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能吃什么杂粮米(糖尿病能吃什么菜谱大全)
糖尿病人食用的\u0026#34;七色控糖杂粮米″具体如何搭配
#糖尿病人食用的"七色控糖杂粮米″具体如何搭配、如何制作?#为了确保这种杂粮组合既美味又营养,同时有助于血糖控制,可以参考以下比例建议。这个比例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和具体需求进行调整。以下是一个基础的搭配方案:
基础搭配比例
- 糙 米:1/4杯
- 血糯米:1/8杯
- 黑 米:1/8杯
- 红糙米:1/8杯
- 燕麦米:1/8杯
- 荞麦米:1/8杯
- 紫 米:1/8杯
总共是1杯的量。这个比例可以确保各种杂粮的特点都能在最终的米饭中体现出来,同时也保证了多样性和均衡性。
调整原则
- 根据口感偏好:如果你更喜欢某种杂粮的味道或质地,可以适当增加其比例。例如,如果你喜欢燕麦的口感,可以将燕麦的比例提高到1/4杯。
- 考虑消化能力:某些人可能对特定杂粮(如豆类)比较敏感,可能会引起胀气或消化不良。如果发现这种情况,可以减少该杂粮的比例或完全替换为其他更容易消化的杂粮。
- 营养需求:如果有特定的营养需求,比如需要更多蛋白质,可以增加富含蛋白质的杂粮,如燕麦或藜麦。
具体做法
1. 清洗:将所有杂粮混合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去除杂质。
2. 浸泡:由于这些杂粮中有些(如黑米、血糯米)吸水性强,建议提前浸泡2-4小时,甚至过夜,以缩短烹饪时间并改善口感。
3. 加水:一般来说,杂粮与水的比例大约为1:2至1:2.5,但具体水量可能需要根据杂粮种类和个人喜好调整。例如,燕麦米和荞麦米吸水性较强,可能需要更多的水。
4. 烹饪:
- 电饭煲:将杂粮和水放入电饭煲中,按照正常的煮饭程序进行烹饪。
- 压力锅:使用压力锅可以更快地煮熟杂粮,通常选择“杂粮”或“粥”模式。
- 普通锅具:在锅中加入适量的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炖,直到杂粮煮熟。
注意事项
- 初次尝试:如果你是第一次尝试这种组合,可以从较小的比例开始,逐步调整到适合自己的口味。
- 观察反应:注意观察身体对不同杂粮的反应,特别是肠胃不适的情况,及时调整配方。
- 多样化:虽然这种组合非常健康,但也应该与其他食物搭配食用,如蔬菜、瘦肉、豆制品等,以确保营养全面。
通过上述方法,你可以制作出既美味又有益于血糖控制的杂粮饭。记得根据个人情况,监测餐2血糖并灵活调整,享受杂粮健康饮食带来的控糖及营养好处。
新稻米“优糖稻”抗性淀粉含量高,让“糖友”吃饱吃好
稻米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主食,特别是南方人,一日三餐离不开稻米。稻米的主要成分是淀粉、蛋白质、脂肪等,淀粉含量是最多的,稻米胚乳中70%-90%是淀粉,饭后容易消化吸收,糖尿病人用餐后血糖迅速上升。因此,“糖友”们不能食用大米,只能吃燕麦、杂粮等食物。后来人们发现了抗性淀粉,能降低饭后血糖值,水稻育种家历经多年潜心研究选育出抗性淀粉含量高的“优糖稻”,可以让“糖友”像正常人一样三餐吃饱吃好。
近年来抗性淀粉是国际食品科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抗性淀粉于上个世纪80年代由英国科学家提出,又被称为“抗酶解淀粉”“难消化淀粉”。抗性淀粉主要具有降脂、降低饭后血糖值、控制体重、促进矿物质吸收、增加营养等生理功能,是一种功能性淀粉,食用后不容易饥饿,可以延缓糖的释放和吸收率,因此是“糖友”的福音。
“优糖稻”是指含高抗性淀粉的功能水稻品种,包括降糖稻、优糖稻、宜糖稻、适糖稻等,不同科研院校选育的品种叫法有所不同。“优糖稻”研究基本从抗性淀粉发现后没多久就开始,至今已有数十年,选育过程中运用了航天搭载诱变、辐照诱变、杂交育种、化学诱变和常规育种等育种方法,创制多个高抗性淀粉育种材料及品种,如降糖稻1号、宜糖1号、宜糖2号、宜糖粳1号、宜糖籼1号、功米3号等。
普通稻米和优糖稻米对比
在新品种审定前,利用降糖稻1号开发了“优糖米”,但这个品种的产量较低,每亩产量不足500斤,而且不抗倒不抗病,出米率低,稻米口感差。利用高抗性淀粉籼稻“功米3号”开发了“适糖米”,大米抗性淀粉含量8%-8.5%,煮饭后抗性淀粉含量达10%-13%。浙江大学及浙江绿巨人生物利用宜糖1号等宜糖系加工了“宜糖米”。
2、审定的“优糖稻”品种目前通过审定的“优糖稻”品种有优糖稻2号、优糖稻3号、浙大两优宜糖籼1号,是近3年审定的品种,优糖稻2号、优糖稻3号由海市农业科学院选育,浙大两优宜糖籼1号由浙江大学原子核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可以在审定区域进行大面积种植。
优糖稻2号:适宜在上海市种植的高抗性淀粉含量水稻品种,抗性淀粉含量高达13.1%。全生育期147天,株高88.5厘米,分蘖力中等,抗倒性较好,病害发生轻。2017-2018年两年区试平均亩产433.5公斤,其亩有效穗20.5万,每穗实粒数120.3粒,结实率90.1%,千粒重22.4克。
优糖稻3号:适宜在上海作单季晚粳种植的高抗性淀粉含量水稻品种,抗性淀粉含量高达13.2%,直链淀粉含量30.9%。全生育期160天,株高101.9厘米,分蘖力中等,病害发生轻。2018-2019年两年区试平均亩产499.4公斤,实际生产亩产接近或超过了千斤。
浙大两优宜糖籼1号
浙大两优宜糖籼1号:适宜在浙江省作高抗性淀粉专用水稻种植,平均抗性淀粉8.2%,直链淀粉含量23.4%。该品种的全生育期140天左右,株高107.3厘米,中感稻瘟病、感白叶枯病。2018-2019年两年区试平均亩产563.7公斤,2019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562.5公斤,亩有效穗18.2万,每穗总粒数192.3粒,结实率94.8%,千粒重26.2克。
这3个通过审定功能水稻品种不仅抗性淀粉含量高,而且兼顾高产优质,优糖稻2号和优糖稻3号中抗性淀粉含量高达13%,为普通水稻品种的20倍以上,而浙大两优宜糖籼1号的产量更有优势。有了这几个品种,“优糖米”、“宜糖米”的价格能降低,可以让更多“糖友”像正常人一样吃米饭。
云众地服务宗旨:科普种植技术知识,解决农民种植的难题。更多种植技术知识,欢迎关注【云众地】
糖尿病人早餐吃这4种粗粮,血糖稳一天!第3种最易忽略
糖尿病人早餐吃这 4 种粗粮,血糖稳一天!第 3 种超易被忽略糖尿病,这一被大家称作 “甜蜜杀手” 的慢性病症,正像一个隐匿的健康威胁,在咱们生活里肆意蔓延,严重危及着我国民众的健康。数据显示,咱国内糖尿病患者人数早已突破 1 亿大关,并且还在逐年攀升,形势不容乐观。对于广大糖尿病患者而言,饮食把控可是血糖管理里极为关键的一环。而早餐,作为开启一天活力的首餐,食材的挑选更是重中之重。今天,就专门来和糖尿病朋友们唠唠,早餐适合吃的 4 种粗粮,让血糖稳稳当当一整天。
粗粮,就是那些没经过精细加工,完好保留了种皮、胚乳和胚芽的谷物。和细粮相比,它的优势可不少。首先,粗粮的升糖指数比较低。为啥呢?因为粗粮里富含膳食纤维,这些膳食纤维就像肠道里的 “小卫士”,能减缓食物在胃肠道里的消化进程,使得餐后血糖上升的速度没那么快,不会让血糖像坐过山车一样忽高忽低。其次,粗粮营养丰富得很。里面含有大量的 B 族维生素、矿物质,还有一些植物化学物质,这些营养成分对糖尿病患者的身体健康有着诸多益处。再者,粗粮饱腹感强。吃了粗粮后,能让糖尿病患者长时间都觉得肚子饱饱的,从而有助于控制体重,毕竟体重控制好了,对血糖管理也有积极作用。
燕麦,那可是粗粮界的 “明星选手”,营养价值杠杠的。它富含膳食纤维、蛋白质,还有丰富的 B 族维生素和矿物质。燕麦里有一种叫 β - 葡聚糖的物质,这可是降糖的 “小能手”,能有效降低餐后血糖,让血糖平稳过渡。而且,燕麦还有个厉害之处,它能降低胆固醇,对预防心血管疾病也有帮助。想象一下,清晨起来,煮上一碗热气腾腾的燕麦片粥,再搭配上一杯香醇的牛奶,撒上几颗香脆的坚果,最后放上一些新鲜可口的水果,这一顿早餐,既美味又营养,还能稳稳控制血糖,开启活力满满的一天。
玉米,在咱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是一种常见的粗粮。它的升糖指数相对来说比较低,对糖尿病患者比较友好。玉米里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矿物质和维生素,这些营养成分能为糖尿病患者的身体补充能量。不过,得注意一点,玉米中的支链淀粉含量较高,所以糖尿病患者在食用的时候,要控制好量,适量食用才能发挥它的最大功效。早上,来一根刚煮好的玉米,香气扑鼻,再搭配上一杯热气腾腾的豆浆,一个水煮鸡蛋,还有一些新鲜的蔬菜,这样的早餐组合,简单又健康,能让糖尿病患者在享受美味的同时,还能维持血糖稳定。
荞麦,这种粗粮常常被大家忽略,可它对糖尿病患者却有着很棒的保健作用。荞麦里含有生物活性物质芦丁,这芦丁就像身体里的 “健康小助手”,具有降糖、降脂、抗氧化等多种功效。而且,荞麦中的膳食纤维含量也很高,能像前面说的那样,有助于稳定血糖。要是早上吃一碗荞麦面煮的面条,搭配上一些瘦肉、新鲜蔬菜和鸡蛋,那滋味别提多美了。不仅能吃得满足,还能让血糖保持稳定,为一天的生活注入满满的活力。荞麦虽不起眼,但在帮助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方面,可是个实实在在的 “宝藏” 粗粮。
糙米,也就是保留了胚芽、种皮和胚乳的全谷米,别看它外表不怎么起眼,营养价值可比精白米高多了。糙米里富含膳食纤维、矿物质和维生素,这些营养成分能有效降低餐后血糖。要是长期食用糙米,还能预防糖尿病并发症,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大有好处。早上,煮上一碗糙米饭,再搭配上鲜嫩的鱼肉、营养丰富的豆腐,还有各种新鲜蔬菜,这样一顿营养均衡的早餐,能为糖尿病患者提供充足的能量,同时稳稳地控制血糖,让患者以良好的状态迎接新的一天。
【本内容为故事类医疗健康科普文章,文中除了健康科普内容所出现的任何人名、地名、事件均为艺术加工,并非有意冒犯或贬低任何个人、团体或组织。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