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衰竭阳了(糖尿病肾衰竭并发症能活多久)
“老糖友”患上肾衰竭,医生治病又医心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2月24日讯“感谢你们!不光治好了我的肾病,还治好了我的‘心病’。”2月22日,周老伯和家人将一面锦旗送到武汉市第四医院常青院区肾病内科。周老伯称,正是医护人员的耐心开导,让身患糖尿病肾病的他重新树立起生活的信心。
74岁的周老伯家住常青花园,有多年的糖尿病和高血压病史,但一直没有规范治疗,只是平时自行服药控制。1个月前,周老伯开始出现食欲不佳的情况,不仅吃饭不香身上没劲,就连排尿也出现问题,晚上常常会从梦中憋醒。再一看双腿,已经出现严重水肿,子女陪着他到武汉市第四医院常青院区看诊。
在该院肾病内科,周老伯被确诊为糖尿病肾病。因缺乏规范治疗,如今他的肾功能已近衰竭,到了尿毒症期,需要接受透析治疗。住进医院后,周老伯一度大受打击。既对自己的身体健康忧心忡忡,又担心因为病情拖累家人,对治疗的态度也比较消极。
田茹医生敏锐地发现了老人的思想变化。她针对周老伯的病情,制定了详细的治疗方案。“每周几个小时的血透,这个病完全可以控制下来,平时的日子该怎么过怎么过,不耽误您带孙子。”有空的时候,她还会耐心地疏导老人,用科室其他病人回归正常生活的事例鼓励他。在田茹的劝慰和鼓励下,周老伯打消顾虑,开始安心接受治疗,其症状也开始缓解。
田茹表示,慢性肾衰竭是各种肾脏疾病发展到终末期的共同阶段。其中,糖尿病会造成血糖长期处于异常状态,伤害肾脏功能。在我国,目前糖尿病已跃居导致终末期肾脏病的首位原因。糖尿病引起的肾病起病隐匿,前期进展缓慢,典型症状较少,却有可能在短期内迅速发展到肾衰期,必须引起足够重视。糖尿病患者一旦出现诸如尿液泡沫增多、肢体浮肿等肾病迹象时,需引起警惕。
“部分患者在得知自己面临透析时,往往会出现两种错误心态:有的不当回事,心存侥幸。有的则是心灰意冷,意志消沉。”田茹说,这两种心态都不利于疾病的治疗。一方面,肾脏疾病患者应该早重视、早治疗,避免和推迟肾衰竭阶段的到来。同时,即使发展到肾衰竭阶段,在目前的医疗技术下,通过肾透析的治疗,也完全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长江日报记者刘璇 通讯员蔡源 杨京)
【编辑:余丽娜】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糖尿病12年肾衰竭,身体3次警告都错过!这几个错别再犯
最近接诊了一个熟悉的糖尿病患者,小区的钱大爷,但情况不好,已经到了严重肾衰的程度,病情发展到这种地步,只能靠花钱透析保命了。
每天看着他儿子送钱来治病,都特别心酸,皱巴巴的塑料袋里,里面的钱都是五块、十块、一块的零钱,去缴费时,财务的同事都要数半天。
钱大爷今年65岁,是我们小区的老熟人了,12年前就查出了糖尿病,虽然一直吃着降糖药,但血糖控制并不好。钱大爷有一个独子,以卖早餐为生,小本生意,但小两口每天勤勤恳恳,起早贪黑卖早餐,几年下来攒钱买了第二套房,当时还让我羡慕不已。
钱大爷这一病,几乎掏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为了给钱大爷治病,他的儿子跟亲戚借了不少钱,又狠心把房子卖了,又开始倒腾着卖午餐盒饭、大包子,想多赚点钱,让自己的老父亲多活两天。
钱大爷的儿子曾找过我,我也委婉地解释说,此前身体出现异常,3次警告钱大爷都被他错过了,钱大爷的病情怕是花再多的钱也是徒劳,只能考虑接受肾移植,但父子二人配型失败,只能等合适的肾源。
在漫长又杳无音信的等待中,钱大爷被自己的身体折磨得痛苦不堪,在一个大雾迷茫的清晨离开了人世。
钱大爷的离开让我十分惋惜,在他患糖尿病的12年里,身体曾发出3次警告都被他硬生生错过,直接导致糖尿病肾衰竭,最终撒手人寰,还让儿子一家负债累累。
糖尿病肾脏出现问题,身体会发出3个警报,患者必知!1、泡沫尿
钱大爷刚被送进医院时,医生就问过他,平时有没有发现自己小便中有泡沫。王大爷那时还很傲娇地说,好几年前他就发现自己尿液里有泡沫,他还以为是自己老当益壮、肾好的表现呢。
其实,尿液中出现泡沫可能真不是什么好事,正常人喝水少、吃多甜食或者事后排尿有泡沫是正常的,但是糖尿病患者如果长期出现泡沫尿,那就是身体已经在警告肾脏出现问题了。蛋白尿是糖尿病出现肾损伤早期最常见、最典型的表现,一旦出现,患者应当立即到医院检查并接受针对性的治疗。而钱大爷不了解也不去检查,直接忽视了这个“警报”。
2、血压升高
小区门口的药店经常有公益活动,测血压或者血糖,就能免费领2斤鸡蛋,钱大爷和小区的大爷大妈也经常去。他怕扎手指,从来不测血糖,每次就简单测个血压,但后来几次发现血压也升高得厉害,当时工作人员就提醒他得赶紧到医院好好查一查,但他心大,认为身体没啥不舒服,就是不放在心上。
血压升高本身就预示身体可能已经存在问题,如果发生在糖尿病患者身上,情况只会更加糟糕。临床发现几乎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伴有高血压,尤其是那种持续升高并且长时间不下降的高血压,应当尽快去肾内科进行详细检查才行。
3、肢体水肿
据钱大爷当时回忆,他在三个多月前就发现自己的脚肿了,脚面明显比之前胖不少,但考虑到自己一直就比较胖,可能最近吃多了又发福了,本想去医院看看,但自己去医院找不清怎么就诊,儿子一家又整天起早贪黑地没时间,于是就一推再推,最终发展成了糖尿病肾衰竭。
糖尿病患者如果肢体出现水肿,说明身体已经出现了水钠潴留,肾脏功能出现异常,导致体内多余的水分以及其他杂质排不出来,留在身体内就出现了水肿。所以,肢体水肿也是身体在警告患者肾脏有问题了。
在身体发出肾脏问题的几个警报后,钱大爷不了解、不放在心上、不及时检查,一拖再拖,结果导致糖尿病肾衰竭晚期,即使最后接受治疗,也弄得人财两空。王药师提醒大家这几个错千万不要再犯了。
糖尿病患者警惕肾衰竭,身体出现4个症状,别忽视!最好抓紧控制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
糖尿病患者病情加重有什么症状?相信很多人都能说出几个常见的症状,比如口渴、多尿、乏力等,但你知道吗?
这些症状背后,可能隐藏着更严重的健康问题,特别是糖尿病与肾衰竭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医生们非常关注的领域,每年,很多糖尿病患者因为没有及时察觉病情变化,最终导致肾功能衰竭,甚至危及生命。
身为长期就职于医院的医生,我接触众多糖尿病患者,他们大多有一共性:病情初期加重时,许多人未对自身症状予以足够重视。
糖尿病患者可能会出现许多不同的身体不适,而其中一些不被看作是糖尿病相关症状,却可能预示着肾脏在悄悄出问题,病情加重后,肾脏的负担也逐渐增加,直到最终可能发展为肾衰竭。
有一位患者,工作压力大,忙碌的日程让他几乎没有时间去关注自己的健康,他平时很少去医院体检,虽然医生每次都提醒他要定期检查,特别是检查糖尿病的相关并发症,但他觉得自己没什么问题。
直到最近,这位患者发现自己有些不对劲,尤其是下肢,晚上经常感到沉重,而且鞋带有时候系不上了,甚至觉得脚趾好像被困住了一样。
然而,身体水肿这一症状,恰是糖尿病患者可能出现肾脏问题的表现之一,糖尿病患者因长期血糖控制欠佳,肾脏过滤能力会渐趋下降,致使水分和电解质平衡出现问题。
尤其是在肾小管的功能受到损害时,水分容易在体内积累,表现为下肢水肿,此时,如果不加以控制,肾衰竭的风险会大大增加,这位患者的症状就是典型的早期警示信号。
一项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出现水肿的几率大约是普通人群的两倍,这不仅仅是因为糖尿病本身的高血糖引起的肾脏负担,还与糖尿病引起的高血压和血脂异常密切相关。
换句话说,糖尿病患者的水肿并不是单纯的“水肿”,它更像是肾脏负担过重的一种反应。
除了水肿,持续疲倦也是糖尿病患者常常会忽略的症状。
有位患者,工作较为繁忙,尤其是日常要应付大量的备课和学生管理工作,她经常抱怨自己总觉得精力不够用,虽然每天都能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但醒来时却感觉依然疲惫。
她曾认为,这只是压力大和工作负荷过重的结果,直到有一天,这位患者在体检时发现自己的肾功能出现了问题,才意识到这种持续疲倦感的背后,竟然和糖尿病引起的肾衰竭有着直接的关系。
糖尿病患者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肾脏过滤血液的效率会渐趋下降,肾脏功能不全时,体内代谢废物难以及时排出,致使血液中毒性物质累积。
这些毒素会经由多种途径影响全身代谢,如使人持续产生疲劳感,简而言之,肾衰竭不仅致使身体代谢废物无法及时清除,还可能引发贫血,从而进一步加剧疲倦感。
一项关于糖尿病与肾功能衰竭的研究显示,约70%的糖尿病患者在出现肾功能衰竭前都会经历不同程度的疲倦感。
由于疲倦感逐渐加重,很多患者会觉得这只是工作压力或年纪增长所致,而忽视了潜在的肾脏问题。
这位患者在得知自己肾功能已经受到影响时,感到非常后悔,因为早期的疲倦症状如果能够引起足够的重视,她本可以更早开始肾功能保护。
接下来我们聊聊另一个很多糖尿病患者容易忽视的症状——频繁夜尿。有位患者,平时工作压力大,晚上经常熬夜加班,最近,他总感觉晚上上厕所的次数比以前多了,尤其是凌晨时分。
刚开始,他觉得这只是喝水太多的原因,但随着症状加重,他才意识到,这可能和糖尿病引起的肾脏问题有关。
糖尿病患者出现频繁夜尿的原因,往往并不是因为简单的多喝水,而是由于肾脏的“过滤”功能开始出现问题。
健康的肾脏可有效调节体内水分平衡,确保尿液的浓缩与排泄,然而,肾脏一旦受损,此功能将逐渐丧失,致使尿液无法正常浓缩,患者便会频繁起夜排尿,夜间尤甚。
研究显示,约40%到50%的糖尿病患者会经历类似张先生的症状,尤其是在血糖控制不理想时,夜间尿频的症状更为明显,事实上,这正是糖尿病引起的肾小管受损的早期迹象。
如果糖尿病患者不加以关注,肾脏功能逐渐衰退,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尿毒症等并发症,最终导致肾衰竭。
你可能会觉得背部疼痛不过是由于长时间坐姿不当或是过度运动引起的,但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这种看似简单的背部疼痛,往往是肾脏负担过重的征兆。
有位患者,平时经常坐车、坐飞机,几乎没有时间进行运动,最近,这位患者开始感到下背部偶尔会有刺痛感,特别是在早晨起床的时候,这种疼痛感尤为明显。
起初,他以为只是背部劳损,并未太过担忧,直至症状不断加重,他才前往医院检查,这才知晓原来是糖尿病引发肾衰竭,进而导致背部疼痛。
实际上,糖尿病引起的肾衰竭会通过多种途径影响背部。
肾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肾脏功能不全时,代谢废物的积累会导致全身性的炎症反应,特别是在背部区域,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
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在肾功能受损后,出现背部疼痛的几率比普通人群高出60%,这种疼痛有时并不显著,尤其是在早期,往往会被患者误认为是普通的肌肉疲劳或劳损。
如果没有及时发现背部疼痛背后的肾脏问题,患者可能会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
以上几个症状,虽然看似是糖尿病患者的常见问题,但它们背后可能隐藏着更为复杂的肾脏健康问题。
糖尿病患者一定要保持警觉,及早发现这些微小的变化,及时进行干预和治疗,这样才能有效防止肾功能的进一步恶化,避免肾衰竭的发生。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糖尿病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1]吴彤,杨芹,刘佳.舒适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症状改善的积极作用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