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怎么手术(糖尿病足如何处理)
糖尿病足的血管重建手术治疗
对于缺血严重的糖尿病足,手术血流重建则是必要的措施,成功的血管重建手术可以促进溃疡愈合,降低截肢风险,提高长期生存率。主要包括下肢动脉腔内介入治疗、下肢动脉旁路移植和血管新生疗法。下肢动脉腔内介入治疗适应证:Rutherford分级3级以上,Fontaine分期Ⅱb 以上。主要方法包括经皮穿刺动脉内成形(主要指普通/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术)和在球囊扩张的基础上支架成形术或直接的动脉腔内支架成形术以及目前常用的各种减容手术。
作为一种微创手段,介入治疗可以作为首选,尤其是当患者年老体弱或伴有其他疾病无法耐受动脉旁路手术时。动脉旁路移植的适应证:下肢远端有比较好的动脉流出道;患者体质较好,能够耐受手术。常用方法有膝上旁路和膝下旁路等,具体手术方式根据术者经验及患者血管条件而定。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好发于膝以下动脉,大多数患者均存在中远端细小血管狭窄或闭塞,尽管动脉病变腔内治疗技术进展迅速,腔内治疗器材不断完善,仍有部分患者不适用或疗效不满意。
血管新生疗法,即干细胞移植,成为“无选择患者”的最后一线希望,多项研究表明干细胞移植治疗能促进侧支血管增生,增加踝肱指数、经皮氧分压、皮肤温度及跛行距离,减轻患者静息痛及肢体冷感,并最终降低截肢率。不同来源干细胞治疗下肢血管病变均安全有效,且疗效相当。无论哪种治疗方式,都要重视患者围术期的综合管理。
微创介入手术治疗糖尿病足,术后10天就能下床行走
2022年5月,我第一次见到54岁的吴大叔,中年男性,走起路来稍微有点跛,这是他给我的第一印象。
吴大叔说他的脚刚开始只是两个脚趾之间有点流水,因为疫情在家里耽误了近一个月,结果越烂越大。我询问后发现,5月7日患者走了大约10分钟后,左脚脚趾中间发现了破溃,他当时没在意,继续正常行走,结果后来溃烂处逐渐加重,有持续性疼痛,伴表面渗出脓性分泌物。
溃烂范围逐渐扩大,5月20日,吴大叔才来到我的门诊,经过询问,我发现他已经有18年的糖尿病病史,而且长期吸烟。
久病成医,他自己也有了点医学知识,问我是不是糖尿病的原因。
患者入院时
我和他解释,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严重的可能会致残,甚至是截肢,你长期吸烟,加上有糖尿病病史,导致血管病变严重,是非常典型的中小血管病变,病变局限在小腿。
糖尿病、吸烟,这两个都是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叠加起来病变恶化更迅速。考虑到吴大叔糖尿病病史有10年以上,而且日常血糖控制的不是很好,我高度怀疑是糖尿病足。
为了进一步确认,同时对其他病变情况进行观察,我给他安排了血管超声检查,并且让他尽快戒烟。
不久结果出来了,经过检查发现,吴大叔小腿动脉多处狭窄和闭塞,更加证实了我的怀疑,这次大叔非常配合,从门诊开始就积极戒烟,这也给我们医患同心抵御病魔增加了胜算。
为了进一步了解具体病变情况,为手术治疗做准备,我又给他安排了下肢动脉CTA。CT结果显示,患者左侧胫前动脉完全闭塞,胫后动脉多段狭窄近闭塞,是个明确的糖尿病足血管病变。
因为疫情原因,患者从皮肤破溃到就诊时已经有20天,创面已经累及整个足背,两个脚趾已经坏死,结合他既往有2型糖尿病病史,体征、血管影像学及血流动力学的特征,他的病情的严重程度已经可以诊断为CLTI(慢性肢体威胁性缺血),Rutherford 6级,糖尿病足溃疡坏死程度为Wagner 4级,需要尽早做介入手术疏通血管。
我们首先对患者进行创面的清创换药,然后进行了一次微创介入手术,疏通闭塞的动脉,开通了一条膝下动脉,保证足部有两条完好的动脉血液供应。
手术非常成功,从术后的CT结果来看,颈后动脉和足底动脉清晰可见,血管被重新疏通。
(手术前足部血管CTA)
(手术后足部血管CTA)
术后吴大叔恢复得很好,没有出现糖尿病足术后并发症,触摸他的胫后动脉时可以感受到搏动非常有力,说明介入手术治疗效果还不错。
一周后,吴大叔左脚的供血明显得到改善,疼痛消散,整体状况好转,开始逐步下床站立行走。
近2周的时候,整个创面缩小,肉芽组织新鲜红润,我让他可以回家自行护理,定期进行创面换药治疗就行。
看着吴大叔状态逐渐好了起来,我感到很欣慰,不管怎么样,他的脚保住了,只是已经坏死的两个脚趾可能后期还是要去骨科截趾,非常可惜。
我告诉吴大叔,不能掉以轻心,其实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引发的各种并发症,像糖尿病足这样的并发症,可能出现脚趾溃烂,严重的还要截肢,平时还是要注意控制血糖,继续戒烟,避免血糖波动升高,还要注意微血管并发症包括眼底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肾脏的糖尿病肾病等这些并发症。
其实糖尿病的复查和随访至关重要,一般建议手术治疗后第1年每3~6个月进行一次血管复查,如果没有明显异常,第2年开始可以减少频率,每年进行一次随访,可以随时监测自己的病情发展,有任何问题也可以从医生那里得到专业解答。
其实这位患者年龄还不算太大,平时身体也不错,第一次住院就要手术,也是一个教训。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一种严重的并发症,整个糖尿病人群体中,15%到20%的人存在糖尿病足的风险。我们也能看到很多患者由于缺乏对糖尿病足的正确认识,不愿意去医院就诊,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
对于早期糖尿病足的血管病变可能导致行走后的疼痛甚至静息状态下的疼痛, 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可能会恶化出现坏疽合并感染,表现为局部的红肿渗液、疼痛甚至皮肤的碳化等。
由于糖尿病足治疗困难,花费高,所以糖尿病人平时更要控制好血糖,减少并发症,我们对于这类患者也应该加强定期随访。
糖尿病足经过治疗之后,很有可能会复发。一旦足部或者下肢受到一些破损、损伤之后,很容易感染、坏死的情况越来越严重,而导致了严重的糖尿病足,对于这类患者,一定要注意控制血糖同时保护双下肢、来避免糖尿病足的发生。
对于像这位身体条件合适且自我管理能力较强的患者,我们还建议要多户外运动,注意控制血糖。有规律的户外运动锻炼,可以早期发现下肢运动后缺血导致的疼痛,获得早期治疗的机会,而且可以促进小血管侧枝循环的生长,减少出现肢体坏疽等严重并发症的机会。
中国糖尿病足诊治指南——糖尿病足的非手术治疗方法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有很高的致残率及致死率,同时严重影响糖尿病病友的生活质量。对于已经发生糖尿病足的糖友,应了解糖尿病足病的内科治疗方法。
1.要有良好的代谢管理,包括糖化血红蛋白应控制<7.0%,血压<140/85毫米汞柱,若患者合并下肢动脉病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应控制在1.7mmol/L以下;如果没有什么禁忌证,应给予小剂量的阿司匹林治疗。
2.下肢运动康复治疗,对于足部皮肤保持完整的缺血型或神经缺血型患者,运动锻炼能改善间歇性跛行患者的步行距离及行走时间。
3.药物治疗包括扩张血管药物如西洛他唑;抗血小板药物如氯吡格雷;抗凝血药物如肝素、低分子肝素等。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缺血严重而内科规范治疗无效者,需经皮介入或外科手术治疗。糖尿病病友应该时刻关注和爱护自己的脚,在日常生活中,也应该注重护理,如不穿硬底鞋、避免蚊虫叮咬、温水泡脚、每天做足部的轻柔按摩,经常检查足背动脉等。
参考文献:2017版《中国糖尿病足诊治指南》
作者:车炜 南昌市第三医院内分泌科
糖友网:www.tnbzy.com
内容合作:15810397226
投稿邮箱:zhujunping@tnbzy.com
志愿者招募微信:tnbzy2015 或 QQ:3284200636
微信或者QQ添加时请注明“志愿者”
更多内容请访问糖友网tnbzy.com,咨询糖尿病问题请关注微信号:tnbzy2013,等你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