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并发症视网膜(糖尿病并发症视网膜病变怎么治疗)
患糖尿病20年,高糖让视网膜也变了“糖网”了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华
通讯员 胡炎夏
图/受访者提供
“没想到得了糖尿病,还害了眼睛。”在暨南大学附属广州爱尔眼科医院眼底病科门诊,被确诊患有双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简称“糖网”)的姜伯发出这样的感慨。
他患糖尿病二十余年,血糖控制不好,最后眼睛也患上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力下降,视物模糊不清。
糖尿病20年,双眼视力被“甜蚀”57岁的姜伯在1周前突然出现双眼视力下降,伴有眼前黑影飘动,于是到暨南大学附属广州爱尔眼科医院就诊。
眼底科主任张静琳详细检查后发现,姜伯右眼玻璃体积血严重,视力下降明显,但幸好患者之前做过双眼全视网膜激光术,虽出血较多,但未出现视网膜增殖膜、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等严重损伤视力的并发症。
张静琳副院长为患者检查眼睛
张静琳告诉姜伯,因为他患有糖尿病20年,而这个“糖网”的根源便在于“糖尿病”。因为糖尿病是全身系统性疾病,如果长期控糖不佳,会引发心脑肾、眼睛、神经等方面的并发症。这次姜伯的“病发”,除了身体因常年“浸糖”慢慢被“甜蚀”外,还有一点重要原因,即其本身没有控制好血糖。
为挽救姜伯的视力,张静琳为他进行了抗VEGF治疗和玻璃体切割手术,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姜伯视力恢复良好,终于又能清晰地看书读报了。
糖网的治疗方式 图/医院提供
糖网致盲不可逆,早期筛查可降失明风险9成以上张静琳指出,糖网是由糖尿病引起的常见致盲性眼病,堪称“甜蜜杀手”,其患病率高、危害大。
据相关研究表明,1型糖尿病患者病程1-15年,75%可发生糖网;2型糖尿病患者,70%以上会发生糖网。而且,糖网早期通常无明显症状或只有飞蚊症表现(如眼前黑影飘,像蚊子追着跑),等到明显感觉视力下降时,往往到了晚期,视力已很难挽回,严重者可致盲,病程不可逆。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糖尿病患者虽然血糖控制稳定,但病程较长仍可能患上糖网。因此,糖网的早期筛查尤为重要。据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进行1次眼底检查,可使糖网严重失明风险降低94.4%。
“控糖 查眼底”是预防“糖网”的关键由于糖网致盲不可逆,“控糖 查眼底”是预防该病的关键,做好这两点能够帮助到绝大多数糖尿病患者远离致盲风险。
专家表示,一旦确诊糖尿病,应积极就医,控制好“血糖、血压、血脂”,同时定期到眼科医院检查眼睛,尤其是眼底检查;当出现眼睛有“飞蚊”、视力下降等,请及时就医,排除糖网、视网膜裂孔等严重疾病,早预防、早治疗。
了解更多
糖尿病容易使视网膜病变?其实还有其他并发症
糖尿病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大家经常能够看到有关糖尿病的相关新闻,关于糖尿病并发症的报道也不少。今天就让我们来走进糖尿病并发症的世界,了解一些糖尿病并发症的相关内容。
有人认为糖尿病并发症比糖尿病还可怕,这是有一定道理的。急的并发症起病非常快,甚至会危及生命,例如酮症酸中毒等。但这些并发症只要及时确诊,正确治疗,短期之内把血糖控制住,就会有比较好的预后。糖尿病治疗中的主要困难在于,如何减少糖尿病相关的长期慢性血管合并症,例如微血管合并症、眼底合并症等。糖尿病眼底合并症已经成为目前致盲的第一位原因。再者,糖尿病肾病在很多发达国家已经成为肾移植的主要原因,糖尿病所致的心血管并发症也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致死原因。糖尿病病人得心脏疾病的几率是普通人的4倍。此外,糖尿病肢体动脉狭窄所致非创伤性截肢的几率也是普通人的3倍以上。
有很多糖尿病病友都有糖尿病眼底合并症的困扰,应特别注重眼底筛查。据报道,糖尿病是一种复杂的慢性进行性疾病,其并发症可以累及全身多个器官系统,累及眼部组织时可以引起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白内障、糖尿病性屈光不正等。根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2型糖尿病患者应在诊断后进行首次综合性眼检查。1型糖尿病患者在诊断后 5年内应进行综合性眼检查。新指南强调,对于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者,至少每 1~2年进行复查,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者,则应增加检查频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包括糖尿病)的患者可能无明显临床症状,因此,从防盲角度来说,定期做眼底检查尤为重要。
除此之外,男女糖尿病患者易患的并发症种类也不尽相同,一项荟萃了1966~2013年期间发表的涉及77万人研究的数据显示,女性得了糖尿病后,卒中风险上升128%,男性卒中风险也有所上升,但低于女性,为83%。由于胰岛素缺乏、胰岛素抵抗以及用药等因素,糖友容易合并骨质疏松症。由于雌激素有利于保护骨骼硬度,而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水平迅速降低,这就增加了女性糖友的患病风险。在心理方面,有很多研究表明,相比于男性,女性糖友患合并抑郁症的风险更高。虽然其因果关系尚不能定论,但有综述分析这可能与治疗带来的经济负担及药物不良反应、对疾病产生恐惧等因素有关,而这些现象通常在女性身上更常见。
最后,请各位糖友及时应对身体的变化,有问题者应立即就医,在生活中谨遵医嘱,健康规律的生活。
本文由北京市丰台医院眼科副主任张睿进行科学性把关。
(责编:王绍绍、王燕华)
糖尿病患眼球长出“蜘蛛网”医生:糖尿病致视网膜病变
中新网重庆11月8日电 (记者 韩璐)“医生,我眼睛突然变成了‘蜘蛛网’。”近日,56岁的王月华因为眼球突然出现大面积“蜘蛛网”赶到医院求诊。8日,拿到相关检查结果后,重庆江北爱尔眼科总院眼底科张奕霞教授告诉王月华,她的眼睛是因为糖尿病引发视网膜病变,从而导致玻璃体出血。
“眼睛出现‘蜘蛛网’或突然看不见,这种情况可能是眼球玻璃体出血。”张奕霞告诉记者,人眼睛里有一个玻璃体组织,玻璃体本身没有血管。但各种病因或者眼外伤会导致视网膜血管或新生血管破裂出血,从而引起玻璃体积血,出现视力异常。
“王月华因为患有多年的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引起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变的血管大量出血进入玻璃体腔内引起玻璃体积血,若药物无法促进积血吸收就需进行玻切手术治疗。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很容易导致失明。”张奕霞说。
据了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人群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糖尿病人一般5至10年就会出现视网膜病变,患糖尿病20年以上的人群几乎都有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病变引起的视力下降往往难以逆转,如果治疗不及时,很容易导致失明。”张奕霞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症状比较隐蔽,没有明显的症状,等发现视力明显下降时,往往已经是中晚期,增加了治疗的难度。
张奕霞提醒,早发现早治疗是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键。所以糖尿病人除了严格控制好血糖、血脂、血压外,还要定期进行眼底检查。“早期发现视网膜病变可以用适当的药物治疗改善视网膜的供血情况,推迟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和延缓视网膜病变的进展。”张奕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