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妊娠期糖尿病怎么检测(妊娠期糖尿病怎么控制饮食和运动?)

去码头整根薯条 0
文章目录:

产检不重视,后悔来不及!一篇讲清孕期产检流程要点

姐妹们,怀孕后产检可太重要啦!这就好比游戏里过关打怪,每一次产检都是一次升级检验,关乎着宝宝和妈妈的健康 今天就来给大家唠唠孕期产检全流程及注意要点。

刚知道怀孕,首先要去医院确认是否宫内孕。一般在孕6 - 8周,通过B超就能看到宝宝小小的孕囊,说不定还能听到宝宝那强有力的心跳声呢,那一刻真的超感动!这个时候要注意,去医院前最好憋点尿,这样B超结果会更清晰哦~

孕11 - 13 6周,要做NT检查,这可是胎儿的第一次排畸检查。通过B超测量胎儿颈项透明层的厚度,判断胎儿是否有染色体异常的风险 有个孕妈小敏,NT检查时数值有点偏高,当时可把她吓坏了。好在后面做了进一步的羊水穿刺检查,结果没事,虚惊一场。所以,NT检查一定要重视,按时去做!

孕15 - 20周,会迎来唐氏筛查,通过抽血检测,评估胎儿患唐氏综合征等染色体疾病的风险。记得检查前要空腹哦~

到了孕20 - 24周,是做大排畸的关键时期,也就是系统B超检查。这次检查就像给宝宝来个全身“大扫描”,医生会仔细查看宝宝的各个器官、四肢发育情况,看看有没有结构上的异常。这时候,宝宝要是调皮,不配合,可能得爬爬楼梯、吃点甜食,把Ta“哄”动起来呢

孕24 - 28周,要进行糖耐量试验,检查孕妈是否患有妊娠期糖尿病。这个检查要喝超甜的葡萄糖水,分三次抽血,过程有点麻烦,但为了宝宝健康,忍一忍就过去啦!

孕晚期的产检会更加频繁,从孕28周开始,每两周产检一次;36周后,每周产检一次。主要检查胎心监护、胎位、羊水等情况,时刻关注宝宝在肚子里的状态。

我有个朋友,孕期觉得产检太麻烦,中间有几次都没按时去。结果孕晚期检查时,发现宝宝胎位不正,羊水也偏少,医生说要是早点发现,还能通过一些方法纠正,现在情况就有点棘手了。好在最后有惊无险,但可把她吓得不轻。

姐妹们,产检的每一步都至关重要,千万不能偷懒、抱有侥幸心理。为了宝宝的健康,咱们就乖乖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产检,一起迎接健康可爱的小天使降临吧

孕期糖尿病:孕妈不可忽视的健康隐患

怀孕本是一段充满幸福与期待的旅程,然而孕期糖尿病却可能悄然来袭,给母婴健康带来潜在风险。据统计,我国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在17.5%左右 ,这意味着每6位孕妈中就可能有1位受到孕期糖尿病的困扰。因此,了解孕期糖尿病的相关知识至关重要。

孕期糖尿病的类型与成因

孕期糖尿病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妊娠糖尿病(GDM)孕前糖尿病合并妊娠。妊娠糖尿病是指在怀孕期间首次出现的糖尿病,占孕期糖尿病的大多数。其发生与胎盘分泌的激素抵抗胰岛素作用有关,使得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血糖升高。而孕前糖尿病合并妊娠则是在怀孕前就已经患有糖尿病。(文章来自微信公众号:全科医生张新宝)遗传因素、高龄妊娠(年龄≥35岁)、肥胖、有糖尿病家族史、多囊卵巢综合征等都是孕期糖尿病的高危因素。例如,肥胖的孕妈脂肪细胞肥大,对胰岛素的反应不敏感,更易发生孕期糖尿病。

孕期糖尿病的危害

孕期糖尿病对孕妈和胎儿都有诸多危害。对孕妈而言,孕期发生高血压疾病的风险增加2 - 4倍,还可能出现羊水过多、感染,如泌尿系统感染、霉菌性阴道炎等。分娩时,由于胎儿过大,难产、剖宫产的几率也会升高,产后出血风险增加。对胎儿来说,可能导致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窘迫,甚至胎死宫内;胎儿出生后易发生低血糖、低血钙、高胆红素血症等。巨大儿出生后,未来患肥胖、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风险也会显著增加。

孕期糖尿病的诊断

目前,孕期糖尿病的诊断主要依靠血糖检测一般在孕24 - 28周进行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空腹血糖≥5.1mmol/L,或服糖后1小时血糖≥10.0mmol/L,或服糖后2小时血糖≥8.5mmol/L,只要其中一项达到或超过标准,即可诊断为妊娠糖尿病对于有高危因素的孕妈,如肥胖、有糖尿病家族史等,可能会提前进行血糖筛查。

孕期糖尿病的防治

孕期糖尿病的防治,“管住嘴、迈开腿”是基础。饮食上,要遵循少食多餐原则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全谷物等每天保证适量运动,如散步、孕妇瑜伽等,运动不仅有助于控制血糖,还能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若通过饮食和运动管理,血糖仍不达标,则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胰岛素治疗。胰岛素不会通过胎盘,对胎儿安全有效。同时,孕妈要定期监测血糖,包括空腹、餐后血糖等,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孕期糖尿病虽然可怕,但只要孕妈们提高警惕,做好筛查、预防和治疗,就能有效降低风险,保障母婴健康。希望每一位孕妈都能顺利度过孕期,迎来健康可爱的宝宝。

​【健康科普】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如何控糖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指在妊娠期间首次出现或发现的糖代谢异常,对母体和胎儿的健康均可能产生不良影响。湖南医药学院总医院专家提醒,有效管理血糖水平对于预防并发症、保障母婴安全至关重要。

一、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妊娠期糖尿病的血糖管理目标是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空腹3.3-5.3mmol/l,餐后2小时血糖3.3-6.7mmol/l,以减少母婴并发症的风险。管理目标应遵循个体化原则,根据孕妇的年龄、孕周、体重等因素制定合适的血糖控制目标。

二、饮食调整是血糖管理的基石

孕妇应遵循“五谷杂粮、蔬菜瓜果、低糖低脂”的饮食原则,保证营养均衡,控制总热量摄入。在饮食调整过程中,孕妇要根据体重、孕周及活动量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方案,同时需注意分餐制,避免餐后血糖升高。

三、适当运动有助降糖

适当运动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水平。孕妇可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孕妇瑜伽等,运动强度以中等为宜。运动应在餐后进行,避免空腹运动导致低血糖。

四、药物控糖

当饮食调整和运动疗法无法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时,需考虑药物治疗。医生会根据孕妇的病情制定合适的药物治疗方案,常用的药物包括胰岛素等。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

五、定期监测血糖

定期监测血糖是评估血糖管理效果的重要手段。孕妇应定期进行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的监测,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孕妇还需定期进行产检,评估母婴健康状况。

六、保持良好心情

妊娠期糖尿病的管理过程可能给孕妇带来心理压力,因此需要心理支持和调适。孕妇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与家人、医生及糖尿病教育师保持良好沟通,共同应对妊娠期糖尿病的挑战。

七、了解基本知识

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需要了解糖尿病的基本知识,包括糖尿病的病因、危害、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等。这有助于孕妇更好地理解自己的病情,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护理。

八、定期复查与评估,预防并发症

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如妊娠期高血压、羊水过多、胎儿畸形等。因此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需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和评估。医生会根据孕妇的病情和血糖控制情况,制定合理的复查计划,并进行全面的评估。评估内容包括血糖水平、尿糖、尿酮体、肾功能等指标的检测,以及孕妇的体重、血压、胎儿的生长发育等情况的监测。

九、产后管理与随访

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在产后仍需要继续进行血糖管理,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糖尿病的复发和并发症的发生。医生也会进行随访,根据孕妇的产后恢复情况和血糖控制情况,制定合理的产后管理方案。

妊娠期糖尿病的血糖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通过科学的饮食调整、适当的运动锻炼、合理的药物治疗和良好的心理调适等措施,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水平,保障母婴健康。

(杨井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