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会看出有糖尿病吗(体检会发现糖尿病吗)
糖尿病无声无息?医生:身体出现这4个信号,该测血糖了
糖尿病可谓是生活中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
相信大家身边都有糖尿病患者血糖的问题,一直困扰着这些人。
但是仔细想一想糖尿病的并发症确实挺多也挺可怕,可是糖尿病本身有什么症状呢?
这些糖尿病治疗的患者,都是怎么发现自己有血糖有问题的呢?
出现哪些症状的时候,要考虑自己是糖尿病?
其实,这个问题还真的很值得探讨。
碰到过一位患者,觉得自己血糖有问题,甚至尝尝自己的尿液,真的发现有点甜,最终确诊了糖尿病。
可不是重口味的笑话,是真的发生过的,为了这样的事情不要发生,@康复Therapy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糖尿病的早期问题,这些确诊的患者是怎么发现有问题的?
打听了一下身边的几位糖尿病患者,原来他们发现糖尿病的原因各不相同,但是总结一下,主要是以下4种。
其实你身边的糖尿病患者并没有实际上的那么多,这并不是说你身边的人都健康,只是说他们都没有发现自己有糖尿病。
从之前的数据上,我国20岁以上的人群当中,糖尿病的患病率已经达到了9.7%,也就是说10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是糖尿病患者。
不过很多人是没有获得确诊的,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中只有40%得到了正确的诊断。
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事情,那就是大多数糖尿病患者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有糖尿病。
很多患者都是在体检的时候发现的。
有90%的无症状期糖尿病患者,他们食欲都非常好,不过稍微有一点肥胖都是因为体检和检查其他疾病,在偶然的时候发现血糖异常。
比如空腹血糖稍高,或者餐后两小时的血糖超出正常。
其实这个阶段的糖尿病还是可能逆转的,我们在刚刚发现血糖有问题的时候,应该注意饮食合理运动,帮助病情得到控制,减少或者防止并发症。
所以,你知道体检的重要性了吗?
二、皮肤瘙痒。特别是女性的阴部莫名其妙有瘙痒的感觉了,这个时候可能不是妇科病的问题。
因为尿液中的糖含量过高刺激到了局部,所以在隐私部位出现了皮肤瘙痒。
当然糖分很容易导致细菌生长,如果发生了白念珠菌感染或者其他的真菌性阴道炎,这种瘙痒就更为严重了,还会伴有白带异常分泌。
门诊中的很多患者都会在皮肤病科和妇产科就诊,最后发现原来是血糖的问题。
三、总想喝水,尿特别多。如果突发地喜欢喝水,而且上厕所的频率非常高,这个时候要小心了,真的有可能是血糖有了问题。
因为尿液中的葡萄糖升高,尿中的渗透压就逐渐升高,把身体里的很多液体都吸到了尿中,所以尿量异常增多。
排尿非常频繁,甚至一天一夜,24小时内可能排尿20多次,夜间因为多次起床排尿,睡眠质量不高。
另外也是因为排尿很多的缘故,总想喝水补充液体。
很多尿多的人去医院做检查都会觉得自己是肾脏有问题,但其实是血糖出了问题。
四、突然变瘦。现在大家以瘦为美,另外瘦下来身体也会愈发地健康,可是并不是所有的体重下降都是好事情。
由于代谢的异常,很多时候能量利用减少失水和电解质紊乱,这些情况如果同时发生就会让体重慢慢下降。
而且体力也越来越差,特别容易感到疲乏,稍微做一点体力工作就会觉得身体扛不住了。
其实体重下降这个问题在很多人眼里都有必要去检查一下,因为这可能预示着肿瘤等疾病,但是没想到查来查去最后发现是糖尿病。
这就是发现糖尿病的主要4个途径,当然实际的情况可能更复杂,也有一些人因为四肢麻木大便异常去就诊,最后也都发现是糖尿病。
传统的糖尿病最主要的症状就是三多一少,比如多饮多尿和多食,而且体重减少。
可是在临床工作当中,患者往往只发现了某一个症状,就去医院看病了,很多人都不觉得自己是血糖有问题,查来查去最后才发现是血糖不对劲。
希望在生活当中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血糖健康,不要暴饮暴食,适当运动。
最好不要发生血糖的问题,把糖尿病扼杀在摇篮里。
@头条健康#哆咔医生超能团##谣零零计划##糖尿病人春节牢记这几条#
您好,我是一直致力于健康知识科普的临床医生。
既然看到了这里,说明您是一个关心自己健康的人。
码字不易,如果您赞同我的观点,不妨帮个忙:
点个赞再走呗,这对我来说,真的很重要。
当然,更期待您的分享和收藏,这都是对我的肯定和支持,会转化为我继续努力的动力。
抗疫人员加班熬夜,胖了十几斤?睡眠不足的危害,比想象的更严重
40岁颈椎病,摔跤险些瘫痪?医生:2个陋习是根源,很多人都有
辟谣:猝死的年轻人这么多,难道是这些年轻人不行?
五谷杂粮虽好,但很多人都吃错了,这6个误区太常见
什么症状都没有,他们却被检查得了糖尿病
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11月13日讯(记者 李琪 通讯员 张娟 秦璐) 45岁的长沙市民高先生没有想到,身体一向健康的自己,“悄无声息”患上了2型糖尿病,成为一名长期需要口服药物控制胰岛素分泌的“糖友”。
11月14日是第13个“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题是“防控糖尿病,保护你的家庭”。今天,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内科主任邹晓玲表示,以高先生为例,2型糖尿病初期症状不明显,患者如果等到出现症状或并发症再去发现糖尿病,为时已晚。建议糖尿病高危人群有必要定期进行筛查。
身体健康的他们,“悄悄”患了糖尿病
上个星期,高先生参加单位的体检,发现空腹血糖13.1mmol/L,是正常值的两倍多,经过系统检查,诊断为2型糖尿病。目前,他正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进一步的治疗。
无独有偶。54岁的向前方(化名)是一名个体经营者,身体状况一直不错。半个月前,向前方爬山时左脚的第三个脚趾磨破皮后,结果化脓感染,他到社区医院进行了消毒和包扎,并吃了些消炎药。
但是,脚趾的小伤口并没有转好,反而逐渐溃烂、变黑。向前方这才转诊到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急诊科就诊。经过相关检查,医生发现向前方的随机血糖高达22.54mmol/L(正常值:血糖≤11.1mmol/L),综合判断脚趾坏死是由于糖尿病引起的,目前他转到了内分泌科继续治疗。
近三成患者不“自知”,定期体检才能发现
长沙中心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主任医师邵挥戈介绍,我国当前则有1.3亿糖尿病患者,单就糖尿病患病人数已是世界第一。因此,防治糖尿病,全民参与刻不容缓。
糖尿病具有“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的症状。但仍有三成患者在患病初期并不知道自己患病,如果任由血糖继续升高会导致一系列的并发症。
邵挥戈提醒市民,生活中需警惕“无症状”糖尿病,做到定期体检,才能有效发现问题。另外,糖尿病患者也需要定期体检和复查,这样医生才能对患者的血糖、血脂、血压以及其他方面进行全面了解,根据这些情况进行治疗方案调整,有效预防一些其他并发症的出现。
【延伸】
2型糖尿病怎么预防
●普及糖尿病防治知识;
●保持合理膳食、经常运动的健康生活方式;
●健康人群从40岁开始每年检测1次空腹血糖。糖尿病前期人群建议每半年检测1次空腹血糖或餐后2小时血糖。
●及早干预糖尿病前期人群;
●通过饮食控制和运动,使超重肥胖者体重指数达到或接近24,或体重至少下降7%,可使糖尿病前期人群发生糖尿病的风险下降35-58%。
【互动】
糖尿病义诊活动
1月14日 7:30-10:00,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将在至和楼一楼大厅举行义诊。义诊内容包括内分泌内科专家现场义诊咨询,免挂号费、免专家咨询费;现场糖尿病知识讲座;免费健康咨询(包括糖尿病饮食、运动、胰岛素注射和储存方法等);免费提供早餐、免费领取糖尿病健康资料及小礼品(以上赠品均赠完为止)。
有需要的市民可拨打0731-85369223咨询联系。
体检后怀疑自己患了糖尿病,应该做哪些检查?检查结果应该怎么看?
体检时,一般只检测空腹血糖这一个项目,它反映的是采血瞬间的血糖水平,受许多因素影响,如空腹时间太长、节食、饮水等,故糖尿病的漏诊率比较高。而餐后2小时血糖检出糖尿病的敏感性高,不少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不高,餐后血糖却很高,如果只查空腹血糖,往往会漏诊。
糖化血红蛋白能反映检测者检测前6~8周血液中葡萄糖的平均水平,是糖尿病诊断和疗效监控的好指标。糖化血清白蛋白能反映检测者检测前2~3周的血糖水平,是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是否良好的评估指标,特别是在糖尿病刚开始治疗时进行监测,比糖化血红蛋白测定更及时。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用于不能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敏感性和正确性高,但需要多次采血,不易被大家接受,现在已少用。
1空腹血糖
正常人的血糖水平比较恒定,依赖肝脏和内分泌激素的调节。当任何调节因素发生障碍时,血糖将出现增高或降低,导致疾病发生。一般体检只测定空腹血糖(FPG),要求检测者从头天晚上晚饭后开始禁食,到第二天早上8点钟左右抽血,即禁食至少8小时以上。空腹血糖受许多因素影响,如空腹时间太长、节食、饮水等,故糖尿病的漏诊率比较高。
【正常参考范围】
FPG 3.9~6.1mmol/L。
【异常结果解读】
●FPG生理性增高:餐后1~2小时的血糖升高和情绪紧张时的血糖升高。
●FPG病理性增高: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内分泌疾病,如嗜铬细胞瘤、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肢端肥大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应激,如颅脑外伤、颅内压增高、重症脑炎、心肌梗死等。
●FPG生理性降低:饥饿、剧烈运动后。
●FPG病理性降低:胰岛素分泌过多,如胰岛β细胞瘤或降血糖药用量过大;垂体前叶功能减退、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减退;肝糖原储存不足,如重症肝炎、肝硬化等;长期营养不良。
2餐后2小时血糖
正常人进餐后0.5~1.0小时血糖达到高峰,2~3小时恢复至餐前水平。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胰岛素分泌峰值延迟,糖利用能力下降,导致餐后血糖持续升高,到2小时仍明显增高。因此,餐后2小时血糖(2hPBG)作为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敏感性更高。
【正常参考范围】
2hPBG<7.8mmol/L。
注意: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受损的标准见下表。
【异常结果解读】
2hPBG增高: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发作等。
3糖化血红蛋白
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与血糖结合的产物即糖化血红蛋白,它比较稳定,并且与血糖浓度成正比。由于红细胞的寿命为120天左右,所以糖化血红蛋白测试通常可以反映检测者近6~8周的血糖控制情况。糖化血红蛋白有很多种,HbA1c是葡萄糖与HbA的β链缬氨酸残基缩合而成的,而且量比较大,占80%,再加上HbA1c能直接反映人体的血糖水平,故临床上常测定HbA1c来代表糖化血红蛋白。
【正常参考范围】
HbA1c<6.5%。
【异常结果解读】
HbA1c增高:糖尿病及其他高血糖情况。
4糖化血清白蛋白
糖化血清白蛋白(GSP)是血液中葡萄糖与白蛋白发生非酶催化的糖化反应而形成的果糖胺。由于白蛋白在血液中的半衰期为19天,故糖化血清白蛋白能有效反映检测者检测前2~3周的血糖控制水平,是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是否适宜的良好指标,比糖化血红蛋白更敏感、更及时。
【正常参考范围】
GSP 2.1~2.8mmol/L。
【异常结果解读】
GSP增高:糖尿病及其他高血糖情况。
5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是检测人体血糖调节功能的一种方法。正常人在口服一定量的葡萄糖后,血糖浓度可一过性升高,但在2小时内血糖浓度会恢复正常。在口服一定量的葡萄糖后,定时测定血糖和尿糖,观察血糖水平的变化和尿糖是否阳性,称为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临床上用于不能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了解其有无糖代谢异常。
【标本采集】
1.检测者受试前正常饮食,停用胰岛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药物,不吸烟,不喝咖啡和茶。
2.清晨空腹采血2ml,同时留尿标本做尿糖定性试验。
3.取葡萄糖75g(儿童每千克体重1.75g),溶于300ml水中服下。
4.口服后隔0.5小时、1小时、2小时及3小时各抽1份血,同时留取尿标本送检。
【正常参考范围】
0.5小时血糖:6.1~9.4mmol/L。
1小时血糖:6.7~9.4mmol/L。
2小时血糖:<7.8mmol/L。
3小时血糖:恢复空腹水平。
【异常结果解读】
●OGTT增高:甲状腺功能减退、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垂体前叶功能减退。
●OGTT降低:糖尿病,血糖高峰超过正常上限值,恢复至空腹水平的时间延长,尿糖阳性;肝脏疾病,血糖高峰超过正常,但恢复时间仍接近正常;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血糖高峰提前出现并超过正常,恢复时间仍然正常。
检查项目推荐
●糖尿病的诊断:空腹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HbA1c)或空腹血糖 餐后2小时血糖。
●糖尿病治疗效果的监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或糖化血清白蛋白。
●血糖的自我监测:糖尿病患者在家中可使用手掌式血糖仪自我进行手指血糖检测,以了解血糖的控制情况和波动情况,用来判断药物治疗是否有效,剂量是否合适,饮食是否恰当等,同时也是减少使用降糖药后发生低血糖风险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