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能喝甘草水吗(什么草药降血糖效果最好)
你的秋天第一杯,可以交给酸梅汤
来源:【大河健康报】
9月4日,江西南昌一女生走进中医馆想买酸梅汤,没想到竟然被医师教育:“是药三分毒,不要随便乱喝,除非有医生开了方子,有些药是不能吃的。像酸梅汤,有胃酸的人就不能吃。”
上述对话在网上曝光后迅速引起热议。秋季已至,还能喝酸梅汤吗?哪些人不建议喝?
酸梅汤和秋天也很配酸梅汤也就是乌梅汤,夏天喝酸梅汤,可以生津解渴消暑。
其实,酸梅和秋天也很配。浙江省中医院治未病中心健康管理中心的魏澹宁博士说,秋天天气干燥了,人往往容易出现上火的症状,人体需要滋阴、补充津液。有时候,有些人单靠喝水还补不进去,酸梅汤这时就很管用。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医师敖铁锋也认为:“秋天也可以喝酸梅汤。”
在长夏入秋的季节,湿邪偏盛,秋燥之气也逐渐显露出来,是过敏性疾病的高发季节。以眼鼻干痒为主症的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陆续开始发病。
敖铁锋表示,现代药理学证明,生甘草和乌梅具有抗过敏的作用,在秋冬交季的时候饮用含有乌梅、甘草、桂花和炒山楂等主要成分的乌梅汤(酸梅汤),对于过敏性疾病,干燥、瘙痒等症状具有一定作用。
某音截图
根据个人体质开具酸梅汤加减方酸梅汤不是谁都可以喝。
敖铁锋提醒,开具酸梅汤,需要进行面诊,医生会根据患者体质的辨识结果开具酸梅汤加减方,进行适当的增减药味。比如阴虚体质、阳虚体质、痰湿、血瘀等,每类体质都有不同的适应方。根据个人体质不同,以下四类人需谨慎服用酸梅汤:
酸梅汤可增加胃酸分泌,胃溃疡及慢性胃病患者请慎用。
酸梅汤普遍含糖量高,糖尿病患者请酌量。
服用发汗类药物时不宜喝酸梅汤:乌梅味酸,性收敛,会妨碍发汗药物发挥作用,从而延缓康复。
体湿偏盛、舌苔厚腻、花粉过敏人群不建议饮用,因为酸味会助湿气产生,喝多了会造成湿气更盛。
酸梅汤胃酸,有滋养肝脏的作用,少食有利,多食则反能伤肝,使肝气偏盛。敖铁锋提醒,有些人喜欢在里面加冰当成饮料喝,虽然满足口感上的需求,但对于肠胃以及疗效而言没有好处。
酸梅汤怎么煮?古书中记载的“土贡梅煎”,就是一种最古老的酸梅汤。
南宋《武林旧事》中所说的“卤梅水”,也是类似酸梅汤的一种清凉饮料。清代经御膳房改进成为宫廷御用饮品,正式命名为“酸梅汤”。酸梅汤一般由乌梅、山楂、甘草、桂花和糖放在一起熬煮而成,具有生津止渴、清热解暑、消食理气的功效。
主料:乌梅、山楂、甘草(乌梅:山楂:甘草比例大概是3:2:1,甘草多了味会苦,山楂多了太酸。)
辅料:桂花、冰糖适量,根据个人口味调节。
熬煮方法:
清洗材料,将乌梅、甘草山楂放入容器中,用流动水冲洗干净。
将清洗好的乌梅、甘草、山楂放入锅中,加入约2L清水。
大火将锅内水烧开后转小火继续煮约30分钟
加入冰糖,不断搅拌,直至冰糖溶化。
出锅前,加入桂花,待桂花味道进入汤中后关火。
最后把汤锅中的原料用漏勺滤掉,煮好的汤汁在室温放凉饮用或移入冰箱冷藏。肠胃不好的就不要冰镇了,也不要放冰块,当天喝完即可。
配方不必太过拘泥,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放入洛神花、陈皮、枸杞、薄荷等。
来源 健康海淀 浙江省中医院 广东卫生信息
本文来自【大河健康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想要皮肤白皙光滑拥有不老容颜,每天喝水前就泡个它
甘草具有护肤功能,能解除和降低有毒物质(如果酸等)对皮肤的侵害。此外,它对于防治肿瘤具有很好的功效,每天喝杯甘草泡水,对身体非常有帮助。
甘草是药,使用需谨慎。孕妇、哺乳期的妇女或月经期女性最好不要服用,甘草性寒,而且还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患者最好也不要服用,且一定要遵照医生的嘱咐服用。 文/成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微信用户可关注 中国家庭报官微(zhongguojiatingbao1)。
糖尿病患者不能喝茶?警惕!想要血糖稳定,这5种茶确实不要贪嘴
参考文献
1.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2.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国营养学会
3. 《茶与健康——茶多酚的代谢与作用》,《中国茶叶》2021年第43卷
“医生,我能不能喝茶?”——这个问题我被问了1000次!
说真的,糖尿病患者对“能不能喝茶”这件事的执念,简直堪比健身人士对蛋白粉的狂热!每次门诊,总有患者小心翼翼地凑过来,压低声音问:“医生,我能喝茶吗?”
我懂你们的纠结,茶文化在中国的历史太悠久了,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寻常百姓,喝茶几乎已经成了一种生活方式。但糖尿病患者,喝茶真的不是件随便的事!
喝对了,血糖稳稳的,甚至还能有点辅助降糖的效果;喝错了,血糖波动大,甚至可能引发低血糖或胰岛素抵抗。尤其是以下这5种茶,糖尿病患者真的要慎重!
1.果味花草茶:你以为是养生,其实是“糖水”!
很多糖友喜欢花草茶,觉得它们“天然无害”“有助于调理身体”,但你知道吗?有些花草茶的“糖分”堪比一杯奶茶!
⚠️为什么果味花草茶不适合糖尿病患者?1. 大部分果味花草茶都含有干燥水果片,比如柠檬干、苹果干、菠萝干,这些都含有果糖,冲泡后会溶解在水里,导致血糖升高。
2. 有些商家为了口感更好,会额外添加糖,你喝的不是花草茶,而是“隐形糖水”!
3. 某些花草茶会影响血糖调节,比如玫瑰花茶、桂花茶,虽然香气宜人,但有一定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可能导致血糖波动。
如果你喜欢花草茶,可以选择纯正的菊花茶或金银花茶,它们不含糖分,对血糖影响较小,还能帮助缓解炎症,提高免疫力。
2.奶茶:糖尿病患者的“隐形杀手”!
奶茶在年轻人中风靡,但很多中老年糖友也偷偷爱喝。
我有个患者,60岁,每天下午固定一杯“无糖奶茶”,结果血糖控制得一塌糊涂。
你以为点了“无糖”就没问题?太天真了!
⚠️为什么奶茶对糖尿病患者特别危险?1. 市面上的奶茶大多数是奶精 糖浆的组合,奶精含有大量反式脂肪酸,会降低胰岛素敏感性,加重糖尿病。
2. 即使你选择了“无糖”奶茶,也可能含有代糖,比如阿斯巴甜、甜菊糖等,部分研究表明,长期摄入代糖会影响肠道菌群,导致血糖调节紊乱。
3. 奶茶通常还会添加珍珠、椰果、布丁等配料,这些淀粉类物质会迅速转化为葡萄糖,直接让血糖飙升!
✅真的想喝点“奶茶”怎么办?可以试试自制豆浆 淡茶,比如无糖豆浆 普洱茶,口感醇厚,又不影响血糖。
3.浓茶:别拿它当“提神神器”,血糖会失控!
“医生,我每天工作太累,不喝浓茶根本扛不住!”
很多糖友喜欢喝浓茶,觉得它提神醒脑、解腻降脂,但其实,喝浓茶对血糖的影响比你想象的还要大!
⚠️为什么浓茶会影响血糖?1. 浓茶中的咖啡因含量很高,会刺激肾上腺素分泌,让身体进入“应激状态”,短时间内血糖会急剧上升。
2. 茶多酚过量会影响胰岛素功能,适量的茶多酚有利于血糖控制,但浓茶中的茶多酚过量,可能会干扰胰岛素的正常工作,反而让血糖更不稳定。
3. 浓茶会影响睡眠,而睡眠不足是血糖失控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长期睡眠不足会导致胰岛素抵抗加重,让糖尿病更难控制。
✅那糖尿病患者怎么喝茶?尽量选择淡茶,比如淡绿茶、淡乌龙茶,一天控制在1-2杯,不要过量。
4.甜茶:糖友的“温柔陷阱”!
有些糖尿病患者喜欢喝“甜茶”,比如甜菊叶茶、甘草茶等,觉得它们“天然甜味,不含糖,适合糖尿病患者”。
但你知道吗?有些“甜茶”的甜味来源于天然甜味剂,这些物质虽然不是糖,但可能会影响胰岛素分泌,让血糖发生异常波动!
⚠️为什么甜茶可能影响血糖?1. 代谢机制复杂:比如甜菊糖虽然不含热量,但有研究发现,它可能会影响肠道菌群,从而间接影响血糖调节。
2. 可能导致“假性饥饿”:喝了甜茶后,大脑会误以为摄入了糖分,但血糖并没有真正升高,于是反而会让你更想吃东西,增加进食量。
✅真的想喝点甜味的茶怎么办?可以选择赤藓糖醇或罗汉果茶,它们的代谢路径比较特殊,对血糖影响较小。
5.冰镇茶饮:血糖波动的“隐形推手”!
夏天到了,很多人喜欢喝冰镇绿茶、冰红茶等,觉得“无糖茶饮没问题”,但实际上,冰镇茶对糖尿病患者并不友好!
⚠️为什么冰镇茶饮会影响血糖?1. 低温会影响胃肠蠕动,让食物在胃里停留时间变长,影响胰岛素的释放,导致血糖波动。
2. 冰镇茶容易让人“喝太多”,短时间内大量液体进入体内,可能导致血糖突然下降或升高。
尽量选择温茶或常温茶,少喝冰镇茶,避免血糖波动。
总结:糖尿病患者喝茶,一定要有讲究!
✔避免果味花草茶、奶茶、浓茶、甜茶、冰镇茶
✔选择淡茶、温茶,如菊花茶、绿茶、乌龙茶等
✔控制饮茶量,不要过度依赖茶提神
糖尿病患者喝茶不是不能喝,而是要喝得聪明!记住,血糖稳定才是关键,别让一杯茶毁了你的控糖努力!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适请咨询专业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