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糖尿病代餐(妊娠娠期糖尿病)
减重过程中会用到的代餐,一日三餐要这么安排,你吃对了吗?
减肥者或多或少听说过代餐,“代餐”取其字义,就是取代部分或全部正餐的一类食品。
根据中国营养学会发布并实施的《代餐食品团体标准》,营养代餐应该可以满足一餐或两餐的营养需要或是部分营养需要,并分为代餐食品和部分代餐食品两种。
特定配方的代餐是营养治疗中非常重要的工具,代餐就是营养医生的“药”。研究显示,营养治疗中使用代餐,可以显著提高肥胖症、糖尿病、妊娠糖尿病、肾病等疾病的治疗效果。
常见的有代餐粉、代餐棒、代餐奶昔、代餐汤等。无论形式怎样变化,代餐都具有营养均衡、低能量、易饱腹,食用方便的特点,因而使用代餐能够减少能量摄入从而达到减轻体重的目的。
代餐的饱腹感从何而来
首先代餐含有丰富的可溶性膳食纤维,它遇水会膨胀,能够延长胃的消化时间,从而产生饱腹感并推迟饥饿感的到来。
其次代餐本身遇水能够膨胀,也会产生很强的饱腹感。
代餐所含的糖、蛋白质等供能物质是非常低的,通常每餐只提供150~500千卡的能量,而正常情况下人体需要500~1000千卡,如果长时间只食用代餐,很可能造成能量过低,导致你的工作效率、生活质量降低。
所以,代餐最好是在餐前半个小时食用,或是在进餐时代替一部分主食,这样既可以减少正餐时能量的摄入,又可以通过正餐补足代餐缺乏的营养素。
减肥期间这样吃代餐
完全替代就是一日三餐全部使用代餐食品来取代常规食物,能够最有效准确地控制每日总能量的摄入,达到快速减肥的目的。但是,这种方法不适合长期使用。因为一旦你停止使用代餐食品,恢复正常饮食,那体重可能又会反弹回来,甚至比以前更胖。
因此即使你是在减重期间使用代餐食品,也应该只在一天中一餐或是两餐使用代餐或部分代餐。
如果你食用的是完全代餐食品,食品中的营养素基本可以成人的营养需求,不需要再搭配其他食物,这样一顿代餐能提供的热量在200千卡—400千卡之间。
而部分代餐食品提供的热量在80—200千卡之间,不能完全满足一个人的营养需求,必须搭配其他一些食物,例如牛奶、蔬菜、水果等。
那么代餐在一日三餐中应该怎么安排呢?以每天摄入总能量为1200千卡为例,下面这份食谱可供大家参考。
早餐
代餐
250千卡
加餐
低糖水果
200克
午餐
二米饭(小米20克、大米30克)
蔬菜250-300克
高蛋白食物100克
加餐
低脂牛奶/酸奶
100-200克
周五
代餐
250千卡
(以上食材皆为生重)
在快速减重期间可以这样吃代餐,但不建议长期执行。而到了维持体重不反弹的阶段,就要改为每日一顿代餐了,而且要有意识地逐渐将代餐换为一般食物。
需要注意的是,在用代餐食品减重期间,每天要喝2000—3000毫升的水,营养代餐食品多数富含膳食纤维,吸水后体积膨胀才具有饱腹感,减少对其他食物的摄入,体内脂肪在燃烧利用时,需要有足够的水分将这些代谢产物排出。
另外,对于长时间用脑的人群来说,不建议用代餐作为早餐,因为大多数代餐食品都缺乏足够的碳水化合物,而碳水是脑组织主要供能来源。
大家如果有减重方面的问题,想咨询陈伟教授,可以发邮件到邮箱,陈教授会定期为大家答疑解惑。
问答邮箱:yixuejianzhong@163.com
营养代餐助力糖尿病防治
记者 陈 颐
营养问题事关健康。“当前,我国居民普遍高盐、高脂饮食,并吃得过于精细、单一。随之而来的,是高血压、糖尿病、脑中风等慢性病逐年高发,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在日前举行的“新时代中国营养与健康创新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王陇德表示,“要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水平,需要大家共同努力从改善营养做起。”
与此同时,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陈雁团队在论坛上宣布,与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合作开展的营养代餐干预2型糖尿病防治临床实验正式启动。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这意味着“管住嘴”或将会有全新的科学解释,相应的饮食控制也将会有新的选择方式。
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成人糖尿病患者达4.25亿,其中中国就有1.14亿人,因糖尿病导致的医疗支出已达1100亿美元。
“越早对糖尿病进行干预,收益越大。”陈雁表示,科学节食是目前最有效的改善代谢、延长寿命的方式,已在多种动物上得以验证。陈雁团队已经完成一项在糖尿病小鼠模型上间歇性使用营养代餐节食,以干预糖尿病进程,并恢复胰岛β细胞的实验。实验对比研究表明,对糖尿病整体防治来说,营养代餐干预效果要好于普通饮食节食效果。
陈雁说,这个实验最大的惊喜是:一周仅需2天进行节食和食用代餐棒,其他5天一日三餐可以正常饮食。保持如此规律后,监测实验数据依然很好,且对于2型糖尿病的干预效果要好于1型糖尿病。
代餐和轻食营养趋势与创新大会在京召开
图集
近年来,代餐和轻食在全球范围内发展迅速,在我国也日益流行。代餐和轻食为大众提供了一个尽可能方便地在限制能量摄入同时保障均衡营养的选项,但现有调查和研究也发现,公众认知和科学界对代餐认知还存在很大偏差,尚有很多与代餐和轻食相关的法规和营养科学问题亟待完善和解决。
11月15-16日,由北京中营惠营养健康研究院与中国营养学会营养与保健食品分会主办的“探索肥胖解决方案-代餐和轻食趋势与创新大会暨膳食纤维与健康会议”在北京举办。会议围绕代餐和轻食趋势及最新研究进展、代餐国内外法规最新进展、新膳食模式与超重肥胖研究进展、饱腹感、GI等评价技术进展、膳食纤维与健康研究进展等五个主要议题邀请国内权威机构和专家进行了深入研讨。
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教授杨月欣介绍,中国营养学会于2019年发布了代餐食品团体标准(T/CNSS 002-2019),其中对代餐的定义是为了满足成年人控制体重期间的一餐或两餐的营养需要,代替一餐或两餐膳食,专门加工配制而成的一种控制能量食品。代餐的类型有多种,主要包括饮料、粉、棒饼等。杨月欣同时指出,虽然我国代餐食品迎来快速发展期,但目前尚有很多与代餐食品相关市场、法规和营养科学问题亟待解决。
中国营养学会副理事长杨晓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代餐食品整体能量密度更低,但其中包含的营养素如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需达到一定量,才能满足人体营养所需,帮助肥胖人群达到减重目的。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主任医师姚颖介绍了代餐在临床中的应用进展。她说,新近研究证实使用代餐辅助减重短期(3月)和长期(≥1年)效果均优于单纯膳食控制;强化管理下使用代餐优于常规管理;糖尿病患者中用代餐做体重管理,能有效控制糖尿病;妊娠期使用代餐进行体重管理,可控制体重、减少妊娠相关并发症,明显改善心血管疾病相关指标。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朱惠莲介绍了轻食消费认知和行为研究。她指出,轻食是一种新兴饮食方式,但轻食在国内没有明确的概念和定义,人们对轻食的理解因人而已,给消费者选择和政府监管带来了不便。通过德尔菲专家调查,认为轻食以食物份量较小、油盐和糖量少、膳食纤维较高为主要特点,蔬菜类、菌草类、水果和全谷物类食物占比较大。轻食是一种较为健康、符合国人健康需求的饮食方式,也是健康膳食模式的重要补充。
大会上,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营养科主任刘英华介绍了常见膳食模式与超重肥胖的研究进展;北京营养源研究所食品营养与功能评价中心主任朱婧介绍了代餐研发中的GI和饱腹感评价方法及应用;北京体育大学教授王正珍介绍了规律运动的作用及运动减重的误区。来自杜邦、雀巢、康宝莱、百事桂格等产业界的多位专家分享了代餐市场及消费者趋势、产品研发创新突破和热点问题。
在随后的“代餐、轻食研究热点及展望”学术沙龙环节,专家针对代餐和轻食的概念、法规标准、存在问题及应用中注意事项、研究热点及技术评价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专家认为,很多发达国家先后制定了代餐相关法规标准,并开展了大量相关的科学研究。代餐对能量限制和营养均衡都有严格的要求,限制能量、脂肪,保证蛋白质、必需脂肪酸、矿物质、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等营养素摄入充足。满足上述要求的代餐,作为控制体重的一种膳食模式,已经得到科学界的共识,研究证实采用营养代餐方法能兼顾体重和营养均衡。当前我国代餐食品市场主要问题为代餐食品存在营养不均衡、产品配方不科学、产品质量良莠不齐、产品使用方法不规范等问题。原因之一是目前代餐食品缺乏国家标准,也尚无代餐食品这一产品分类,因此,亟需各方共同努力,推动相关国家标准的立项和研制工作。
本次大会为代餐、轻食和膳食纤维的创新、应用与发展搭建了学术交流平台,来自不同领域的与会者进行了深入而客观的学术交流和思想碰撞,启发了研究思路及创新机会。
责任编辑: 任禹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