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味豆干糖尿病(豆干糖尿病人能吃吗?)
糖尿病人有“最佳吃饭时间”:同样的饭菜,换个时间吃,血糖稳了
药没少吃,运动没少做,饭也控了
为什么我的血糖还是高?
可能是你吃饭的时间不对!
早过或过晚吃饭,都会让血糖升高
看看你的吃饭时间对吗?
1.早饭时间:6:30-8:00
一项涉及10万多人、平均追踪了7年多的研究发现[1]:早上8点前吃早饭,糖尿病风险明显降低。
跟8点前吃早饭的人相比[1]:
- 8-9点吃早饭的人,2型糖尿病风险升高26%;
- 9点后吃早饭的,风险升高59%
这可能和昼夜节律有关,我们的糖耐量和胰岛素敏感性也遵循昼夜节律,清晨达到顶峰。早饭吃太晚,会升高血糖水平。
小贴士:
一顿优质的“控糖”早饭,得包含下面4样:
1拳头粗细搭配的主食、1碟蔬菜(绿叶蔬菜为佳)、1个煮鸡蛋、1杯豆浆或者牛奶
这样吃既能平稳餐后血糖,又能增加饱腹感,营养健康。
注意:土豆、山药、芋头、鲜玉米、南瓜、莲藕等淀粉含量高的食物,都要当主食吃。
2.午饭时间:11:00-13:30
午饭也非常关键,尤其是对于社畜糖友来说,丰富、营养、低糖的午餐让你控糖、工作两不误。
一般来说,两饭之间要间隔5-6小时。比如说早饭6:30吃,那么要在12:30前吃午饭。
这样可以避免低血糖,食物也能充分消化吸收,营养利用率也更高。
如果来不及吃午饭,要先吃些低糖零食(如酸奶、苹果、原味豆干等)垫垫。
小贴士:
午饭占全天总能量的1/3-2/5,要吃丰盛一些。
主食做到粗细搭配,再来2-3种蔬菜,1-2种动物性食物(像鱼虾等水产品、鸡肉、牛肉等),还要有1种豆制品。
例如一个23厘米直径的盘子,一半放蔬菜(深颜色蔬菜占1/2),1/4放主食,1/4放肉、蛋、豆制品等蛋白质类食物。
如果点外卖,要避开油炸、红烧等重口味菜。
3.晚饭时间:17:00-19:00
研究发现,晚饭吃得太晚,会导致2型糖尿病风险升高[1]。
和晚上19点前吃晚饭的人相比,晚上22点之后吃晚饭的人,2型糖尿病风险升高44%[1]。
还有研究发现,晚饭吃得晚,会减少胰岛素分泌,影响第二天的空腹血糖[3]。
理想的晚饭时间是:睡前4小时。如果计划22:00睡觉,那18:00之前就得吃晚饭。
如果睡前有饥饿感、血糖低于5.6mmol/L,可适量加餐,但要控制在150千卡以内。
小贴士:
晚饭对空腹血糖影响很大,因为不同食物升糖持续时间不一样,如单纯碳水持续2-3小时、混合餐持续3-5小时、脂肪餐持续8-10小时。
如果晚饭吃太多肉,第二天的空腹血糖就会高。一顿优质的晚饭,是这样的:
- 1拳头主食:要粗细搭配,尽可能蒸或煮;
- 1拳头蛋白类食物:推荐鱼虾、蛋类、奶制品、大豆及其制品、瘦肉、禽肉;
- 2拳头蔬菜:选早饭和午饭没吃过的种类和颜色。
晚饭记得查缺补漏,如果当天食物种类还没吃够(每天25种食物,蔬菜4-5种,其中深色蔬菜占1/2以上等[2]),晚饭补上,确保全天营养均衡。
别忘了按照“蔬菜-肉类-主食”的顺序吃饭。
今天开始,一日三餐按时吃!
参考文献:
[1]Anna P,Bernard S,A V A, et al. Associations of meal timing, number of eating occasions and night-time fasting duration with incidence of type 2 diabetes in the NutriNet-Santé cohort.[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pidemiology,2023.
[2]中国营养学会编著,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M]. 人民卫生出版社,2022
[3] Garaulet M, Lopez-Minguez J, Dashti HS, Vetter C, Hernández-Martínez AM, Pérez-Ayala M, Baraza JC, Wang W, Florez JC, Scheer FAJL, Saxena R. Interplay of Dinner Timing and MTNR1B Type 2 Diabetes Risk Variant on Glucose Tolerance and Insulin Secretion: A Randomized Crossover Trial. Diabetes Care. 2022 Mar 1;45(3):512-519.
糖友“最佳吃饭时间”:同样的饭菜,换个时间吃,血糖稳了
很多糖友都有这样的困惑:明明按时吃药、坚持运动、严格控食,血糖却像过山车一样难以控制。最新科学研究发现,问题的关键可能藏在你的吃饭时间里——同样的饭菜,换个时间吃,血糖就能更平稳!
一、早餐时间(6:30-8:00)▶️ 黄金法则:早八点前吃完
10万人参与的长达7年的研究证实[1]:8点后吃早餐的人群,糖尿病风险飙升26%-59%。这与人体糖代谢的昼夜节律密切相关——清晨胰岛素敏感性最强,糖耐量达到峰值。
✅ 控糖早餐公式:
1拳头粗细搭配主食(燕麦 玉米碴)
1碟绿叶蔬菜(凉拌菠菜)
1个水煮蛋
1杯无糖豆浆/低脂牛奶
*注意:土豆/南瓜/芋头等淀粉类蔬菜要算作主食
▶️ 间隔原则:与早餐间隔5-6小时
例如6:30吃早餐,最迟12:30吃午餐。这样既能避免餐前低血糖,又保证食物充分消化吸收。
✅ 满分午餐配置:
直径23cm餐盘法则:
½深色蔬菜(西兰花 紫甘蓝)
¼优质蛋白(清蒸鱼 卤豆干)
¼杂粮主食(糙米饭 藜麦)
▶️ 关键铁律:睡前4小时结束进食
研究显示[1][3]:19点后每延迟1小时进餐,糖尿病风险增加44%。晚餐过晚会抑制胰岛素分泌,直接影响次日空腹血糖。
✅ 完美晚餐模板:
1拳头主食:蒸山药 小米饭
1拳头优质蛋白:白灼虾 豆腐
2拳头彩虹蔬菜:西葫芦 胡萝卜 木耳
▶️ 加班族救急:备好无糖酸奶 原味豆干
▶️ 睡前加餐:血糖<5.6mmol/L时
可少量食用(<150大卡):水煮蛋1个/核桃2颗/黄瓜1根
- 进食顺序:蔬菜→蛋白质→主食
- 食物查漏:每天吃够25种食材
- 脂肪管控:晚餐少吃红肉,优选鱼虾
坚持规律饮食时间,可使2型糖尿病风险降低。记住:你的身体不是24小时便利店,给代谢系统留出规律的工作时间,就是给血糖稳定上保险!
文章仅供科普,具体诊治及用药须基于医生处方并遵医嘱进行。
冬日补充营养,糖尿病患者可以吃这些健康的零食!
北方的冬季,屋里屋外是两个世界,屋外寒风凛凛,行人棉衣棉裤齐上阵,而屋内则是暖气充足,让人如在夏日。在暖气屋内,吃着零食刷刷剧,十分惬意。
而提到零食,很多人想到的是薯片、膨化食品、蛋糕等。这些食物中含有大量油脂、糖、盐等成分,是不健康的食物,因此很多人会想当然地认为零食都是不健康的,从而不敢吃零食。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更是敬而远之那些“零食”。
其实,零食种类繁多,也有一些健康的零食,糖友可以适当食用,在家过一个美好的冬日。
坚果坚果是营养师公认的健康食品,坚果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这些不饱和脂肪酸对人体健康的作用很大。
常见的坚果有核桃、杏仁、榛子、胡桃、开心果、松子、花生等食物。需要注意的是,坚果食用首选原味,因为加工过程可能会带入较多的盐、糖或油脂,选购时应注意阅读食品标签和营养成分表。
具体摄入量为每人每周吃50~70克(只计算果仁部分),相当于每天带壳葵花籽20~25克(约一把半),或者花生15~20克,或者核桃2~3个。
对心血管疾病有保护作用
流行病学研究发现,膳食脂肪以食用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橄榄油为主的克里特岛居民,尽管膳食脂肪约占总热能的40%,但冠心病却很少见。
抑制肿瘤的作用
癌症的发生与体内的自由基密切相关。坚果、种仁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E。
研究表明维生素E在正常和免疫抑制的状态下,能提高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对于降低肿瘤的发生起重要作用。
其他作用
瓜子中特别是葵花子富含蛋氨酸、胱氨酸,它们有维持蛋白质构型的作用,可以避免头发分叉、断裂并保持头发的亮泽。
瓜子中也含有一定数量的胶原蛋白,是细胞间质的主要成分,是皮肤生长、修补和营养的重要原料。
水果很多糖尿病患者对水果避而不吃,怕吃水果会升高血糖。
水果口感鲜美,还能补充大量的维生素、果胶和矿物质,是人们非常喜爱的食物之一。
研究表明,水果中含有的酚类物质可以改善人体胰岛素抵抗,对于降低糖尿病患病风险具有积极的作用,同时水果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以及多种植物化学物,它们会对健康产生积极的效果。
《中国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13)》指出:每日摄入500毫克的多酚类物质,可使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下降5%,增加水果摄入已被推荐为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措施之一,并且水果可降低女性成年人的体重增长风险,可降低主要消化道癌症(食管癌、胃癌以及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
奶制品(酸奶、奶酪)《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指出,奶类食品是膳食钙和优质蛋白质的重要来源,我国居民长期钙摄入不足,鼓励奶类摄入可大大提高对钙的摄入量。
牛奶及奶制品是膳食中蛋白质、钙、维生素A、维生素D和维生素B2的重要供给来源之一,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
如增加摄入低脂奶及制品可降低乳腺癌的发病风险,增加牛奶及制品可促进成人骨密度增加,酸奶可以改善乳糖不耐受症状,有助于便秘的改善,提高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要求居民吃各种各样的奶制品,相当于每天液态奶300克,奶制品种类多,包括牛奶、酸奶、奶酪等食品。
奶酪是奶类零食的良好选择,可是奶酪品种众多,糖友该如何选择呢?
奶酪按照加工工艺可分为天然奶酪和再制奶酪。天然奶酪是牛乳经凝乳并排出乳清而制成的产品,天然奶酪按水分含量不同又可分为软质、半硬质、硬质或特硬质奶酪。
再制奶酪是以天然奶酪为主要原料,加入柠檬酸盐等乳化盐,经加热、乳化等工艺制成的产品。两者在营养成分、感官品质方面有一定区别:天然奶酪中的蛋白质、钙含量较高,钠含量较低;再制奶酪口感顺滑,保质期长,便于携带,可添加不同调味料,口味更加丰富。
糖尿病患者选购时,可以从以下方面区分这两种奶酪:一是看产品名称标识,再制奶酪在包装上会明确注明“再制奶酪”字样;二是看产品配料表,一般情况下,配料表的第一位置标注为乳或牛乳的产品为天然奶酪,标注为奶酪或干酪的产品为再制奶酪。
由于奶酪营养丰富,容易发生质量劣变,应关注所购产品的保存条件与保质期。新鲜软质奶酪水分含量较高,应密封冷藏并尽快食用;半硬质奶酪可密封冷藏于冰箱。
硬质奶酪应在磨碎后放入密封的容器中冷藏,如需储存较长时间则须冷冻。香气浓郁的奶酪则需密封包装,避免其味道扩散。
海苔海苔就是由紫菜加工而来的。紫菜富含B族维生素、胡萝卜素等维生素和钙、铁、镁等矿物质,其中硒和碘含量尤其丰富。
紫菜还富含胆碱和甘露醇,前者有增强记忆的作用,后者是一种有效的利尿剂。
另外,紫菜还富含谷氨酸、丙氨酸、甘氨酸等多种鲜味物质,使之成为餐桌上的增鲜汤料。
从紫菜生产而来的海苔同样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其浓缩了紫菜当中的矿物质和各种B族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B2和维生素B3的含量十分丰富,还含有一定量的胡萝卜素以及少量的维生素C。
但缺点在于,海苔在加工中经过调味,含有较多的盐分,因此糖尿病患者吃海苔要注意摄入量。
豆干豆干是豆腐干的简称,中国传统豆制品之一,是豆腐的再加工制品。咸香爽口,硬中带韧,久放不坏,是中国各大菜系中都有一道美食。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要求我国居民多吃大豆类及其制品,大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钙、钾和维生素E,而豆干是以大豆为原料制作而成,营养也颇为丰富。
大家在选购豆干时要注意,一些商家为了使豆干的色香味俱全,会在豆干中添加大量调料,如一些豆干油脂含量高,一些豆干辣味过重,一些豆干含盐过多。
建议糖友选择原味低脂低盐的豆干,购买时要注意查看食品包装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