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能吃麦芽糖浆吗(糖尿病能吃麦芽糖醇吗还有木糖醇吗)
远离糖尿病七大饮食误区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科学的饮食控制必须贯穿治疗的始终。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张青梅 摄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张青梅 通讯员魏星、储洁雅)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且年轻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二三十岁被确诊为糖尿病的人不在少数。许多人对糖尿病不甚了解,饮食上也存在很多误区——不吃甜的就行?从来都不喝可乐、奶茶,只喝纯果汁……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营养科主任潘丹峰和主治医师林寒潇来为糖尿病患者厘清一些常见的饮食误区,快来看看你中招了吗?
误区一:“无糖食品”可放心吃
虽然无糖食品不含有明显影响血糖的葡萄糖、蔗糖、麦芽糖等小分子精制糖,但无糖食品不少是由精面粉加少量杂粮粉制作而成,有的还可能添加较多油脂。甚至,有的只是不加蔗糖,却添加了淀粉糖浆、葡萄糖浆、麦芽糖浆等,升糖速度毫不逊色于日常所吃的白糖。因此,购买无糖食品时,一定要仔细看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要选择零添加糖 低油脂 高膳食纤维、低升糖指数。另外,无糖食品也含热量,不能放肆吃。
误区二:不吃或少吃主食
个别极端的糖友为了控糖一点主食都不吃。殊不知,不吃主食危害不小!潘丹峰表示,限制主食不当可能会导致低血糖的发生,甚至会发生酮症酸中毒,出现恶心、便秘、头痛、乏力、嗜睡等不良反应。长期不吃主食可能会导致维生素、微量元素缺乏等营养失衡,节食过度还可能导致低蛋白血症、痛风发作、骨钙流失等不良后果。
饮食控制是在控制每日总热量的基础上,保证各类营养物质的均衡摄入,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需要在合理范围内各占一定比例。选择主食可避免血糖指数高的主食如白粥、精面馒头、面包等,多食用粗粮。假如喜欢吃面,可以用荞麦面代替普通面条;喜欢吃饭,可以在精米中加入一定比例的粗粮。
误区三:吃素好 多吃青菜不吃肉
林寒潇介绍,虽然主张糖友多吃蔬菜,延缓血糖升高、增加膳食纤维摄入等,但并不代表糖友只能吃素菜,不能吃荤菜。要跟普通人一样强调营养均衡,应适当摄入鱼、蛋、禽、肉类食品,否则会导致蛋白质摄入不足、抵抗力下降等。
选择肉类时各种肉类应该交替食用,并避免脂肪含量高的肉类。一般来说,鱼肉脂肪量低于猪肉、牛肉、羊肉等红肉,禽类介于两者之间。对“糖友”来说鱼肉、鸡肉、瘦肉、牛肉都是不错的选择。
误区四:迷信各种养生偏方
不少人容易沉迷于各种养生偏方,听A说吃木耳好,于是连续2个月天天一大盘;听B说苦瓜降血糖,于是变着花样吃炒苦瓜、苦瓜汁、苦瓜汤……
林寒潇表示,没有一种食物的营养成分能面面俱到,不要盲目地听信一些没有经过考证的“养生之道”。
误区五:不能吃水果
水果中的糖主要以单糖、双糖的形式存在,当血糖控制不佳时,吃水果可能会导致血糖进一步升高。但水果富含钾、镁、维生素C及多种抗氧化物质,而且含有机酸和芳香物质,有促进消化、预防心血管疾病等重要作用。所以适当吃水果对糖友是有利的,但前提是适时、适量。血糖在较高水平时暂不吃水果;当血糖控制平稳,则推荐在两餐之间吃一些低升糖指数低含糖量的水果,比如草莓、小番茄、樱桃、苹果、梨、橙子、柚子、奇异果、火龙果等。建议每日进食的水果量约150-200克。
误区六:吃了药就不用控制饮食
无论是哪种类型的糖尿病,不管糖尿病的轻重如何,也不管患者是否已接受药物治疗,都不能放松对饮食的控制。生活方式干预应贯穿治疗始终。
误区七:为了不吃药,过度控制饮食
饮食控制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如果血糖未达标,该用的药还是得用。
来源: 广州日报
想控糖,无糖食品莫乱尝
时下,高糖摄入的危害日益引发关注,无糖食品成为食品界新宠。然而,在商家宣传之下,大众对无糖食品的认知存在误区。
无糖食品,食界新宠
在位于重庆渝北区金开大道的一家超市内,一组货架上整齐摆放着无糖饼干、无糖燕麦片、无糖芝麻糊等食品,货架旁的指示牌清楚标明 “无糖食品专区”。
工作人员指着食品包装上的“无糖”“0糖”“不含糖”字样向记者强调:“无糖食品,就是没有添加任何糖分的食品。”
“没查过,无糖应该是完全不含糖吧。”汪先生从今年3月开始减肥,每晚只吃无糖燕麦片,目前体重还没有明显变化,但他依然坚持购买无糖食品。
记者随机走访6家大型综合超市,这些超市都设有无糖食品专区。其中,销量最高的无糖可乐甚至独自成区,“无糖,畅享美味”的广告语远远就能望见。
“这是给家里患糖尿病的老人买的,糖尿病人要控制血糖,我们只能选无糖食品了。”正在超市挑选无糖饼干的戴小姐说,家中老人每3到5天就能吃完一包无糖饼干,因为“无糖”,子女也就放心让老人食用。
无糖食品,当真“无糖”?
无糖并非“零含糖”。记者查询相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发现,只要固体或液体食品中每100克或100毫升的含糖量不高于0.5克,就可以标注为无糖食品。这意味着,希望严格控制糖分摄入的无糖食品消费者,吃这类食品如果缺乏节制,或许事与愿违。
业内人士指出,无糖食品长期食用同样会增加能量摄入,反而容易引起肥胖。值得注意的是,无糖食品尤其无糖饮料中往往不缺咖啡因,容易让人“上瘾”。
“我越来越喜欢吃甜的,别人觉得很甜的食物在我嘴里就是刚刚好的甜度。”食用代糖食品一年多的贾女士说。
“无蔗糖”不等于无糖。记者拿了一袋无蔗糖沙琪玛询问超市的销售人员,该销售人员认为,无蔗糖就是无糖的意思,二者没有区别。
但稍一查看配料表便明白,这种沙琪玛的主要原料是麦芽糖浆,麦芽糖也属于糖类。“无蔗糖”仅意味着不添加蔗糖,但完全可以添加葡萄糖、麦芽糖等糖类,不能等同于“无糖”。
无糖可能有代糖。在几款无糖酸奶的配料表中,记者虽未发现糖类,却发现了木糖醇、三聚蔗糖等代糖的名字。专业人士解释,无糖食品虽不能加入蔗糖和来自淀粉水解物的糖,但必须含有相应于糖的替代物,一般采用糖醇或低聚糖等不升高血糖的甜味剂。须引起注意的是,代糖不易吸收,摄入过多易引发腹痛、腹泻。
无糖食品,谨慎食用
该如何食用无糖食品?专家概括了一句话——只能少量食用聊以满足口感,食用的同时应相应减少主食。
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营养科医师朱文艺认为,眼下不少商家宣传“无糖食品”简单夸张,这种不良倾向要尽快纠正,消费者也应对无糖食品常识有所了解,免遭误导。
“我喝粥时会食用无糖食品,一般一周两次,一次25克左右。”蒋女士修读过食品安全与健康课程,知道无糖食品中含有少量糖分,会精确计算其中的糖分含量,绝不多吃。
业内人士建议,在挑选无糖食品时,认真查看食物成分表,优先选择含有低聚糖和糖醇的产品,尽量少选择含有“阿斯巴甜”“甜蜜素”“安塞蜜”等甜味剂的产品。
“不能盲目追求无糖食品,要了解其中的原理。”蒋女士说,如一些无糖饼干虽不含糖,但淀粉含量大得惊人,淀粉进入胃肠道后很快分解为葡萄糖,会提升血糖。
朱文艺表示,近年来号称可以“控糖减脂”的食品层出不穷,但控糖没有捷径:“糖尿病患者和减肥人士应该控制总的食物摄入量,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少吃水果,不喝饮料,适当运动,才是最有效控糖的方法。”
来源: 半月谈
麦芽糖醇和木糖醇有何不同?哪种是适合糖尿病患者的甜味剂
什么是麦芽糖醇?麦芽糖醇也叫糖醇(或者叫多元醇),它是由淀粉获得的麦芽糖氢化产生的,加热时不会变褐或焦糖化。
麦芽糖醇是一种散装甜味剂,甜度约为蔗糖的90%,但卡路里却少得多(每克仅仅只有2.1卡路里),出于这些原因,麦芽糖醇常用于生产各种低热量、低脂肪和无糖的食品。
- 麦芽糖醇的优点
(1)不会导致蛀牙
与其他多元醇一样,麦芽糖醇不会引起龋齿,不会被口腔细菌代谢(这些细菌会分解糖和淀粉,以此释放可能导致蛀牙或腐蚀牙釉质的酸。)
麦芽糖醇和其他糖醇(包括木糖醇)的这种口腔健康益处得到了全球各种健康团体/协会的认可。
(2)热量比糖少
由于麦芽糖醇被身体缓慢吸收,部分摄入的物质到达大肠,在那里新陈代谢产生的热量较少。
因此,麦芽糖醇每克只有2.1卡路里,几乎是蔗糖卡路里值的一半,因此可用于生产无糖产品,尤其是无蔗糖巧克力、 糖果和冰淇淋。
麦芽糖醇被欧盟 (EU) 和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 (FDA) 认定为低热量甜味剂/糖的替代品。
(3)对糖尿病患者有益
麦芽糖醇显著降低与葡萄糖摄入相关的血糖和胰岛素水平升高,因为它被缓慢吸收。
再加上它的低卡路值,成为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选择(可用于控制血糖、体重和血脂是糖尿病管理的主要目标)。
在选择用麦芽糖醇等增甜食物之前,患者应与糖尿病专家讨论这些多元醇的用途,因为其中的一些产品可能含有其他对改善糖尿病不利的成分。
(4)安全性好
1985年,欧盟 (EU) 食品科学委员会对甜味剂进行了全面评估,得出的结论是麦芽糖醇可安全用作食品添加剂。
虽然对它的使用没有每日摄入量限制,但该物质的大量消耗(每天超过100克)可能会增加腹泻。
木糖醇又称戊五醇,属于糖醇的一种,可以作为蔗糖替代物,是木糖代谢的产物,广泛存在于各种植物中。
木糖醇的甜度与蔗糖相当,但热量只有蔗糖的60%,由于木糖醇不能被细菌分解,利用它来取代甜品中的糖份以防止蛀牙,给儿童食用的糖果都以木糖醇代替蔗糖,可以保护儿童牙齿健康
此外,亦有多种口香糖,如益达也采用木糖醇来提供甜味。
- 麦芽糖醇和木糖醇的区别
1、两者来源不同
木糖醇是从白桦树、橡树、玉米芯、甘蔗渣等植物原料中提取出来的一种天然甜味剂。在自然界中,木糖醇的分布范围很广,广泛存在于各种水果、蔬菜、谷类之中。
而麦芽糖醇是人工合成的,是由麦芽糖经氢化还原制成的双糖醇。
- 第一步是将淀粉水解制成高麦芽糖浆
- 第二步是将制得的麦芽糖浆加氢还原制成麦芽糖醇。
2、性质不同
木糖醇低温品尝效果更佳,其甜度可达到蔗糖的1.2倍,入口后伴有微微的清凉感,这是因为它易溶于水,并在溶解时会吸收一定热量,多以固体形式食用时。
麦芽糖醇没有腐蚀性,不会刺激胰岛素的分泌,可以抑制体内脂肪过多积聚,而且难以消化。但是麦芽糖醇极易溶解于水,不易被霉菌、酵母及乳酸菌利用。
3、作用有所差异
木糖醇可以作为糖尿病人的甜味剂、营养补充剂和辅助治疗剂;能促进肝糖元合成,对肝病患者有改善肝功能和抗脂肪肝的作用;它的防龋齿特性在所有的甜味剂中效果最好;还是帮助减肥。
而麦芽糖醇适用于雪糕、冰棍、糕点、饮料、饼干、面包、酱菜、糖果等产品。用麦芽糖醇制作的无蔗糖食品,对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龋齿症等人群和儿童也是适用的。
这样来看,两者都适用于糖尿病患者,只不过木糖醇属于天然的物质,多是作为主原料使用;而麦芽糖醇是人工合成的,多是作为甜味剂使用。
#头条抗疫科普##谣零零计划##健康知识科普##南方健康#