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胰腺炎发展成糖尿病(胰腺炎后糖尿病算几型)

湖南医聊 0
文章目录:

小伙患急性胰腺炎后又确诊糖尿病,背后原因值得警醒!

#湘潭头条##湘潭爱尔仁和医院#

家住湘潭雨湖区的小江(化名),今年35岁,身高1.72m,体重76kg,看上去非常壮硕,可就是这么壮的汉子,身体却频繁发生问题。

前年在一次与好友聚餐后突发腹痛,家属把他紧急送往湘潭爱尔仁和医院内科就诊,经检查诊断是急性胰腺炎,随后住院治疗,住院期间进一步检查还发现血脂特别高,血糖也高,好在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腹痛消失,病情稳定,血脂、血糖也得到了控制。

但出院后,他觉得自己还年轻,身体底子好,并未遵循医嘱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抽烟饮酒,而且在日常饮食中经常吃高糖高盐高油的食物。

近期一段时间,小江总觉得自己口干并且伴有多饮、多尿等典型糖尿病症状,所以再次来到湘潭爱尔仁和医院内科就诊,经检测空腹血糖18mmol/L多,果不其然被确诊为糖尿病。

湘潭爱尔仁和医院内科汤红光主任表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导致了他“三高”,三高不控制又导致他陷入如今的局面。幸运的是,他的基础胰岛素分泌没有受影响,但餐时胰岛素分泌已经明显受损,不过,现在开始正规治疗也不晚,改善生活方式、减重,把血糖、血脂、血压都控制达标,病情也能长期保持稳定。

胰腺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分泌胰岛素,而胰岛素的主要功能就是调节血糖。胰腺炎与糖尿病是一对难以割舍的“冤家”。糖尿病与胰腺炎有相似的原因和共同的发病基础,此外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

首先,糖尿病可引起脂代谢紊乱,尤其是高甘油三酯血症,而高甘油三酯血症是胰腺炎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其次,慢性胰腺炎导致胰岛细胞大量破坏,胰岛素分泌不足,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糖尿病。年轻患者的故事成为警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及饮食习惯很重要。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湘潭爱尔仁和医院 张烨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T)

4成急性胰腺炎患者恐成糖尿病,做好日常6方面,预防胰脏受损

我们都知道糖尿病跟人体的胰脏有关,一般是胰脏功能受损导致的,那么,为什么胰脏功能受损会导致糖尿病呢?

因为,胰脏具有分泌胰岛素或胰高血糖素,帮助调节血糖的功能,一旦胰脏功能受损,可能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的情况,如果胰岛素分泌不足,就容易导致糖尿病。糖尿病会让血糖持续保持在高点,而血糖高会让血管受到损伤,时间一长,就可能导致并发症,比如糖尿病心脏病、中风、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眼病、糖尿病足等,糖尿病本身不可怕,但可怕的是并发症,因为并发症会导致患者身体全身各处的血管硬化,从而生活质量大幅下降,甚至失能、死亡。

认识胰岛素,它和胰脏的关系

正常的胰脏位于胃部的后下方,具有内分泌和外分泌功能,内分泌功能可分泌胰岛素或胰高血糖素,可以帮助人们调节血糖;外分泌功能则是分泌胰液到消化道协助消化分解食物。

很多人会觉得奇怪,既然是胰脏分泌的胰岛素,那为啥不叫胰脏素呢?而叫胰岛素呢?其实胰岛素名字的由来是跟发现者有关的,因为在19世纪中期,德国的一位病理学家叫保罗·兰格尔翰斯,他发现胰脏有一块地方有多个团状的细胞,就跟在海上的群岛一样,于是就以他的姓名命名为兰格尔翰斯小岛,也称为兰氏小岛,所以英文的胰岛就是“Islets of Langerhans ”,中文成为胰岛。

胰岛中含有四种不同的细胞,但最重要的有两种α-细胞和β-细胞,而β-细胞分泌的激素,就是让糖尿病患者既恨又爱的胰岛素了。

糖尿病和胰腺炎的关系

既然胰脏因为胰岛素和血糖有相关性,那么胰腺炎跟糖尿病有联系吗?还真有!

正常情况下,胰脏分泌的消化酶是没有活性,一直要到了肠道才会被活化,协助营养素消化分解食物,但如果消化酶在胰脏就被活化了,那么结果大家就可想而知了,正常的胰脏就可能被消化掉,当然人们不可能在胰脏被消化前还没有察觉,因为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胰腺炎了。

常见的急性胰腺炎原因主要有胆结石、饮酒和高脂血症等,一般胆结石会堵塞住胰管导致胰液排不出来而发炎,酒精则是因为酒精中的物质影响胰脏的正常运化功能;慢性胰腺炎则是急性胰腺炎反复发生多次对胰脏损害而形成,或是因为人体特殊情况出现自体免疫疾病、胰管阻塞等,影响正常的胰脏功能。

胰腺炎是一种病情起伏很大的疾病,轻微胰腺炎的症状可能会出现,腹部疼痛、食欲不佳的情况;而严重的胰腺炎可能细菌感染、器官衰竭、意识昏迷、甚至死亡。

根据国外的研究统计显示,急性胰脏炎患者出院后,有40%成为糖尿病前期或糖尿病患者,而且这些患者在5年内得到糖尿病的几率比一般人高出2倍,所以,一旦有过急性胰腺炎,那么就要注意了,患者应该定期的去检查血糖以及糖耐量测试。

糖尿病与胰腺癌的关系

在我国总体来说胰腺癌发病率并不高,平均为每十万人有七人患病,但是问题在于一旦发现患有胰腺癌有80%左右都已经是晚期了,所以死亡率很高。原因在于胰腺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很难察觉,等患者发现身体不适进行检查时,已经是后期了,错失了治疗时机。

十年前,有多项研究发现,糖尿病合并慢性胰腺炎的病人,患胰腺癌的几率是一般身体健康者的33.5 倍;研究同时发现,糖尿病患者确诊患病2年内发现胰腺癌的几率也有一定程度的增加,所有有相关的论文建议将可以将糖尿病当作胰腺癌的早期征兆,这样提醒患者定期检查,提前预防,避免出现癌变。

如何预防胰脏受损?日常做好六个方面

1、戒烟、适量饮酒,避免高糖饮食。

2、保持规律的运动,避免体重增加,保持正常的腰围。

3、均衡饮食,主要的营养素都不能缺少,不要暴饮暴食,饮食的定时定量有助于减轻胰脏的负担。

4、可以考虑多摄取植物性的蛋白质,比如豆制品等,这类蛋白质有利于人体消化吸收。

5、适量摄入肉类,以及油脂,不要过量,减少摄入油炸、烧烤食物,油脂的食物会增加胰脏的负担,而且摄入较多的红肉也有增加胰腺癌的可能性。

6、多摄取叶酸和维生素B族食物,有助于降低患胰腺癌的风险,这些食物以植物性食物较多,比如蔬果、豆制品等,例如,菠菜、大豆、芦笋、香菇、蛋类等,动物的内脏(比如猪肝)等食物可以摄取叶酸; 而豆类、土豆、燕麦、香蕉、菠菜等食物可以摄取维生素B6。

人体奥秘:吃出的胰腺炎,胰腺炎是这样导致糖尿病和消化不良的

大家好,我是肛肠科的郑医生,上周给大家分享了文章“人体的奥秘:了不起的胰腺,终于知道糖尿病和消化不良的原因了”。读完文章后,很多网友都对很不易被人留意的胰腺有了基本认识,并意识到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非常巨大,一旦它出问题了,那我们的健康就出大问题了。于是有很多网友私信我,想知道会导致胰腺出问题的原因有哪些,这次我特意挤出时间,为大家详细介绍导致胰腺出现问题的原因都有哪些。

和上次一样,为避免晦涩、枯燥、难懂,我将以“胰腺自我介绍的方式”让大家都能清楚并明白。

大家好,我是胰腺,虽然我平日里默默无闻,勤勤恳恳地工作,但我并非铜墙铁壁,有时也会生病,轻则发炎,重则得癌,江湖上传说得癌的我是癌症家族中的“王中王”,委屈的是很少会有人重视到我,当发现我病了,很多就已经进入晚期了。

这个地方疼,主人一定要引起重视:左上腹长期慢性疼痛,疼痛你有一个特点,闷胀痛甚至腰疼,夜间更加明显。人们口口声声说我生病不易被发现,这事能怪我吗?人们只知道抱怨结果,而不会去想结果是怎么造成的。过去人们常说有三座大山压身,其实我也是头顶三座大山。首先最大的两座山就是高蛋白质食物和高脂肪食物,人们经常暴饮暴食,大鱼大肉只管往嘴里塞,痛快了嘴却折磨了我,为了消化这些食物,我必须超负荷工作,胰液分泌多了,但是运输胰液的管道,胰管只有那么宽,一下子承载不了快速分泌的胰液,胰液被迫流进胰腺组织内。胰腺虽然是我生产出来的消化武器,但是胰腺可是六亲不认,导致我受伤,如果杀伤了我的外分泌组织,那就会导致我消化脂肪和蛋白质的能力降低,结果就是胃口差,体重下降、腹胀、腹泻等,而且不易恢复。如果杀伤了我的里面,那就很有可能会导致糖尿病,若胰管堵塞,消化酶外溢,周围的一切均被破坏,人体组织被当做食物消化,这就是让人恐惧“急性胰腺炎”。

第三座大山就是酒,我又不得不战战兢兢面对一场硬仗了。夏天可谓是喝酒、宵夜、大排档的好季节,喝着小酒、吃着烤串,嘴是畅快了,但我得过好久才能恢复过来,尽管三座大山只是我患癌的诱因,但这已压得我喘不过气来,还有数不清的小小山头,如高盐食品、熏烤食品、腌制食品等,想不让我得病其实并不难,那就是善待我,别总让我超负荷工作,少吃高脂肪、高蛋白食物,多吃一些蔬菜、水果和粗粮,不要暴饮暴食,最怕的就是你们大吃海鲜加喝啤酒,我实在是抵挡不住,如果人们能善待好我,我能好好服役人们一辈子,而且不添任何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