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管路(糖尿病插管的作用)

国际糖尿病 0
文章目录:

ENDO 2021 | 1型糖尿病患者的新选择--Omnipd®5无管路胰岛素泵

编者按:首个无管、可穿戴胰岛素泵--Omnipd®5无管路胰岛素泵亮相ENDO 2021!最新研究表明,与标准胰岛素治疗相比,Insulet公司的Omnipod 5自动胰岛素输送系统(简称“Omnipd®5“)可缩短1型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时间并降低低血糖事件发生率,同时改善血糖水平。可以认为,Omnipd®5简化了1型糖尿病的血糖管理。

认识Omnipd®5

Omnipd®5系统是首个内置Dexcom G6连续血糖监测(CGM)系统的无管路胰岛素自动输送系统,是在Omnipd DASH和Omnipad系统基础上进行的革新。Dexcom G6 CGM系统每隔5分钟自动测量血糖水平,并直接与Omnipd®5系统互通。Omnipd®5系统中的Pod采用嵌入式算法设计,依据CGM值和趋势自动调整、输送胰岛素至葡萄糖靶点。

Omnipd®5的使用者将胰岛素注射到POD中,POD粘附在皮肤上72小时并持续输注胰岛素。在用餐时,使用者通过其智能手机上的Omnipd®5应用程序或单独的无线控制器(PDM)控制胰岛素剂量。Omnipd®5的创新之处在于可不依赖无线控制器(PDM)而通过兼容智能手机控制Pod,更便捷!

主要研究内容

此项研究纳入128例14~70岁的青少年和成人、112例6~14岁儿童,所有受试者均为1型糖尿病患者。受试者先接受标准胰岛素治疗2周,即每日多次注射胰岛素或胰岛素泵注射治疗。其后,受试者采用Omnipd®5系统进行为期3个月的居家治疗。研究中,血糖目标范围为美国糖尿病协会推荐的70~180mg/dl。

结果显示:使用Omnipd®5的数月内,受试者的HbA1c均显著改善,目标范围内时间(TIR)所占百分比也显著提高。大多数受试者选择在3个月研究结束后继续长期使用Omnipd®5,表明相比标准的胰岛素治疗,他们更青睐于使用Omnipd®5。

成年/青少年组中,使用Omnipd®5时的HbA1c比标准胰岛素治疗时降低0.4%(自7.2%降至6.8%)。目标范围内时间(TIR)每天延长2.2小时,较标准胰岛素治疗时延长9.3%。总体而言,该组在使用Omnipd®5时的目标范围接近74%,而1型糖尿病的一般人群TIR通常不超过60%。更重要的是,使用Omnipd®5缩短了低血糖时长,血糖<70mg/dl的时长降至1.1%,仅发生2例严重低血糖事件。

儿童组中,使用Omnipd®5时的HbA1c比标准胰岛素治疗时降低0.7%,自7.7%降至7.0%。目标范围内时间(TIR)每天延长达4小时。使用Omnipd®5期间仅1例出现糖尿病酮酸中毒,且完全归因于输液部位选择不当;仅1例严重低血糖事件,也非由于设备故障所致。

Omnipd®5的临床意义

该研究主要研究者Trang Ly教授表示,“这些研究结果表明糖尿病治疗取得了新的进展。一套无管路、持续自动调节的新型胰岛素泵,为广大1型糖尿病患者提供了新的选择。从研究结果来看,尽管大多数受试者使用Omnipd®5前血糖控制较好,但在使用Omnipd®5后受试者的葡萄糖目标范围内时间仍得到显著改善,不论基线控制水平如何。这充分表明了该技术在1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潜力。”

总的来说,Omnipd®5保护糖友免受高血糖、低血糖、血糖波动的影响。同时它简单、直观,使用方便,将成为1型糖尿病治疗中的一把利器。

参考文献:Tubeless automated insulin delivery system improves blood glucose outcomes

糖友家|这种糖尿病有治愈的希望啦!还不赶紧告诉身边的糖友!

1型糖尿病有了治愈的希望啦!

据Herald Sun报道,近日,美国的两位科学家在1型糖尿病治疗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他们研究的一种新型治疗方法彻底治愈了实验老鼠的糖尿病症状,而且没有任何副作用!预计3年内将进行人体试验,如果成功的话,糖尿病将不再是不治之症,患者也不再需要接受漫长而痛苦的胰岛素注射!

“基因导入”技术

这种新方法采用的是一种名为“基因导入”的技术。以一种病毒作为载体,将选定的基因导入老鼠的胰腺中。

这些基因的作用是,它们能够促使胰腺中其他类型的细胞分泌胰岛素,而且和β细胞类似,这些细胞只会根据体内血糖的含量进行分泌,也就是说,不会导致血糖出现过低或过高的情况。

另外,这种方法绕过了自身的免疫系统,不会像β细胞一样受到排斥。

这个技术虽还在研发阶段

但也点燃了治愈糖尿病的希望之光

我们一起来看看

在糖尿病治疗领域

还有哪些前沿技术?

无创血糖监测

一款无创血糖监测手表

对于得了糖尿病的朋友们而言,监测血糖是每天的“必修课”,有些人每天需要监测 5 次,甚至 7 次血糖,一个指头扎满了就换个指头扎,每每看着自己针头遍布的手指,只能默默流泪:

扎手指的痛,只有要监测血糖的我才懂!

现在,科学家们已经研发出一系列的无创血糖监测设备。

这些设备通过监测皮肤表面、体液成分中的葡萄糖含量、光电信号等改变来估算血糖。

比起传统的手指血糖监测,无创血糖监测不需要扎破手指,更加方便快捷,比如,有设计成隐形眼镜的类型,或者是手环、手表的类型,这些设备能够提供全天候的血糖数据。

但是,它们也有缺点。

比如,无创血糖监测设备大多价格昂贵,要定期更换耗材,而且需要根据指尖血糖的水平对仪器进行校准。

这就是说,还是传统的血糖仪更加准确。

目前,临床医师仍不建议糖友盲目使用无创血糖监测设备进行血糖监测。

动态血糖监测

一款动态血糖监测设备

对于血糖波动大、或需要频繁测血糖的糖尿病朋友,尤其是 1 型糖尿病患者,临床医生可能会推荐使用动态血糖监测设备。

这种仪器通过皮下植入的探头监测周围组织液中的葡萄糖浓度,间接计算血糖值。这个探头很细,可安全植入皮下数天,不会带来不适,也不影响日常生活,甚至可以戴着它游泳。

动态血糖监测是成熟的技术,设备的准确性不亚于传统的指尖血糖监测。

但是,它价格较高,要定期更换探头和校准,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减重手术

各种各样的减重手术

减重手术的目的,是将原本的“大胃王”,手术改造成“小鸟胃”,人们食量减少后自然会有助于减肥。

除此之外,对于肥胖且减重效果不好的 2 型糖尿病患者而言,减重手术是改善血糖的福音。

减重手术中最常见,也是首选的方式是“腹腔镜下袖状胃切除术”。

如图一所示,通过手术,切除大约 80% 的胃,留下一个管状的胃通道,从而起到减少食量的作用。

为了避免传统减肥手术的风险,医生们还研发了一些非常具有想象力的微创减肥手术方法。

有的手术用充气球囊(图二),占据一部分胃容积,从而使患者在进食较少的情况下获得饱腹感,从而减少食量。

有一款已在美国批准上市的减肥装置(图三),医生在患者的腹部安装一条管道,通到胃里,然后通过一个抽吸装置,可以将一部分胃内的食物抽出来,从而减少吸收的食物量。

还有的手术(图四)在胃肠道连接处安装延缓装置,延缓胃排空的速度,也起到了增加饱腹感、减少食量的作用。

这里需要提醒大家,减重手术并非一劳永逸,术后仍需要坚持健康饮食、合理运动和降糖治疗。

而且,手术也有发生如出血、愈合不良等并发症的可能。长期看来,手术也有导致营养缺乏、胆石症等疾病的风险。

所以,如果考虑接受减重手术,需要去有资质的医院,咨询医生以后再做决定。

现在应该怎么做?

现在得了糖尿病的朋友应该做,也是人人能够做到的,是管住嘴、迈开腿、用好药,做好血糖监测,以平和的心态与糖尿病“和平共处”。

无论你是“新晋糖友”,还是“资深糖友”,都给你推荐一款神器——成都商报四川名医糖友家线上平台

在这里,你可以记血糖、看直播、问名医、做分享,还可以参与到线下丰富多彩活动当中去。

还等什么,动动小指头,赶快加入吧!

登陆糖友家平台的方法

第一步:打开四川名医微信公众号,点击首页左下方新栏目“糖友家”。

↓↓↓

第二步:进入糖友家平台后,选择感兴趣的栏目,即可参与到糖友家线上、线下活动中来。

↓↓↓

关于防治糖尿病

你还有什么心得?

赶紧给我们留言呗!

ID:scmingyi

关注┃成都商报四川名医

*欢迎分享┃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内容合作,请致电:028-86780845

本文来源:综合健康头条等

图片来源:123RF等

本文编辑:曾荷琳

【原标题:糖友家|这种糖尿病有治愈的希望啦!还不赶紧告诉身边的糖友!】

糖友家|这种糖尿病有治愈的希望啦!还不赶紧告诉身边的糖友!

1型糖尿病有了治愈的希望啦!

据Herald Sun报道,近日,美国的两位科学家在1型糖尿病治疗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他们研究的一种新型治疗方法彻底治愈了实验老鼠的糖尿病症状,而且没有任何副作用!预计3年内将进行人体试验,如果成功的话,糖尿病将不再是不治之症,患者也不再需要接受漫长而痛苦的胰岛素注射!

“基因导入”技术

这种新方法采用的是一种名为“基因导入”的技术。以一种病毒作为载体,将选定的基因导入老鼠的胰腺中。

这些基因的作用是,它们能够促使胰腺中其他类型的细胞分泌胰岛素,而且和β细胞类似,这些细胞只会根据体内血糖的含量进行分泌,也就是说,不会导致血糖出现过低或过高的情况。

另外,这种方法绕过了自身的免疫系统,不会像β细胞一样受到排斥。

这个技术虽还在研发阶段

但也点燃了治愈糖尿病的希望之光

我们一起来看看

在糖尿病治疗领域

还有哪些前沿技术?

无创血糖监测

一款无创血糖监测手表

对于得了糖尿病的朋友们而言,监测血糖是每天的“必修课”,有些人每天需要监测 5 次,甚至 7 次血糖,一个指头扎满了就换个指头扎,每每看着自己针头遍布的手指,只能默默流泪:

扎手指的痛,只有要监测血糖的我才懂!

现在,科学家们已经研发出一系列的无创血糖监测设备。

这些设备通过监测皮肤表面、体液成分中的葡萄糖含量、光电信号等改变来估算血糖。

比起传统的手指血糖监测,无创血糖监测不需要扎破手指,更加方便快捷,比如,有设计成隐形眼镜的类型,或者是手环、手表的类型,这些设备能够提供全天候的血糖数据。

但是,它们也有缺点。

比如,无创血糖监测设备大多价格昂贵,要定期更换耗材,而且需要根据指尖血糖的水平对仪器进行校准。

这就是说,还是传统的血糖仪更加准确。

目前,临床医师仍不建议糖友盲目使用无创血糖监测设备进行血糖监测。

动态血糖监测

一款动态血糖监测设备

对于血糖波动大、或需要频繁测血糖的糖尿病朋友,尤其是 1 型糖尿病患者,临床医生可能会推荐使用动态血糖监测设备。

这种仪器通过皮下植入的探头监测周围组织液中的葡萄糖浓度,间接计算血糖值。这个探头很细,可安全植入皮下数天,不会带来不适,也不影响日常生活,甚至可以戴着它游泳。

动态血糖监测是成熟的技术,设备的准确性不亚于传统的指尖血糖监测。

但是,它价格较高,要定期更换探头和校准,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减重手术

各种各样的减重手术

减重手术的目的,是将原本的“大胃王”,手术改造成“小鸟胃”,人们食量减少后自然会有助于减肥。

除此之外,对于肥胖且减重效果不好的 2 型糖尿病患者而言,减重手术是改善血糖的福音。

减重手术中最常见,也是首选的方式是“腹腔镜下袖状胃切除术”。

如图一所示,通过手术,切除大约 80% 的胃,留下一个管状的胃通道,从而起到减少食量的作用。

为了避免传统减肥手术的风险,医生们还研发了一些非常具有想象力的微创减肥手术方法。

有的手术用充气球囊(图二),占据一部分胃容积,从而使患者在进食较少的情况下获得饱腹感,从而减少食量。

有一款已在美国批准上市的减肥装置(图三),医生在患者的腹部安装一条管道,通到胃里,然后通过一个抽吸装置,可以将一部分胃内的食物抽出来,从而减少吸收的食物量。

还有的手术(图四)在胃肠道连接处安装延缓装置,延缓胃排空的速度,也起到了增加饱腹感、减少食量的作用。

这里需要提醒大家,减重手术并非一劳永逸,术后仍需要坚持健康饮食、合理运动和降糖治疗。

而且,手术也有发生如出血、愈合不良等并发症的可能。长期看来,手术也有导致营养缺乏、胆石症等疾病的风险。

所以,如果考虑接受减重手术,需要去有资质的医院,咨询医生以后再做决定。

现在应该怎么做?

现在得了糖尿病的朋友应该做,也是人人能够做到的,是管住嘴、迈开腿、用好药,做好血糖监测,以平和的心态与糖尿病“和平共处”。

无论你是“新晋糖友”,还是“资深糖友”,都给你推荐一款神器——成都商报四川名医糖友家线上平台

在这里,你可以记血糖、看直播、问名医、做分享,还可以参与到线下丰富多彩活动当中去。

还等什么,动动小指头,赶快加入吧!

登陆糖友家平台的方法

第一步:打开四川名医微信公众号,点击首页左下方新栏目“糖友家”。

↓↓↓

第二步:进入糖友家平台后,选择感兴趣的栏目,即可参与到糖友家线上、线下活动中来。

↓↓↓

关于防治糖尿病

你还有什么心得?

赶紧给我们留言呗!

ID:scmingyi

关注┃成都商报四川名医

*欢迎分享┃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内容合作,请致电:028-86780845

本文来源:综合健康头条等

图片来源:123RF等

本文编辑:曾荷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