乏力、口渴、自汗的症状明显减轻,但尿频、失眠、腰酸的症状仍比较明显,大便仍不成形。查其空腹血糖8.9mmol/L,尿糖( )。于是在原方的基础上加百合,再继续服用15剂。
三诊时,诸症皆消,血糖降至7.8mmol/L,于是我让她继续服用2个月,用以巩固疗效。随访半年,血糖稳定在5.9mmol/L,症状没有再出现。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看看用药思路,方中固表止汗、托毒生肌、补气升阳,天花粉生津止渴、润肺、清胃热,太子参补气益肺、健脾生津、健胃消食,熟地黄滋阴补血、益精填髓,怀山药健脾益胃、滋肾益精、益肺止咳,白术调理脾胃,金樱子固精、缩尿、涩肠止泻,生龙骨镇心安神、固精止遗、平肝潜阳,生牡蛎滋补肝肾、平肝潜阳,葛根解肌退热、生津止渴,黄精滋阴润肺、补益脾气、益肾精,薏苡仁利湿健脾、舒筋除痹,川芎活血祛瘀、行气开郁。诸药合用,健脾益气、养阴生津、行气开郁的功效。
很多糖尿病患者就是脾肾亏虚,脾虚会导致津液气化不足,肾虚会导致津液下行,从尿液中大量丢失,所以会导致诸症丛生,累及其他脏腑。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案例,论治以脾肾为重点,方法可以参考,不过,想要使用此方需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使用,每个人体质不同,方剂和用法也不同,所以请勿胡乱使用。
糖尿病并发症,多和肝肾亏虚有关,三味药补足肝肾,远离并发症!
糖尿病人极易出现肝肾亏虚的问题,而肝肾亏虚,就容易导致各种并发症!
肝肾亏虚引起的并发症:
眼底病变:肝肾亏虚首先会引起眼底病变,造成视力下降、视野模糊等异常表现;《黄帝内经》曰“肝肾精血亏虚不能上承,故见目眩发落。”肝藏血,开窍于目,肝血充足,则目络得,养肾藏精,主瞳神,肾精充足上达于目,目有所养,而肝血和肾精也是相互依存的关系。肝肾亏虚首先会引起眼底病变,造成视力下降、视野模糊等异常表现。
肾脏病变:糖尿病人肝失疏泄、肾虚精亏,身体就会出现腰膝酸软、体虚乏力等表现,而且肾气亏虚则固摄失常、蒸腾气化功能失常,精微流出、水湿津液停聚在体内,患者也会出现下肢水肿、阳痿早泄、尿频尿急、蛋白尿等异常表现,从而诱发肾脏病变、性功能障碍等多种并发症。
神 经病变:中医讲肝主筋、肾主骨,肝肾亏虚则筋骨失养,糖尿病人也会出现手脚的麻木、刺痛、无力等异常表现,诱发神 经病变。
脾肾同源,脾气亏虚则气血生化无源,会加重肝肾亏虚,所以,糖尿病人要远离并发症,肝脾肾的调养至关重要。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张古方,仅有三味药,却能补足脾气、肝血和肾精;它就是出自《医方类聚》的仙方三补丸!
门诊案例:
之前门诊来了位患者,糖尿病史5年,确诊后患者便积极的进行治疗,但效果不佳;
患者自述:长期感觉腰腿酸疼、身体疲乏,而且每天都是心烦口渴,晚上睡觉潮热盗汗、夜尿频繁,食欲也不是很好,去医院检查,确诊了肾脏病变。
面诊后,发现这位患者就是典型的肝肾亏虚,根据他的情况,使用仙方三补丸加减进行治疗:破故纸、茯苓、没药、熟地黄、山茱萸、枸杞子、泽泻、金樱子、玄参、麦冬、知母、黄芪
患者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腰腿酸疼、潮热盗汗、夜尿频繁等表现逐渐改善,下肢水肿液逐渐消退,在原方基础上加减,前后经过三个月的调理,患者诸症皆消,后随访至今,患者并无不适,一切正常!
方解:
破故纸有补肾固精之效,可缓解肾气不足所导致的腰酸腿软、夜尿频繁等表现;茯苓健脾益气、渗湿安神,可提升食欲和体力;再加入没药,活血养血、散瘀消肿,从而更好地改善肢体酸疼的现象,此3味为主药;再加上熟地黄、山茱萸、枸杞子补肾固精,配合泽泻、金樱子利尿消肿,改善下肢水肿、夜尿频繁的现象;再加入玄参、麦冬、知母、黄芪改善心烦口渴、潮热盗汗的现象。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讲究辨证施治,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都各不相同,切勿胡乱用药,以免贻误病情。
2个中成药,降糖、降尿蛋白、抑制肾损伤,辅助治疗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合并症,发病率很高。
原因:长期高血糖导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使得血浆蛋白外渗,引起肾小球硬化和肾组织萎缩,最终发生肾病并发症。
危害:导致高血压,水钠电解质紊乱,尿毒症,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发现糖尿病肾病,应该去正规的医疗机构去进行治疗,延缓病情发展的进程。
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以控制血糖、控制血压、减少尿蛋白为主。
如果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再配合中医辨证调治,对减少尿蛋白,改善肾功能,控制糖尿病肾病的进展有积极的作用。中医认为,气阴耗损,脾肾亏虚是导致糖尿病肾病的重要原因。辅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常用中成药有津力达颗粒、渴络欣胶囊等。
津力达颗粒-降糖津力达颗粒方中主要以人参和黄精作为补益药物,人参具有益气生津,补益脾肺的功效,黄精具有益气养阴、健脾益肾的功效;再配上具有滋阴清热功效的知母、地骨皮、麦冬、地黄,具有生津止渴功效的葛根,具有补肾填精功效的山茱萸,具有健脾燥湿功效的苍术,具有清热燥湿功效的黄连、苦参等这几位中草药来辅助人参和黄精发挥更好的功效;然后再配上少量具有温补肾阳功效的淫羊藿,具有活血化瘀的丹参,具有理气散结功效的荔枝核,来作为本方的佐药。全方具有益气养阴,健脾运精的功效。可以治疗自汗盗汗、倦怠乏力、身体消瘦、多尿的症状,对于2型糖尿病的患者也有着很好的治疗作用。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津力达颗粒当中的药物有效成分具有改善胰岛素抵抗作用,能够辅助降糖;具有保护肝肾的作用,可减少糖尿病患者的肾损伤。
渴络欣胶囊-减少尿蛋白渴络欣胶囊方中以黄芪和太子参作为君药,发挥主要的补益作用。黄芪具有敛汗固脱、利水消肿、益气固表的功效,太子参具有益气生津、补益脾肺的功效,二者合力可起到益气养阴的功效;以女贞子和枸杞子作为臣药,女贞子具有补益肝肾的功效,枸杞子具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的功效,二者合力可滋养肝肾,能够辅助君要发挥更好的作用;用大黄、水蛭作为佐药,水蛭具有逐瘀消症的功效,大黄具有凉血泻火的功效。这几位中草药共同作用,可起到很好的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的功效。渴络欣胶囊可用于糖尿病肾病属气阴两虚兼夹血瘀证,症见咽干口燥,倦怠乏力,多食易饥,气短懒言,五心烦热,肢体疼痛,尿混或浑浊。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渴络欣胶囊中的药物有效成分具有改善肾脏微循环、降低肾小球内压力、改善肾小球过滤功能等作用,可起到很好的保护肾脏作用;可以辅助降糖,减少尿蛋白的排泄,抑制肝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