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类糖尿病血糖范围(二类糖尿病血糖高,打白蛋白有用吗)
2型糖尿病能活多久
概述
2型糖尿病能活多久?这个问题存在朋友心中,朋友的爸爸一直都有这个糖尿病好多年了,一直也都控制着,前些天,和他一起的得的这个病的一个病友离开了人世了,爸爸很难过。究竟2型糖尿病能活多久?
2型糖尿病能活多久
1
首先,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能活多久的问题,血糖的控制情况是让患者长寿的基本因素也是决定因素。糖尿病患者控制好血糖不但可以远离并发症的危害,也可以减轻家庭的负担,不断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
其次,改变不合理的生活和饮食习惯。以蔬菜和水果作为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来源,保证碳水化合物能够和纤维素以及维生素、矿物质的同时摄 取,
3
并且增加富含有天然B族维生素以及矿物质铬的食物来源,来帮助胰岛素的制造和利用,并使血糖能够顺利地进入细胞被合理运用,从而可以保证细胞正常而持续的工作所需要的能量来源。这才是真正治疗2型糖尿病能活多久
注意事项
真正治疗2型糖尿病能活多久在于治疗需要持之以恒的,只要长期坚持合理治疗和达标并且坚持定期随访复查,糖尿病患者也是可以活很久的。
2型糖尿病运动治疗知多少?
我们都知道糖尿病的“五驾马车”指的是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血糖监测、糖尿病教育以及药物治疗这五个方面。五个方面缺一不可,而运动治疗在2型糖尿病患者综合管理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作用。
规律的运动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更好地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风险。
但好多糖尿病患者却不知道如何进行运动,我们面对患者的询问时,也有可能一时语塞,下面结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版),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时应该遵循的原则给大家进行简单的介绍:
为了保证运动的安全性和科学性,运动前要进行必要的健康评估,包括血糖、血压、心电图、眼底、肾功能、心功能等,评估自身健康状况是否适合运动,如存在严重低血糖、酮症酸中毒等急性的代谢紊乱,或者合并急性感染、增殖性视网膜病变、不稳定性心绞痛、严重心律失常等情况时,不建议运动,等病情稳定后再逐步恢复运动。
运动要遵循个体化原则,要与年龄、病情、喜好、身体承受能力相适应,循序渐进,量力而行。
一般来说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每周至少运动150分钟,比如:可以每日运动30分钟,每周5次,推荐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心率为理论最大心率的50%-70%为宜。
目前,最流行的理论最大心率计算公式为:最大心率=220-实际年龄,或者可以根据运动后自身感受进行评估,即运动时有点费力,但是呼吸不急促比较适合。
推荐有氧运动,中等强度运动可以选择健步走、太极拳、骑车、乒乓球、羽毛球和高尔夫球等,如果能耐受,也可以选择较高强度的运动,如快节奏舞蹈、有氧健身操、游泳、骑车、足球、篮球等。研究表明,联合抗阻运动及有氧运动可获得最大程度的代谢改善,每周最好进行2-3次抗阻运动,锻炼肌肉力量和耐力,包括上肢、下肢、躯干等主要肌肉群。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加日常身体活动,避免久坐,减少静坐时间,培养活跃的生活方式。
2型糖尿病患者只要感觉良好,不必因为高血糖推迟运动,如果进行剧烈的体力活动时血糖>16.7 mmol/L,应该谨慎,注意补充充足水分,警惕因水分丢失导致高血糖急性并发症发生。
建议2型糖尿病患者选择合适的鞋袜,运动时携带糖尿病急救卡片,随身携带含糖食品,以备低血糖时急用,同时建议结伴运动,这样可以增加依从性,如发生意外情况也便于及时应对。
经过以上的介绍,您知道2型糖尿病患者该怎样运动了吗?
讲究科学、合理安排、因人而异、持之以恒,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快行动起来,告诉您身边的2型糖尿病患者吧。
作者简介:
刘亭亭:北京老年医院老年示范病房住院医师,内分泌专业硕士研究生,国家心理咨询师三级。擅长2型糖尿病、老年骨质疏松、甲状腺疾病等内分泌疾病的诊断及治疗,从事老年共病管理多年,对肌少症、老年衰弱、老年营养不良、多重耐药等老年综合征管理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
Ⅱ型糖尿病患者怎么吃?这份食谱请收好
来源:人民健康网
民以食为天,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多地意识到饮食与健康之间的关系,食疗也成为了医生的好助手。这份为Ⅱ型糖尿病患者准备的超详细饮食指南,一起看看吧!
饮食治疗是Ⅱ型糖尿病的基础治疗,科学均衡的糖尿病饮食能够使血糖/血脂等指标接近正常生理水平、提供符合生理需要的各种营养,改善健康状况(各种不同人群)、纠正代谢紊乱、预防和治疗低血糖/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防止和延缓心脑血管、肾脏、视网膜、神经系统等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给Ⅱ型糖尿病患者的八大饮食建议:
1、合理控制能量的摄入:通过测体重可评价总能量摄入是否合理。建议每周称1次体重,并根据体重调整食物摄入量和运动量,肥胖者应逐渐减少能量摄入并注意增加运动,使体重逐渐下降至正常标准的5%左右。
2、坚持平衡膳食:每天均衡选择主食类、蔬果类、肉蛋奶类、豆类、油脂类。
3、主食要适量:碳水化合物占总能量的50%~60%,以粗粮、米面及薯类为主,避免食用单糖类,如糖果、炼乳、蜂蜜、甜饮料、蛋卷、加糖罐头、中西式甜点心等。
4、限制脂肪摄入:少食或不食鸡鸭皮、肥肉、动物内脏、动物油、蟹黄、虾卵、鱼卵芝麻酱、汉堡、硬果类如花生、瓜子、核桃等。
5、每天食入适量优质蛋白质食物:牛奶、蛋类、瘦牛肉、禽肉及鱼、虾等海产品、大豆制品如豆腐干、豆腐、豆浆等。
6、清淡少盐:控制盐量6g/天,高血压患者3g/天,不食咸菜、腌制食物、豆腐乳、芝麻酱等富含盐的食物。
7、烹调方法宜蒸、煮、炖、拌、汆,减少过多烹调用油,减少炒、烧方式,不宜煎、炸。最好使用植物油,每天控制在30g(3汤勺)。
8、合理安排餐次,规律一日三餐~五餐,定时定量。
来源: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本文由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主任营养师李响进行科学性把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