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妊娠糖尿病孕妇血糖仪(妊娠糖尿病孕妇食谱大全)

科学知健康 0
文章目录:

测血糖不用扎手指了?动态血糖仪成孕妈必备,实时监测管理健康

参考文献

1. 陈莉明,赵冬.《糖尿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21.

2.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内分泌科.《动态血糖监测的应用与发展》.《中华糖尿病杂志》,2022,14(3):145-152.

3.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糖尿病管理指南(2022版)》.

扎手指测血糖,这事儿听着就疼,更别说每天都要戳好几次的人了。孕妈们更是苦不堪言,血糖一高,医生就让勤测,手指头戳得跟筛子似的,心疼自己三秒钟。

但现在,科技的进步终于让这份“扎心”体验成为过去式——动态血糖监测仪(CGM),一个小小的“贴片”就能24小时不间断地帮你盯着血糖,实时监控,精准管理,怀孕期间的血糖控制,终于告别了“盲人摸象”式的猜测。

听起来是不是很有未来感?不扎手、不流血、随时随地查看血糖数据,甚至还能预测血糖趋势,让孕妈们的血糖管理更科学、更轻松。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孕妈界的“黑科技”——动态血糖仪,看看它到底有多神,怎么帮你精准控糖,让孕期更安心。

孕期血糖,真的不能“随缘”!

有人可能觉得,“怀孕嘛,吃多点怎么了?”

但现实是,妊娠期糖尿病(GDM)可不是小事,它会影响孕妈,还可能让宝宝在“糖水”里泡大,增加巨大儿、早产、甚至新生儿低血糖的风险。

传统测血糖的方法是什么?扎手指,测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

但问题是,血糖并不是静止不动的,它一天到晚都在波动,单靠每天测几次的点状数据,很可能遗漏关键血糖波动,比如夜间低血糖、餐后高峰等。

而动态血糖仪的强大之处就在于,它能连续监测血糖,记录全天的血糖变化,甚至还能预测未来的血糖趋势,让孕妈们提前调整饮食、运动,而不是等血糖飙升了才手忙脚乱。

动态血糖仪,到底怎么工作?

这玩意儿的原理,其实比想象中简单。

它通过一个小小的传感器,贴在皮肤上(通常是上臂或腹部),传感器的微型探针会轻轻伸进皮下组织液,实时监测葡萄糖浓度。

重点是——它不扎手指!不扎手指!不扎手指!(重要的事说三遍)

而且它还能通过蓝牙或NFC连接到手机APP,每隔几分钟自动记录一次血糖数据,孕妈们随时拿起手机一扫,就能知道自己血糖的实时情况。

更厉害的是,有些高端款的动态血糖仪还能预测未来血糖趋势,比如你刚吃完饭,它可能会告诉你:“注意啦,血糖正在飙升,考虑去散个步?”这种“智能助理”级别的提醒,大大降低了血糖失控的风险。

孕妈的血糖管理,为什么一定要用动态血糖仪?1.发现隐藏的血糖问题

很多孕妈空腹血糖正常,但餐后血糖飙升,如果只测空腹血糖,根本发现不了问题。

而动态血糖仪能记录全天的数据,让血糖“无处遁形”

2.避免“扎手恐惧症”,提高测量频率

传统测血糖的方法,需要频繁扎手指,很多人嫌痛、嫌麻烦,结果就是——不愿意测,或者测得不够细致

动态血糖仪完全无痛,甚至可以设定自动提醒,到了关键时间点,手机就会提醒你查看血糖,让血糖管理变得更轻松。

3.预警低血糖,减少意外风险

妊娠期糖尿病并非只有高血糖问题,低血糖同样危险,尤其是夜间低血糖,孕妈自己根本感觉不到,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昏迷。

而动态血糖仪能提前预警,让孕妈们及时调整饮食,避免危险。

4.提供精准的饮食和运动指导

以前,孕妈们吃东西全凭感觉:“这点糖应该没事吧?”
但现实是,每个人的血糖反应不同,吃同样的东西,有人血糖飙升,有人却稳如泰山。

动态血糖仪能帮你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饮食方案。你发现吃白米饭后血糖飙升,但吃糙米饭就稳定,那以后就可以聪明选择。

运动也是,动态血糖仪能告诉你,饭后散步15分钟,血糖下降更明显,从此运动不再盲目。

动态血糖仪的使用误区,一定要避开!误区1:动态血糖仪比指尖血糖仪更准?

其实不一定。动态血糖仪测的是组织液中的葡萄糖浓度,而指尖血测的是血糖,二者有时间上的滞后性。

在关键时刻(比如低血糖症状出现时),最好还是用指尖血糖仪核对一下。

误区2:用了动态血糖仪,就可以随便吃了?

别天真了!动态血糖仪是监测工具,不是“护身符”。

如果发现血糖飙升,你还是得调整饮食,不能仗着有数据监测,就放肆吃甜食。

误区3:所有孕妈都必须用动态血糖仪?

不是每个孕妈都需要。如果你血糖本来就正常,饮食结构合理,医生可能不会要求你使用。

但如果你得了妊娠期糖尿病,或者有高风险因素(比如家族糖尿病史、孕前超重等),动态血糖仪就能帮你更精准管理血糖。

总结:动态血糖仪,让孕期血糖管理更科学!

怀孕期间,高血糖管理不容忽视,而传统的测血糖方法又太麻烦,动态血糖仪的出现,的确让血糖管理变得更精准、更轻松、更智能

如果你是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妈,或者血糖波动较大,动态血糖仪绝对是你的好帮手,让你少扎手、多掌控,安心度过孕期。

科技再先进,也不能代替健康的生活习惯

合理饮食、适量运动、规律作息,才是孕期血糖管理的终极法宝。

孕妈们,别再“随缘”控糖了,科学管理,才能真正吃得安心,生得放心!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

糖尿病患者的福音!免去每天扎手指的痛苦,动态血糖仪了解一下

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除了身体带来的痛苦之外,便是每次测量血糖时扎手指的痛了。

老姚今年58岁,是一名糖尿病患者,相比一般人而言,老姚对疼痛的感觉会更加灵敏,生活中一些小伤小痛别人都能不当回事,但到了老姚这里就不行了,所以每次一想到测量血糖时要扎手指,老姚就难受。

一次两次就算了,糖尿病是需要终身治疗的,经常都需要扎手指测量血糖,这谁顶得住?

眼看着老姚又一个多月没测量血糖了,家里人想跟以往一样骗着哄着把老姚带去测量,偏偏这次老姚总结到了经验,任家里人怎么说也无动于衷,家里人不得已求助了医生。

医生告诉老姚家人,现在动态血糖仪出来了,以后测量血糖可以不用扎手指了,让家里人赶紧带着老姚来测量。

在老姚家人跟老姚说时,老姚还不信,家里人又打了一通电话,让医生跟老姚解释,老姚这才相信。

那么,什么是动态血糖仪呢?要想了解动态血糖仪,我们要先知道现在医学生测量血糖的方法有哪些!

一、糖尿病测量血糖的方法有哪些

目前来说,测量血糖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分别是指尖采血测量、静脉血管采血测量和我们今天主要说的动脉血糖仪测量。

1. 指尖采血测量

指尖采血测量是目前最经常使用的方法,因为它的操作过程非常简单快捷:只需把手指扎破,让血自然流出,再用血糖试纸条来测量血糖即可。缺点是:用指尖采血测量出来的血糖结果并不能百分之百准确,而且很疼。

2. 静脉血管采血测量

静脉血管采血指的是用针管在静脉中抽取一定量的血,然后用生化仪器来测量。相比指尖采血,动脉血管采血会更疼,而且病人不能独立自主的操作,需要去医院让医生进行操作,但是它的测量结果相对来说会更准确。

以上两个,就是我们现在临床上经常使用的血糖测量方法,但不管是使用哪一种,都很痛,而且这种痛不是短期的,是长期的

因为刚检查出来的糖尿病患者,为了能更好的监测血糖,几乎每周都要测量一次,就算是血糖已经稳定的糖尿病患者,也需要一个月测量一次。

于是,为了减轻糖尿病患者采血的痛苦,动脉血糖仪诞生了。

二、什么是动态血糖仪

动脉血糖仪(CGMS)的原理跟传统血糖仪的原理不一样,不需要通过指尖或者动脉血管采血,只需在手臂或者腹部埋入一个葡萄糖传感器(很小,有点像细针,无痛)就能实时监控患者24小时的血糖记录,有些动脉血糖仪甚至能监控到2~3天的数据

动态血糖仪可以让医生清晰地获取患者在监测期间的血糖变化值,发现很多指尖采血和动脉血管采血中不能发现的问题,为后续治疗能提供很多的帮助。

动态血糖仪既然这么好用,那么,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能使用动态血糖仪吗?

并不是的,目前临床上主要建议以下人群使用动态血糖仪:

1.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

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可以通过动态血糖仪时刻监测血糖,找到血糖的规律变化值,从而更好地帮助控制血糖。为了更好的治疗糖尿病患者,医生需要根据他们准确的血糖谱来制定、评估和调整治疗方案时,也可以让这部分糖尿病患者使用动态血糖仪来监测血糖。

2.需要排除隐匿性低血糖或高血糖的人群:

什么是隐匿性低血糖和高血糖呢?

就是指患者在发生低血糖和高血糖时毫无知觉,压根不知道自己血糖是高还是低,导致这部分患者得不到及时地治疗,就会出现昏迷甚至危及生命的危险。

而这部分人群,用指尖、静脉血管采血的方法一般是监测不出来的,所以需要用上动态血糖仪!因为动态血糖仪能监测出24小时的血糖变化,如果中间发现有隐匿性低血糖或高血糖的现象,也能很好地反馈给患者和医生,帮助医生排除隐匿性低血糖或高血糖。

3.怀疑有“黎明现象”(清晨血糖升高)的人群:

凌晨,一般都是大家睡觉的时候,但有部分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会专门在凌晨升高,这种现象被叫做“黎明现象”,而动态血糖仪可以很好地帮助医生监测出患者本人是否患有“黎明现象”。

同样,如果怀疑患者患有Somogyi现象(夜间低血糖,清晨血糖反应性升高)的话,医生也可以用动态血糖仪来帮助确诊。还有新发糖尿病患者、妊娠糖尿病患者都能用动态血糖仪来帮助监测。

说了这么多,动态血糖仪到底有哪些优点呢?

三、动态血糖仪有哪些优点

跟传统血糖仪相比,动态血糖仪的优点有很多,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不用扎手指,怕痛人士福音

动态血糖仪不需要扎手指,也不需要静脉抽血,对于像老姚这样的怕疼人士来说,简直就是福音。

2.24小时全天候监测,数据更精准

动态血糖仪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24小时全天候监测,不管是凌晨还是早上,都能监测到完整的数据,而且相比传统血糖仪的测量结果会更准确,能很好地帮助医生治疗。

3.实时检测,能自动触发“报警”

动态血糖仪除了能全天候监测血糖之外,还能在血糖太低或太高时,及时地触发“报警”模式,把数据反馈给患者,让患者及时注意到异常。

4.携带方便,不会忘记测量

动态血糖仪的体积很小,不管是上班还是出差都很方便携带,也不占地方,随身携带的话也不会忘记测量血糖,反而能很好的做到提醒作用。

同时,动态血糖仪在使用时也不会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运动健身都能携带!

知道这么多之后,我们再来了解一下,糖尿病患者日常要如何护理呢?

四、糖尿病患者日常如何护理

糖尿病患者的日常护理方法很多,大致可以分为四点:

1.控制饮食

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好好控制饮食,高脂肪高热量高油脂高甜的食物最好都不要吃,因为吃这些食物很容易让人发胖,而糖尿病患者最忌讳的就是肥胖,所以饮食方面千万要注意,还是要少油少盐。可以多吃一些维生素和膳食纤维比较丰富的蔬菜和水果。

2.坚持运动

坚持运动不仅能让人快乐,还能帮助提高免疫力和维持体重,尤其是对于肥胖型糖尿病患者而言,更是要坚持运动。运动量可以不用那么多,一直3-4次就行,再搭配饮食,效果更好。

3.定期监测血糖

糖尿病患者都是要定期监测血糖的,这样才能更好地看到血糖变化,如果有问题,还能让医生及时地调整用药。患病期间要保持早睡早起的习惯,不要熬夜。

4.放松情绪

虽然糖尿病是一个需要终身治疗的疾病,但只要控制得好,对我们日常生活是不会造成很大影响的,所以糖尿病患者也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一定要放松情绪,只要定期吃药和复查,控制好饮食和运动,基本是没有什么大碍的。

总结:科技一直在发展,有了动态血糖仪之后,跟老姚一样怕疼的糖尿病患者以后再也不用怕了,而且动态血糖仪的监测时间更长、更具体,对后续医生治疗糖尿病也提供了很好的方向。

糖尿病患者的福音!免去每天扎手指的痛苦,动态血糖仪了解一下

有糖尿病的患者都知道,在糖尿病的治疗过程中,血糖监测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血糖监测是医生了解患者糖代谢的紊乱程度,调整治疗方案、观察降糖效果以及后期作为病情随访的重要参考。

对糖尿病患者来说,监测血糖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 测静脉血浆糖

此种方法更多地是在医院开展,患者自我监测时不可能随时随地监测静脉血浆糖。

2. 末梢血糖仪

这是一种快捷、准确、简便的血糖监测方法,也是患者进行自我血糖监测最常用的重要方法。

3. 糖化血红蛋白监测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也需要抽取患者的静脉血进行分析,因为糖化血红蛋白要比血糖稳定得多,所以糖化血红蛋白测定能反映这次抽血前8~12周之内的血糖平均水平,是反映较长一段时间血糖控制好坏的良好指标。

但是,不管用什么方式监测,人体的血糖是一个连续的动态变化的过程,无论是点时的血糖还是各种糖化蛋白的监测,都没有办法精准的反映全天的血糖波动,因此持续监测血糖一直是人们的梦想。

什么是动态血糖监测?

上世纪60年代,人们就开始研制动态血糖监测,1999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首次批准动态血糖监测技术应用于临床,人们可以便捷全景式的观察到个体葡萄糖水平的瞬息波动。2005年实时动态血糖监测技术运用临床,除了能够实时显示监测的结果之外,还有高血糖和低血糖的报警功能、预警功能。

目前,动态血糖监测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在我们国家也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包括实时的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和回顾式的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一般由葡萄糖感应器、传感器植入装置、发射器、记录仪和分析软件等组成。其原理是通过置于皮下的葡萄糖感应器中含有的生物酶,与皮下组织间液的葡萄糖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电信号,再由葡萄糖感应器发射到分析软件,转换成血糖值,可以全面地连续反映全天的血糖水平,了解血糖波动的趋势,还可以探测到常规监测技术无法探测到的隐匿的高血糖和低血糖。

动态血糖监测如何使用?

1. 患者在医院填写动态血糖监测知情同意书。

2. 在身体的特定部位植入动态血糖监测葡萄糖探头。

3. 链接记录器和发送器。

4. 绿灯闪烁表示机器正常工作。

5. 特定的保护装置固定仪器。

6. 记录动态血糖就餐、运动、治疗情况。

哪些患者需要做动态血糖监测?

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1. 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的儿童和青少年1型糖尿病,使用动态血糖监测技术,可以持续观察患者的血糖变化,使它更好地达标,同时也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2. 糖化血红蛋白大于7的儿童、青少年以及成人。

3. 目前使用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

4. 围手术期的糖尿病患者。所谓围手术期,就是在即将进行手术和手术过程中,以及手术后的患者,针对这样的患者进行血糖监测,可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避免血糖的过度波动对手术造成一定的影响。

回顾式的动态血糖监测

1. 1型糖尿病患者。

2. 需要强化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

3. 正在进行降糖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

4. 反复出现无法解释的严重的低血糖、没有症状的低血糖、夜间的低血糖。

5. 无法解释的高血糖,尤其是空腹血糖增高的患者。

6. 血糖波动特别大的患者,或出于对低血糖的恐惧,刻意地保持高血糖的患者。

7. 妊娠糖尿病或者糖尿病合并妊娠的患者。

通过使用动态血糖监测技术,对患者进行教育,能够让患者了解饮食、运动、睡眠、情绪以及降糖药物对血糖的影响,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医患沟通,利于患者病情,在使用动态血糖监测技术的过程中,有一些注意事项同样重要。

第一、患者要做好饮食、运动、睡眠以及降糖药物使用的记录。

第二、在佩戴的过程中不建议进入磁场,比如去做核磁共振,进行x线检查等。

第三、佩戴动态血糖监测过程中,不建议进行盆浴或者浸泡洗。

第四、手机对动态血糖监测技术是没有影响的,可以放心使用。

本期医学内容合作者:田竹芳 西安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 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