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儿童1型糖尿病带泵(儿童1型糖尿病能活多久)

羊城晚报岭南名医 0
文章目录:

“I型糖尿病”患儿使用胰岛素泵省了八成费用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华
通讯员 李雯

生活在广州的小敏今年12岁,去年年底,她持续感到身体不适,出现口渴饥饿、疲乏无力等症状。今年1月8日,小敏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遗传与内分泌科诊断为“I型糖尿病”。从此,她的治疗便成了父母的一块心病,而孩子自己也为此苦恼。

“I型糖尿病”患儿常常需要多次注射胰岛素 图/视觉中国

每天多次注射胰岛素成家常便饭

“I型糖尿病”又名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据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遗传与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刘丽介绍,该病多在儿童期开始发病,一经确诊,在现医疗水平下,需要终身每天多次注射胰岛素。

据了解,目前“I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方式主要包括每天多针注射胰岛素或胰岛素泵治疗方式。

对于一个儿童来说,每天多次注射的治疗方式时常让她们难以坚持,首先学校一般无处存放药品,也无地方注射,有的孩子为了回避老师和同学,躲着藏着甚至在厕所不规律地悄悄注射胰岛素。而同学的过度关注也容易让患儿在心理上存在不同程度的自卑、焦虑或抑郁。

小敏的主治医生向记者表示,像小敏这样的患儿就必须每天注射胰岛素,全天监测血糖情况。

患儿渴望得到持续有效的治疗

据介绍,除了每天多次注射胰岛素的强化治疗方案外,目前对于“I型糖尿病”,采用胰岛素泵给药治疗也是目前临床上推荐的强化治疗方案,给药方便快捷,但胰岛素泵费用约需6-9万元,相关耗材费用约需3万元/年,许多患儿家庭因为高额医疗费用负担无法为患儿提供胰岛素泵强化治疗。

刘丽介绍,现在“穗岁康”将“I型糖尿病”患儿使用胰岛素泵及相关耗材的费用纳入保障范围,不设起付线,符合规定范围的费用按70%比例报销,胰岛素泵最高支付限额4.2万元,相关耗材最高支付限额1.3万元/年。据统计,“穗岁康”减轻I型糖尿病患儿家庭相关费用负担率高达80%,切实有效地缓解这些家庭高额医疗费用的负担。

今年1月13日,小敏的家属向“穗岁康”提交资料申请特殊医用耗材报销购买资格,当日审核便获通过。随后,家属在“穗岁康”指定的药店多次购买胰岛素泵及相关耗材,共获得待遇支付34464.11元,大大减轻了家庭经济负担。

“I型糖尿病”患儿使用的胰岛素泵 图/受访者提供

使用穗岁康,I型糖尿病患儿成最大受益者

小敏在接受了专业的治疗后,病情已经稳定,恢复了正常的生活与学习。刘丽呼吁家长,平日不仅应关注孩子的生活和学业,更应抽多点时间了解孩子的健康情况,发现异常要及时就医,并购买保障范围广、理赔方便、患病也能保并续保的医疗保险,这样才能在遭遇疾病时家庭不至于陷入困境,并给予孩子及时、完善的治疗。

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在穗岁康上已有84名“I型糖尿病”患儿使用胰岛素泵及相关耗材获待遇支付,其中购买胰岛素泵待遇支付17人,待遇支付金额47.6万元;购买相关耗材待遇支付70人,待遇支付金额24.72万元,总体减轻个人负担率约80%。

为什么医生建议患有1型糖尿病成人或12岁以上儿童佩戴胰岛素泵

一般来说,大多数患1型糖尿病大多都是遗传或者后天饮食不规律所患,但后天患上1型的概率,比遗传要小。所以很多宝宝都是出生之后被告知患有1型糖尿病,而且是从小就开始打胰岛素,天生就需要戒掉过多的甜食。这对很多爱吃甜食的宝宝来说,简直太残忍了....

我们在接触用户的过程中,有遇到过几岁宝妈给孩子买胰岛素泵,可惜的是,宝宝太小了,不适合佩戴泵,只能扎针输注,而且由于宝宝太小,剂量过小,容易造成堵管,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打针控制,等宝宝大一些,在考虑佩戴泵。

以下情况,对于患有1型糖尿病的成人和12岁以上儿童,建议进行连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或"胰岛素泵"疗法:

尝试通过每天多次注射达到目标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水平,会导致该人患有"致残性低血糖症"

尽管你或护理者认真尝试控制其糖尿病,但每天多次注射(包括在适当的情况下使用长效胰岛素)时HbA1c水平仍保持较高水平(8.5%或更高)。

如果每日多次注射治疗不理想的情况下,建议更换胰岛素泵作为治疗方法。

"失能性低血糖症"指的是低血糖发作频繁发生或没有预警的情况,就会使你不断担心低血糖的发生,这会对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想要尝试胰岛素泵治疗,建议可以找一些靠谱的店家,有专业的工程师上门教您如何操作使用,以及如何注射剂量,胰岛素剂量的更改等等。该团队应包括专门从事胰岛素泵治疗的医生,糖尿病护士和营养师(可以提供专业饮食建议的人)。该团队最好可以提供适合使用胰岛素泵的饮食,生活方式和运动的结构化,甚至教育计划和建议等等。

只要我们的血糖水平控制得到了持续改善,就说明胰岛素泵治疗是非常有效且能长期稳定的帮助您控糖。

“I型糖尿病”患儿使用胰岛素泵省了八成费用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华通讯员 李雯

生活在广州的小敏今年12岁,去年年底,她持续感到身体不适,出现口渴饥饿、疲乏无力等症状。今年1月8日,小敏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遗传与内分泌科诊断为“I型糖尿病”。从此,她的治疗便成了父母的一块心病,而孩子自己也为此苦恼。

每天多次注射胰岛素成家常便饭

“I型糖尿病”又名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据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遗传与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刘丽介绍,该病多在儿童期开始发病,一经确诊,在现医疗水平下,需要终身每天多次注射胰岛素。

据了解,目前“I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方式主要包括每天多针注射胰岛素或胰岛素泵治疗方式。

对于一个儿童来说,每天多次注射的治疗方式时常让她们难以坚持,首先学校一般无处存放药品,也无地方注射,有的孩子为了回避老师和同学,躲着藏着甚至在厕所不规律地悄悄注射胰岛素。而同学的过度关注也容易让患儿在心理上存在不同程度的自卑、焦虑或抑郁。

小敏的主治医生向记者表示,像小敏这样的患儿就必须每天注射胰岛素,全天监测血糖情况。

患儿渴望得到持续有效的治疗

据介绍,除了每天多次注射胰岛素的强化治疗方案外,目前对于“I型糖尿病”,采用胰岛素泵给药治疗也是目前临床上推荐的强化治疗方案,给药方便快捷,但胰岛素泵费用约需6-9万元,相关耗材费用约需3万元/年,许多患儿家庭因为高额医疗费用负担无法为患儿提供胰岛素泵强化治疗。

刘丽介绍,现在“穗岁康”将“I型糖尿病”患儿使用胰岛素泵及相关耗材的费用纳入保障范围,不设起付线,符合规定范围的费用按70%比例报销,胰岛素泵最高支付限额4.2万元,相关耗材最高支付限额1.3万元/年。据统计,“穗岁康”减轻I型糖尿病患儿家庭相关费用负担率高达80%,切实有效地缓解这些家庭高额医疗费用的负担。

今年1月13日,小敏的家属向“穗岁康”提交资料申请特殊医用耗材报销购买资格,当日审核便获通过。随后,家属在“穗岁康”指定的药店多次购买胰岛素泵及相关耗材,共获得待遇支付34464.11元,大大减轻了家庭经济负担。

使用穗岁康,I型糖尿病患儿成最大受益者

小敏在接受了专业的治疗后,病情已经稳定,恢复了正常的生活与学习。刘丽呼吁家长,平日不仅应关注孩子的生活和学业,更应抽多点时间了解孩子的健康情况,发现异常要及时就医,并购买保障范围广、理赔方便、患病也能保并续保的医疗保险,这样才能在遭遇疾病时家庭不至于陷入困境,并给予孩子及时、完善的治疗。

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在穗岁康上已有84名“I型糖尿病”患儿使用胰岛素泵及相关耗材获待遇支付,其中购买胰岛素泵待遇支付17人,待遇支付金额47.6万元;购买相关耗材待遇支付70人,待遇支付金额24.72万元,总体减轻个人负担率约80%。(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