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2型糖尿病的血糖监测(2型糖尿病的血红蛋白控制目标)

体健心宽 0
文章目录:

二型糖尿病血糖监测指南:一天测几次才科学?

二型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代谢疾病,血糖监测是管理病情的"晴雨表"。但许多患者对"一天测几次血糖"充满困惑:测少了怕失控,测多了怕麻烦。究竟如何科学规划监测频率?答案因人而异,关键在"个体化"三个字。

一、基础原则:不同人群的监测标准

根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血糖监测频率需结合治疗方案和病情稳定性:

1.口服药患者:若血糖稳定(空腹<7mmol/L,餐后<10mmol/L),每周监测2-4次,包括空腹及不同餐后时段;波动明显者需每日监测1-2次。

2. 胰岛素治疗者:基础胰岛素使用者每日至少测1次空腹血糖;预混胰岛素需监测早晚空腹及餐后血糖,每日2-3次。

3. 特殊人群:妊娠期糖尿病、合并感染或手术患者,需遵医嘱每日监测4-7次。

二、动态调整:血糖监测的"灵活公式"

血糖监测并非一成不变,需根据以下场景及时调整:

- 治疗初期:药物调整阶段建议每日监测4-7次,覆盖空腹、三餐前后及睡前时段,绘制完整血糖曲线。

- 突发异常:出现心悸、头晕等低血糖症状时立即检测;感冒发烧期间每日增加1-2次监测。

- 生活方式改变:旅行、聚餐或运动计划变化后,连续3天加强监测,观察身体反应。

三、精准监测:抓住4个黄金时间点

1. 空腹血糖(晨起未进食):反映基础胰岛素功能,超过7mmol/L需警惕。

2. 餐后2小时血糖(从第一口饭算起):控制在10mmol/L内,评估饮食与药物匹配度。

3. 睡前血糖(22:00-23:00):低于6mmol/L的胰岛素使用者需防夜间低血糖。

4. 随机血糖:出现不适时随时检测,超过13.9mmol/L可能引发酮症酸中毒。

四、智能辅助:新技术让监测更高效

- 动态血糖仪(CGM):14天连续监测,生成血糖波动图谱,尤其适合频发低血糖或血糖波动大的患者。

- 血糖管理APP:自动记录数据并生成趋势报告,帮助医生远程调整治疗方案。

-家用酮体检测仪:血糖持续>16.7mmol/L时需检测尿酮,防范急性并发症。

五、避开误区:这些监测陷阱要警惕

- 只测空腹不测餐后:超50%患者仅表现为餐后高血糖,漏检易延误治疗。

- 疼痛恐惧减少监测:可选用32G超细采血针,疼痛感接近蚊虫叮咬。

- 依赖症状判断血糖:部分患者对高血糖无感知,无症状≠血糖正常。

结语

血糖监测的本质是"用数据说话"。建议患者每3个月与主治医生共同分析监测记录,同步检查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将日常监测与长期指标结合,才能真正实现精准控糖。记住:最适合的监测频率,永远是让您"既掌握病情,又不影响生活质量"的那个平衡点。

今天继续分享我的糖尿病观察。二型糖人的动态血糖监测

由于2月18日碳水食用较多,也没有运动,夜间血糖一直偏高。19日早上7:08动态显示7.2;此时测量指尖血对比,罗氏显示9.0。

8:35分早餐:切面拌黄瓜丝拌花生米,切面有一小碗的量。大概一个半小时后达到血糖峰值,9:58分时血糖9.5。

10:00-10:30快走半个小时,微微出汗,结果血糖从最高时9.5降到了5.0,简直是断崖式下跌,我也是第一次这么直观的看到了运动对血糖的影响。运动结束后20分钟内还在持续下降直到最低点,最低点出现在10:48分,之后到午饭前又小幅度上升了一些,最高上到5.9。

11:35分午饭:多半小碗米饭,宫保鸡丁,炒干豆腐,蒜薹炒肉,一小碗小白菜汤。

12:00开始散步40分钟。12:38分时血糖在4.6,之后一直上升,到13:38分时最高8.3,然后到17:03分一路下降至5.1,此时我量指尖血对比,罗氏显示7.2。

17:00时吃了半个苹果。

18:00晚饭:玉米面大饼子一个,自制麻辣烫(火锅底料加青菜、虾)

19:00开始散步半个小时。血糖从18:58分最高9.4下降到5.6,21:08时又上升到7.9,之后缓慢下降到6左右并在夜间一直保持。到了半夜两三点钟,上升到7,直到20日早上都是起起伏伏的,最高7.9。我就是每天早上空腹血糖都会很高。

19日上午的快走血糖下降很明显,与之相比散步的效果就没有那么明显,但是动了肯定比不动要好,经过亲身体验,现在我丝毫不怀疑运动对血糖的影响了,大家看我19日的动态监测图上午十点多和晚上七点多两次血糖下降的曲线都是运动后的效果。糖友们,如果你不爱运动也没关系,先从动起来开始吧,简单做家务或者散步都可以啊,我之前确实不爱运动,自己也是胖子一枚,现在坚持每天中午散步,晚上有时间也会散步或者做降糖操,20日以后我晚上有时间就会做降糖操,运动时血糖的下降立竿见影,之后还会小幅上升,我想这上升就是碳水带给我们的持久的动力源,坚持合理饮食,合理运动,继续我的糖尿病观察,明天我会继续给大家分享我的动态监测数据哦。

2型糖尿病一般一天测几次血糖

有人说把我的指头都扎成筛子了……

有人说都不知道要在哪个手指头上下手……

对于我们糖尿病的人来说,每天莫过于最痛苦的就是扎手指头。

那我们一天测几次血糖呢?才能更好的监管我们的血糖。有的人几天测一次,有的人一天测七八次。

结合我多年的工作经验,我有两点想分享给大家。

首先是理论,我们不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也就是说一定要知道各个阶段血糖的意义。

其次就是实践,我们知道了理论,如何监测血糖才能更好的为我们的身体服务呢?

1、不同时间段的血糖

1)空腹血糖

空腹>8小时,测量反映的是我们基础胰岛素分泌水平。

2)餐后两小时血糖

测量时间:从进食第一口开始算两小时,测量反映餐后血糖的控制情况。

3)睡前血糖

测量时间:晚餐后三小时,一般10点左右。测量的主要目的调整睡前用药及是否加餐防止夜间出现低血糖。

4)夜间血糖

测量时间:凌晨3~4点,测量凌晨血糖可以帮助鉴别空腹血糖高的原,确定夜间是否出现过低血糖。

5)随机血糖

一天当中受到刺激或者突然发生什么状况的时候血糖往往会有大幅波动,随机血糖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二、“135”测糖法

我跟大家分享一个方法,不用测太多次,也可以了解近期糖的变化。就是“135”测糖法。

周一测早餐前后,周三测午餐前后,周五测晚餐前后,一般呢,每周测上三天就可以了。

周末我们就不用惦记血糖了,可以让自己的手指头休息休息。但是我们的饮食还是要照旧,不能因为不测血糖就乱吃。

除了135测糖以外,偶尔再测一次空腹和睡前,控制的好的,一周测一次,或者半个月测一次7点就可以。

这个方法是我给我的糖友用了以后大家都觉得好用的,因为天天扎手指头,你愿意,指头也不愿意啊。

所以赶紧把方法用起来,又能检测血糖,指头还不遭罪。还能动态知道自己的血糖变化。

你还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吗?欢迎评论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