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能吃车厘子m(糖尿病可以吃车厘子么)
实现“车厘子”自由?吃车厘子这8件事要知道
近来关于车厘子的话题颇受大众关注。今年春节你家有选购车厘子吗?关于车厘子怎么吃、怎么存放等,今天一篇说清楚!
1.车厘子是樱桃吗?
是的
车厘子就是一种大樱桃,它只是一种比较优秀的樱桃品种,和我们平时吃的樱桃属于一种水果。虽然两者在口感和外形上有差别,但总体营养价值相差不大,可根据自己的需求购买。
2.吃车厘子能补血?
没那么神
首都保健营养美食学会副秘书长谷传玲2019年在健康时报刊文介绍,美国农业部的数据显示,车厘子的铁含量只有0.36毫克/100克,中国的普通樱桃铁含量(0.4毫克/100克)都比它高。它的铁含量只有猪牛羊瘦肉的1/10左右,更何况跟猪牛羊瘦肉相比,它所含的铁主要是非血红素铁,吸收利用率很低。
3.吃车厘子太多大便会发黑?
是的
注册营养师薛庆鑫2023年在健康热点科普号刊文介绍,车厘子含有花色苷成分,这是一种多酚类化合物,主要为花青素,具有抗氧化作用。
越是颜色红润的车厘子花色苷含量就越高,含量高就会呈现红色甚至黑色。不过,这种成分人体不能吸收代谢,只能直接排出来。
车厘子中花青素的含量是草莓的15~50倍。所以如果一次吃了太多车厘子,摄入过花色苷,就会导致便便呈黑色或者小便呈红色。不过没有毒,对健康也没有危害,只要不吃了,等花色苷代谢掉了,就会恢复正常。
4.不小心吃了核会氰化物中毒?
很难
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阮光峰在“阮光峰营养师”刊文介绍,樱桃核仁导致的氰化物中毒的案例却几乎没听说过,主要还是因为含量差异很大。
氢氰酸导致人的中毒剂量大约是每公斤体重2毫克。一个樱桃的核仁只有几克,换算成氢氰酸最多也不到几个毫克。可以看出,樱桃核中即使有氰苷也是很少,而且吃进去的氰苷也不一定能全部变成氢氰酸。
5.车厘子吃多了会拉肚子?
有可能
阮光峰介绍,车厘子很甜,其中的糖分自然不少,总含糖量约为12.8克/100克,其中约5.3克为果糖。
如果吃太多了车厘子,必然会摄入过多果糖,糖分过多、果糖过多,会引起口腔和咽喉不适,可能会出现:口角起泡、溃疡、喉咙痛等问题,有果糖不耐受的人群还可能会出现拉肚子等消化系统不适反应。
而且,现在气温低,车厘子的温度也很凉,胃肠道敏感的人群,也会有拉肚子的可能。
6.车厘子吃多少好?
最多半斤
阮光峰提醒,车厘子好吃,但也不能多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每人每天吃水果200~350克。尤其临近春节,走亲访友比较频繁,大快朵颐的同时也要注意适量。
如果只吃车厘子,最多半斤,考虑食物多样化,可以一次吃个100~150克。
7.糖尿病可以吃车厘子吗?
10颗左右
车厘子虽然吃起来甜,但它的血糖指数大概只有22,属于水果中低血糖反应的食物,再加上车厘子有不错的膳食纤维,能一定程度上延缓血糖反应,因此糖尿病患者可以少量食用。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专家提醒,糖尿病患者在病情稳定、血糖达标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控制总量,选择合适时间进食水果。建议,糖尿病人群可以选择每100克水果中含糖量小于10克的水果,如蓝莓、橙子、柚子、草莓、樱桃等,或如番茄、黄瓜等可作为水果食用的蔬菜,“对于车厘子这种水果,每次可以少量进食10颗左右。”
8.如何保存车厘子?
冷藏最好
为了囤年货,很多人会一次买很多车厘子,但如果保存不当腐败变质就太可惜了。
薛庆鑫表示,低温可以抑制车厘子的呼吸作用,研究表明车厘子的贮藏温度应该保持在-1~1℃左右,-1℃以下则容易对车厘子造成冷害或冻害,目前多数研究认为车厘子的贮藏温度以-1~0℃为宜。所以,买来的车厘子还是直接放进冰箱冷藏保存比较好。
转自健康时报微信公众号
来源: 工人日报
新闻多一度丨哪些人要少吃?这些关于车厘子的事情你要知道
临近春节,车厘子大量上市,酸甜多汁的口感引得人不免多吃几颗。不过大家在食用时一定要适量。近日,有网友称自己吃车厘子出现不适。到底是怎么回事?车厘子吃多了会中毒?车厘子久放不坏,难道真打了防腐剂吗?这些关于车厘子的事情你要知道。
有网友称吃车厘子出现不适
医生:与车厘子本身的新鲜程度、食用量等因素有关
近日,网上关于“车厘子吃多了引起身体不适”的讨论层出不穷。
有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发帖《吃车厘子中毒了》,称自己因吃了大量车厘子出现拉肚子的症状。
社交平台截图
此外,据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1月6日消息,近日,四川成都一女子怀孕5个月,觉得嘴巴没味让老公特地买来车厘子。结果吃了一斤车厘子后就开始不舒服,更是上吐下泻,孕肚也开始发紧发硬,两人赶去医院,经医生诊断症状疑似为食物中毒。
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王晓翔介绍道,从目前已有文献来看,食用正常的车厘子并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之所以有人出现胃痛等症状,与车厘子本身的新鲜程度、食用量等因素有关。“要避免食用变质或损坏的车厘子,食用前要清洗干净;水果生冷,如果一次性摄入量过大,也会导致胃功能性改变,如胃蠕动功能下降、胃痉挛等。”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浙江省中山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中医师汪玲羽也表示,车厘子富含纤维素,不易消化,尤其对脾胃虚弱的人,一次性吃太多,容易出现上吐下泻类似肠胃炎的症状。如果车厘子不够新鲜、霉变等,则有可能造成食用者急性肠胃炎。
图/南京市妇幼保健院
此外,根据中国营养学会妇幼营养分会推荐的孕妈妈的膳食宝塔,建议每天吃200-350克的水果。怀孕期间可以适当吃车厘子,孕期不要一次性吃太多,每次吃5-6颗,每天不要超过10颗为宜。过度食用同样容易肥胖,从而引发妊娠期糖尿病。
车厘子久放不坏并非打了防腐剂
这些关于车厘子的事情你要知道
网络上流传的车厘子吃多了会导致铁中毒和氰化物中毒是真的吗?车厘子久放不坏,真的打了防腐剂吗?这些关于车厘子传言,不要信。
传言一:车厘子吃多了会铁中毒
答:要达到出现铁中毒的量,一个体重60公斤的成人大约要吃333公斤
铁中毒是由于摄入铁过量引起的。有数据显示,一次摄入铁量达到和超过每公斤体重20毫克时,即可出现急性铁中毒,对于一个体重60公斤的成人来说,大约是1200毫克铁。不过,车厘子的铁含量只有0.36毫克/100克,要达到出现铁中毒的量,一个体重60公斤的成人大约要吃333公斤,正常人不可能一次性吃这么多。要知道,我们常吃的大白菜的铁含量都有0.8毫克/100克。所以,如果担心吃车厘子导致铁中毒,那岂不是大白菜也不能吃了?
传言二:吃车厘子会导致氰化物中毒
答:只要不是刻意去嚼果核,吃水果导致氰苷中毒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
植物中的氰化物通常是以氰苷形式存在的。很多蔷薇科植物的种子里都含有氰苷,比如桃、车厘子、杏、李子等,车厘子的核仁也的确含有氰苷。不过,这些水果的果肉中不含氰苷。
氰苷本身是无毒的,只是当植物细胞结构被破坏时,含氰苷植物内的β-葡萄糖苷酶可水解氰苷生成有毒的氢氰酸。每克车厘子核仁中的氰苷折算为氢氰酸后大约只有几十微克,人们一般不会有意去吃车厘子核仁,因此车厘子核使人中毒的情况非常罕见。氢氰酸导致人中毒的剂量大约是每公斤体重2毫克左右,网上说吃少量车厘子就中毒,其实非常不实际。
对于消费者来说,最简单的方法还是不要吃水果的果核。只要不是刻意去嚼果核,吃水果导致氰苷中毒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
图/IC
传言三:车厘子久放不坏,打了防腐剂
答:依靠技术完善的冷链运输来保持果实的新鲜度
我们平时吃到的进口车厘子主要来自美国、智利和加拿大,这些国家的车厘子种植地与中国隔着半个地球,运输时间动辄20~30天。那么为何车厘子经过长时间的海上运输依旧新鲜诱人呢?难道真的打了防腐剂?其实,海运的车厘子并非打了防腐剂,而是依靠技术完善的冷链运输来保持果实的新鲜度。
种植户通常选择果实七成熟的时候,此时的车厘子乙烯释放较少,延缓了衰老过程。采摘后的车厘子也不是直接装箱,而是经过“冷激”处理,就是将新鲜车厘子迅速浸入冰水中降温。
接着,车厘子会进行清洗,并喷洒一层食品级保鲜剂。车厘子运输中并不是普通的塑料袋装,而是使用了气调包装技术。氧气少了,车厘子的呼吸作用会减弱,就像进入了“休眠”状态,代谢变慢,保存时间就更长。
采摘后18小时内,它们会被送到冷库,迅速装进专业冷藏集装箱。所以说,进口车厘子能实现“漂洋过海不腐烂”,靠的绝不仅仅是自然条件,而是一套完整的保鲜体系。
传言四:车厘子具有补铁补血功效
答:铁含量并不高,说它能补血无非是个别商家的夸大宣传
由于车厘子鲜嫩多汁,颜色与深红的血液很接近,有说法称“车厘子能补铁补血”,甚至还说它是“妇女之友”。对此,专家曾表示,从营养学角度分析,每100g车厘子仅含0.36mg的铁,其铁含量并不高,甚至低于人们常吃的大白菜,说它能补血无非是个别商家的夸大宣传。
至于因为是血红色就觉得能补血的说法,那就更不靠谱了!“以形补形”的说法压根不存在,它的颜色是因为在生长过程中,多酚类化合物花色苷的积累而呈现出来的。
另外,车厘子中花青素的含量比较高,为3.5~4.5mg/100g,是草莓的15~50倍。如果花青素摄入过多,会导致便便呈黑色。不过这对健康完全没有任何影响。只要在停止食用之后,等花青素代谢掉,便便就会恢复正常的颜色了。
传言五:车厘子维生素C含量高
答:维生素C含量仅是橙子的21%
美国农业部USDA数据显示:车厘子的维生素C含量仅为7mg/100g。这在水果中并不高,仅仅是我们熟知的橙子的21%而已。二者相比,要想补维生素C,显然橙子更靠谱。
车厘子营养丰富,但这几类人要少吃
车厘子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如维生素 A 和维生素 E,以及丰富的花青素和类黄酮等抗氧化物质。其中,维生素 A 有助于维护视力和皮肤健康,维生素 E 则以其强大的抗氧化特性著称,而花青素和类黄酮不仅有助于清除体内自由基,还有助于美容养颜。
图/国家应急广播
虽然车厘子营养丰富,但并不意味着可以无节制地食用。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居民每日水果摄入量建议为200~350克。为保证水果均衡摄入,建议普通人一天摄入车厘子为100~150克,大约10-15颗车厘子。以下几类人群更应特别注意控制摄入量↓↓↓
糖尿病患者
过量食用容易使血糖升高,不利于血糖的控制。通常血糖控制稳定的糖尿病患者,每天摄入量应控制在10颗左右。
过敏体质者
有的人对车厘子过敏,食用后可诱发过敏反应,出现皮肤瘙痒、腹泻等症状。这类人应避免食用,如有疑虑,建议进行过敏测试。
慢性肾病患者
车厘子含钾量较高。对于肾功能不佳的患者,肾脏排钾能力受限,大量摄入可能导致高钾血症。
上火人群
车厘子性温热,容易生湿。因此,上火期间的患者食用车厘子后可能会使病情加重,应避免食用。
肥胖人群
车厘子中含有糖分,肥胖人群吃过多的车厘子容易使糖分在体内转化为脂肪堆积,不利于控制体重。
婴幼儿
婴幼儿的胃肠道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吃车厘子会增加胃肠道负担,引起消化不良。
脾胃虚弱者
多吃车厘子对于脾胃本身较虚弱的人群来说,更容易出现腹痛、腹泻等消化道不适。
资料来源:科学辟谣、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科普中国、科普重庆、重庆市场监管、央视新闻、人民日报、国家应急广播、各大三甲医院公众号等
编辑 艾峥 校对 薛京宁
一大批人车厘子中毒!医生提醒:2类人真不建议多吃……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车厘子是真的便宜啊,很多人都直呼“实现了车厘子自由”,忍不住大吃特吃。然而,吃出问题的人也一个接一个:
有人吃了3大碗车厘子后肚子疼、拉肚子、胃里翻江倒海、恶心呕吐;
有人连续5天吃了近6斤车厘子后腹痛难忍,一晚上跑了20多趟厕所,最后晕倒入院;
有人吃3斤车厘子后肚子不舒服、喉咙痛、发高烧……
来源于网络👆
网友们把吃车厘子后的这些不适,统称为“车厘子中毒”。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1
车厘子“中毒”多因做错1件事
2类人尤其危险
事实上,车厘子“中毒”几乎都是因为一次性吃太多,超过了身体的承受范围。尤其以下2类人多吃更容易出问题。
1脾胃虚弱的人
如果你舌质淡、舌苔有齿痕,吃寒凉食物或受凉后容易肚子疼、拉肚子,则往往是脾胃虚弱的人,不建议多吃车厘子。
因为车厘子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果胶、有机酸,如果一次性吃太多,可能会超出肠胃的正常消化能力,从而导致腹胀、上吐下泻等类似肠胃炎的症状。
2湿热体质的人
如果你有饮食不规律、喜欢吃辛辣油腻食物、嗜酒等习惯,并且舌苔黄腻,则多半是湿热体质,也不建议多吃车厘子。
因为车厘子性偏温,湿热体质吃多了容易有口干舌燥、口腔溃疡、便秘等上火的表现。
2
关于车厘子的4大流言
一次性说清
随着车厘子大量上市,关于车厘子的流言也此起彼伏,有人说“车厘子打了防腐剂”,也有人说“车厘子吃多了会氰化物中毒”,究竟是真是假?
1车厘子打了防腐剂?
一些车厘子漂洋过海地运入国内,大半个月都没坏,买回家还能放上几天。因此很多朋友都怀疑是不是打了防腐剂,不敢吃。
事实上,车厘子之所以能放,并非添加了防腐剂,主要还得归功于保鲜技术和冷链运输的进步。只要是在正规商超购买的车厘子,都可以放心食用。
另外,目前多数研究认为车厘子的贮藏温度以-1~0℃为宜,所以买回家的车厘子也要放进冰箱冷藏保存。
2多吃车厘子能补血?
有人觉得车厘子果肉鲜红,多吃能补血。
但事实上,车厘子的铁含量并不算丰富,约0.36mg/百克,大概只有猪牛羊瘦肉的1/10左右。而且植物性食物中的铁是非血红素铁,人体吸收利用率低,很难起到补铁补血的作用。
车厘子的红色主要来源于其丰富的花青素,对于抗氧化、养颜有一定的好处。
3糖尿病人不能吃车厘子?
车厘子虽然吃起来甜,但它的血糖生成指数(GI)大概只有22,比苹果还低,属于低GI食物。
同时,车厘子本身富含的膳食纤维也有助于延缓血糖上升。
因此即使是糖尿病患者,也能适量食用。
4车厘子吃多了会氰化物中毒?
有人说车厘子含有氰化物,可能生成有毒的氢氰酸,吃多了会让人急性中毒。
其实不然。
车厘子所含的氰化物都在果核里,根本没人会去吃。即使无意中咬开了车厘子核,大家也会下意识地吐掉,完全不必担心氰化物中毒。
总体来说,车厘子完全是可以放心吃的,注意食用量即可。那么,具体每天吃多少合适?车厘子还有哪些营养优势?有什么挑选技巧?
咱们的营养师冯老师刚好详细写过,忘记了的朋友快点击右侧蓝字复习一下吧☞这种水果吃起来甜,却是升糖慢的“高尿酸克星”!
(来源:北京卫视我是大医生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