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可以吃泥鳅汤吗(糖尿病可以吃泥鳅吗有营养吗)
糖尿病饮食指南:泥鳅与鳝鱼,哪个更适合糖友?
泥鳅和鳝鱼都是我们经常食用的水产品,都有“水中人参”之称,味道都十分鲜美。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辨别泥鳅和鳝鱼的简单的方法通常如下:
泥鳅比较宽短,嘴尖有胡子,通常是杂食性,以水中个体微小生物,腐败的微颗粒为食。食疗作用上味甘,性平。
而鳝鱼比较细长,头大没有胡子的,尾巴也是尖的。鳝鱼喜欢吃荤不喜欢吃素,常以水中小鱼小虾,小虫子,小青蛙,蚯蚓为主,包括小泥鳅也吃,食疗作用上相对偏凉性。
如果把泥鳅与鳝鱼放一起比较,哪个营养更丰富?或者更适合糖友食用的捏?我们接着往下看的:
科学研究表明,泥鳅含有丰富的钙、磷、锌、硒等微量元素,能有效的遏制或阻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非酮症性高渗性综合症的发生、发展。
另外,泥鳅所含脂肪中类似廿碳五烯酸(即EPA)的不饱和脂肪酸,其抗氧化能力强,对胰岛β细胞有较强的保护作用。
泥鳅所含的脂肪成分较低,胆固醇更少,属于高蛋白低脂肪的食品,而且其中的不饱和脂肪酸有益于糖尿病并发心脑血管病的预防。
因此泥鳅较适合于心脑血管患者,身体虚弱,脾胃虚寒,营养不良者。但不适合服用螺内酯、氨苄蝶啶以及补钾药物者。
在烹饪美食上,泥鳅宜与豆腐搭配,两者同食,可以缓解消渴症状,具有很好的进补和食补作用。
但是大家一定要记得烹饪前,在水里放点葱或辣椒浸泡泥鳅,可以使泥鳅将泥沙吐干净。
食谱推荐:泥鳅豆腐汤
【材料】:泥鳅250克,豆腐150克。
【调料】:葱段、姜片各5克,盐2克,植物油8克。
【做法】:
1:买回泥鳅后放在清水中养两天,中途换水数次,让泥鳅排尽肚内泥沙,然后去掉内脏,处理干净;2:豆腐冲洗一下,切成小块。3:锅置在火上,倒入植物油烧热,放入泥鳅段翻炒,倒入适量清水,放入豆腐、葱段、姜片。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至汤色发白,加入少许盐调味即可。接下来说说鳝鱼,鳝鱼含有鳝鱼素A和鳝鱼素B,具有显著降低血糖和恢复调节血糖的生理机能作用,对糖尿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而且鳝鱼所含脂肪较少,因而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品。
鳝鱼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能够增进视力,具有保护视力的作用,可以防治糖尿病并发眼病。
鳝鱼中含有卵磷脂,能够促进肝细胞的活化和再生,增强肝功能,从而有效预防脂肪肝等疾病。较适合体虚,身体羸弱,营养不良,失眠,头晕目眩者。
但鳝鱼宜现杀现烹,因为鳝鱼体内含有较多的组氨酸,死后的鳝鱼体内的组氨酸会转变为有毒物质。不适用瘙痒皮肤病,红斑狼疮等患者。
在食谱推荐上,吃鳝鱼的时候最好搭配莲藕,因为莲藕与鳝鱼的黏液都能促进蛋白质的吸收,而且二者酸碱搭配,有利于保持人体的酸碱平衡。
另外鳝鱼也可以与各种蔬菜进行搭配,比如七彩鳝鱼丝等
食谱推荐:七彩鳝鱼丝
【材料】:鳝鱼肉100克,绿豆芽、红柿子椒丝、黄柿子椒丝、青柿子椒丝、胡萝卜丝,洋葱丝各20克。
【调料】:姜片、酱油、盐、淀粉、植物油各适量
【做法】:
鳝鱼肉洗净,切丝,用酱油、淀粉和水搅拌均匀,腌制10分钟,绿豆芽摘洗干净。锅放火上,加适量清水,放入鳝鱼丝煮熟。锅内倒油,放洋葱丝和姜片炒香,倒红柿子椒丝、黄柿子椒丝、青柿子椒丝、胡萝卜丝,绿豆芽、鳝鱼丝翻炒均匀,用盐调味即可。以上关于泥鳅与鳝鱼的科普与食谱,您记住了吗?当然了,百家菜有百家味,每个人的喜好不同,如果您有更多美食烹饪秘籍,欢迎评论或者私信留言哦,我们下期见!
——END——
责任编辑:辣梅子辣
△ 欢迎关注【糖尿病管理团队】头条号,与22万 糖友一起管好糖尿病!
个人健康是美德,传播健康是功德~
※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不妨点赞、转发、收藏一下哦~
※ 想获得更多糖尿病知识可查看我的历史文章,或者在评论区或私信中留言咨询~
※ 另外也欢迎加入我们的糖友圈,与更多糖友一起与“糖”智慧共舞,一起打倒"糖老虎"!
适宜糖尿病吃的水产类
糖尿病吃鱼肉比吃猪肉好,这是我们大家都知道的。从前天我们发送的文章得知,不是所有的鱼都适合我们糖友食用?但哪些水产又比较适合糖尿病人食用呢?就让下面的文章来揭晓答案吧。
海带
宜吃原因:海带能促进胰岛素分泌,增强胰岛素的作用,促进体内糖类代谢。海带性寒,脾胃虚寒者忌食;患有甲亢的患者不要吃海带。
推荐食谱:豆皮干丝海带(干海带200克,豆腐皮350克,葱丝少许)
紫菜
宜吃原因:紫菜中含有丰富的紫菜多糖,糖尿病患者在饭前食用紫菜,具有明显降低血糖的作用。胃肠消化功能不好,脾胃虚寒的人应少吃紫菜。
推荐食谱:鲜菇紫菜汤(紫菜10克,鲜草菇150克)
牡蛎
宜吃原因:牡蛎中的铬与胰岛素的合成有很密切的关系,可有效缓解糖尿病病情。牡蛎属于高嘌呤食物,痛风者及尿酸过高者不宜食用。牡蛎不宜多食久食,以免引起消化不良。
推荐食谱:牡蛎平菇汤(牡蛎肉、鲜平菇各200克,干紫菜20克)
泥鳅
宜吃原因:泥鳅富含磷、钙、硒、锌等营养物质,不仅能降血糖,还可有效遏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发生,尤其适合肾虚型糖尿病患者食用。有过泥鳅食用过敏经历的人应尽量避免食用泥鳅。
推荐食谱:泥鳅汤(泥鳅100克)
三文鱼
宜吃原因:三文鱼所含有的Ω-3脂肪酸是大脑、视网膜及神经系统必不可少的物质,以糖尿病并发症眼病和神经系统有预防的作用。过敏体质、痛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不宜食用生三文鱼。
推荐食谱:美味牛肝菌三文鱼(美味牛肝菌150克,三文鱼肉100克,油菜1棵)
蚌
宜吃原因: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钙、磷、铁、维生素A、维生素B1等,对阴虚内热所致的糖尿病有改善作用,还可有效预防糖尿病并发视网膜病变。蚌肉性寒,脾胃虚寒、腹泻便溏者忌食。感冒期间不宜食用蚌肉。
推荐食谱:天麻蚌肉煲(蚌肉、薏米各60克,天冬、天麻各10克,北沙参30克)
鳝鱼
宜吃原因:鳝鱼中含可调节血糖的黄鳝鱼素A,且所含脂肪极少,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物。鳝鱼中含有一定量的硒,而硒能改善糖类代谢功能,糖尿病家庭调养公众号提醒糖友经常适量食用,有助于改善糖尿病症状。有瘙痒性皮肤病、痼疾宿病以及病属虚热或热症初愈、痢疾、腹胀属实者不宜食用鳝鱼。
推荐食谱:双椒炒鳝鱼丝(鳝鱼肉250克,青椒、红椒各1个)
蛤蜊
宜吃原因:含有硒元素,硒可以促进胰岛素分泌,调节糖类代谢,适宜糖尿病患者食用。还可降低血压,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并发症。阳虚体质和脾胃虚寒腹痛、泄泻者忌用蛤蜊。
推荐食谱:丝瓜蛤蜊意面(意面200克,丝瓜半根,蛤蜊150克,姜2片,葱1根,鸡蛋1个)
海参
宜吃原因:含有丰富的镁元素。糖尿病是导致缺镁最常见的疾病,糖尿病患者多食海参对病情的控制十分有益。海参中含有的酸性黏糖具有降血糖活性,能抑制糖尿病的发生。患急性肠炎、菌痢、感冒、咳痰、气喘及大便溏薄、出血兼有瘀滞及湿邪阴滞的患者忌食。
推荐食谱:土鸡烧海参(土鸡腿1只,水发海参150克,金针菇100克,姜2片,大蒜6瓣)
田螺
宜吃原因:田螺肉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蛋白质、铁和钙等营养物质,糖尿病患者适量食用可以补充因机体代谢紊乱而流失的各种营养素,预防视网膜病变、骨质疏松、贫血等并发症。脾胃虚寒、便溏腹泻的人忌食田螺。田螺肉性寒,所以风寒感冒期间忌食。
推荐食谱:田螺老鸭煲(田螺500克,老鸭1只)
黄鱼
宜吃原因:是低热、低糖食品,糖尿病患者食用可以补充各种营养元素,增强机体免疫力。黄鱼还含有硒,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黄鱼是发物,哮喘病人和过敏性体质的人应慎食。
推荐食谱:清蒸小黄鱼(小黄鱼3条)
鲈鱼
宜吃原因:鲈鱼可促进胰岛素分泌,调节人体体内血糖代谢。常食鲈鱼,可增强机体免疫力,预防骨质疏松、心血管病变等并发症。还能有效预防神经系统并发症。患有皮肤病如疮肿者忌食鲈鱼。
推荐食谱:清蒸鲈鱼(鲈鱼1条,葱5根,姜5片,香菇5朵)
草鱼
宜吃原因:草鱼可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血管硬化,糖尿病患者适量食用,可预防心血管疾病并发症。草鱼含有丰富的硒元素,能调节人体血糖代谢,对糖尿病患者的身体健康有利。鱼胆有毒不能吃。草鱼不宜大量食用,吃得太多,容易诱发各种疮疥。
推荐食谱:鱼片豆苗汤(草鱼中段500克,豆苗200克,鸡蛋1个取蛋清)
鲫鱼
宜吃原因:可促进胰岛素分泌,稳定人体体内血糖,对糖尿病病情控制有利。富含蛋白质,易于消化,并且脂肪含量低,非常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感冒发热期间不宜多吃鲫鱼。
推荐食谱:鲫鱼豆腐汤(鲫鱼1条,豆腐1小块,小油菜3棵)
黑鱼
宜吃原因:黑鱼富含钙、磷、铁及多种维生素,糖尿病患者适量食用,可有效预防贫血、水肿、骨质疏松等并发症。有些人对黑鱼过敏,症状通常为腹泻、呕吐、皮肤起疹伴有腰酸背痛等症状,有过敏体质的人应尽量避免食用黑鱼。
推荐食谱:莲藕黑鱼汤(鲜黑鱼1条,老藕300克,红小豆100克)
龚仆 北京大医康民中医药研究院院长、教授 中国营养学会会员
更多内容和服务请关注微信公众号:(jiankangbaizhen)糖尿病家庭调养
糖尿病友口福:保护胰岛细胞又好吃的荤菜!
泥 鳅:保护胰岛细胞 能量:96千卡
·
降糖功效全记录泥鳅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有抗氧化作用,能对胰岛细胞产生保护作用,防止其受自由基的损害,从而能维持对血糖的调控作用。· 这样吃更降糖泥鳅烹调前,用淡盐水浸泡40分钟,可以使泥鳅更容易入味,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 对哪种并发症有益——心血管病泥鳅的脂肪和胆固醇含量很少,蛋白质丰富,且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对心血管病有很好的预防作用,适合糖尿病并发心血管病的患者。
·
特别提醒泥鳅含钾较高,服用螺内酯、氨苯蝶啶或者补钾的药物时,不宜食用泥鳅,以免引起高钾血症。· 这样搭配更降糖泥鳅 豆腐——营养互补豆腐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含量很丰富,但蛋氨酸缺乏,而泥鳅富合蛋氨酸,两者搭配,营养互补,疗效加倍。对糖尿病患者有很好的调理和保健效果。泥鳅豆腐汤——佐餐饮用,非常适合中老年糖尿病患者食用,能稳定血糖。
糖尿病小百科问:
血糖高就一定是糖尿病吗?答:血糖升高不一定就患有糖尿病,有很多因素可以使血糖浓度升高。
(1) 肝炎、肝硬化等各种肝脏疾病引起肝糖原储备减少时,会出现餐后血糖一过性升高。
(2) 服用一些影响糖代谢的药物像糖皮质激素、噻嗪类利尿剂、呋塞米(速尿)、女性口服避孕药、阿司匹林、引哚美辛(消炎痛)等,都会引起一过性的血糖升高。停药后,血糖会很快恢复正常。
(3) 当进行中度或者剧烈体育运动时,肝脏中储存的葡萄糖会释故出来, 同样会使得血糖水平升高。
(4) 血糖水平在早晨4—8时明显上升,妊娠期、月经期等也会使血糖浓度升高。
微信公众tnbtbzc(糖尿病同伴支持),关注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