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2型糖尿病疾病的表现(2型糖尿病疾病诊断)

中国青年网 0
文章目录:

2型糖尿病的症状是什么 诊断标准有哪些

2型糖尿病原名叫成人发病型糖尿病,多在35~40岁之后发病,占糖尿病患者90%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产生胰岛素的能力并非完全丧失,有的患者体内胰岛素甚至产生过多,但胰岛素的作用效果较差,因此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是一种相对缺乏,可以通过某些口服药物刺激体内胰岛素的分泌。但到后期仍有一些病人需要使用胰岛素治疗。

(1)遗传因素:和1型糖尿病类似,2型糖尿病也有家族发病的特点。因此很可能与基因遗传有关。这种遗传特性2型糖尿病比1型糖尿病更为明显。例如:双胞胎中的一个患了1型糖尿病,另一个有 40%的机会患上此病;但如果是2型糖尿病,则另一个就有70%的机会患上2型糖尿病。

(2)肥胖:2型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因素可能就是肥胖症。遗传原因可引起肥胖,同样也可引起2型糖尿病。身体中心型肥胖病人的多余脂肪集中在腹部,他们比那些脂肪集中在臀部与大腿上的人更容易发生2型糖尿病。

(3)年龄:年龄也是2型糖尿病的发病因素。有一半的2型糖尿患者多在55岁以后发病。高龄患者容易出现糖尿病也与年纪大的人容易超重有关。

2型糖尿病的主要症状有: 1.口渴、咽干:提示血糖升高、血粘度增大。有些人由于口渴中枢不敏感,尽管血糖增高,但无口渴症状。2.疲乏无力:机体细胞内代谢产物堆积,故有严重疲乏无力。3.血压上升:血糖上升,则血容量增多,出现血压高。

4.周身发胀:提示血糖降低过快,造成细胞内水肿。5.腹胀便秘:可能是胃肠平滑肌无力、自主神经受损、双胍类药物服用过多。6.头痛头晕:两种情况易发生头痛头晕:血压高和低血糖。7.皮肤脱屑:皮肤干燥、脱屑、奇痒,提示有皮肤症状。8.双足麻木:双足刺痛,继之麻木,似袜套样知觉缺失,提示有糖尿病末梢神经炎发生。

诊断标准有哪些

1、有糖尿病症状,并且随机血糖≥11.1mmol/L。随机血糖是指就餐后任意时间的血糖值,典型的糖尿病症状包括多尿、烦渴和无其它诱因的体重下降。

2、空腹血糖≥7.0mmol/L,空腹状态定义为至少8小时内无热量摄入。

3、OGTT时二小时血糖≥11.1mmol/L。OGTT仍然按WHO的要求进行。

颠覆认知!2 型糖尿病不是一种病,而是6种,精准治疗迫在眉睫

在大众认知中,胰岛素分泌不足时会导致血糖上升,进而诱发糖尿病。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的发生原因不仅仅只有胰岛素分泌不足一个。只有“揪出”疾病的成因,才能更好地进行治疗,实现治疗“稳准狠”的目的。

一、糖尿病不止是一种病,可以分为6种亚型

正常情况下,体内的胰岛β细胞会根据摄入葡萄糖的多少来调整胰岛素分泌量。但如果胰岛素质量很差降糖效果不佳,或是胰岛功能衰退导致无法分泌足够胰岛素,就会引起糖尿病发生。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邹大进表示,要想有效控制高血糖,就必须找到血糖升高的真正原因,而2型糖尿病根据成因可以分为6种亚型,只有找准源头,才可以进行更精准的治疗。

1、胰岛素分泌不足型

这一类的糖尿病患者是大家最为熟悉且常见的,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血糖无法降低诱发的糖尿病,约占所有2型糖尿病的25%。多出现在年龄大、体型偏瘦以及病程较长的糖尿病患者身上,一般认为,空腹C肽水平<1nc/ml,即可被诊断为胰岛素分泌不足型糖尿病。

2、胰岛素抵抗型

这类患者通常伴有超重、肥胖、非酒精性脂肪肝以及血脂异常等问题,空腹C肽水平>2.5nc/ml,以及男女性腰围>90/85cm,通常被认为有胰岛素抵抗问题。

3、肠促胰素分泌不足型

肠促胰素分泌不足可分为2种,一种是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分泌多肽,另外一种是胰高糖素样肽-1,2种肠促共同维护胰岛素分泌正常,保持血糖以及餐后血糖正常。空腹C肽水平1.1~2.5nc/ml,进食后C肽水平分泌是延迟即可判定为肠促胰素分泌不足。

4、混合型

可能为胰岛素分泌不足、胰岛素抵抗结合,也可能是肠促胰素缺乏以及胰岛素抵抗的结合,占所有2型糖尿病的1/3左右。

5、早发型

发生在40岁以下人群身上的2型糖尿病就被称之为早发型,这类糖尿病具有胰岛功能下降快、预后较差的问题,容易发生各种并发症问题。

6、严重肥胖型

BMI超过32.5极为严重肥胖人群,患糖尿病后通过生活方式以及药物干预很可能效果不佳,需要额外进行胃肠道代谢手术治疗控制血糖。

二、研究发现:符合这3个条件,糖尿病或可“逆转”

糖尿病被视为是无法“治愈”的慢性疾病,一旦确诊就需要长期服药控制血糖。然而,越来越多研究发现,符合一定条件的2型糖尿病患者,或可实现糖尿病的“逆转”。

2024年8月,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发表在《柳叶刀-糖尿病和内分泌学》上的一项研究,研究人员对来自英国国家卫生服务体系内7540名年龄18~65岁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2020年9月1日-2022年12月31日期间进行了严格的完全饮食替代方案,旨在探究其对糖尿病的缓解效果。

该研究共计划进行了12个月:

第一阶段为全膳食替代,持续12周让受试者每日摄入800~900kcal热量,包括汤、奶昔等营养配方食物;

第二阶段为再次摄入食物,为期4~6周,期间至少有4周的辅导课程,让受试者可以平稳过渡2个膳食模式,并为个体制定合理的能量摄入以及减重目标;

第三阶段为体重维持,每个月1次为受试者改变行为以及鼓励进行辅导课程,让受试者可以维持前面的成果。

所有受试者在开始前的平均体重为109.2kg、BMI38、平均HbA1c为58.5 mmol/mol,期间,共有1740人执行了计划,其中1710人没有缺失数据,945人完成了计划且没有缺失数据。

试验结束后,无论有没有完成计划,1740名受试者的体重平均下降了9.4kg,有35%的受试者体重降幅>10%

另外945名完成计划且没有缺失数据的受试者,体重下降达到了平均10.3kg,其中有32%缓解了糖尿病,平均体重下降了15.9kg。

研究人员指出,符合“体重降幅较大、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以及基线HbA1c较低”等3个条件的糖尿病患者,实现糖尿病“逆转”的可能性更大。

三、糖尿病人适当补充4种维生素,或有助预防并发症

糖尿病患者体内的抗氧化系统失调,更容易受到氧化应激影响,让细胞和组织受损,加快病情的发展以及并发症发生。针对这种情况,可适量补充维生素来增强身体的抗氧化能力,减轻氧化对健康的伤害,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1、β-胡萝卜素

β-胡萝卜素可在体内转换成维生素A,而维生素A具有很强 抗氧、抗自由基的作用,有助于降低糖尿病眼病的发生风险。建议多吃深绿色、红黄色的蔬果,如胡萝卜、甘薯、南瓜均是不错的选择。

2、维生素E

维生素E是一种脂溶性抗氧化维生素,与β-胡萝卜素共同进入体内可减少β-胡萝卜素的氧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建议适当摄入植物油、坚果、豆类以及谷类胚芽食物进行补充。

3、维生素B族

维生素B族是个大家族,糖尿病患者很容易缺乏B族维生素,尤其需要注意补充维生素B12以及叶酸,充足的维生素B12可减少贫血、认知障碍等不良后果发生,叶酸充足摄入则可以帮助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协同控制血糖。

日常可适当多吃动物肝脏、蛋类、绿叶蔬菜、水果以及鱼类补充维生素B。

4、钙

钙在胰岛素分泌过程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可抑制胰腺β细胞的自身免疫反应,提高胰岛素敏感性,还能一定程度预防骨质疏松,想要维持血糖稳定需要适量补充钙以及维生素D成分。

补钙可适当多吃大豆、豆制品以及牛奶制品,维生素D可以多晒太阳。

糖尿病是目前很常见的慢性疾病,对此一定要有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年轻人也要引起重视,要多观察身体表现,发现有异常表现时要及时就医。

参考资料:

[1] 《科普|关于2型糖尿病——分清6个亚型,才能精准治疗》.浦南医院 2023-11-14

[2] 《逆转糖尿病!柳叶刀子刊:真实世界研究,超3成糖尿病逆转》.生命智链 2024-08-22

[3] 《适量补充这些维生素,帮助控糖,预防并发症》.控糖参考 2023-08-22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糖尿病有哪些症状?医生总结了这八项,要注意

糖尿病是一种让人既无奈,又难以治疗的疾病,特别是老年患者。这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疾病。也是每年疾病当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如果你对糖尿病的了解还是一知半解,那就来看看我们为大家介绍的糖尿病的早期症状吧。

糖尿病的早期症状

1.多饮

我们的血液是一种溶质,当中溶解有各种常见的红细胞,白细胞还有其他诸多生命体征需要用到的物质,血管内皮还有很多感受器,其接受来自血液的信号,例如压力以及激素等刺激,如果血糖浓度过高,就会导致血管内压力增高,此时会刺激相应的感受器,让大脑产生饥渴的感觉,促使患者产生多饮的动作。

2.多食

因体内的糖分作为尿糖排泄出去,吸收不到足够的热量维持身体的基本需求,会常常感到异常的饥饿,食量大增,但依旧饥饿如故;平时不吃甜食的人也开始不加选择地吃很多甜食,这就需要去医院检查了,这些异常症状往往是糖尿病的先兆。

3.视线模糊

常见的糖尿病症状就是视线模糊或有飞蚊症。视线模糊是折射问题,当血液中血糖高,就会改变晶状体与眼睛。视线模煳其实是2型糖尿病的早期警讯,别发现自己视线扭曲怪异就自动忽略,觉得一切都没事。

4.手发麻,脚抽筋

糖尿病人会经常出现手脚麻痹、手脚发抖、手指活动不灵及阵痛感、剧烈的神经炎性脚痛,下肢麻痹、腰痛,不想走路,夜间小腿抽筋、眼运动神经麻痹,重视和两眼不一样清楚,还有自律神经障碍等症状,这些都是糖尿病的早期症状。

5.频繁排尿

血糖越高,尿糖排泄越多,尿量越多,尤其是在夜间。但老年人和有肾病者,肾糖阈增高,尿糖排泄障碍,在血糖轻、中毒增高时,多尿可不明显。

6.体重下降

尽管患者饭量比平时要大,但是体重不会加重,甚至会下降,这还是因为肾脏丢失的葡萄糖过多而导致的,虽然患者吃得多,但是经过消化的葡萄糖却并不能转化为脂肪存起来,而是通过尿液排出体外了。

7.餐后低血糖

糖尿病早期由于胰岛素分泌过程缓慢,当达到胰岛素分泌达高峰时,餐后血糖高峰已过,因此可出现低血糖的情况。如果在两餐中间的时间,经常发生头晕、心慌等低血糖症状时,需警惕糖尿病的可能。

8.感疲劳,尿液白

糖尿病患者常常会无缘无故的感觉到疲劳,特别是上下楼的时候更是明显。尿液呈现出白色,有甜酸的气味,如果出现了以上糖尿病的早期症状,一定要及时的去医院就诊,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比较好控制血糖,并且会防止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以上就是糖尿病的早期症状,我们在生活当中就要多注意糖尿病,除了在饮食上加以节制之外,还需要在运动上下功夫,每周都应该保证至少5天,每天半小时的有氧运动,才能让机体的血糖保持平稳,这不但适用于正常人,同样适用于糖尿病患者。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